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AD4</center>-->\n\t\t\t\t ,就剩你俩表态了。你俩可以考虑考虑是不是让他们配合你们搞个人工受孕,这样生出来的孩子也有父亲,对孩子成长也好。”<br/><br/> “是啊,”冯燕透过窗户瞧瞧正在伺候鸟的戚金贵,稍稍压低一点嗓音,说:“我也相中郭兴田武那俩孩子啦,人家是名校的博士,遗传基因准差不到哪儿去。小沐卉舒,你们看着你们同学都结婚生子了就不羡慕?生个孩子当当母亲多好啊!”<br/><br/> 傅士隐颇有怨气的说:“我们这些当爹妈的一早就同意让你们俩在一块儿了,当初你们给我们开的条件也该兑现了吧?你们就给我放句话,在我步入六十大关之前到底能不能给我生个孙子?”<br/><br/> 戚大成也怨气十足的说:“我看这俩孩子都给咱们玩拖延战术,她们打心眼里就没想过生孩子!”<br/><br/> “你们别急嘛,”傅卉舒往上拉拉鼻子,在脸蛋上拧出几缕笑纹,说:“我跟小沐还年轻,想趁着年轻先搞搞事业,我们俩打算三十以后再考虑生孩子的事。”<br/><br/> “还事业!说的跟有多壮观似的!”冯燕敲她脑门:“你们今年不就三十了吗?”<br/><br/> “哪儿啊,二十九!”<br/><br/> 李清芳说:“虚岁不就是三十嘛。”<br/><br/> “李姨你跟我妈可真传统!”戚小沐撇撇嘴:“现在谁还看虚岁呀!都是周岁!”<br/><br/> “甭跟我耍这种二把刀的小心眼!”冯燕朝着戚小沐和傅卉舒的后脑勺一人来一巴掌:“我告诉你们,孩子的事跑不了,三年之内你们俩怎么着也得给我捣鼓一个!要不我见天唠叨你们,不信你俩就试试!”<br/><br/> 傅卉舒和戚小沐对看一眼,都咕嘟了半壶茶水。<br/><br/> 大年初二,在常娥的召唤下,戚小沐傅卉舒和史诗分别从家里去了常娥家,准备一起去爬泰山。几个人在年前就商量好要趁着春节假期一块儿去爬泰山了,常娥的家离着泰安不远,开车的话也就一个多小时的路程,从她家出发去爬泰山十分近便。<br/><br/> 戚小沐和傅卉舒早晨七点多坐的高铁,史诗则是在八点半左右坐的飞机,常娥开着老爹的车先去火车站接戚小沐和傅卉舒,接完她们再去机场接史诗,忙活了大半天才把几个“客人”请到家。<br/><br/> 常娥的家离着省中医不远,房子是前几年刚盖的小高层,在八楼,三室两厅,140平左右,宽敞得很,戚小沐和傅卉舒不愁没地方住。常娥的父母保养的很好,五十多岁的人了看起来都跟四十出头似的,一点不显老。他们跟常娥一样,都活活泼泼的,刚见戚小沐她们,两口子就问人家爱不爱玩碰碰车,表情里透着“只有爱玩碰碰车的孩子才是好孩子”,把戚小沐几个逗的都挺乐。<br/><br/> 午饭是常爸爸做的,饭桌上常妈妈问戚小沐几人有对象了没有,戚小沐她们都说有,常爸爸又问打算嘛时候结婚,史诗说这两年以工作为主,结婚的事过两年再说吧。常爸爸常妈妈一;二是大家都擅长藏富不露富,看着这里的城建跟个大县城似的,大伙儿的穿戴也土里土气的,路上还没几辆法拉利一类的骚包车#”常爸爸说:“你们这些孩子怎么都这么爱鼓捣晚婚晚育哩?搞不懂。”常娥捏着老爹的耳朵说:“你们搞不懂就对咧!”常娥在家都是跟父母一起说家乡话,戚小沐她们听得有趣,都跟着学了学。<br/><br/> 吃过午饭常娥领着史诗戚小沐和傅卉舒在市里转了转,常娥对史诗她们介绍说:“我们这儿有两大特点,一是有修不完的路,不管路好路坏,每过一阵子当官的准得在路上凿个坑重新修一修;二是大家都擅长藏富不露富,看着这里的城建跟个大县城似的,大伙儿的穿戴也土里土气的,路上还没几辆法拉利一类的骚包车,有钱人其实多着呢!就是不轻易往外露。”