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yunmengshuyuan.cc!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第224章 一年时间三方共治的假象,十万雄师聚,董卓终究权倾朝野
    冀州,蔡邕在女儿、世家豪强以及百姓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围攻下,最终还是答应把女儿蔡贞姬嫁于李昭为侧室。
    蔡氏双姝皆入瓮中,李昭也不吝啬,在冀州推出一定量并且便宜的菜籽油,以供普通百姓能够买到。
    这在整个冀州各郡都引起了一番轰动。
    在商盟的生意上,李昭也吩咐甄逸,包括并不限于雪盐、纸张、瓷器、毛皮等等内部生意的交易中,再对冀州的世家豪强便宜不少,切切实实让冀州世家豪强们感受到跟着李氏能够赚取到不少的好处。
    并且,商盟的护卫也很快推上了日程,李昭从军中抽调三千精锐,并再招收七千护卫青壮,组成一万人的护卫队,对商盟成员保驾护航。
    在赚钱、安全上的体验感,瞬间就让冀州世家豪强们感受到了切实的益处。
    短短时间,冀州世家豪强对商盟的归属感大幅度增强,并对李氏马首是瞻。
    李昭在北方,迎娶蔡氏双姝,把冀州上下打造成了铁桶一块,在北方引起一片轰动。
    与此同时,在洛阳城中的董卓在成为当朝太尉一两个月时间后,也终于开始了动作。
    董卓的目标依旧是称霸朝堂,权侵朝野。
    不过,董卓意识到了大汉十三州的州牧或是名将,或是大儒名士,又或是宗亲,外臣很是强大,都不会容忍他权侵朝野。因此,董卓的目标就很明确,他想真正权侵朝野,首先要做的就是先解决这些州牧,换上去一批新的州牧上去,他董卓可以不求要这一批新的州牧能力有多强,只要不仇视他董卓,不与他董卓作对便足以了。
    当然,就算是如此,董卓也明白,自己首先需要做的是,立足朝堂上!
    彻底坐稳这个三公级太尉官职,再徐徐图之,才可最终成就大事!
    董卓并不笨,他知道在没有绝对的实力前,他想要坐稳三公太尉这个位置,并且,能够发号施令,让朝堂官员乃至大汉各州的州牧听从号令,还是要获得太后的支持,同时也要得到袁氏的支持。他董卓、太后一方势力以及袁氏三方意见一致,共同发号施令,那么,这就代表的是朝廷命令。
    不论是朝堂官员,还是大汉各州州牧皆需要听命了。
    从而他董卓在朝堂上才可以坐稳了。
    董卓也是如此做的,长袖善舞,请董太后的侄子董重出任车骑大将军,同时,把从刘虞身上拿下的豫州牧这个位置让给袁氏,便是表现出自己的诚意!
    不过,董卓虽然与袁氏、董太后双方达成合作了。
    但是,在董卓从心里中,从没有把董太后、袁氏当做盟友的念头,只是想要大权在握,把董太后、袁氏当做利用的对象而已。
    不过,董卓深知袁氏根基深厚、董太后欲掌皇权,二者绝不会坐视他独揽大权,因此,他与李儒进行反复推演,最终决定以“利益捆绑”为核心,用“温水煮青蛙”的方式逐步蚕食朝堂与地方权力,明面上既不得罪袁、董二方,又能暗中削弱大汉州牧的势力。
    袁氏门生故吏遍布天下,获得大量的官员支持,而董太后握有皇室名分,他董卓强行安插亲信只会引发袁氏、董太后不满,因此这一日,李儒给出了董卓策略。
    董卓或可以主动向袁氏、董太后再行示好,去提出了“三方共治”的策略。
    太尉府,大厅内。
    董卓、李儒、李榷、张济等人聚集。
    李儒站在地图旁,手持细杆指点着各州,眼眸微眯,闪烁慧光,对董卓道:
    “主公,这“三方共治”的关键在于“共享”与“制衡”。董太后欲扶董重掌控权力,稳固天子的帝位,袁氏则需更多州郡来安置门生故吏,壮大宗族势力。主公可借此机会,将部分不重要的职位让予他们,换取我们对关键位置与边州的掌控权。”
