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第813章 族长<br />
虽然多尔戈鲁科夫家族在美国的业务,在约瑟夫的领导下屡创新高,多尔戈鲁科夫家族的重心依然在俄罗斯。<br />
小约翰提醒的没有错,约瑟夫如果想真正得到美国的信任,必须主动和俄罗斯进行切割。<br />
约瑟夫当着小约翰的面好好好,回过头来就告诫自己的长子小约瑟夫,不要被这帮人蛊惑。<br />
多尔戈鲁科夫家族之所以能在美国站稳脚跟,天时地利人和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某人的金手指。<br />
老约翰创立的标准石油,巅峰时期曾垄断全美80%的炼油工业,以及90%的石油管道。<br />
1911年5月15日,美国最高法院依据1890年颁布的《谢尔曼反托拉斯法》,确定标准石油公司是一个垄断机构,于是标准石油公司被拆分为34家地区性石油公司。<br />
标准石油虽然被分拆,洛克菲勒家族依然持有这34家石油公司25%的股份,老约翰创立的石油王国,以另一种方式继续垄断美国石油行业。<br />
多尔戈鲁科夫家族对美国汽车行业的垄断,比洛克菲勒对石油行业的垄断更甚。<br />
美国目前所有汽车公司,多尔戈鲁科夫家族都有股份。<br />
至于那些汽车公司的董事会里,还有多少是多尔戈鲁科夫家族的白手套,这就只有约瑟夫本人才知道了。<br />
老亨利创立福特的时候,本人持有的股份也仅有25.5%。<br />
如果说多尔戈鲁科夫之所以没有步洛克菲勒的后尘,和乔治的提醒关系还不够密切。<br />
那么多尔戈鲁科夫家族在美国每一次大选中,都能成功选中最终获胜者,完全归功于乔治的金手指。<br />
美国政治和经济密不可分,从总统到议员,每一个人背后都有金主。<br />
美国明年又将举行大选,多尔戈鲁科夫家族这一次选中的是代表共和党参选的商务部长赫伯特·胡佛。<br />
可以预见,如果真的是胡佛当选为美国下一任总统,那么胡佛肯定会出台一大批更有利于多尔戈鲁科夫家族的政策。<br />
即便这些政策会对美国的利益造成一些负面影响。<br />
这就是多尔戈鲁科夫家族投资胡佛的回报。<br />
所以多尔戈鲁科夫家族之所以在美国风生水起,凭借的不是两头下注,也不是什么白手起家,而是在每一个关键时刻,都能站在正确的队伍里。<br />
想想老罗斯福为什么要拆掉标准石油。<br />
就能明白站队的的重要性。<br />
“可如果我们不能真正融入美国,我们就永远不会被美国真正接纳,不能在家族需要的时候,提供足够的帮助。”<br />
约瑟夫提醒的很及时,小约瑟夫中毒不浅。<br />
“你在说什么混账话?”<br />
约瑟夫勃然大怒。<br />
小约瑟夫噤若寒蝉。<br />
约瑟夫如果用嘴巴讲道理讲不通,会用皮带讲道理。<br />
“如果不是大公手握百万大军,我们早就被这帮昂撒和希伯来人吃干抹净了!”<br />
约瑟夫让小约瑟夫滚去小教堂,重新了解下多尔戈鲁科夫家族的历史。<br />
上一个背叛多尔戈鲁科夫家族的美国族长,现在坟头的草已经一丈高了。<br />
乔治也是尤里耶夫家族的族长,虽然波利斯和亚历山大已经成为国王,每年还是会把孩子送到俄罗斯住一个月,培养感情。<br />
尤里耶夫家族的第三代核心,是波利斯的长子小乔治,和亚历山大的长子尼古拉。<br />
正在上小学的小乔治,继承了乔治的高大身材,刚满10岁身高就已经超过一米六,将来肯定是个大个子。<br />
刚会走路的尼古拉,母系特征非常明显,黑头发黑眼睛在一群金发碧眼的小孩子中间尤为瞩目。<br />
孩子们在俄罗斯的这段时间,伊丽莎白和沈郡也会在陪伴孩子们住在俄罗斯,亚历山大由于路途遥远,每年只能回俄罗斯一次,波利斯倒是常来常往,坐飞机方便得很。<br />
