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太岳剑宗和剑圣(二合一)
第166章 太岳剑宗和剑圣(二合一)
张承道赶到迎宾殿时,徐婴已经和太岳剑宗的掌门曲之翁聊得十分热络了。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宛如故交一般。
“想不到曲掌门也是江南出身!”
“哈哈哈,世事难料,若非家中突逢变故,老夫也不会跑到秦地去!”
“唉,大楚打压武道已是惯例了。”
“终归是太祖皇帝立身不正,方才如此……”
正说着,张承道迈了进来,曲之翁见徐婴起身对张承道拱了拱手,便也站起来拱手道:“想必这位就是白石仙宗的宗主吧?真是百闻不如一见,不愧是天降仙人,风姿果然与我等凡夫俗子不同!”
“曲掌门谬赞了,”张承道客气地回了一礼,方伸手示意道:“请坐。”
说罢,张承道顺势坐到了主位上,才从背包里取出那柄专门用红莲地脉火淬炼过的太岳剑和另一柄当初召借的剑。
太岳剑能被淬炼,还是因为它本就是被由有灵的珍稀矿石铸造出来的,又历经数百年,在太岳剑宗被养得很好,已经有些蕴灵了,张承道此举只是加快了这个速度。饶是如此,他也不敢用六甲阳火,而是用更低品阶的红莲地脉火,生怕烧坏。
而另一柄剑就彻底不行了,张承道试都没试,看了一眼就知道它连红莲地脉火都承受不住,只能单纯帮忙清理了一番。
两柄剑样子都没变,但太岳剑却整柄剑的气势变得凌厉了起来,剑刃上的寒光好似让人呼吸到太岳山上的雾凇,冰冷刺骨。
张承道将剑用灵力托至曲之翁面前,说道:“此前情势危急,不得不借贵派宝剑一用,为表歉意,在下特地用真火淬炼了一二,已使此剑褪凡蕴灵。若是悉心照料,假以时日,或可孕育出真正的剑灵,此宝剑便是法宝灵剑了。”
“张宗主太客气了,”曲之翁接过剑,爱不释手地摸了摸剑身,笑呵呵道:“前日里我还同弟子说,这太岳剑能助张宗主诛杀妖邪,就不枉它天下神兵之一的名头了!”
张承道点头:“曲掌门大义,令人敬佩。”
徐婴也将早就和张承道商议的“赔礼”提起道:“为酬谢曲掌门和贵派弟子的仗义相助,我宗特地为二位准备了两筐仙桃,小小薄礼,不成敬意。”
说着,两个被临时抓来凑数的弟子正好一人抱了一筐【仙桃】进殿。
“哎呀呀,张宗主太客气了!实在太客气了!”
曲之翁一把将太岳剑收回剑鞘中,满面红光地盯着那两筐水灵灵的桃子,欣喜之色掩都掩不住。
这可是传说中的“仙桃”!
听说连萧国的皇帝,借了在白石仙人座下当亲传弟子的亲妹妹的势,都也只得了两筐!
曲之翁越想越高兴,乃至嘿嘿笑着,搓着手说道:“老夫这柄太岳剑,虽然比不上张仙人所用的什么法宝灵剑,却也是天下神兵第三的宝剑,以后但有所需,张仙人只管拿去用就是!”
用一次就能得两筐仙桃,简直是天大的好事!
要不是还要脸,曲之翁都想直接把太岳剑给押在白石仙宗了!
一时间,殿内宾主尽欢。
不过,没多久,曲之翁又试探着问道:“听闻张宗主并不打算称帝,亦将秦、晋二地纳为宗内所治,恕老朽愚钝,不知这究竟是个什么章程?而我太岳剑宗……又该何去何从?”
