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出神被骤然打断,朔月顿了顿,回头看向谢从澜:“看灯。”<br />
谢从澜歉然一笑,朝他走过来:“是朕只顾着喝酒,本来说要一起来看灯的。”<br />
朔月摇摇头。他有些怕谢从澜看见谢昀,谁料再回头往楼下张望时,谢昀已经不见了。<br />
门口卖灯的小摊还热闹着,人来人往的,孩童的笑闹、情人的娇嗔氤氲成绚烂柔软的夜,不时有形态各异的花灯被递出去,而后游鱼入海般汇进长街中的灯火海洋中。<br />
只是一瞬,如同幻觉。……<br />
长河水滔滔东流去,岸边青山万万年。<br />
一切都不会变。<br />
真的不会变吗?<br />
朔月怔忡地随着谢从澜走下酒楼,走进人潮。<br />
他已经没有立场再想念谢昀。可是他依然想念。<br />
【作者有话说】<br />
谢昀很难过,朔月也很难过,但是大家要开心。<br />
评论有在看,在前一章的作话里又解释了一点,很欢迎大家讨论!(不过不要为看文不开心)———p s:下周有几场重要的考试,加上存稿告罄,更新大概暂缓一周,谢谢等待~~<br />
第66章 从前的某个夏日<br />
长安入夏,一天比一天酷热起来,再严整的宫人也不可避免地多了些懒散。<br />
蝉们躲藏在树梢林木间,鸣叫的声音拖得又长又响,势必要将所有睡着的人尽数吵醒,醒着的人尽数逼入梦中。<br />
谢昀这时候正午睡,朔月吃了一整碗凉丝丝的冰酥酪,倒还精神,蹑手蹑脚地退到外间,埋头在一箱谢昀少年读书时用过的书本字帖中扒拉,试图淘到一点有意思的东西。<br />
结果很是让他失望。<br />
皇帝陛下的少年时代像是盛夏午后的湖水那样波澜不惊,木箱里装的全是四书五经治国策论等一些无趣至极的东西。朔月只看了一眼便丢开,继续往箱子深处探索。<br />
“……嗯?”<br />
朔月手头上的动作停了停。<br />
映入眼帘的赫然是两本一模一样的书,书封上都用端端正正的正楷写着“诗经”二字,看不出丝毫差别。<br />
朔月还没有读过诗经。<br />
他难得起了点好奇的心思,随手翻开其中一本。<br />
入目一行小字:“风月秘卷其一,鸳鸯衾里挽春风。”<br />
这诗经不像朔月从前读的那些文字密密麻麻的书,一整页里没什么文字,却绘了张图,朔月尽力辨认,却像是两人,图画旁边题了首词,大部分字朔月都认得。<br />
——玉楼冰簟鸳鸯锦,粉融香汗流山枕……帘外辘轳声,敛眉含笑惊。柳阴烟漠漠,低鬓蝉钗落。须作一生拼,尽君今日欢……<br />
字虽是认得,朔月却读不大懂。不过这是他头一次在谢昀这里翻到带图画的书,颇觉新奇,索性盘腿坐在地上,又向后翻了几页。<br />
入目皆是相抱相拥的图画,图边皆题着他看不懂的诗词,却无一例外有“春”“花”“鱼水”“软香温玉”等字词。<br />
身后传来熟悉的声音,“在看什么呢?”<br />
谢昀午觉方醒,听得外间有翻书的声响,笃定是朔月。<br />
——难为他,在这种热腾腾昏沉沉的午后还在读书。朝朔月走过去的时候,谢昀颇有些欣慰,甚至开始琢磨怎么奖励一下用功读书的人。<br />
直到他看清朔月手中那本所谓的“诗经”。<br />
那……那是……<br />
欣慰热泪尚未盈眶,目睹这一切的谢昀便兜头浇了一盆冷水,午睡方醒的迷蒙倦意刹那间消散殆尽。<br />