    董卓摸着络腮胡,眼中倒也闪过一丝算计,道:
    “文优的意思是,用一些虚名或无关痛痒的肥缺,让他们尝到甜头?”
    “正是。”
    李儒点头,深吸一口气道:
    “比如,光禄勋、卫尉等职虽然名义上是实权职位,并且地位显赫,但是,如今洛阳兵力大多皆是主公麾下,主公可以让出一部分,可推举董太后的族人担任,让其觉得董家权势日增,但是实际上这些军队依旧是主公的人。”
    “而像陈留、济阴、淮南、汝南等中原富庶之地的郡守,则可留给袁氏门生,满足袁氏对地方更进一步的渴求。主公则需牢牢抓住司隶校尉、河南尹等京畿要职,以及凉州边境的部分兵权,确保洛阳周边与西凉的稳固便可。”
    董卓闻言也是不由轻吸一口气,把光禄勋、卫尉等职让出来推举董太后的族人担任,他并不难以理解。
    但是,听到李儒要他把陈留、济阴、淮南、汝南等中原富庶之地的郡守,助袁氏门生得到,便令董卓有些震动。
    “袁氏的胃口可真大,真要把陈留、济阴、淮南、汝南等中原富庶之地的郡守给袁氏门生,袁氏才会满足?”董卓惊疑道。
    李儒闻言,立即苦笑解释道:“袁氏家族自袁安起,四代人中有五人位居三公,形成“四世三公”的显赫地位。袁氏通过联姻、师生关系等,构建了庞大的势力,门生故吏遍布天下,袁氏并不满足于三公地位,这两年袁氏一直在走动关系,安排门生故吏为郡守,或是州牧,如韩馥的交州牧,以及袁术的兖州牧,若是拿出来这些中原富庶郡县给袁氏门生,怕是才能让袁氏对主公友善,并且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董卓闻言,就算是他有野心,也不由骂道:
    “好个袁氏,看来也是野心勃勃,和咱家一样,不是什么大汉忠臣啊!”
    董卓微微沉吟片刻,便拍案道:“此计倒可!如此一来,董太后与袁氏忙于瓜分利益,便无暇顾及咱家的动作,或是对咱家动作视而不见了!”
    “只不过,文优,如今三方共治,咱家看似得了太尉之位,可各州牧根本不听调遣,手下将领除了西凉旧部再无其他,咱家又该如何谋夺这司隶校尉、河南尹等京畿要职,以及凉州的兵权?咱家总不可能直接任命麾下将领吧?若如此,寸功未立,又岂能任命司隶校尉、河南尹等京畿要职?朝堂公卿怕都皆不会同意啊!”
    董卓又对李儒问出了关键。
    李儒闻言,面色却是淡定,手中轻捻胡须,眼中闪过一丝精光,笑道:
    “主公勿忧,三方共治本就是缓兵之计,董太后贪于权势,袁氏精于算计,只要让他们看到“利益”,便不会轻易与主公翻脸。而我们便是借着这“共治”的名头,名正言顺的壮大自身。”
    “如何壮大?”董卓精神一震,对李儒急问道:
    “明目张胆招兵买马,定会引来董太后与袁氏的猜忌,若是派将领去地方任职,他们又恐会阻拦。”
    一旁的李榷、张济等将领也纷纷对李儒看了过来,眼中满是期待之色。
    跟着董卓混,他们同样想要高官美人在侧啊!
    “主公忘了西凉的羌人了?”李儒微微一笑,声音压得极低,说道:
    “羌人部落素来与主公有些交情,却也时常与朝廷若即若离。主公何不暗中联络羌人首领,让他们在凉州边境“假意叛乱”?”
    “假意叛乱?”李儒一言,让众人皆是震动。
    董卓一愣,随即反应过来,眼中立即爆发出一抹又惊又喜之色,道:“文优,你的意思是?”
    李儒脸上带着一抹笑意,语气笃定,道:
    “羌人叛乱,朝廷又岂能坐视?如此,主公便可顺势上奏,言西凉动荡,需增兵镇守,以此为由可在荆州、关中、豫州、西凉大肆招兵,扩充私军,主公又是太尉,掌控兵马调动之权,届时,主公麾下的李傕、郭汜、张济等将领,便可领兵“平叛”,在战场上累积功勋。”