“我并非此界中人,”张承道沉吟片刻,便半真半假地说道:“一天、一地是为一方世界,一方世界之外,还有其他世界,大大小小,数之不尽。
“我曾寄身的那方世界,大多国家并无皇帝,百姓无君父,也不分尊卑。无奴隶,亦无世家权贵。
“如此,将趴在百姓身上的吸血虫杀死,方能真正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白石仙宗治秦、晋二地,不立皇帝,不封王公,正是为此。
“我无意对江湖上的门派做什么,许多事暂以旧例就是。
“不过,时值灵气复苏之际,贵派还是要多加小心,若遇上什么棘手之事,及时上禀仙宗就是。”
当然,张承道所言,有一半都是在理想国式的吹嘘,但这并不妨碍他间接安曲之翁的心——白石仙宗虽然接手了周国,也废了“皇帝”这个位子,却并不是强迫其他门派并入白石仙宗。
说句难听话,就是他们想并入,张承道还不想要呢。
“暂以旧例”,也就是暂时不会有变动。但“上禀仙宗”,就显然是告诫曲之翁,白石仙宗已经算是秦、晋二地地界,事实上的“上级”了。
曲之翁闻言,沉默起来。
其实他现在都搞不懂为什么张仙人不称帝。
在他看来,周国这个地方,无论是叫“周国”,还是叫“白石仙宗”,好像都没什么分别,依旧是庙堂之上开朝会、治国家,庙堂之下百姓忙忙碌碌、辛苦操劳。
甚至他完全无法想象没有皇帝的国家——没有皇帝,没有君父,那还能称为国吗?百姓又该如何呢?
不过有一点他倒是理解了,张仙人所说的“吸血虫”就是皇室和世家贵族,现在皇室已亡,那下一步……
是不是就要对诸世家贵族下手了?
曲之翁想到这里,顿时一个激灵。
虽然他自己不是什么世家贵族出身,以前还是楚国人,但作为原周国第一门派,肯定是和各个世家贵族都有往来的,无论是做生意,还是各种“保镖培训业务”,大家合作得都很舒服。
你现在要对我这些“甲方老板”开刀,那我这个“乙方”,岂不是就要没有“客户”了?
怪不得还要提醒自己,说什么“灵气复苏”,还让太岳剑宗小心……
“张宗主所言,倒教老朽惶恐万分,”曲之翁说道:“什么‘灵气复苏’,老朽确实对此一无所知,还请张宗主给老朽指条明路?”
其实张承道的本意只是让太岳剑宗小心因灵气复苏而诞生的妖邪或灵物,因为白石山那棵寻木,整个白石山扩散出去的灵气浓度越来越高,太岳剑宗更是就在大行山脉旁边,离得很近,自然受影响最大,这要是万一冒出来一个不知世事、只放任自己本能的妖怪,造成的破坏可就无法估量了。
可惜张承道也没理解曲之翁脑补的腥风血雨,还当对方问的是在灵气复苏之际,武道门派该何去何从这种“哲学问题”,甚至对此颇为欣慰——总算有土著门派有点主观能动性了!
于是,张承道答道:“太岳剑宗既然以剑法著称,不如就主修剑道,专精一道并不难,我亦可派座下弟子前去太岳剑宗指点一二,好令贵派早日成为修士门派。”
说到这里,他还感慨道:“武道之船,已渐渐沉了,曲掌门确实要多多为太岳剑宗考虑。”
曲之翁听得脸色一阵青一阵白。
这威胁也太明目张胆了些,怎么连自家门派修什么功法都要听你白石仙宗的不成?
可接着,曲之翁又转念一想,先不说连轻松杀死已突破宗室多年的前国师的那个“妖邪”,都在这白石仙人手里不够看的,就说自家太岳剑宗……
难道真不想修仙么?
那可太想了好吧!
召剑唤雷、飞天遁地不说,还能青春永驻!
多了不说,就看这位白石仙人满头白发的模样,只怕少说也有几百岁吧?
可他面色红润、体态潇洒,分明就是个二十几岁的贵公子的模样!
自己这才知天命的岁数,看起来满脸褶子,都像人家几百岁的人的爷爷辈了!
再说,能活个几百岁,那岂不就是修得长生了!?
令太岳剑宗弃武道而修仙道,好像……
也不是不行?
思及此处,曲之翁便拱手道:“张宗主所言甚是,太岳剑宗确实倾慕仙道已久,奈何老朽只是一介凡夫俗子,不得入门,若张宗主愿使弟子们纡尊降贵,至太岳剑宗指点一二,那就再好不过了!”
