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芷兰看着烛灯下默默攥着拳,愁思的小女娘。<br />
就像是屋中养着的那株剑兰,柔弱却挺拔,像暗夜中似泛着光的玉石般,明媚动人,却坚韧强劲。<br />
她想,这个世上怎么会有人不喜欢郡主呢?<br />
只可惜公子是个掉进深渊的困兽,自顾不暇,又伤过郡主的心,可她希望公子好好地挽回,哪怕,千辛万苦……<br />
第40章 他送得东西一概不要<br />
那日六娘在学府里和薛洺起了争执后, 薛铭便被禁足在府中,再也不允许进宫。<br />
而公子秦和公子明也被关在宫中未放出来,学府里一下子安静了很多。<br />
六娘后来去了一两次学府, 便也躲着不愿意去。<br />
因为薛洺的话, 使得学府中对她和孟简之的议论越来越多。<br />
而她,也不愿意见到他,尤其是在那日之后。<br />
于是, 六娘向皇祖母请了好长的假,说, 顾翁戎就要过六十大寿,她想出宫去陪他, 皇太后应准后,她带着芷兰就出了宫。<br />
孟简之在学府中的课业,便也变得越发无趣起来,有时候他坐在学堂之上,敛眸授课, 有时候他抬眸,不自觉望向那空空的位置, 发呆一晌。<br />
他明白,她, 在躲着他。<br />
可此时他才发觉, 授课, 是如此枯燥乏味的事。<br />
一日过去了,两日过去了,半月过去了。<br />
窗外的桂花落了,菊花缀在矮枝上,一盆盆开得火烈。<br />
而他, 时常如同一个游魂野鬼,在太医院和长秋宫附近游荡。<br />
他收到芷兰画得小像,还是在半月之前。<br />
画像中的小女娘夜半哭着醒了,推开了寝宫的门。<br />
她在伤怀,他猜测是因为她的父母和她的处境。<br />
总之,她是不愿意告诉他的。<br />
直到有一天,他在亲军都尉府守夜,便听风离说,有人进过亲军都尉府放卷宗的宗阁,孟简之蹙了蹙眉头,“什么人?”<br />
“不仅没捉住,连丢了卷宗都没发现,还是阁监去点数卷宗的时候,才发觉少了几卷。”<br />
“少了的是什么?”<br />
“是……肖将军有关的卷宗,都不见了。”孟简之蹙了下眉尖,“去看看。”<br />
两人进到宗阁的时候,发觉宗阁里面一切如常,不曾有半点奇怪之处。<br />
孟简之看着阁监记载的丢失的卷宗,这些卷宗都是肖臣毅相关,有些是他打仗的时候的记载,有些是大周立朝后他做大将军时的记载,有些是关于封禅祭坛案的卷宗,这些卷宗他只要看一下名目,便知道内容是什么。<br />
因为上一世,他曾经细细地看过眼前这每一目卷宗。<br />
这亲军都尉府里的卷宗所藏并非完全按照年代放置,而是有各自的门类和机巧。藏卷宗的阁子放着八卦而建,卷宗又藏在不同暗格里,虽没有锁钥,但这机巧,火烧不化,人解不透。<br />
若非阁监监守自盗,只怕只有熟悉亲军都尉府的人,才能将这些所有有关肖臣毅的卷宗一夜之间,神不知鬼不觉地拿了过去。<br />
孟简之知道是谁,风离也猜出个半数,因为芷兰的功夫是完全在风离之上的,骗过这些寺监也不在话下。<br />
阁监哭道,“大人,下官也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月前点查还是好好的,怎么会突然,丢了卷宗。”<br />
阁监的官职一向清闲自得,毕竟没有人敢擅闯亲军都尉府,就算闯了亲军都尉府也不可能是为了这些卷宗,阁监虽没有怠惰之心,却一向将心放到肚子里,日子过得很是舒服,谁料到突然丢了卷宗,一时,慌得了不得。<br />
“大人,下官请求在阁中加派人手,给下官一些时日,下官想办法一定将丢失的卷宗追回来。”<br />
孟简之将手中的卷宗放到桌案上,说,“阁监大人,不必这么紧张,几个卷宗而已,放在那里也不过是常年吃灰,不会有人在意几册卷宗。”<br />
阁监怔了一下,看向孟简之,孟简之说的没错,阁监里的卷宗几乎不会有人来查阅,若说丢了也不会有大碍。<br />
但,他是阁监,职责不过就是看守这些卷宗,丢了卷<br />
宗对他而言无疑是重大失职。<br />
虽然孟简之说是不必紧张,他却有些心虚,一时摸不透孟简之的意思。<br />
“这……”他犹豫道。<br />
“说不定是人家借了去玩玩,过两日看完了就还回来了,是不是?”<br />
“是,是是……”阁监有点明白了,不管怎么样,孟简之似乎并不想管这件事,或者说孟简之知道是谁‘借’了去,心中有打算,不必他操心,也不必他担忧。<br />
阁监稳了稳心,说,“那大人,这几日还要不要在阁监加派人手。”<br />
“不必了,阁监大人守着就行,只要再有别的遗失缺漏就好,若是发现了什么情况,记得先来向我禀告,不得告诉旁人。”阁监点点头。<br />
孟简之和风离走出来,向风离摇头笑说,“……你这个妹妹。”<br />
“公子,要不要我去向芷兰讨回来?”<br />
“不必了,她总会还的,还得时候看顾着她些,别出了岔子,最好不要让亲军都尉府的旁人发觉。”<br />
风离点点头,“芷兰想要什么卷宗,只找我们要就行了,何必非要这么行事?”
