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皇后:而只要清洗了罪名,董卓无疑
大殿内,皇后微微点头,眼中虽仍有失望,但也算是明白了李昭的态度。要说感情,李昭对她,对何氏还是有感情在。不然李智不会一到洛阳,立即就来见她,并且李昭一早就安排冯芳、淳于琼保护她。
只不过,李昭碍于并州局势,以及刘宏之前不想李昭掺和立储之事的态度,李昭并不好直接帮助她。
若是朝堂公卿的态度,是站在她这一边的,那么,李昭立即就会领兵助她了!
皇后也知道,在这乱世之中,李昭或许是她最后的依靠了。
然而,就在这时,大殿外突然传来一阵嘈杂的喝骂与金戈交击声。
众人脸色皆是一变,冯芳和淳于琼迅速拔出佩剑,警惕地看向殿外。
一个羽林军急忙来报。
“报中郎将,是董卓带着人马又回来了,我们挡不住啊!”
冯芳听着麾下的禀报,面色很是难看,却也无可奈何,虽然羽林军值守宫殿,但是现在皇宫城门也被董卓的人控制了一部份,皇宫城门形同虚设。
董卓带着李榷、张济等一众兵马大步走进大殿,满脸嚣张,眼神中透露出暴虐气息,每一步都仿佛带着千钧之力,试图用气势震慑众人。
可只有董卓自己知道,这嚣张的外表下,藏着的是一颗忐忑不安的心。
冯芳上前一步,大声喝道:
“董卓,你好大的胆子,随意带兵闯入皇宫,眼中还有朝廷吗?”
董卓听着冯芳的喝声,倒是并不在意,而是看向大殿内李智、鞠义等人,随之对冯芳喝道:
“某听闻武睿侯派遣使者到了,特来看看,皇后、何进意图谋反,如今已经被软禁宫中,又岂能随意相见?冯芳你这个中郎将怎么当的!”
李智听闻董卓此言,目光如炬,直接站了出来,直视董卓,大声呵斥道:
“董卓,董钟颖,汝休要在此颠倒黑白!皇后乃大汉国母,何来谋反之说?倒是你董卓,倒行逆施,杀大将军何进,废大皇子,肆意践踏朝纲,如今竟还敢污蔑皇后,真乃罪大恶极!”
董卓脸色一变,没想到李智竟如此呵斥他,顿时恼羞成怒,只不过更多的是惊慌,对李智道:
“李智,某认得你,知你是武睿侯堂弟,给你三分面子。但是你休要污蔑某!某虽杀大将军,但是大将军、皇后谋反,乃是朝廷公卿有目共睹!”
李智听董卓声势弱了,指着董卓,声音洪亮如钟,大声呵斥道:
“董卓!你莫要以为手握兵权就可为所欲为。武睿侯虽远在并州,但也心系大汉,心系皇后。侯爷曾言,洛阳乃大汉根基,不容你丝毫的破坏,你之前行径,已经触怒侯爷,侯爷特命我为使者洛阳便是警告你,若是后面朝堂公卿与汝所言非实,若是汝敢迫害皇后丝毫,侯爷定会尽起并州精锐,杀入洛阳城,砍下汝的头颅,让你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惨痛代价!”
李智声音凌厉,声音震响大殿。
让众人皆震动。
董卓闻言,心中一惊,额头上冷汗直冒。
“唰唰唰!”
就在这时,鞠义等一众精锐齐齐拔出腰间佩剑,剑身闪烁着寒光。
鞠义向前踏出一步,剑尖直指董卓,声如洪钟般冷斥道:
“董卓!某乃鞠义,武睿侯在我等特意交代了,若汝敢迫害皇后,我等可直接砍下你的头颅!”
“杀杀杀!”
鞠义身后的十余精锐们纷纷对董卓怒喝,那整齐划一、气势磅礴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仿佛是一股无形的力量,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董卓先被李智的呵斥,后被鞠义等人这突如其来的阵仗吓得脸色煞白,身体不由自主地微微颤抖。
他没想到李昭派来的使者竟如此强势。
当然,董卓怕的还是李昭,不过此时董卓听明白了李智话中的意思,倒并不惊慌了。
李昭此次派遣使者来洛阳,果真如之前李儒分析那般,并没有太过插手洛阳之事意思。
李昭是要以朝堂公卿的态度为重啊!
只是,警告了他。
董卓表面上仍强装镇定,梗着脖子,大声道:
“好你个李智,你们好样的,咱家好歹也是纵横沙场数十年,又扶立天子,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岂能容你们如此辱骂?某董卓乃是大汉忠臣,岂会有不轨行为?若不是看在武睿侯面子上,某定要你们好看!”
“某来皇宫只是告诉你们,皇后如今被软禁宫中了,不是谁都可以见的。李智你若是不想武睿侯被朝臣弹劾,还是尽早出皇宫!”