如此,自家太岳剑宗不就也成了修仙的?
天下第二个修仙宗门?这不比还在武道上苦熬的什么玉虚派、铸剑山庄强?
其实曲之翁如此想,也是和太岳剑宗的特殊有关。
太岳剑宗虽然是周国的第一大门派,实力不俗,但在整个天下放眼望去的五六个国家里,根本排不上名号!
这是因为太岳剑宗最独到的,乃是剑术,和前朝的剑圣。
剑圣本唐行简,出身蜀地,早年为求剑道,拜入了太岳剑宗。
后来他将本门的十几种剑法不断修改完善,使得太岳剑宗的十二套剑法闻名天下,这才跻身成了能与铸剑山庄等门派齐名的势力。
而最令人震惊的是,剑圣本人根本不修真气!
他的真气脉都没通,在使用剑法剑招时,唐行简也从不用真气。
而且任何比试,唐行简都是完全凭借精绝的剑法取胜的,乃至从为有过败绩——包括与宗师相斗,都能以天下第一的剑术取胜!
不过,唐行简虽然真气脉未通,也从不会使用真气,却并非体内没有真气。
相传他年轻时曾误入一处世外幽谷,误食了一枚“仙果”,体内真气因“仙果”骤然充盈,乃至凝成了丹丸。
只要那“真气”丹丸不破,无论受什么伤,唐行简都能自愈,因此,他的剑招素来以凌厉且不要命著称,难有模仿。
可惜,因为不修真气,无法延长寿命,唐行简终于在八十九岁高龄寿终正寝,而太岳剑宗的太岳剑,就是唐行简留下的遗物。
也是太岳剑宗的门派至宝,一向都作为掌门的佩剑和信物。
唐行简一死,青黄不接的太岳剑宗就再衰落了下去,若非还有十二套冠绝天下的剑法和稳居天下神兵榜第三的太岳剑傍身,只怕连周国第一门派的位置都保不住。
因为太岳剑宗修炼真气的功法是真的稀烂——用的还是当初唐行简行走江湖时淘换来的修炼功法,基本上只有太岳剑宗里有的,江湖上都有,既不珍贵,也不精妙,都是些大路货色,不值一提。
更重要的是,唐行简的故事,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太岳剑宗弟子,导致整个太岳剑宗的风气就是重剑而轻功法的路子,其中不乏有弟子深情地称自己的爱剑为“夫人”,但对各种修炼功法嗤之以鼻。
这个风气直接导致了太岳剑宗整个门派普遍修为偏低,大部分弟子都是七品、八品的修为,能上个六品都是门内高手了,像堂堂掌门曲之翁……居然才是五品的修为!
若非唐行简死后,还有个当时四品、如今早已三品修为的剑圣迷弟庄万松坐镇太岳剑宗,只怕太岳剑宗早就让别的门派给吞并了!
所以,让曲之翁等太岳剑宗的人放弃武道修为改修仙道,对这群爱剑成痴的武者而言,还真没什么。
只要不是让他们放弃剑就行!
见曲之翁这个态度,张承道越发高兴了。
光自己折腾一个白石仙宗,想要带动整个世界升级成“修仙时代”,实在不容易,如果有像太岳剑宗这种眼光长远又肯主动的门派一起,灵气复苏的速度肯定要更快一些!
“既然如此,那便由我大徒弟前去好了!”
张承道说着,不知从哪取出一只因为剪纸技术太差看起来更像纸团的、圆鼓鼓的纸鸟,往上面打了一道念咒,再将其向空中一丢——
只听砰的一声,一只圆滚滚、毛茸茸的小白鸟扑棱着翅膀就从一团骤然炸开的烟雾中窜出,然后啾啾叫着冲出了迎宾殿。
曲之翁见状,瞪着眼睛,指着那只几息之间就飞走的鸟差点说不出话来:“这,这这,这莫非是方才的纸团变的!?”
张承道笑了笑,说道:“雕虫小技,当不得什么大用,只用来传信倒是方便,教曲掌门见笑了。”
曲之翁心底颇为敬畏。
点化纸团成活物,简直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他死盯着早就飞没了影的鸟的方向,不由喃喃道:“这便是仙道么……”
……
(本章完)
张承道赶到迎宾殿时,徐婴已经和太岳剑宗的掌门曲之翁聊得十分热络了。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宛如故交一般。
“想不到曲掌门也是江南出身!”