    “有了功勋,主公便能名正言顺地为他们请封,或为校尉,或为将军,甚至可外放为郡守、州牧。如此一来,既能让一众我们西凉将领得高官俸禄,死心塌地跟着主公,又能将他们安插到地方,逐步蚕食兵权,随时响应主公。”
    “主公,这其中更妙的是!”李儒凑近一步,压低声音,笑意盈盈道:
    “这叛乱是“假”的,主公便可掌控。想让它大,便让羌人多掠几个县城,若是想让它小,便让羌人退回去,如此,既不会真的动摇朝廷根基,又能持续为我们“立功”提供由头。董太后与袁氏见主公在“平定叛乱”,为朝廷分忧,只会乐见其成,再加上三方共治策略,绝不会深究。”
    董卓听得眉飞色舞,甚是爽快,眼眸大亮,猛地一拍大腿:
    “好计!好计策啊,文优此计,简直是釜底抽薪!羌人素来反复,就算事后有人怀疑,也只会骂羌人狡诈,绝不会想到是咱家在背后安排!”
    此时,大厅内李傕、郭汜、张济等将领也纷纷激动了起来,附和道:
    “文优妙计啊!如此一来,我等也能有机会立战功、封高官了!”
    “甚至,此举也可以牵连到各州牧的州牧!”李儒话锋突然一转,眼中闪过狠厉,道:
    “主公可借着‘平叛需粮草’为由,下令各州缴纳军赋。若有州牧拖延或抗命,便以“怠慢王事”为由,奏请朝廷剥夺其职权。另选州牧,如此不论是董太后还是袁氏定然都会乐意见到!”
    董卓听得心怒放,当即起身道:“一切就依文优之策!李傕、郭汜你二人即刻秘密返回西凉,联络羌人首领,告诉他们,只要按咱家的意思“闹”,事后少不了他们的好处!”
    “诺!”李傕、郭汜当即齐声领命,眼中满是兴奋与激动。
    他们跟着董卓多年了,早就盼着能立战功、封高官了,而今董卓到了太尉这个位置,他们的机会终于来了吗!
    当天董卓、李儒、张济、李榷等人又是一番合计,斟酌,补充细节。
    翌日,董卓便进宫面见董太后,将“三方共治”的构想和盘托出,特意强调会全力支持董重掌控禁军,并提议册封董氏数人为列侯,让他们成为卫尉、光禄勋等重职。
    董太后本就渴望借董卓之力扩张董家势力,闻言大喜,当即应允,甚至主动提出可由董卓牵头,与袁氏商议具体细则。
    董卓见董太后被他抛出去的好处迷住了眼睛,心中却是冷笑,随之,董卓又带着厚礼拜访袁隗、袁逢,言辞恳切地表示愿与袁氏“共辅幼主,安定天下”,并承诺提议豫州牧一职正式交由袁氏子弟袁绍担任,另外袁氏门生多优秀,愿意把陈留、济阴、淮南、汝南等中原富庶之地的郡守给袁氏门生担任,袁氏本就看重家族利益,见董卓竟然如此“识趣”,袁逢、袁隗皆是又惊又喜,倒也并没有去想董卓暗中所谋甚大,只是以为董卓尊重袁氏影响力巨大,袁逢、袁隗当即表态,会支持董卓这个三公太尉。
    数日后,在董卓、董太后、袁氏三方的默契下,数封诏书从传出:以董重为车骑大将军,掌宫禁。袁绍为豫州牧,即刻赴任,董卓则以太尉身份,总领全国军务,辖制洛阳周边,………
    此诏一出,朝堂官员一片哗然,杨彪、黄琬、曹嵩等一众人任谁都看出来了朝堂上呈现出“三方共治”的局面,三方称霸了朝堂,进行了利益交换。
    不过,他们面对掌控兵马的董卓,掌控皇权的董氏以及在世家中颇有影响力的袁氏,根本没有任何话语权。
    董太后因董重等董氏子弟掌权而安心,袁氏因家族子弟两个州牧,门生就任中原各地郡守而满意,董卓则借着“总领军务”的名头,开始名正言顺地插手各地军事。
    然而,这平静之下,暗流早已汹涌。
    不久之后。
    西凉边境传来八百里加急急报,羌人部落突然叛乱,劫掠了张掖、酒泉等地,杀了当地几名官员,声言要“夺回河西故地”。
    这消息传到洛阳,朝堂顿时一片哗然,文武百官皆震动。
    这刚刚稳定不过半年的天下又动乱了。
    不过,李氏镇守并州、幽州,救活军、乌桓以及草原外族也有异动传来,显然李氏将领帮不上什么忙。
    天子年幼,董卓以当朝太尉全权负责这一次平定西凉羌族叛乱之事,袁氏、董太后皆没有什么意见。