偏偏那个把隐秘回忆从地底下掘出的罪魁祸首对这一切无知无觉,反倒抬起头来,指着某一行文字问他,这首词是什么意思。<br />
谢昀:“……”<br />
什么“嫩蕊娇香任恣采”,什么“温香软玉抱满怀”,又是什么“心去无人制,情来不自禁”……素来端方严谨的皇帝陛下被勾起了少年时难得的荒唐回忆。<br />
当然,这份不幸主要源自交友不慎。<br />
大理寺里,熬了整整一夜审犯人的少卿大人打了个大大的喷嚏。<br />
他揉揉鼻子,喃喃道:“奇怪,这么热的天,不应当啊……”<br />
“一定是大理寺太阴冷了。”<br />
嗯,是该向上头申请点经费修缮修缮了。<br />
谢昀来不及回答朔月的问题,几乎是立刻疾步上前,劈手夺走了他手中那本诗经——严文卿少年时候唯恐天下不乱的杰作。<br />
“……”手中的书册突然被夺走,朔月不明所以,茫然地看着他,“……陛下?”<br />
“这是……这是严文卿落在这里的。”谢昀顿了顿,又匆匆补充,“我们幼时一道读书,他有些东西落在这里,我正要派人把东西送回去。”<br />
朔月不明所以地点头,刚想说“怎么落在这里这么久”,看着谢昀紧张的神情,脑中却蓦然无师自通地划过刚刚学到的一个词“欲盖弥彰”。<br />
见谢昀收起那本书,他恍然想起自己遗漏了什么:“等等,陛下,你还没……”<br />
谢昀打断他:“你不需要读懂它。”<br />
朔月:“我需要。”<br />
谢昀正色道:“不,你不需要。”<br />
话题似乎朝着一个很熟悉的方向流转过去。<br />
朔月眨眨眼睛,想起很久很久之前有关“需不需要自己守在谢昀身边”这一话题的争论。<br />
从春天到夏天,从百花盛开到草木葱茏,这一话题再也没有人提起过,自己赢得了这场争论的胜利。</p>
谢从澜歉然一笑,朝他走过来:“是朕只顾着喝酒,本来说要一起来看灯的。”<br />
朔月摇摇头。他有些怕谢从澜看见谢昀,谁料再回头往楼下张望时,谢昀已经不见了。<br />
门口卖灯的小摊还热闹着,人来人往的,孩童的笑闹、情人的娇嗔氤氲成绚烂柔软的夜,不时有形态各异的花灯被递出去,而后游鱼入海般汇进长街中的灯火海洋中。<br />
只是一瞬,如同幻觉。……<br />
长河水滔滔东流去,岸边青山万万年。<br />
一切都不会变。<br />
真的不会变吗?<br />
朔月怔忡地随着谢从澜走下酒楼,走进人潮。<br />
他已经没有立场再想念谢昀。可是他依然想念。<br />
【作者有话说】<br />
谢昀很难过,朔月也很难过,但是大家要开心。<br />
评论有在看,在前一章的作话里又解释了一点,很欢迎大家讨论!(不过不要为看文不开心)———p s:下周有几场重要的考试,加上存稿告罄,更新大概暂缓一周,谢谢等待~~<br />
第66章 从前的某个夏日<br />
长安入夏,一天比一天酷热起来,再严整的宫人也不可避免地多了些懒散。<br />
蝉们躲藏在树梢林木间,鸣叫的声音拖得又长又响,势必要将所有睡着的人尽数吵醒,醒着的人尽数逼入梦中。<br />
谢昀这时候正午睡,朔月吃了一整碗凉丝丝的冰酥酪,倒还精神,蹑手蹑脚地退到外间,埋头在一箱谢昀少年读书时用过的书本字帖中扒拉,试图淘到一点有意思的东西。<br />
结果很是让他失望。<br />
皇帝陛下的少年时代像是盛夏午后的湖水那样波澜不惊,木箱里装的全是四书五经治国策论等一些无趣至极的东西。朔月只看了一眼便丢开,继续往箱子深处探索。<br />