“哈哈哈,世事难料,若非家中突逢变故,老夫也不会跑到秦地去!”
“唉,大楚打压武道已是惯例了。”
“终归是太祖皇帝立身不正,方才如此……”
正说着,张承道迈了进来,曲之翁见徐婴起身对张承道拱了拱手,便也站起来拱手道:“想必这位就是白石仙宗的宗主吧?真是百闻不如一见,不愧是天降仙人,风姿果然与我等凡夫俗子不同!”
“曲掌门谬赞了,”张承道客气地回了一礼,方伸手示意道:“请坐。”
说罢,张承道顺势坐到了主位上,才从背包里取出那柄专门用红莲地脉火淬炼过的太岳剑和另一柄当初召借的剑。
太岳剑能被淬炼,还是因为它本就是被由有灵的珍稀矿石铸造出来的,又历经数百年,在太岳剑宗被养得很好,已经有些蕴灵了,张承道此举只是加快了这个速度。饶是如此,他也不敢用六甲阳火,而是用更低品阶的红莲地脉火,生怕烧坏。
而另一柄剑就彻底不行了,张承道试都没试,看了一眼就知道它连红莲地脉火都承受不住,只能单纯帮忙清理了一番。
两柄剑样子都没变,但太岳剑却整柄剑的气势变得凌厉了起来,剑刃上的寒光好似让人呼吸到太岳山上的雾凇,冰冷刺骨。
张承道将剑用灵力托至曲之翁面前,说道:“此前情势危急,不得不借贵派宝剑一用,为表歉意,在下特地用真火淬炼了一二,已使此剑褪凡蕴灵。若是悉心照料,假以时日,或可孕育出真正的剑灵,此宝剑便是法宝灵剑了。”
“张宗主太客气了,”曲之翁接过剑,爱不释手地摸了摸剑身,笑呵呵道:“前日里我还同弟子说,这太岳剑能助张宗主诛杀妖邪,就不枉它天下神兵之一的名头了!”
张承道点头:“曲掌门大义,令人敬佩。”
徐婴也将早就和张承道商议的“赔礼”提起道:“为酬谢曲掌门和贵派弟子的仗义相助,我宗特地为二位准备了两筐仙桃,小小薄礼,不成敬意。”
说着,两个被临时抓来凑数的弟子正好一人抱了一筐【仙桃】进殿。
“哎呀呀,张宗主太客气了!实在太客气了!”
曲之翁一把将太岳剑收回剑鞘中,满面红光地盯着那两筐水灵灵的桃子,欣喜之色掩都掩不住。
这可是传说中的“仙桃”!
听说连萧国的皇帝,借了在白石仙人座下当亲传弟子的亲妹妹的势,都也只得了两筐!
曲之翁越想越高兴,乃至嘿嘿笑着,搓着手说道:“老夫这柄太岳剑,虽然比不上张仙人所用的什么法宝灵剑,却也是天下神兵第三的宝剑,以后但有所需,张仙人只管拿去用就是!”
用一次就能得两筐仙桃,简直是天大的好事!
要不是还要脸,曲之翁都想直接把太岳剑给押在白石仙宗了!
一时间,殿内宾主尽欢。
不过,没多久,曲之翁又试探着问道:“听闻张宗主并不打算称帝,亦将秦、晋二地纳为宗内所治,恕老朽愚钝,不知这究竟是个什么章程?而我太岳剑宗……又该何去何从?”
