('<!--<center>AD4</center>-->\n\t\t\t\t 入进去。”余柏林在与封蔚分别的时候,叹息了一句。<br/><br/> 若只是文臣勾连,哪怕勾连再多,牵连再众,他们只要带着兵把人围了,要抓人都很简单。<br/><br/> 若是指挥使也参与了进去,余柏林很担心其中军队被腐蚀了多少,会不会引起兵变。<br/><br/> 就算没有参与,要去军队里抓人,都不是那么容易的。<br/><br/> 所以封蔚不管那闽州指挥使是否参与此事,都要先将人拿下,押后再审。<br/><br/> 封蔚只笑不语。<br/><br/> 闽州指挥使不一定参与了此事,但闽州军队里肯定有人参与了此事。要与海盗勾连,军中没人是不可能的。<br/><br/> 余柏林见封蔚那心情差到极点的样子,不再多言,只道让封蔚保重自己。<br/><br/> “火枪带好。”余柏林小声道。<br/><br/> “你才是。”封蔚问道,“你从未出海,海船可比河中之船颠簸多了,你可能适应?”<br/><br/> “没事。”余柏林道,“不要乱来。”<br/><br/> “知道知道。”封蔚点头,“等我讯息,待我处理好闽州军营之事,我们按照事先分工,分头抓人。”<br/><br/> 余柏林叹气。<br/><br/> 本以为只是简简单单种田工建路线,怎么又冒出这么大一件事了。<br/><br/> 和夷人勾结?这些人还真想的出来。<br/><br/> 闽州大概要从上到下迎来一场血洗了。<br/><br/> 皇帝陛下在朝中进行了好几次血洗,封蔚在北疆杀出一片天地,到闽州又立刻大开杀戒,以文人的 xi_ng 子,这两兄弟在史书中的名声大概不见得会好了。<br/><br/> 就算是明君贤王,也会落下一个残忍嗜杀的暴君之名。<br/><br/> 不过不止这两人,大概自己也会拥有和封蔚一样的名声吧。<br/><br/> 不知写史书的文人,会不会看在自己同为文臣的份上多写自己几句好话。余柏林开玩笑般想着。<br/><br/> “或许我最近生疏了。”余柏林叹息道。<br/><br/> 笔杆子,又不是只有别人才有。<br/><br/> 他是不在乎别人胡言乱语,但封蔚若是死后有知,见到别人居然把他写成残暴的样子,估计又要闹腾。<br/><br/> 所以,他还是多主导一下言论吧。<br/><br/> 百姓被海盗骚扰,一度民不聊生。这些地方官员却勾连海盗,不顾百姓死活,不顾国家利益,这是多好的题材。<br/><br/> 很值得他多多创作些诗词文章,然后传播到全国,让全国上下都同仇敌忾。<br/><br/> 对了,现在还有为了夷人的金银,要把国土给“送出去”。<br/><br/> 寸土必争的思想,也该推广一下。<br/><br/> 一步退,步步退。现在可以以瀛洲荒芜为名,毫无心理芥蒂的将其“送”出去。大晖国土广阔,贫瘠之处不知多少,这些地方的百姓就不是大晖的百姓,就能送人了吗?<br/><br/> 那送到最后,干脆只留下北方几个大城市,和江浙天府等富饶之地得了。<br/><br/> 这时候,就需要借古讽今了吧?<br/><br/> 余柏林想了想,在登船之前,让人给好友送了信。<br/><br/> 只自己一人发声,实在是太慢了。如此创作盛会,自然要大家一起来。<br/><br/> 陈磊等人作为陛下培养的心腹,自然朝中消息灵通,知道这次大案。<br/><br/> 京城中更是因为此次大案而闹得沸沸扬扬。朝中大臣个个夹着尾巴做人,似乎又回到了平时看着病弱温和的天齐帝天子一怒,流血漂橹的时候。<br/><br/> 余柏林的友人们收到余柏林书信之后,心中大概猜到,这些事居然与闽州有关。<br/><br/> 再略一思索,友人们立刻又惊又怒,个个当夜都没睡好觉。