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传我军令。”<br />
他居高临下地俯瞰着昏昏晚色中交火的前线,果断做出决定——<br />
“骑兵营全军出击,抄尾攻袭唐军;其余人马,即刻准备决战!”<br />
第116章 此战,将是终焉(后半章重写)<br />
晚阳欲坠。<br />
一轮圆月悄然浮上另一端的天角。<br />
爽朗的秋风中,前线熊烧的战火正将将熄灭。新一轮的试探仍未分出胜负,就在双方士兵都以为该鸣鼓收兵时,一股不寻常的震动忽然从脚下传来。<br />
——噔。<br />
噔噔!<br />
整个山林倏地一颤。<br />
回首之间,只见三千战马正从高地的林口冲出,洪流一般席卷了山脚,直接向唐军左翼的后营奔袭而去!<br />
马蹄扬起铺天的黄沙,带着腾腾的杀意,将拦在路上的营帐全数碾碎。<br />
刚刚沸腾的药炉被撞翻在地,升着热气的汤药从碎陶片间淌出。<br />
一柄长枪哗地掀开倒地的帐帘,生猛地往里刺了几下,在其主人疑惑的打量中慢慢停下。<br />
……里面无人。<br />
不止这个营帐,除了少部分布防的士兵,原本以步兵和后勤为主的营地,仿佛提前预知了这场突袭,一时竟逃了个精光。<br />
“不好。”领兵的燕将率先反应过来——<br />
“被埋伏了!”<br />
话音刚落,便听冲天的呐喊自四面八方传来,掩藏在营地边缘的安西大军横空冲出,不打招呼地亮出雪白的陌刀!<br />
一声哀嚎伴着坠马的沉重声响,正式拉开了决战的序幕。<br />
“白面老儿,还想和我们使兵法!”<br />
一马当先的李嗣业,一只腿还裹在厚重的纱布里,一见开战,眼里的兴奋再不遮掩,甩开军医们劝阻的手便提着大刀冲入战场。<br />
李明夷无言地瞥了眼身旁的军医长。<br />
赵良行宽容随和地拍拍他的肩。<br />
习惯了。<br />
忍忍吧。<br />
本以为朔方军已经够蛮打蛮干,没想到这支边地来的安西军更是剽悍,丝毫不怵于那高扬的铁蹄,举起兵刃就是左剁右砍。<br />
以双手双脚对上敌军的王牌骑兵,一时竟没有落至下风。<br />
战况焦灼地持续,正在战场中央厮杀的李嗣业嘴角一抽,忽然露出不支的神情。<br />
几颗豆大的汗水从他两颊滚下,那紧握刀柄的手也慢慢松开。<br />
“各位。”<br />
李明夷压低声音,向左右两边递去准备的眼神,随后果断地起身招喊:“将军!”<br />
“啧。”李嗣业不满地皱了皱鼻梁,低头看向逐渐渗出鲜血的右脚,终是将缰绳一拉,转头往回撤去。<br />
敏锐观察到这一幕的燕兵立刻追上。<br />
“一,二……三!”<br />
就在李嗣业的大马一个大跳越过坍塌的营帐后,随着最后一个数字响亮地喊出,几根粗硕的绊马索腾地从地面被拉起。<br />
“吁——!”<br />
缰绳被拼命拉紧,正冲刺而来的数匹战马却根本不及停下,连人带马往前摔出五六丈地。<br />
“哈哈哈……”李嗣业一边伸着腿接受治疗,一边撑开眼皮看着这一幕,咬紧的牙关间迸出几声猖狂的大笑。<br />
正紧急替他止血的李明夷双手紧压,却是笑不出来一点。<br />
在开阔的平地上,兵种的差距被拉至极限,伏击带来的优势不会持续太久。<br />
“行了。”出血短暂地被止住,李嗣业拿刀柄撑起双手,艰难地站立起来。<br />
他收起笑容,面无表情地向后一瞥:“你们的任务已经完成了。”<br />