“我并非此界中人,”张承道沉吟片刻,便半真半假地说道:“一天、一地是为一方世界,一方世界之外,还有其他世界,大大小小,数之不尽。
“我曾寄身的那方世界,大多国家并无皇帝,百姓无君父,也不分尊卑。无奴隶,亦无世家权贵。
“如此,将趴在百姓身上的吸血虫杀死,方能真正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白石仙宗治秦、晋二地,不立皇帝,不封王公,正是为此。
“我无意对江湖上的门派做什么,许多事暂以旧例就是。
“不过,时值灵气复苏之际,贵派还是要多加小心,若遇上什么棘手之事,及时上禀仙宗就是。”
当然,张承道所言,有一半都是在理想国式的吹嘘,但这并不妨碍他间接安曲之翁的心——白石仙宗虽然接手了周国,也废了“皇帝”这个位子,却并不是强迫其他门派并入白石仙宗。
说句难听话,就是他们想并入,张承道还不想要呢。
“暂以旧例”,也就是暂时不会有变动。但“上禀仙宗”,就显然是告诫曲之翁,白石仙宗已经算是秦、晋二地地界,事实上的“上级”了。
曲之翁闻言,沉默起来。
其实他现在都搞不懂为什么张仙人不称帝。
在他看来,周国这个地方,无论是叫“周国”,还是叫“白石仙宗”,好像都没什么分别,依旧是庙堂之上开朝会、治国家,庙堂之下百姓忙忙碌碌、辛苦操劳。
甚至他完全无法想象没有皇帝的国家——没有皇帝,没有君父,那还能称为国吗?百姓又该如何呢?
不过有一点他倒是理解了,张仙人所说的“吸血虫”就是皇室和世家贵族,现在皇室已亡,那下一步……
是不是就要对诸世家贵族下手了?
曲之翁想到这里,顿时一个激灵。
虽然他自己不是什么世家贵族出身,以前还是楚国人,但作为原周国第一门派,肯定是和各个世家贵族都有往来的,无论是做生意,还是各种“保镖培训业务”,大家合作得都很舒服。
你现在要对我这些“甲方老板”开刀,那我这个“乙方”,岂不是就要没有“客户”了?
怪不得还要提醒自己,说什么“灵气复苏”,还让太岳剑宗小心……
“张宗主所言,倒教老朽惶恐万分,”曲之翁说道:“什么‘灵气复苏’,老朽确实对此一无所知,还请张宗主给老朽指条明路?”
其实张承道的本意只是让太岳剑宗小心因灵气复苏而诞生的妖邪或灵物,因为白石山那棵寻木,整个白石山扩散出去的灵气浓度越来越高,太岳剑宗更是就在大行山脉旁边,离得很近,自然受影响最大,这要是万一冒出来一个不知世事、只放任自己本能的妖怪,造成的破坏可就无法估量了。
可惜张承道也没理解曲之翁脑补的腥风血雨,还当对方问的是在灵气复苏之际,武道门派该何去何从这种“哲学问题”,甚至对此颇为欣慰——总算有土著门派有点主观能动性了!
于是,张承道答道:“太岳剑宗既然以剑法著称,不如就主修剑道,专精一道并不难,我亦可派座下弟子前去太岳剑宗指点一二,好令贵派早日成为修士门派。”
说到这里,他还感慨道:“武道之船,已渐渐沉了,曲掌门确实要多多为太岳剑宗考虑。”
曲之翁听得脸色一阵青一阵白。
这威胁也太明目张胆了些,怎么连自家门派修什么功法都要听你白石仙宗的不成?
可接着,曲之翁又转念一想,先不说连轻松杀死已突破宗室多年的前国师的那个“妖邪”,都在这白石仙人手里不够看的,就说自家太岳剑宗……
难道真不想修仙么?
那可太想了好吧!
召剑唤雷、飞天遁地不说,还能青春永驻!
多了不说,就看这位白石仙人满头白发的模样,只怕少说也有几百岁吧?
可他面色红润、体态潇洒,分明就是个二十几岁的贵公子的模样!
自己这才知天命的岁数,看起来满脸褶子,都像人家几百岁的人的爷爷辈了!
再说,能活个几百岁,那岂不就是修得长生了!?
令太岳剑宗弃武道而修仙道,好像……
也不是不行?
思及此处,曲之翁便拱手道:“张宗主所言甚是,太岳剑宗确实倾慕仙道已久,奈何老朽只是一介凡夫俗子,不得入门,若张宗主愿使弟子们纡尊降贵,至太岳剑宗指点一二,那就再好不过了!”
如此,自家太岳剑宗不就也成了修仙的?