“我们走!”
董卓对李智一番大声呵斥,感觉找回来一些面子,便要领着人走了。
董卓仍旧是不想直接与李昭这个武睿侯、大汉骠骑大将军对上,知道了李昭并不是要插手洛阳便放心了。
李榷、张济虽然感觉董卓被呵斥了没面子,但是,却也不敢与李昭这个堂弟起冲突了,当即跟着董卓退走了。
皇后何莲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颇为安慰,她知道,李昭虽未亲自前来,但是已经给了她莫大的庇护了,董卓定然不敢对她胡来了。
皇后走到李智面前,感激地说道:
“李智,今日多亏了你和武睿侯,若非你们,皇宫不知要发生什么。”
“只不过,李智你还是要告诉武睿侯,本宫与大将军真的没有杀害陛下谋反啊。”
“大将军那日领兵清君侧杀十常侍,文武百官皆是叫好。只是,陛下昏迷过去,终究没有醒过来便驾崩了,此事李药负责治疗陛下,便能够证明啊。但是,却被那野心勃勃的董卓利用了,太后帮助他,也是扶持二皇子,群臣也不信任本宫啊。”
皇后对李智解释道,在一旁赶过来的李药,也是对李智道:
“智兄,皇后此言不错,陛下身体其实早就不堪重负了,本就活不过多久。只不过昏迷后,就更难以维持,纵然药使出浑身解数,也不能再为陛下延命,非皇后、大将军谋反之罪!”
李药站出来解释,李智面色顿时一肃,对皇后拱手道:
“药弟所言,智自然相信这与皇后与大将军无关。智接下来会亲自向武睿侯禀报此事,同时,智也会联络朝堂的忠义之士,言明此事原由,断不会让皇后与大将军蒙冤。”
顿了顿,李智皱起眉头,对皇后又道:
“不过,武睿侯虽是站在皇后这一边的。但是,武睿侯毕竟因为先皇遗命,也不好随意插手立储之事。因此,最好还是需要先取得朝堂公卿的支持,为皇后、大将军洗清罪责为好。”
大殿内,冯芳、淳于琼等人闻言皆是点头。
皇后也是明白李昭在镇守并州情况下,也不可能随意出兵来洛阳为她做主。按照李智这样安排无疑最好,最起码有李智代表李昭出面,朝堂公卿应该会相信?
而只要清洗了罪名,董卓无疑不成气候了。
(码字不易,求持续追读,求不养书,求持续支持,感谢感谢!)(本章完)
只不过,李昭碍于并州局势,以及刘宏之前不想李昭掺和立储之事的态度,李昭并不好直接帮助她。
若是朝堂公卿的态度,是站在她这一边的,那么,李昭立即就会领兵助她了!
皇后也知道,在这乱世之中,李昭或许是她最后的依靠了。
然而,就在这时,大殿外突然传来一阵嘈杂的喝骂与金戈交击声。
众人脸色皆是一变,冯芳和淳于琼迅速拔出佩剑,警惕地看向殿外。
一个羽林军急忙来报。
“报中郎将,是董卓带着人马又回来了,我们挡不住啊!”
冯芳听着麾下的禀报,面色很是难看,却也无可奈何,虽然羽林军值守宫殿,但是现在皇宫城门也被董卓的人控制了一部份,皇宫城门形同虚设。
董卓带着李榷、张济等一众兵马大步走进大殿,满脸嚣张,眼神中透露出暴虐气息,每一步都仿佛带着千钧之力,试图用气势震慑众人。
可只有董卓自己知道,这嚣张的外表下,藏着的是一颗忐忑不安的心。
冯芳上前一步,大声喝道:
“董卓,你好大的胆子,随意带兵闯入皇宫,眼中还有朝廷吗?”
董卓听着冯芳的喝声,倒是并不在意,而是看向大殿内李智、鞠义等人,随之对冯芳喝道:
“某听闻武睿侯派遣使者到了,特来看看,皇后、何进意图谋反,如今已经被软禁宫中,又岂能随意相见?冯芳你这个中郎将怎么当的!”
李智听闻董卓此言,目光如炬,直接站了出来,直视董卓,大声呵斥道:
“董卓,董钟颖,汝休要在此颠倒黑白!皇后乃大汉国母,何来谋反之说?倒是你董卓,倒行逆施,杀大将军何进,废大皇子,肆意践踏朝纲,如今竟还敢污蔑皇后,真乃罪大恶极!”
董卓脸色一变,没想到李智竟如此呵斥他,顿时恼羞成怒,只不过更多的是惊慌,对李智道:
“李智,某认得你,知你是武睿侯堂弟,给你三分面子。但是你休要污蔑某!某虽杀大将军,但是大将军、皇后谋反,乃是朝廷公卿有目共睹!”
