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节
('<!--<center>AD4</center>-->\n\t\t\t\t 元修士?”<br/><br/> 乔柔摇摇头:“乾元修士寥寥数人,世人皆知,那一日出现的灰袍人却无人认识,他的身份至今成谜。”<br/><br/> 方泉忽想起一个问题,便道:“因娄城之灾的缘故,银月祭司给平民的恐慌大于希望才对,为何前辈说银月祭司是平民的寄托,是解决矛盾纷争的唯一出路?”<br/><br/> 乔柔正要作答,项苍喝一口酒,以低沉的声音道:“娄城之灾,本质是因为《本源经》造成的族群分裂与对立。乾元修士意识到这一点,决定结合《本源经》与银月号角之声,再创奇术,让潜脉者也能觉醒妖脉——这样便能融合族群,从根本上解决问题。<br/><br/> “他们研究数年,铸成一座编钟,取名‘月魂’,由银月祭司敲打,可让潜脉者觉醒妖脉。只可惜,月魂尚有缺陷,一座编钟只能觉醒一人。”<br/><br/> 方泉闻言,惊讶道:“原来已经有了解决办法,只是不完善而已。”<br/><br/> 项苍点点头:“月魂铸成之后,乾元修士广而告之,邀请各地名宿亲临见证,想以此挽回银月祭司的声誉。事实也如他们所料,月魂出世,极大鼓舞了平民信心,虽有缺陷,却实实在在解决了问题。<br/><br/> “从这时起,银月祭司便成为平民的寄托希望,他们请求祭司完善月魂,惠及所有平民。”<br/><br/> 乔柔听到这里,轻叹道:“有银月岭的人,亲人是潜脉;有驭兽宗的人,亲人是天妖脉和闲杂脉。妖域平民饱受族群分裂之苦,兄弟反目、父子成仇,这样的事,太多太多。月魂出世,让他们看到族群融合的希望,也让所有平民都有成为强者的可能。”<br/><br/> 方泉闻言,忽想起前往黑石山路上碰到的梅岭少年,他们之中,有一对堂兄弟,一个是闲杂脉,一个是潜脉,验出血脉后,当场反目,各奔前程。<br/><br/> 众人一阵唏嘘,梁安道:“后来呢?”<br/><br/> 项苍道:“月魂及时挽回银月祭司的声誉,乾元修士亦表示百年之内,一定让月魂完善,让所有平民都可以修炼本源经。这一番话,对平民是鼓舞,对暗中潜伏的驭兽宗却是致命打击——月魂完善,这世上就再也没有驭兽宗了。<br/><br/> “随后数十年,乾元修士兑现承诺,一心解决月魂缺陷;成功在望时,却遭遇晦月之夜,所有努力付诸东流。他们心灰意冷,从此遁世不出,不再关心妖域纷争……”<br/><br/> 梁安叹道:“只怕晦月之夜,更多是因为月魂即将完善之故,这是驭兽宗的绝地反扑。”<br/><br/> 项苍点点头:“没错,乾元修士亦看透了这一点,银月号角、本源经、月魂,每一种创造皆有恶果,所以干脆什么都不管了。”<br/><br/> “再后来呢?”<br/><br/> 项苍道:“晦月夜后,再也无人祭月惊蛰,银月岭后继无人,高压之下,一边派人搜集祭司传承,一边研究新的惊蛰之法。<br/><br/> “所谓新的惊蛰之法,便是抓捕魂奴,以灵魂锁链将其连接,生生抽取灵魂之力觉醒血脉,便如今日的魂塔一般。”<br/><br/> 项苍说到此处,想起年少往事。<br/><br/> 项苍之父曾在沂州魂塔执事,因亲眼目睹魂奴惨状,于心不忍,退避沅水;后喜结连理,生两子,长子项苍,次子项穹。<br/><br/> 项苍验出蛮牛闲杂脉,其弟潜脉,一个欢喜一个忧。<br/><br/> 其弟天资聪颖,无法接受潜脉事实,抑郁寡欢,一蹶不振。项苍自小听父亲讲述魂奴惨状,又见胞弟日渐消瘦,便在冠礼明志——欲找回远古银月祭司传承。<br/><br/> 只有找回银月祭司传承,才能融合族群,消灭魂塔。<br/><br/> 项苍沉吟良久,叹道:“晦月夜后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不断有人寻找银月祭司传承,这些人亦不断遭到驭兽宗暗杀。