的确,这里的城建跟杭州广州一类的省会城市相比,非常像个大县城,人们打扮的也不是很洋气,骨子里透着一股憨实,不过文化气息倒是很浓,这个存在了四千六百多年的古城培养出过不少名人大家,历史文化底蕴相当深厚,订报看报是当地人的习惯,不管是<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老大爷还是收废品的小伙子,手里大都会拿着一份《齐鲁晚报》看。正逢春节,很多小店都关了门,路上的车辆行人也比平时少了一些,在路边倒是有不少烟花爆竹销售点和一些摆着果篮山鸡蛋一类的礼品小摊,路口处也有交警在迎着寒风兢兢业业的指挥交通,他们的敬业精神让人感动。冬天天短,几个人没玩多大会儿天就黑了,回家吃罢晚饭洗洗睡觉,史诗在常娥的卧室睡,戚小沐和傅卉舒睡书房,睡前常娥问史诗:“傻媳妇见公婆了嘛感觉?”史诗说:“不赖,感觉好极了!我挺喜欢你爸妈,等咱们有空了你也去我家里看看吧。顺便带上小沐和卉舒,你们都没去过重庆,到时我领着你们游四川。”常娥激烈的点头以表同意。<br/><br/> 大年初三,常娥一尽地主之谊,领着戚小沐几人把市里的几个著名景点都逛了一个遍,还带着她们去老街巷芙蓉街尝了尝当地的各类小吃,顺便去关帝庙拜了拜关公。路上常娥教给她们本地的过年童谣——穿新衣戴新帽,小摊小店真热闹;过家家买香皂,针头线脑都找到;糖葫芦串吃油旋,来碗甜沫才地道。傅卉舒跟着常娥念遍童谣,又问:“嘛叫甜沫?”常娥说:“就是粥,等有空我做给你们吃。”史诗说:“就怕你做的不地道。”常娥气的干瞪眼。<br/><br/> 大年初四早上六点,天刚蒙蒙亮,常娥就开着老爹的车带着戚小沐傅卉舒和史诗冲向了泰山,常娥爬过泰山六七次,对这座享有天下第一山之美誉的五岳之首熟悉的很,有她在不用找导游,省了不少麻烦。<br/><br/> 自太古代以来,泰山已经存在了近30亿年,这里的自然遗产具有世界意义的科研价值,风景名胜,文化遗产和神话传说也数不胜数,因此有很多人说想读懂泰山,仅仅爬一次是远远不够的。只是冬天不是爬泰山的最佳时节,冬天太冷,山脚都寒风凛冽,冻的人瑟瑟发抖,那么在山顶想冻死个人简直就跟踩死只蚂蚁似的,简单得很。故而在冬天来爬泰山的游客不是很多,人一少了,倒是方便赏玩景色。<br/><br/> 不过冬天的泰山也自有冬天的美,冬天的泰山跟春夏秋的泰山相比更显得威严肃穆。陡崖上英姿勃勃的青松迎风斗雪,层层起伏的山峦瑰丽奇伟,山头积雪未融,冰柱和冰棍悬挂在崖岭,漫山遍野的树枝和碑碣石刻上也被涂抹了一层水晶般的薄冰,太阳一照,整座山似乎成了一个异彩纷呈的万花筒,光彩夺目,变幻莫测。朔风怒号,松涛阵阵,暮钟声声,四野萧疏,寒堆泰岳千层雪,清绕方山十里松,冬天的泰山静谧开阔又沉稳深邃,而从四季青翠的松柏林中不时传来的几声清脆的鸟鸣,又让这座山充满了鲜活的生机和活力。<br/><br/> 戚小沐傅卉舒和史诗跟在常娥的屁股后头从红门开始爬,爬到中天门稍做休息,再继续爬。到了十八盘,才爬了百来层石阶,一个个的就累的哭天喊地要死要活,汗珠子也跟下小雨似的一滴滴的往下滴答,这不能怪她们,有句很有名的俗语叫“到了十八盘,游人心里寒”,其攀登难度可想而知。十八盘宛若一道通天的天梯,上下几乎垂直,是整个泰山最险要的一段,而两侧又是陡峭的崖壁,游人站在石阶上,往上看心寒,往下看心颤,前进注定会累,后退又不甘心,此等情形会不由的让人生出“进退两难”之感。常娥对爬山有经验,就提醒史诗她们尽量不要往上看,只看脚下的台阶,以减少心理负担,又拿出红牛来让大家喝两口长长劲儿,再撅着屁股手脚并用的跟十八盘较劲。<br/><br/> 在十八盘这不到两千级的<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