<br/><br/> 此事关系重大,友人们看过书信之后,立刻就将书信烧掉。<br/><br/> 他们略一思索,就明白了余柏林之意。<br/><br/> 陛下要在闽州有大动作,此次事情肯定非常严重。<br/><br/> 联系陛下曾经的清洗,这次在闽州肯定也会迎来一场大的腥风血雨。<br/><br/> <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 余柏林是担忧会有人趁此又对德王发难,对陛下发难,才想主导此次话语。<br/><br/> 大家都有笔杆子,他们既然抢先知道这些事,自然要抢先占据舆论的最高峰。<br/><br/> 余柏林随书信来的,还有一首诗。这首诗写的是“自己到闽州之后,无意间偶遇一位因海盗而家破人亡的百姓,一时动了恻隐之心而创作”。这送信,似乎是为和友人探讨诗作。<br/><br/> 他们想后,都做出了同样的决定。他们将此诗大肆宣传之后,再提笔写了一首同样百姓疾苦的诗回去。<br/><br/> 余柏林是想借由这一来一往,借他们处于文人顶端的身份,将诗作传播开来。<br/><br/> 他们这一批人,是当代文人最为尊崇的大宗师,他们的诗作,会被所有人背诵,他们此时所写的题材,将会成为所有人都跟风的 ch_ao 流。<br/><br/> 当所有人都将视线转到这上面时,再一点一点放出闽州那些人的罪行,想来一定会引起一次不错的文学创作浪 ch_ao 。<br/><br/> 当所有文人都觉得这些人该杀的时候,尊崇文人的普通百姓,肯定会也投入这次声讨的浪 ch_ao ,最好再编些诗歌,编些讲书,让更多的人知道这里的事。<br/><br/> 有些帝王不乐意让丑事示之人前,但当今圣上,一定知道这么做的好处。<br/><br/> 这只会让他的声势更高,让百姓更加团结在他左右。<br/><br/> 当余柏林的船只靠岸的时候,“私事公用”,经由金刀卫传递消息的特殊渠道,连京城的张岳,甚至远在北疆的曾毓,都明白了余柏林的计划。<br/><br/> 皇帝陛下更不用说。<br/><br/> 封庭对郑牧叹息道:“还好有长青同情。若只是澈之,肯定砍了就砍了,收拾烂摊子还得我来。”<br/><br/> 郑牧道:“长青毕竟是文人,笔杆子方面的事,他最熟悉。陛下不能太过苛求德王,带兵打仗和文人那一套都熟练才是。”<br/><br/> 封蔚自豪的点头:“也是,澈之已经够不错了,不愧是我亲手教出来的。”<br/><br/> 郑牧心里道,我知道是你亲自教导出来的,所以在你说德王不好的时候,绝对不会迎合。<br/><br/> 这种溺爱孩子的傻父亲,就算嘴上再嫌弃孩子,别人说一句孩子不好,都得爆。<br/><br/> “渔樵啊,你说朕还不够努力吗?”封庭幽幽道,“大晖还不够好吗?为什么他们会投靠夷人,投靠海盗?”<br/><br/> “就是陛下太努力,大晖越来越好,这些人才会这么做。”郑牧道,“他们想在大晖过的原来越好,想要更多的金钱权力,所以才会与海盗夷人勾结。”<br/><br/> “与海盗夷人勾结,还能让他们在大晖得到更多的金钱权力?”<br/><br/> “是。”郑牧想起在北疆的军旅生涯,冷然道,“金钱不但能让他们过上奢靡的生活,还能让他们结交上官。与海盗夷人的勾连,还能让他们得到更多的功劳。”<br/><br/> 海盗连绵不绝,他们就能从迎击海盗的过程中源源不断的赚取功勋。<br/><br/> 海盗得了布防图,知道军队什么时候来,不但能保存实力,在军队剿灭之前就逃跑,还能适时的演戏,给这些人送功勋。<br/><br/> 大晖这边的人得了钱,得了<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