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yunmengshuyuan.cc!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p>    第844章 新手助理<br />
    内战结束后,安德烈回到远东,继续守护乔治的大本营,是乔治最信任的人。<br />
    俄罗斯是陆权国家,乔治需要一个信得过的人统帅俄罗斯陆军,安德烈是最合适的对象。<br />
    瓦西里的政治资本,本不足以和曼纳海姆对抗。<br />
    不过瓦西里得到了小菲利克斯的帮助,鹿死谁手犹未可知。<br />
    瓦西里还希望得到列昂尼德的帮助,列昂尼德没有自作主张,主动寻求乔治的意见。<br />
    “你希望进入政坛?”<br />
    乔治突然想起来,他几乎从来没有和列昂尼德谈及理想。<br />
    男主外女主内嘛,孩子们的教育乔治很少插手,所以乔治和孩子们的关系,远没有安妮和孩子们的关系融洽。<br />
    虽然乔治不想承认,不过乔治最关心的还是长子波利斯,对列昂尼德的关注就少一些。<br />
    “我也不知道,萨莎建议我做更多尝试,至少应该知道我是否适合。”<br />
    列昂尼德看上去有点信心不足。<br />
    这也很正常,有乔治和波利斯、亚历山大的珠玉在前,列昂尼德的压力非常大。<br />
    乔治虽然不涉政,政务能力有目共睹,否则阿穆尔不可能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br />
    在阿德里安堡,呼吁波利斯登基“沙皇”的呼声非常高,这充分证明南斯拉夫人对波利斯的拥护。<br />
    亚历山大不温不火,在澳大利亚独立过程中一鸣惊人,尤里耶夫大公国的实力,在东南亚同样一枝独秀,各国殖民地相形见拙。<br />
    东南亚情况非常复杂,英、美、法都有殖民地,加上尤里耶夫大公国,简直就是一锅大杂烩。<br />
    英美法执行的,还是单一殖民地经济体系,只把殖民地当作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地。<br />
    尤里耶夫大公国的天然橡胶和棕榈油产量均位居世界前列,而且还是亚洲唯一的石油产地,近年尤里耶夫大公国开始在医药领域发力,成效斐然。<br />
    尤里耶夫大公国的环境非常适合药材生长,清帝国灭亡后内战频繁,西伯利亚医疗集团的药材供应受到影响,于是就将一部分药材种植基地从清帝国搬迁到尤里耶夫大公国。<br />
    在此基础上,尤里耶夫大公国加大对药材种植的扶持力度,于是西伯利亚医疗集团又将一部分研究所和工厂搬迁到椰城,相互成就。<br />
    南斯拉夫王国和尤里耶夫大公国几乎都是在废墟上成立的,出成绩很容易。<br />
    想在俄罗斯获得和南斯拉夫以及尤里耶夫大公国同样的成就,难如登天。<br />
    “那就勇敢的去尝试,别给自己留遗憾。”<br />
    乔治支持列昂尼德追逐梦想,再怎么样,列昂尼德最起码不会在经济上犯错误。<br />
    菲利克斯之所以不愿意乘坐俄罗斯政府给他提供的专机,是因为俄罗斯政府提供的专机,远不如菲利克斯自己的飞机更舒适。<br />
    至于游艇——<br />
    抱歉,俄罗斯政府还没有奢侈到为总统提供游艇的程度。<br />
    列昂尼德也一样,他从政的话,至少能为俄罗斯省下一笔安保费用。<br />
    对于孩子们的安全,安妮还是很重视的,就连大多数时间都在军中深居简出的亚历山德拉,身边都有一支全部由女性组成的卫队。<br />
    列昂尼德的卫队全部由退伍军人组成,不仅个人素质过硬,而且装备精良,和总统卫队不遑多让。<br />
    这里用不遑多让,多少有点谦虚低调。<br />
    拥有列昂尼德和小菲利克斯的支持,瓦西里赢得非常轻松。<br />
    瓦西里还是靠谱的,没有贸然将列昂尼德安置在比较容易出成绩的位置上,而是让列昂尼德去文教卫生。<br />
    负责文教卫生的老部长古德里安已经近70岁,即将退休。<br />
    教卫部也即将拆分,更加专业化。<br />
    列昂尼德面临的第一个难题是民族融合。<br />
    俄罗斯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斯拉夫人固然是主体,其他族裔也不少,尤其是阿穆尔,近年斯拉夫人的主体地位岌岌可危,所引发的争议越来越大。<br />
