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齐皇帝在还是皇子之时与奉氏嫡长女相识,因其那张极为出众的脸,还有对奉氏嫡长女的温柔小意让其倾心,后来迎娶奉氏嫡女之后,他得了奉家支持登上皇位。<br />
可惜鸟尽弓藏,亘古不变。<br />
南齐皇帝登基后不过五年,奉氏就因为一些莫须有的罪名被赶尽杀绝,连带着皇后也被活活逼死,只留下年仅三岁的嫡子聂煊活于冷宫之中苟延残喘。<br />
谁也不知道那般年幼的聂煊是怎么活下来的,也没人知道他是如何从冷宫中爬出来,又受如何重新取信于南齐皇帝,以奉氏之子的身份重新出现在南齐朝堂。<br />
但是这位三皇子极得南齐皇帝信任,在南齐的地位也颇高。<br />
关于南齐皇室的那些事情,棠宁只寥寥几句就没再多提,她只是垂眸看着下方众人说道:<br />
“聂煊憎恶齐帝,有意夺取皇权,且奉氏当年往事和元后的死也让他一直怀恨在心,齐帝因北陵态度左摇右摆不想议和,但如今的南齐并非他说了算。”<br />
“萧将军父子已然领兵入南齐腹地,最迟这几日,南齐皇位更迭的消息应该就会传来。”<br />
殿中众人闻言都是面露恍然。<br />
“所以陛下是想要扶持那聂煊登基?”<br />
“可是娘娘,那齐帝软弱,这位三皇子却未必,他能那般年幼从绝境中活下来,如今更敢借大魏之力夺取皇位,怎知他得位之后不会出尔反尔,反过头来对付我们?”<br />
“是啊,陛下如此,岂不是养虎为患?”<br />
“既然是虎,养不养都能逐羊,且养虎若能让南齐乱起来,对大魏来说就是好事。”<br />
棠宁淡声说道:“本宫知道诸位担心什么,但陛下既然敢让聂煊登基,自然有办法拿捏于他。”<br />
“南齐并非只有他一个皇子,宗亲之祸不比我们差多少,至少在聂煊彻底掌控南齐之前,他绝不敢反过头来对付大魏。”<br />
她说话间看了惠王一眼,惠王脸惨白,而她已然挪开目光。<br />
“至于将来的事情……”<br />
“齐、魏并非一国,聂煊自然不会一直受制于人,以他的本事短则半年长则一两年定能坐稳皇位,只那时北陵战事已然结束,南齐就算反目,大魏也不惧。”<br />
这天下,这江山,本就人人可取。<br />
阿兄有野心想要天下一统,那聂煊未必没有。<br />
天下他们取得。<br />
聂煊自然也能取。<br />
阿兄今日助聂煊登基,不过是为了让南齐无力掺和北陵、大魏之战,让他们自顾不暇,好能让大魏彻底放开手脚与北陵殊死一战。<br />
至于将来南齐、大魏若有争锋,各凭本事,输赢自负。<br />
棠宁说的坦然,下面那些原本担忧的朝臣望着她满是平静的眼神,神情也是放松下来,也对,将来的事情将来再说,至少眼下因为那位三皇子,不必忧心南齐战事。<br />
之前皇后便已设局暗传消息去了北陵,以朝堂为局因北陵上当,如今陛下更是抽调兵力亲自北上奇袭,西北战局怕是会迎来天翻地覆。<br />
忠于萧厌的朝臣自然喜不自胜,可与惠王造反的那些人却是越发难受。<br />
惠王世子脸色灰败:“你说谎!南齐便也罢了,可西疆呢?!”<br />
第875章 天下为棋<br />
惠王世子死死看着棠宁,嘶声说道:“南北战事爆发之后,朝中没有其他武将外出,更没有任何兵力调动,你们拿什么镇压西疆各部?”<br />
“南齐事情肯定是假的,有西疆掺和南齐怎么可能会退让,你是在骗我们。”<br />