就像是屋中养着的那株剑兰,柔弱却挺拔,像暗夜中似泛着光的玉石般,明媚动人,却坚韧强劲。<br />
她想,这个世上怎么会有人不喜欢郡主呢?<br />
只可惜公子是个掉进深渊的困兽,自顾不暇,又伤过郡主的心,可她希望公子好好地挽回,哪怕,千辛万苦……<br />
第40章 他送得东西一概不要<br />
那日六娘在学府里和薛洺起了争执后, 薛铭便被禁足在府中,再也不允许进宫。<br />
而公子秦和公子明也被关在宫中未放出来,学府里一下子安静了很多。<br />
六娘后来去了一两次学府, 便也躲着不愿意去。<br />
因为薛洺的话, 使得学府中对她和孟简之的议论越来越多。<br />
而她,也不愿意见到他,尤其是在那日之后。<br />
于是, 六娘向皇祖母请了好长的假,说, 顾翁戎就要过六十大寿,她想出宫去陪他, 皇太后应准后,她带着芷兰就出了宫。<br />
孟简之在学府中的课业,便也变得越发无趣起来,有时候他坐在学堂之上,敛眸授课, 有时候他抬眸,不自觉望向那空空的位置, 发呆一晌。<br />
他明白,她, 在躲着他。<br />
可此时他才发觉, 授课, 是如此枯燥乏味的事。<br />
一日过去了,两日过去了,半月过去了。<br />
窗外的桂花落了,菊花缀在矮枝上,一盆盆开得火烈。<br />
而他, 时常如同一个游魂野鬼,在太医院和长秋宫附近游荡。<br />
他收到芷兰画得小像,还是在半月之前。<br />
画像中的小女娘夜半哭着醒了,推开了寝宫的门。<br />
她在伤怀,他猜测是因为她的父母和她的处境。<br />
总之,她是不愿意告诉他的。<br />
直到有一天,他在亲军都尉府守夜,便听风离说,有人进过亲军都尉府放卷宗的宗阁,孟简之蹙了蹙眉头,“什么人?”<br />
“不仅没捉住,连丢了卷宗都没发现,还是阁监去点数卷宗的时候,才发觉少了几卷。”<br />
“少了的是什么?”<br />
“是……肖将军有关的卷宗,都不见了。”孟简之蹙了下眉尖,“去看看。”<br />
两人进到宗阁的时候,发觉宗阁里面一切如常,不曾有半点奇怪之处。<br />
孟简之看着阁监记载的丢失的卷宗,这些卷宗都是肖臣毅相关,有些是他打仗的时候的记载,有些是大周立朝后他做大将军时的记载,有些是关于封禅祭坛案的卷宗,这些卷宗他只要看一下名目,便知道内容是什么。<br />
因为上一世,他曾经细细地看过眼前这每一目卷宗。<br />
这亲军都尉府里的卷宗所藏并非完全按照年代放置,而是有各自的门类和机巧。藏卷宗的阁子放着八卦而建,卷宗又藏在不同暗格里,虽没有锁钥,但这机巧,火烧不化,人解不透。<br />
若非阁监监守自盗,只怕只有熟悉亲军都尉府的人,才能将这些所有有关肖臣毅的卷宗一夜之间,神不知鬼不觉地拿了过去。<br />
孟简之知道是谁,风离也猜出个半数,因为芷兰的功夫是完全在风离之上的,骗过这些寺监也不在话下。<br />
阁监哭道,“大人,下官也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月前点查还是好好的,怎么会突然,丢了卷宗。”<br />
阁监的官职一向清闲自得,毕竟没有人敢擅闯亲军都尉府,就算闯了亲军都尉府也不可能是为了这些卷宗,阁监虽没有怠惰之心,却一向将心放到肚子里,日子过得很是舒服,谁料到突然丢了卷宗,一时,慌得了不得。<br />
“大人,下官请求在阁中加派人手,给下官一些时日,下官想办法一定将丢失的卷宗追回来。”<br />
孟简之将手中的卷宗放到桌案上,说,“阁监大人,不必这么紧张,几个卷宗而已,放在那里也不过是常年吃灰,不会有人在意几册卷宗。”<br />
阁监怔了一下,看向孟简之,孟简之说的没错,阁监里的卷宗几乎不会有人来查阅,若说丢了也不会有大碍。<br />
但,他是阁监,职责不过就是看守这些卷宗,丢了卷<br />
宗对他而言无疑是重大失职。<br />
虽然孟简之说是不必紧张,他却有些心虚,一时摸不透孟简之的意思。<br />
“这……”他犹豫道。<br />
“说不定是人家借了去玩玩,过两日看完了就还回来了,是不是?”<br />
“是,是是……”阁监有点明白了,不管怎么样,孟简之似乎并不想管这件事,或者说孟简之知道是谁‘借’了去,心中有打算,不必他操心,也不必他担忧。<br />
阁监稳了稳心,说,“那大人,这几日还要不要在阁监加派人手。”<br />
“不必了,阁监大人守着就行,只要再有别的遗失缺漏就好,若是发现了什么情况,记得先来向我禀告,不得告诉旁人。”阁监点点头。<br />
孟简之和风离走出来,向风离摇头笑说,“……你这个妹妹。”<br />
“公子,要不要我去向芷兰讨回来?”<br />
“不必了,她总会还的,还得时候看顾着她些,别出了岔子,最好不要让亲军都尉府的旁人发觉。”<br />
风离点点头,“芷兰想要什么卷宗,只找我们要就行了,何必非要这么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