意大利王国和南斯拉夫王国的冲突,最终以意大利认输而结束。<br />
意大利海军最近这段时间老实了不少,连带着意大利渔民也偃旗息鼓,不再跟南斯拉夫渔民争抢渔场。<br />
菲利克斯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意大利王国和英国最近这段时间关系愈发亲密,皇家海军在年内,会和意大利海军举行联合演习。<br />
“澳大利亚的结果出来了吗?”<br />
乔治重点关注的还是帝国会议。“伦敦基本同意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以及新西兰独立,这仨还会继续留在英联邦内,帝国会议正在就一些细枝末节进行讨论。”<br />
阿尔法的消息很灵通,每天都有关于帝国会议的报告送过来。<br />
“呵——”<br />
乔治不屑一顾,大英帝国的体面快要遮不住屁股了。<br />
“堪培拉正在和西奥谈判,一旦澳大利亚独立,西奥可能重新加入澳大利亚联邦。”<br />
曼纳海姆对乔治佩服的五体投地,乔治早在帝国会议召开前就预言了今天的结果。<br />
“谁来担任总理?”<br />
乔治并不希望澳大利亚分裂。<br />
澳大利亚如果陷入分裂,俄罗斯就要费更大代价笼络堪培拉。<br />
西奥即便重新加入澳大利亚联邦,也能获得比以前更大的自主权。<br />
如果戈登成为澳大利亚总理,这完全是意外之喜。<br />
“很大概率是戈登——”<br />
曼纳海姆没把话说死。<br />
帕斯战役的结果充分证明戈登的魄力,如果没有西奥的独立,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想独立估计还要等几年。<br />
英国对待澳新军团的态度,伤透了澳大利亚人的心,大部分澳大利亚人会把票投给戈登。<br />
英国不仅允许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独立,在东大的一些租界也被收回,对东亚的影响力在下降。<br />
鲍德温从美国回来之后,立即对法国进行访问,希望和法国重新结盟。<br />
法国现在的总理雷蒙·普恩加莱,世界大战期间曾担任法国总统,对于重新和英国结盟,普恩加莱犹豫不决。<br />
德国加入俄罗斯大联盟之后,俄德联盟重新成为欧洲安全的威胁,法国如果想对抗威胁,只能选择和英国结盟。<br />
但是和英国结盟也可能会起到反作用,进一步影响欧洲安全。<br />
俄罗斯和德国的全面合作虽然包括军事,并不包括对外战争,如果德国撕毁《凡尔赛合约》,重新挑起战争,俄罗斯有权保持中立。<br />
法国如果和英国结盟,俄罗斯到时候还是否保持中立可就不好说了。<br />
但是不和英国结盟,如果法德之间再次爆发战争,法国就将孤立无援。<br />
普恩加莱还是很聪明的,没有第一时间回应英国人的结盟请求,而是在访问俄罗斯的时候,试探性的提出法俄结盟的可能性。<br />
世界大战导致法国损失了一代人,到今天人口不仅没有恢复,反而在持续减少。<br />
谁都知道德国人肯定会报复。<br />
上一次有俄罗斯的帮助,法国逃过一劫。<br />
这一次谁会成为法国的救星呢。<br />
普恩加莱希望还是俄罗斯。<br />
“当然可以,我们欢迎所有国家加入俄罗斯大联盟——”<br />
菲利克斯的热情,让普恩加莱感受到了一些温暖。<br />
仅仅只是一些而已。<br />
俄罗斯的盟友是分级的,如果达不成全面合作关系,仅仅是经济上的联盟,对安全并没有多大帮助。<br />
想和俄罗斯结盟很容易,只要向俄罗斯开放殖民地市场,法国就可以得到俄罗斯的保护。<br />
但保护——<br />
普恩加莱认为形势还没有恶劣到这种程度。<br />