他嘶声朝着其他人道:<br />
“你们别信她,宋棠宁是在说谎!!”<br />
殿中那些朝臣闻言都是面露犹疑,特别是那几位武将,京中兵力调动,朝中领兵的将领,其间种种没有人比他们更清楚。<br />
但他们确实是未曾听闻有人前往西南。<br />
况且如今朝中兵力全数聚集在南齐和西北落雁关,两地战火连绵已是难以支应,朝中怎还有多余的兵力能够提前镇压西疆。<br />
莫不是皇后当真只是为了安抚朝堂,故意弱化南齐危机?<br />
惠王世子自然也留意到那些朝臣脸上神色,他忍不住声音更大:“你和萧厌拿边关战事设局,睦南关说不定危急,你不过是想要安抚京中才故意隐瞒军情。”<br />
“宋棠宁,你休想骗我们!”<br />
棠宁看着仿佛抓到她把柄紧咬着不放的惠王世子,眼帘轻掀面带嘲讽。<br />
“骗你们?”<br />
她嗤笑了声,“你如今不过是丧家犬,还有什么值得本宫骗的?本宫随时都能要了你们性命,京城也尽在本宫掌握之中,你觉得你还有什么东西值得本宫费心哄骗?”<br />
“你!”<br />
惠王世子被她讥讽的恨不得撕了她。<br />
棠宁却没理会他一副想要吃人的样子,只嘲讽说道:“况且,是谁告诉你朝中没有武将调动,早在陛下南下之前,就已有人前往西疆……”<br />
“不可能!”<br />
惠王世子想都没想就出声反驳:“朝中武将都是有数的,我和父王一直盯着他们,除了文信侯前往北地战场,萧晋安他们去了睦南关抗敌,其他的人根本没有调动……”<br />
父王早有问鼎之心,他也是。<br />
特别是萧厌离京,宋棠宁丝毫不曾留手,毫不犹豫处置了英王一家想要借他杀鸡儆猴之后,他们想要夺权的心思更甚。<br />
往日萧厌坐镇京中他们不敢出手,可如外忧内患朝堂无主,既有此心自然就会抓住这机会。
可惜鸟尽弓藏,亘古不变。<br />
南齐皇帝登基后不过五年,奉氏就因为一些莫须有的罪名被赶尽杀绝,连带着皇后也被活活逼死,只留下年仅三岁的嫡子聂煊活于冷宫之中苟延残喘。<br />
谁也不知道那般年幼的聂煊是怎么活下来的,也没人知道他是如何从冷宫中爬出来,又受如何重新取信于南齐皇帝,以奉氏之子的身份重新出现在南齐朝堂。<br />
但是这位三皇子极得南齐皇帝信任,在南齐的地位也颇高。<br />
关于南齐皇室的那些事情,棠宁只寥寥几句就没再多提,她只是垂眸看着下方众人说道:<br />
“聂煊憎恶齐帝,有意夺取皇权,且奉氏当年往事和元后的死也让他一直怀恨在心,齐帝因北陵态度左摇右摆不想议和,但如今的南齐并非他说了算。”<br />
“萧将军父子已然领兵入南齐腹地,最迟这几日,南齐皇位更迭的消息应该就会传来。”<br />
殿中众人闻言都是面露恍然。<br />
“所以陛下是想要扶持那聂煊登基?”<br />
“可是娘娘,那齐帝软弱,这位三皇子却未必,他能那般年幼从绝境中活下来,如今更敢借大魏之力夺取皇位,怎知他得位之后不会出尔反尔,反过头来对付我们?”<br />
“是啊,陛下如此,岂不是养虎为患?”<br />
“既然是虎,养不养都能逐羊,且养虎若能让南齐乱起来,对大魏来说就是好事。”<br />
棠宁淡声说道:“本宫知道诸位担心什么,但陛下既然敢让聂煊登基,自然有办法拿捏于他。”<br />
“南齐并非只有他一个皇子,宗亲之祸不比我们差多少,至少在聂煊彻底掌控南齐之前,他绝不敢反过头来对付大魏。”<br />