——拦截突袭,决不能让正面战场的将士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br />
这是战前向他们下达的军令。<br />
唯一计划之外的是,对方竟将仅剩的王牌燕骑全数压在包抄后路的一手上。如鬣犬袭尾的风格,真不像他认识的燕军。<br />
李嗣业扶着大刀,望向前方。<br />
夜色渐浓,前方数里外的正面战场再度亮起了火光。<br />
赵良行也正蹙眉远望:“看来前线胜负难分。”<br />
“必须拖住他们,你们先撤。”李嗣业以一腿撑地,一个翻身上了马背,正想往外冲去,却见刚才向他施治的那名军医仍站在原地。<br />
李嗣业勾起一边唇角:“听闻朔方军军规……”<br />
“你不是朔方军的将军。”那冷面严肃的医官,目光执拗地落在他那只肿胀受伤的腿上,理所当然地说道。<br />
“医生是不会抛下自己的病人的。”<br />
在他身旁,全部军医并肩而站,似乎谁也没有要走的意思。<br />
“那就瞧好了。”李嗣业鼻孔里哼出一声笑,缰绳将马头一调,一跃返回正打得激烈的战场。<br />
随着主将杀回,刚刚被压下一头的安西军再次呐喊列阵,举刀迎向第二次交锋的敌手。<br />
管你是什么王牌骑兵。<br />
手下败将,何足惧也!<br />
“阿娘,你看,在打仗!”<br />
远处的山村人户中,一个七八岁的小小少年趴在窗前,兴奋地瞪大了眼睛。<br />
啪一声,窗门被合上。<br />
“快睡觉。”<br />
将孩子塞进被窝后,年轻的妇人悄悄从门缝里往外看去——<br />
整个函谷关东的夜空被战火照得通明。<br />
火光纷飞的战场中,两军正不分你我地纠缠厮杀。<br />
她紧张地注目过去,双手合十,唯有虔诚祈祷。<br />
*<br />
黄河南岸,鏖战仍在继续。
他居高临下地俯瞰着昏昏晚色中交火的前线,果断做出决定——<br />
“骑兵营全军出击,抄尾攻袭唐军;其余人马,即刻准备决战!”<br />
第116章 此战,将是终焉(后半章重写)<br />
晚阳欲坠。<br />
一轮圆月悄然浮上另一端的天角。<br />
爽朗的秋风中,前线熊烧的战火正将将熄灭。新一轮的试探仍未分出胜负,就在双方士兵都以为该鸣鼓收兵时,一股不寻常的震动忽然从脚下传来。<br />
——噔。<br />
噔噔!<br />
整个山林倏地一颤。<br />
回首之间,只见三千战马正从高地的林口冲出,洪流一般席卷了山脚,直接向唐军左翼的后营奔袭而去!<br />
马蹄扬起铺天的黄沙,带着腾腾的杀意,将拦在路上的营帐全数碾碎。<br />
刚刚沸腾的药炉被撞翻在地,升着热气的汤药从碎陶片间淌出。<br />
一柄长枪哗地掀开倒地的帐帘,生猛地往里刺了几下,在其主人疑惑的打量中慢慢停下。<br />
……里面无人。<br />
不止这个营帐,除了少部分布防的士兵,原本以步兵和后勤为主的营地,仿佛提前预知了这场突袭,一时竟逃了个精光。<br />
“不好。”领兵的燕将率先反应过来——<br />
“被埋伏了!”<br />
话音刚落,便听冲天的呐喊自四面八方传来,掩藏在营地边缘的安西大军横空冲出,不打招呼地亮出雪白的陌刀!<br />
一声哀嚎伴着坠马的沉重声响,正式拉开了决战的序幕。<br />
“白面老儿,还想和我们使兵法!”<br />
一马当先的李嗣业,一只腿还裹在厚重的纱布里,一见开战,眼里的兴奋再不遮掩,甩开军医们劝阻的手便提着大刀冲入战场。<br />
李明夷无言地瞥了眼身旁的军医长。<br />
赵良行宽容随和地拍拍他的肩。<br />