    大汉与羌族之前便打了百年时间,羌族也并不是那么好打的。因此,董卓欲平叛,袁氏、董太后倒是乐见其成。
    于是,董卓借着“平叛”的名义,在关中、荆州、豫州、西凉各地大肆招兵买马,并且向除了幽州、并州二州的其余大汉十余州索要巨量钱粮物资,于短短数月便表面上扩充数万兵马,实际上达近十万兵马,尽数编入自己麾下。
    李傕、郭汜等人率领兵马在西凉边境“苦战”,今日“收复”一城,明日“斩杀”数千羌人,以多胜少输的捷报一封接一封传回洛阳。
    与此同时,董卓开始借着“整顿吏治”与“催缴军赋”的名义,暗中针对各州的州牧。
    青州牧孔融因多次上书指责董卓专权,索要钱粮太多,被董卓以“怠慢王事”为由,调任为太仆,剥夺其地方实权,由陈留名士孔伷担任青州牧,获得了董太后、袁氏支持。
    徐州牧卢植因为筹措了要求的七成钱粮,并且得罪了董太后派去的天使,被董卓借口“军需不济”,改任为议郎,闲置在洛阳,同时派遣为董卓女婿牛辅部曲,但为董太后侄子董承担任徐州牧,又获得了董太后、袁氏支持。
    王叡、刘虞、孔融、卢植四大州牧一个接着一个皆落马,各州州牧纷纷瑟瑟发抖,在各州内纷纷筹措加紧钱粮。
    时间一晃,一年时间过去。
    浩浩荡荡的羌族之乱被“平定”了下来。
    朝堂上,随着一次次的“捷报”传来,董卓都奏请朝廷为李傕、郭汜等人请功。
    最终,李榷因“斩杀羌人首领”,被封为司隶校尉。
    郭汜因“收复张掖”,被封为凉州牧。
    张济则因“督运粮草有功”,外放为弘农太守,掌控了关中东部的咽喉要道。
    西凉、关中、司隶各地,董卓麾下兵马达到了惊人的十三、四万之数。
    洛阳城内,董卓权势日隆,十三四万兵马盘踞京畿与西凉,李傕、郭汜、张济等人分掌要职,司隶、凉州、弘农等地尽入其囊中,朝堂之上董卓的声音也渐渐大了起来,愈加骄狂了起来,面对朝堂上文武轻易置喙,便动不动拉出去棒打,轻则伤残,重则出现人命。
    董太后虽坐拥董重与宫禁之权,却渐渐发现,董氏族人担任的光禄勋、卫尉等职,不过是空头衔,禁军实权仍牢牢握在董卓部将手中,想要调动一兵一卒都需看董卓脸色。
    袁氏虽得了豫州牧之位,陈留、济阴等中原富庶郡县也安插了不少门生故吏,可董卓借着“平叛”之名大肆敛财,关中、豫州的赋税大半被截留充作军饷,袁氏门生在地方的收益远不如预期。
    更让袁隗、袁逢心惊的是,董卓的兵马控制着各大关隘以及关中各处,兵甲齐备,日夜操练。
    这日,袁隗在府中召来袁逢,望着桌上董卓催缴下一季度军赋的文书,眉头紧锁,叹息道:
    “这董卓狼子野心,如今羽翼已丰,我等怕是养虎为患了。”
    袁逢捻须沉吟,面色凝重,而又震怒道:
    “各处兵马恐怕不下十万,哪里有什么伤亡,这董贼,分明是借羌人之乱扩军十万,又将李傕、郭汜安插在京畿与西凉,如今连河南尹都换成了他的亲信。董太后那边也派人递话,说董重想调动军队巡查洛阳,竟被董袭以“军规”驳回,这哪里是三方共治?这分明是董卓独大!”
    二人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气愤。
    可此时董卓手握重兵,袁氏门生虽遍布地方,却不能在洛阳这边调动兵力,贸然发难无异于以卵击石。
    最终,袁隗摇头道:“暂且忍耐吧,本初、公路在地方也是操练兵马,董卓虽然骄狂,定也不敢对我袁氏如何!”
    (本章完)
玄幻魔法相关阅读More+

反派儿子抛弃女帝?我反手娶回家

传奇小陈

玄幻:史上最强废材逆袭陆仁云青瑶

佚名

入赘为婿后,他只想吃软饭

佚名

穿到修仙界,我成了电影宗师

佚名

开局身高换悟性:我在水浒当霸主

佚名

骨中花 (兄妹1V1)

随心锁欲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