<br/><br/> “驭兽宗在潜龙会丢失号角后,再也不敢私藏银月祭司之物,但凡发现,一律销毁。<br/><br/> “一边有人寻找,一边有人销毁,几千年过去,银月祭司只余零星传承,已成为一个缥缈传说。我冠礼明志时,亲友皆以<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为玩笑,无人当真。”<br/><br/> 乔柔笑道:“你就是一头蠢牛,竟为一个缥缈传说求索八年。”<br/><br/> 项苍搂着她道:“幸而有你作伴,与我一起犯蠢,求索至今。”<br/><br/> 方泉见他二人温存,不自觉靠向梁安,梁安浑然不觉,却道:“语冰前辈乃六重楼大学士,能陪着项前辈犯蠢,当真不容易。”<br/><br/> 乔柔笑道:“我哪里犯蠢,当年与他一拍即合,也是有原因的。”<br/><br/> 第85章高山流水<br/><br/> 乔柔笑了笑,摸摸胖娃的头,缓道:“我出生人域北国,幼时如胖娃一般,好奇求真。六岁那年,父亲费了一番周折,将我送入恒道院修行。我天资不笨,十二岁便已进入二重楼,从而有资格修炼灵性,阅览更多书籍……”<br/><br/> 方泉忽问:“前辈,修炼灵性是什么意思?”<br/><br/> 乔柔道:“不修灵性,如何记住浩瀚如烟的典籍?恒道院大学士,一旦通过二重楼考核,便会修炼《灵光经》,即在神魂中修出灵性,有了灵性,才能观察入微,过目不忘。”<br/><br/> 方泉似懂非懂,乔柔继续讲述。<br/><br/> 乔柔修出灵性后,沉沦书海,有一日读到一本札记,原来是一个先贤年轻时写的《奇思集》。<br/><br/> 这位先贤研究妖域《本源经》后,痛批三脉论,说天师认脉、以及借灵魂之力惊蛰,愚不可及。他提出一种“寻经点脉”的构想,大意是:但凡体内有妖血,皆可以寻经找出,并通过点脉来觉醒。<br/><br/> 乔柔心想,这先贤好大的口气,毕竟《本源经》乃妖域乾元修士所著。乾元修士身份不明,但大致可以断定来自另一个大千世界。<br/><br/> 她仔细阅读札记,却发现这一构想不无道理。但构想仅仅是构想,是先贤的一时灵光而已。札记结尾,先贤作出结论:只须融会《异种交合》《血源论》《逆经》《芳纲》《云笈十二鉴》等一百零三种典籍,便可完成“寻经点脉”之术。<br/><br/> 乔柔看过便罢,并未将此事放在心上。<br/><br/> 八年后,乔柔晋升六重楼大学士。偶然间,她又看到那本札记,蓦然回首,才发现那位先贤提出的一百零三种典籍早已看完。<br/><br/> 她静思一夜,重新审视“寻经点脉”构想,发觉谬误甚多,但思路极巧,只须解决几个小问题便可实现。<br/><br/> 乔柔说到这里,沉吟道:“恰在那时,六重楼接到一个任务,需两名大学士去妖域勘破一个洪荒封印。我恰巧闲着,便接了这个任务,一来洪荒封印少见,二来可以去妖域走一走,看看是否可能实现寻经点脉的构想。”<br/><br/> “原来大学士还有接任务一说。”方泉自言自语。<br/><br/> 乔柔随口解释:“须以秘典古籍作回报,才能请动大学士做任务,恒道院浩瀚藏书便是这么积累起来的。与我一起接任务的,是一位同窗师姐,我二人皆没有性命双修的武士,六重楼便请了一个道成境的黎山女修来保护我们……”<br/><br/> 方泉又问:“凭前辈修为,还需要道成境保护么?”<br/><br/> 乔柔笑道:“我一弱女子,哪有什么修为?但凡修炼《灵光经》,就不可能炼精化气,意即无法修炼武功法术。恒道院学士和武士泾渭分明,除非学士炼体,否则没有文武同修一说。”<br/><br/> “竟有这样的道理?但前辈明明会武功法术的啊?”<br/><br/> “我转世重生,前世灵性尚在,今生再修武功。”<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