天下第二个修仙宗门?这不比还在武道上苦熬的什么玉虚派、铸剑山庄强?
其实曲之翁如此想,也是和太岳剑宗的特殊有关。
太岳剑宗虽然是周国的第一大门派,实力不俗,但在整个天下放眼望去的五六个国家里,根本排不上名号!
这是因为太岳剑宗最独到的,乃是剑术,和前朝的剑圣。
剑圣本唐行简,出身蜀地,早年为求剑道,拜入了太岳剑宗。
后来他将本门的十几种剑法不断修改完善,使得太岳剑宗的十二套剑法闻名天下,这才跻身成了能与铸剑山庄等门派齐名的势力。
而最令人震惊的是,剑圣本人根本不修真气!
他的真气脉都没通,在使用剑法剑招时,唐行简也从不用真气。
而且任何比试,唐行简都是完全凭借精绝的剑法取胜的,乃至从为有过败绩——包括与宗师相斗,都能以天下第一的剑术取胜!
不过,唐行简虽然真气脉未通,也从不会使用真气,却并非体内没有真气。
相传他年轻时曾误入一处世外幽谷,误食了一枚“仙果”,体内真气因“仙果”骤然充盈,乃至凝成了丹丸。
只要那“真气”丹丸不破,无论受什么伤,唐行简都能自愈,因此,他的剑招素来以凌厉且不要命著称,难有模仿。
可惜,因为不修真气,无法延长寿命,唐行简终于在八十九岁高龄寿终正寝,而太岳剑宗的太岳剑,就是唐行简留下的遗物。
也是太岳剑宗的门派至宝,一向都作为掌门的佩剑和信物。
唐行简一死,青黄不接的太岳剑宗就再衰落了下去,若非还有十二套冠绝天下的剑法和稳居天下神兵榜第三的太岳剑傍身,只怕连周国第一门派的位置都保不住。
因为太岳剑宗修炼真气的功法是真的稀烂——用的还是当初唐行简行走江湖时淘换来的修炼功法,基本上只有太岳剑宗里有的,江湖上都有,既不珍贵,也不精妙,都是些大路货色,不值一提。
更重要的是,唐行简的故事,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太岳剑宗弟子,导致整个太岳剑宗的风气就是重剑而轻功法的路子,其中不乏有弟子深情地称自己的爱剑为“夫人”,但对各种修炼功法嗤之以鼻。
这个风气直接导致了太岳剑宗整个门派普遍修为偏低,大部分弟子都是七品、八品的修为,能上个六品都是门内高手了,像堂堂掌门曲之翁……居然才是五品的修为!
若非唐行简死后,还有个当时四品、如今早已三品修为的剑圣迷弟庄万松坐镇太岳剑宗,只怕太岳剑宗早就让别的门派给吞并了!
所以,让曲之翁等太岳剑宗的人放弃武道修为改修仙道,对这群爱剑成痴的武者而言,还真没什么。
只要不是让他们放弃剑就行!
见曲之翁这个态度,张承道越发高兴了。
光自己折腾一个白石仙宗,想要带动整个世界升级成“修仙时代”,实在不容易,如果有像太岳剑宗这种眼光长远又肯主动的门派一起,灵气复苏的速度肯定要更快一些!
“既然如此,那便由我大徒弟前去好了!”
张承道说着,不知从哪取出一只因为剪纸技术太差看起来更像纸团的、圆鼓鼓的纸鸟,往上面打了一道念咒,再将其向空中一丢——
只听砰的一声,一只圆滚滚、毛茸茸的小白鸟扑棱着翅膀就从一团骤然炸开的烟雾中窜出,然后啾啾叫着冲出了迎宾殿。
曲之翁见状,瞪着眼睛,指着那只几息之间就飞走的鸟差点说不出话来:“这,这这,这莫非是方才的纸团变的!?”
张承道笑了笑,说道:“雕虫小技,当不得什么大用,只用来传信倒是方便,教曲掌门见笑了。”
曲之翁心底颇为敬畏。
点化纸团成活物,简直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他死盯着早就飞没了影的鸟的方向,不由喃喃道:“这便是仙道么……”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