(本章完)</p>
虽然多尔戈鲁科夫家族在美国的业务,在约瑟夫的领导下屡创新高,多尔戈鲁科夫家族的重心依然在俄罗斯。<br />
小约翰提醒的没有错,约瑟夫如果想真正得到美国的信任,必须主动和俄罗斯进行切割。<br />
约瑟夫当着小约翰的面好好好,回过头来就告诫自己的长子小约瑟夫,不要被这帮人蛊惑。<br />
多尔戈鲁科夫家族之所以能在美国站稳脚跟,天时地利人和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某人的金手指。<br />
老约翰创立的标准石油,巅峰时期曾垄断全美80%的炼油工业,以及90%的石油管道。<br />
1911年5月15日,美国最高法院依据1890年颁布的《谢尔曼反托拉斯法》,确定标准石油公司是一个垄断机构,于是标准石油公司被拆分为34家地区性石油公司。<br />
标准石油虽然被分拆,洛克菲勒家族依然持有这34家石油公司25%的股份,老约翰创立的石油王国,以另一种方式继续垄断美国石油行业。<br />
多尔戈鲁科夫家族对美国汽车行业的垄断,比洛克菲勒对石油行业的垄断更甚。<br />
美国目前所有汽车公司,多尔戈鲁科夫家族都有股份。<br />
至于那些汽车公司的董事会里,还有多少是多尔戈鲁科夫家族的白手套,这就只有约瑟夫本人才知道了。<br />
老亨利创立福特的时候,本人持有的股份也仅有25.5%。<br />
如果说多尔戈鲁科夫之所以没有步洛克菲勒的后尘,和乔治的提醒关系还不够密切。<br />
那么多尔戈鲁科夫家族在美国每一次大选中,都能成功选中最终获胜者,完全归功于乔治的金手指。<br />
美国政治和经济密不可分,从总统到议员,每一个人背后都有金主。<br />
美国明年又将举行大选,多尔戈鲁科夫家族这一次选中的是代表共和党参选的商务部长赫伯特·胡佛。<br />
可以预见,如果真的是胡佛当选为美国下一任总统,那么胡佛肯定会出台一大批更有利于多尔戈鲁科夫家族的政策。<br />
即便这些政策会对美国的利益造成一些负面影响。<br />
这就是多尔戈鲁科夫家族投资胡佛的回报。<br />
所以多尔戈鲁科夫家族之所以在美国风生水起,凭借的不是两头下注,也不是什么白手起家,而是在每一个关键时刻,都能站在正确的队伍里。<br />
想想老罗斯福为什么要拆掉标准石油。<br />
就能明白站队的的重要性。<br />
“可如果我们不能真正融入美国,我们就永远不会被美国真正接纳,不能在家族需要的时候,提供足够的帮助。”<br />
约瑟夫提醒的很及时,小约瑟夫中毒不浅。<br />
“你在说什么混账话?”<br />
约瑟夫勃然大怒。<br />
小约瑟夫噤若寒蝉。<br />
约瑟夫如果用嘴巴讲道理讲不通,会用皮带讲道理。<br />
“如果不是大公手握百万大军,我们早就被这帮昂撒和希伯来人吃干抹净了!”<br />
约瑟夫让小约瑟夫滚去小教堂,重新了解下多尔戈鲁科夫家族的历史。<br />
上一个背叛多尔戈鲁科夫家族的美国族长,现在坟头的草已经一丈高了。<br />
乔治也是尤里耶夫家族的族长,虽然波利斯和亚历山大已经成为国王,每年还是会把孩子送到俄罗斯住一个月,培养感情。<br />
尤里耶夫家族的第三代核心,是波利斯的长子小乔治,和亚历山大的长子尼古拉。<br />
正在上小学的小乔治,继承了乔治的高大身材,刚满10岁身高就已经超过一米六,将来肯定是个大个子。<br />
刚会走路的尼古拉,母系特征非常明显,黑头发黑眼睛在一群金发碧眼的小孩子中间尤为瞩目。<br />
孩子们在俄罗斯的这段时间,伊丽莎白和沈郡也会在陪伴孩子们住在俄罗斯,亚历山大由于路途遥远,每年只能回俄罗斯一次,波利斯倒是常来常往,坐飞机方便得很。<br />
意大利王国和南斯拉夫王国的冲突,最终以意大利认输而结束。<br />