    乔治刚到阿穆尔的时候,为快速增加阿穆尔的人口大量引入移民,为了让新移民在阿穆尔扎根落叶,又在阿穆尔重点普及配套设施,这在有力推动阿穆尔发展的同时,也为今天的舆论埋下隐患。<br />
    阿穆尔最初只有两个群体,分别是哥萨克和东亚移民。<br />
    跟崇尚武力的哥萨克相比,东亚移民在学习上的天赋更胜一筹,这就导致在阿穆尔,大部分高技术高收入工作岗位被东亚移民占据,哥萨克的社会地位逐年滑落。<br />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斯拉夫人和哥萨克不一样,斯拉夫人也是很善于学习的,尤其在数学和医术上,斯拉夫人极具天分。<br />
    也正是因为斯拉夫人在学习上的天赋,哥萨克在逐渐被边缘化这件事,才没有造成更大范围的影响。<br />
    这其实也不能怪东亚人太能学,不止是阿穆尔,在整个俄罗斯范围内,哥萨克都在被边缘化。<br />
    现在很多哥萨克依然保留着帝俄时代的传统,自幼接受军事训练,时刻等待“沙皇”召唤。<br />
    问题是即便在军队内部,随着科技的发展,武器装备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秉持传统的哥萨克也越来越不适应。<br />
    帝俄时代的俄罗斯陆军,超过一半是骑兵,乔治现在的正式军衔依然是极具帝俄特色的“骑兵元帅”。<br />
    现在的俄罗斯军队,骑兵所占的比例越来越低,只占不到20%。<br />
    即使这20%,还有一大部分是只把战马当作交通工具的“龙骑兵”,传统骑兵正在被装甲部队所取代。<br />
    俄罗斯最新型的26式装甲战车,四名车组成员分别是车长、驾驶员、炮手、装填手,哥萨克所擅长的骑术,根本派不上用场。<br />
    于是近几年,哥萨克正在被俄罗斯抛弃的声音屡禁不止。<br />
    和平时代,哥萨克确实没有用武之地。<br />
    一旦战争爆发俄罗斯开始暴兵,哥萨克依然是俄罗斯最锐利的矛。<br />
    为安抚哥萨克,俄罗斯政府也做出了很多努力,比如“猎人”这个职业,只有哥萨克才能从事。<br />
    俄罗斯太大了,西伯利亚开发了这么久,依然遍地都是荒无人烟的原始森林,野生动物极多,猎人是个非常具有吸引力,而且很有“钱”景的职业。<br />
    帝俄时代的很多哥萨克就以狩猎为生,俄罗斯政府进一步规定,只有哥萨克才有资格申请猎人执照,其他人只有在遭到野生动物攻击时才能进行反击。<br />
    即便如此,和那些坐在办公室里吹着空调轻轻松松获取高薪的工作相比,猎人这个职业的吸引力,也不再那么强了。<br />
    列昂尼德的正式职务是部长助理。<br />
    由于古德里安即将退休,实际工作是由列昂尼德主持。<br />
    “我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是经过寒窗苦读,才有了今天的地位和收入,当他们骑着马去郊外嬉戏时,我们正在图书管理读书;当他们拿着鲜追求女孩时,我们正在面对作业冥思苦想;当他们呼呼大睡时,我们的书房里还亮着灯——喜欢拉雪橇,就先把雪橇拉上坡,不出力,连池塘里的小鱼也捞不上来。”教卫部的第一场会议,列昂尼德的发言并没有引发与会者的共鸣。<br />
    有资格参加这种会议的都是精英,这些浅显的道理谁都懂,只有这点水平是不足以服众的。<br />
    “我们的责任是,让这些浅显的道理深入人心,让那些将自身不幸都归咎于社会因素的家伙明白,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欠他的,人生并非穿过田野那么简单。”<br />
    列昂尼德对有些人的工作态度不太满意。<br />
    俄罗斯也和其他地方差不多,多做多错,不做不错,所以不如不做。<br />
    列昂尼德的态度是,抓起了缰绳,就别说没力气。<br />
    干就要干到底。<br />
    “我们要时刻警惕敌人的进攻,不管是外部的还是内部的,尤其要警惕那些阴阳怪气的家伙,堡垒只会从内部攻破,我们要时刻牢记帝国灭亡的教训。”<br />
    列昂尼德只是吹风,并没有一上来就大刀阔斧。<br />
    会议结束后,列昂尼德的秘书朱利安送来一摞需要列昂尼德处理的文件。<br />
    朱利安是列昂尼德在阿穆尔大学的好友,华裔,朱利安是他的俄语名字。<br />
    “这么多?”<br />
    列昂尼德惊讶,他只是个助理而已。<br />