“……嗯?”<br />
朔月手头上的动作停了停。<br />
映入眼帘的赫然是两本一模一样的书,书封上都用端端正正的正楷写着“诗经”二字,看不出丝毫差别。<br />
朔月还没有读过诗经。<br />
他难得起了点好奇的心思,随手翻开其中一本。<br />
入目一行小字:“风月秘卷其一,鸳鸯衾里挽春风。”<br />
这诗经不像朔月从前读的那些文字密密麻麻的书,一整页里没什么文字,却绘了张图,朔月尽力辨认,却像是两人,图画旁边题了首词,大部分字朔月都认得。<br />
——玉楼冰簟鸳鸯锦,粉融香汗流山枕……帘外辘轳声,敛眉含笑惊。柳阴烟漠漠,低鬓蝉钗落。须作一生拼,尽君今日欢……<br />
字虽是认得,朔月却读不大懂。不过这是他头一次在谢昀这里翻到带图画的书,颇觉新奇,索性盘腿坐在地上,又向后翻了几页。<br />
入目皆是相抱相拥的图画,图边皆题着他看不懂的诗词,却无一例外有“春”“花”“鱼水”“软香温玉”等字词。<br />
身后传来熟悉的声音,“在看什么呢?”<br />
谢昀午觉方醒,听得外间有翻书的声响,笃定是朔月。<br />
——难为他,在这种热腾腾昏沉沉的午后还在读书。朝朔月走过去的时候,谢昀颇有些欣慰,甚至开始琢磨怎么奖励一下用功读书的人。<br />
直到他看清朔月手中那本所谓的“诗经”。<br />
那……那是……<br />
欣慰热泪尚未盈眶,目睹这一切的谢昀便兜头浇了一盆冷水,午睡方醒的迷蒙倦意刹那间消散殆尽。<br />
偏偏那个把隐秘回忆从地底下掘出的罪魁祸首对这一切无知无觉,反倒抬起头来,指着某一行文字问他,这首词是什么意思。<br />
谢昀:“……”<br />
什么“嫩蕊娇香任恣采”,什么“温香软玉抱满怀”,又是什么“心去无人制,情来不自禁”……素来端方严谨的皇帝陛下被勾起了少年时难得的荒唐回忆。<br />
当然,这份不幸主要源自交友不慎。<br />
大理寺里,熬了整整一夜审犯人的少卿大人打了个大大的喷嚏。<br />
他揉揉鼻子,喃喃道:“奇怪,这么热的天,不应当啊……”<br />
“一定是大理寺太阴冷了。”<br />
嗯,是该向上头申请点经费修缮修缮了。<br />
谢昀来不及回答朔月的问题,几乎是立刻疾步上前,劈手夺走了他手中那本诗经——严文卿少年时候唯恐天下不乱的杰作。<br />
“……”手中的书册突然被夺走,朔月不明所以,茫然地看着他,“……陛下?”<br />
“这是……这是严文卿落在这里的。”谢昀顿了顿,又匆匆补充,“我们幼时一道读书,他有些东西落在这里,我正要派人把东西送回去。”<br />
朔月不明所以地点头,刚想说“怎么落在这里这么久”,看着谢昀紧张的神情,脑中却蓦然无师自通地划过刚刚学到的一个词“欲盖弥彰”。<br />
见谢昀收起那本书,他恍然想起自己遗漏了什么:“等等,陛下,你还没……”<br />
谢昀打断他:“你不需要读懂它。”<br />
朔月:“我需要。”<br />
谢昀正色道:“不,你不需要。”<br />
话题似乎朝着一个很熟悉的方向流转过去。<br />
朔月眨眨眼睛,想起很久很久之前有关“需不需要自己守在谢昀身边”这一话题的争论。<br />
从春天到夏天,从百花盛开到草木葱茏,这一话题再也没有人提起过,自己赢得了这场争论的胜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