她说话间看了惠王一眼,惠王脸惨白,而她已然挪开目光。<br />
“至于将来的事情……”<br />
“齐、魏并非一国,聂煊自然不会一直受制于人,以他的本事短则半年长则一两年定能坐稳皇位,只那时北陵战事已然结束,南齐就算反目,大魏也不惧。”<br />
这天下,这江山,本就人人可取。<br />
阿兄有野心想要天下一统,那聂煊未必没有。<br />
天下他们取得。<br />
聂煊自然也能取。<br />
阿兄今日助聂煊登基,不过是为了让南齐无力掺和北陵、大魏之战,让他们自顾不暇,好能让大魏彻底放开手脚与北陵殊死一战。<br />
至于将来南齐、大魏若有争锋,各凭本事,输赢自负。<br />
棠宁说的坦然,下面那些原本担忧的朝臣望着她满是平静的眼神,神情也是放松下来,也对,将来的事情将来再说,至少眼下因为那位三皇子,不必忧心南齐战事。<br />
之前皇后便已设局暗传消息去了北陵,以朝堂为局因北陵上当,如今陛下更是抽调兵力亲自北上奇袭,西北战局怕是会迎来天翻地覆。<br />
忠于萧厌的朝臣自然喜不自胜,可与惠王造反的那些人却是越发难受。<br />
惠王世子脸色灰败:“你说谎!南齐便也罢了,可西疆呢?!”<br />
第875章 天下为棋<br />
惠王世子死死看着棠宁,嘶声说道:“南北战事爆发之后,朝中没有其他武将外出,更没有任何兵力调动,你们拿什么镇压西疆各部?”<br />
“南齐事情肯定是假的,有西疆掺和南齐怎么可能会退让,你是在骗我们。”<br />
他嘶声朝着其他人道:<br />
“你们别信她,宋棠宁是在说谎!!”<br />
殿中那些朝臣闻言都是面露犹疑,特别是那几位武将,京中兵力调动,朝中领兵的将领,其间种种没有人比他们更清楚。<br />
但他们确实是未曾听闻有人前往西南。<br />
况且如今朝中兵力全数聚集在南齐和西北落雁关,两地战火连绵已是难以支应,朝中怎还有多余的兵力能够提前镇压西疆。<br />
莫不是皇后当真只是为了安抚朝堂,故意弱化南齐危机?<br />
惠王世子自然也留意到那些朝臣脸上神色,他忍不住声音更大:“你和萧厌拿边关战事设局,睦南关说不定危急,你不过是想要安抚京中才故意隐瞒军情。”<br />
“宋棠宁,你休想骗我们!”<br />
棠宁看着仿佛抓到她把柄紧咬着不放的惠王世子,眼帘轻掀面带嘲讽。<br />
“骗你们?”<br />
她嗤笑了声,“你如今不过是丧家犬,还有什么值得本宫骗的?本宫随时都能要了你们性命,京城也尽在本宫掌握之中,你觉得你还有什么东西值得本宫费心哄骗?”<br />
“你!”<br />
惠王世子被她讥讽的恨不得撕了她。<br />
棠宁却没理会他一副想要吃人的样子,只嘲讽说道:“况且,是谁告诉你朝中没有武将调动,早在陛下南下之前,就已有人前往西疆……”<br />
“不可能!”<br />
惠王世子想都没想就出声反驳:“朝中武将都是有数的,我和父王一直盯着他们,除了文信侯前往北地战场,萧晋安他们去了睦南关抗敌,其他的人根本没有调动……”<br />
父王早有问鼎之心,他也是。<br />
特别是萧厌离京,宋棠宁丝毫不曾留手,毫不犹豫处置了英王一家想要借他杀鸡儆猴之后,他们想要夺权的心思更甚。<br />
往日萧厌坐镇京中他们不敢出手,可如外忧内患朝堂无主,既有此心自然就会抓住这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