    “这里只是一部分,每一份都需要你添加处理意见,然后再递交给部长——”<br />
    朱利安笑嘻嘻,大权不是那么好握的。<br />
    列昂尼德打开第一份,是增设电台的申请。<br />
    内战结束后,俄罗斯政府为增加对舆论的控制力,全国只保留两家报社,其余报社全部取缔。<br />
    只有两家报社固然便于控制舆论,但对新闻传播非常不利,所以一直以来,希望增加报刊杂志的呼声不绝于耳,俄罗斯也确实增加了一些报刊杂志,满足社会需求。<br />
    这些新增的报刊杂志,同样都是官方背景。<br />
    俄罗斯现在不仅有无线电台,而且还有了电视台,所以这两年风向就从报刊杂志转移到无线电台上。<br />
    “你怎么认为?”<br />
    列昂尼德兼听则明。<br />
    “从趋势看,逐渐放开对舆论的控制是大势所趋,我们不能逆势而为,也不该漠视舆论的呼声;但是放开之后如何保证对舆论的控制,还需要我们进行研究。”<br />
    朱利安坦诚,对不对的先不说,这确实就是朱利安的看法。<br />
    列昂尼德沉思,没有立即动笔。<br />
    帝俄之所以灭亡,和当时宽松的舆论环境有很大关系,这玩意儿就是个潘多拉魔盒,只要放开,俄罗斯的一切都将接受舆论的考验。<br />
    俄罗斯并不是完美的,任何国家都不是完美的。<br />
    怕就怕某些阴阳人只盯着俄罗斯的阴暗面死咬不放,那样俄罗斯政府就将陷入被动。<br />
    比如哥萨克——<br />
    比如希伯来——<br />
    又比如巴尔干——<br />
    俄罗斯为保证对巴尔干的控制力,在和巴尔干国家进行贸易时会主动让步,即便吃点亏,只要整体上有利于俄罗斯也无所谓。<br />
    这落到某些阴阳人眼里,就是俄罗斯政府吃里扒外的证据,往好了说是利益输送,往难听了说就是宁与外邦不与家奴。<br />
    至于巴尔干对于俄罗斯的重要性,那肯定只字不提。<br />
    其实现在已经有一些苗头了。<br />
    经济危机爆发后,大量欧洲移民涌入俄罗斯,不乏来自英国的知名律师,以及名校毕业的所谓“专栏作家”。<br />
    英国人很擅长包装,牛津剑桥动不动千年历史,俄罗斯大公国还没有出现呢,英国人已经开始高等教育了。<br />
    可英国对于近代科技的推动却乏善可陈,只能拿基础学科说事儿,就很奇怪。<br />
    英国的科技虽然不咋地,文科教育出类拔萃,尤其律师行业,对英国政坛贡献极多。<br />
    看看英国政治是什么鬼样子,就知道英国教育水平的成色了。<br />
    对于这些移民俄罗斯的所谓“高素质人才”,俄罗斯政府也很头疼。<br />
    将它们拒之门外吧,不仅造成的影响极大,也不符合俄罗斯引进人才的初衷。<br />
    捏着鼻子引进吧,却对俄罗斯的发展起不到应有的正面作用。<br />
    拉动gdp的作用还是有一些的,毕竟律师收费很高。<br />
    往好了说,也可以推动俄罗斯的法治进程。<br />
    但对于科学技术进步毫无作用。<br />
    至于“专栏作家”,跟多少有点用的律师相比,这个更是鸡肋。<br />
    跟俄罗斯人比什么不好,比写作。<br />
    英国固然有王尔德和莎士比亚,俄罗斯也有普希金和托尔斯泰,文学方面的造诣丝毫不差。<br />
    这些来自英国的“专栏作家”,如果老老实实写专栏也就罢了,关键是很擅长夹带私货,各种移接木瞒天过海的技巧炉火纯青,令人防不胜防。<br />
    所以和引进英国的“先进”文化相比,列昂尼德还是希望扶持俄罗斯自己的文化。<br />
    至少俄罗斯人在接受自己的文化时,不会水土不服。<br />
    更不会倒反天罡。<br />
    列昂尼德直接将文件翻到最后一页,记住了申请人的名字:亚历山大·尤里耶维奇。<br />
    农民的儿子!<br />
    不知道为什么,列昂尼德看到“尤里耶维奇”这个名字时,感觉格外讽刺。<br />
    (本章完)</p>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More+

正义利剑

佚名

官途:从基层科长到权力巅峰

佚名

全民:亡灵召唤师,一人即天灾

佚名

官场:平步青云

佚名

新生,我要造福一方

佚名

从救下同学妈妈开始混富婆圈

李知漫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