习惯了。<br />
忍忍吧。<br />
本以为朔方军已经够蛮打蛮干,没想到这支边地来的安西军更是剽悍,丝毫不怵于那高扬的铁蹄,举起兵刃就是左剁右砍。<br />
以双手双脚对上敌军的王牌骑兵,一时竟没有落至下风。<br />
战况焦灼地持续,正在战场中央厮杀的李嗣业嘴角一抽,忽然露出不支的神情。<br />
几颗豆大的汗水从他两颊滚下,那紧握刀柄的手也慢慢松开。<br />
“各位。”<br />
李明夷压低声音,向左右两边递去准备的眼神,随后果断地起身招喊:“将军!”<br />
“啧。”李嗣业不满地皱了皱鼻梁,低头看向逐渐渗出鲜血的右脚,终是将缰绳一拉,转头往回撤去。<br />
敏锐观察到这一幕的燕兵立刻追上。<br />
“一,二……三!”<br />
就在李嗣业的大马一个大跳越过坍塌的营帐后,随着最后一个数字响亮地喊出,几根粗硕的绊马索腾地从地面被拉起。<br />
“吁——!”<br />
缰绳被拼命拉紧,正冲刺而来的数匹战马却根本不及停下,连人带马往前摔出五六丈地。<br />
“哈哈哈……”李嗣业一边伸着腿接受治疗,一边撑开眼皮看着这一幕,咬紧的牙关间迸出几声猖狂的大笑。<br />
正紧急替他止血的李明夷双手紧压,却是笑不出来一点。<br />
在开阔的平地上,兵种的差距被拉至极限,伏击带来的优势不会持续太久。<br />
“行了。”出血短暂地被止住,李嗣业拿刀柄撑起双手,艰难地站立起来。<br />
他收起笑容,面无表情地向后一瞥:“你们的任务已经完成了。”<br />
——拦截突袭,决不能让正面战场的将士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br />
这是战前向他们下达的军令。<br />
唯一计划之外的是,对方竟将仅剩的王牌燕骑全数压在包抄后路的一手上。如鬣犬袭尾的风格,真不像他认识的燕军。<br />
李嗣业扶着大刀,望向前方。<br />
夜色渐浓,前方数里外的正面战场再度亮起了火光。<br />
赵良行也正蹙眉远望:“看来前线胜负难分。”<br />
“必须拖住他们,你们先撤。”李嗣业以一腿撑地,一个翻身上了马背,正想往外冲去,却见刚才向他施治的那名军医仍站在原地。<br />
李嗣业勾起一边唇角:“听闻朔方军军规……”<br />
“你不是朔方军的将军。”那冷面严肃的医官,目光执拗地落在他那只肿胀受伤的腿上,理所当然地说道。<br />
“医生是不会抛下自己的病人的。”<br />
在他身旁,全部军医并肩而站,似乎谁也没有要走的意思。<br />
“那就瞧好了。”李嗣业鼻孔里哼出一声笑,缰绳将马头一调,一跃返回正打得激烈的战场。<br />
随着主将杀回,刚刚被压下一头的安西军再次呐喊列阵,举刀迎向第二次交锋的敌手。<br />
管你是什么王牌骑兵。<br />
手下败将,何足惧也!<br />
“阿娘,你看,在打仗!”<br />
远处的山村人户中,一个七八岁的小小少年趴在窗前,兴奋地瞪大了眼睛。<br />
啪一声,窗门被合上。<br />
“快睡觉。”<br />
将孩子塞进被窝后,年轻的妇人悄悄从门缝里往外看去——<br />
整个函谷关东的夜空被战火照得通明。<br />
火光纷飞的战场中,两军正不分你我地纠缠厮杀。<br />
她紧张地注目过去,双手合十,唯有虔诚祈祷。<br />
*<br />
黄河南岸,鏖战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