意大利海军最近这段时间老实了不少,连带着意大利渔民也偃旗息鼓,不再跟南斯拉夫渔民争抢渔场。<br />
菲利克斯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意大利王国和英国最近这段时间关系愈发亲密,皇家海军在年内,会和意大利海军举行联合演习。<br />
“澳大利亚的结果出来了吗?”<br />
乔治重点关注的还是帝国会议。“伦敦基本同意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以及新西兰独立,这仨还会继续留在英联邦内,帝国会议正在就一些细枝末节进行讨论。”<br />
阿尔法的消息很灵通,每天都有关于帝国会议的报告送过来。<br />
“呵——”<br />
乔治不屑一顾,大英帝国的体面快要遮不住屁股了。<br />
“堪培拉正在和西奥谈判,一旦澳大利亚独立,西奥可能重新加入澳大利亚联邦。”<br />
曼纳海姆对乔治佩服的五体投地,乔治早在帝国会议召开前就预言了今天的结果。<br />
“谁来担任总理?”<br />
乔治并不希望澳大利亚分裂。<br />
澳大利亚如果陷入分裂,俄罗斯就要费更大代价笼络堪培拉。<br />
西奥即便重新加入澳大利亚联邦,也能获得比以前更大的自主权。<br />
如果戈登成为澳大利亚总理,这完全是意外之喜。<br />
“很大概率是戈登——”<br />
曼纳海姆没把话说死。<br />
帕斯战役的结果充分证明戈登的魄力,如果没有西奥的独立,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想独立估计还要等几年。<br />
英国对待澳新军团的态度,伤透了澳大利亚人的心,大部分澳大利亚人会把票投给戈登。<br />
英国不仅允许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独立,在东大的一些租界也被收回,对东亚的影响力在下降。<br />
鲍德温从美国回来之后,立即对法国进行访问,希望和法国重新结盟。<br />
法国现在的总理雷蒙·普恩加莱,世界大战期间曾担任法国总统,对于重新和英国结盟,普恩加莱犹豫不决。<br />
德国加入俄罗斯大联盟之后,俄德联盟重新成为欧洲安全的威胁,法国如果想对抗威胁,只能选择和英国结盟。<br />
但是和英国结盟也可能会起到反作用,进一步影响欧洲安全。<br />
俄罗斯和德国的全面合作虽然包括军事,并不包括对外战争,如果德国撕毁《凡尔赛合约》,重新挑起战争,俄罗斯有权保持中立。<br />
法国如果和英国结盟,俄罗斯到时候还是否保持中立可就不好说了。<br />
但是不和英国结盟,如果法德之间再次爆发战争,法国就将孤立无援。<br />
普恩加莱还是很聪明的,没有第一时间回应英国人的结盟请求,而是在访问俄罗斯的时候,试探性的提出法俄结盟的可能性。<br />
世界大战导致法国损失了一代人,到今天人口不仅没有恢复,反而在持续减少。<br />
谁都知道德国人肯定会报复。<br />
上一次有俄罗斯的帮助,法国逃过一劫。<br />
这一次谁会成为法国的救星呢。<br />
普恩加莱希望还是俄罗斯。<br />
“当然可以,我们欢迎所有国家加入俄罗斯大联盟——”<br />
菲利克斯的热情,让普恩加莱感受到了一些温暖。<br />
仅仅只是一些而已。<br />
俄罗斯的盟友是分级的,如果达不成全面合作关系,仅仅是经济上的联盟,对安全并没有多大帮助。<br />
想和俄罗斯结盟很容易,只要向俄罗斯开放殖民地市场,法国就可以得到俄罗斯的保护。<br />
但保护——<br />
普恩加莱认为形势还没有恶劣到这种程度。<br />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