李智听董卓声势弱了,指着董卓,声音洪亮如钟,大声呵斥道:
“董卓!你莫要以为手握兵权就可为所欲为。武睿侯虽远在并州,但也心系大汉,心系皇后。侯爷曾言,洛阳乃大汉根基,不容你丝毫的破坏,你之前行径,已经触怒侯爷,侯爷特命我为使者洛阳便是警告你,若是后面朝堂公卿与汝所言非实,若是汝敢迫害皇后丝毫,侯爷定会尽起并州精锐,杀入洛阳城,砍下汝的头颅,让你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惨痛代价!”
李智声音凌厉,声音震响大殿。
让众人皆震动。
董卓闻言,心中一惊,额头上冷汗直冒。
“唰唰唰!”
就在这时,鞠义等一众精锐齐齐拔出腰间佩剑,剑身闪烁着寒光。
鞠义向前踏出一步,剑尖直指董卓,声如洪钟般冷斥道:
“董卓!某乃鞠义,武睿侯在我等特意交代了,若汝敢迫害皇后,我等可直接砍下你的头颅!”
“杀杀杀!”
鞠义身后的十余精锐们纷纷对董卓怒喝,那整齐划一、气势磅礴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仿佛是一股无形的力量,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董卓先被李智的呵斥,后被鞠义等人这突如其来的阵仗吓得脸色煞白,身体不由自主地微微颤抖。
他没想到李昭派来的使者竟如此强势。
当然,董卓怕的还是李昭,不过此时董卓听明白了李智话中的意思,倒并不惊慌了。
李昭此次派遣使者来洛阳,果真如之前李儒分析那般,并没有太过插手洛阳之事意思。
李昭是要以朝堂公卿的态度为重啊!
只是,警告了他。
董卓表面上仍强装镇定,梗着脖子,大声道:
“好你个李智,你们好样的,咱家好歹也是纵横沙场数十年,又扶立天子,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岂能容你们如此辱骂?某董卓乃是大汉忠臣,岂会有不轨行为?若不是看在武睿侯面子上,某定要你们好看!”
“某来皇宫只是告诉你们,皇后如今被软禁宫中了,不是谁都可以见的。李智你若是不想武睿侯被朝臣弹劾,还是尽早出皇宫!”
“我们走!”
董卓对李智一番大声呵斥,感觉找回来一些面子,便要领着人走了。
董卓仍旧是不想直接与李昭这个武睿侯、大汉骠骑大将军对上,知道了李昭并不是要插手洛阳便放心了。
李榷、张济虽然感觉董卓被呵斥了没面子,但是,却也不敢与李昭这个堂弟起冲突了,当即跟着董卓退走了。
皇后何莲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颇为安慰,她知道,李昭虽未亲自前来,但是已经给了她莫大的庇护了,董卓定然不敢对她胡来了。
皇后走到李智面前,感激地说道:
“李智,今日多亏了你和武睿侯,若非你们,皇宫不知要发生什么。”
“只不过,李智你还是要告诉武睿侯,本宫与大将军真的没有杀害陛下谋反啊。”
“大将军那日领兵清君侧杀十常侍,文武百官皆是叫好。只是,陛下昏迷过去,终究没有醒过来便驾崩了,此事李药负责治疗陛下,便能够证明啊。但是,却被那野心勃勃的董卓利用了,太后帮助他,也是扶持二皇子,群臣也不信任本宫啊。”
皇后对李智解释道,在一旁赶过来的李药,也是对李智道:
“智兄,皇后此言不错,陛下身体其实早就不堪重负了,本就活不过多久。只不过昏迷后,就更难以维持,纵然药使出浑身解数,也不能再为陛下延命,非皇后、大将军谋反之罪!”
李药站出来解释,李智面色顿时一肃,对皇后拱手道:
“药弟所言,智自然相信这与皇后与大将军无关。智接下来会亲自向武睿侯禀报此事,同时,智也会联络朝堂的忠义之士,言明此事原由,断不会让皇后与大将军蒙冤。”
顿了顿,李智皱起眉头,对皇后又道:
“不过,武睿侯虽是站在皇后这一边的。但是,武睿侯毕竟因为先皇遗命,也不好随意插手立储之事。因此,最好还是需要先取得朝堂公卿的支持,为皇后、大将军洗清罪责为好。”
大殿内,冯芳、淳于琼等人闻言皆是点头。
皇后也是明白李昭在镇守并州情况下,也不可能随意出兵来洛阳为她做主。按照李智这样安排无疑最好,最起码有李智代表李昭出面,朝堂公卿应该会相信?
而只要清洗了罪名,董卓无疑不成气候了。
(码字不易,求持续追读,求不养书,求持续支持,感谢感谢!)(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