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渣夫同归于尽后又双双重生了 第157节
“再者,可敦给宁儿择的小郎君俊俏又文雅,瞧着就是个好相处的,以后宁儿的日子好过着呢!”<br />
长公主哪里会瞧不出拓拔宁的用意,这是怕她担心,才故作轻松呢。<br />
长公主不想辜负拓拔宁一片好心,便假装被这话吸引了心神,也破涕为笑,低声道:<br />
“宁儿,可敦瞧着时机是差不多了,你对纪家的小郎君当真满意吗?若定下了,可敦便择日同你皇舅舅说了。”<br />
拓拔宁闻言,忆起二人为数不多的几次见面,眉眼一弯,大大方方点了头。<br />
那纪家小郎君满嘴的“郡主不可”,扒拉他一下就“郡主请自重”,扯下他袖子,脸就像上了胭脂一样红,瞧着有趣极了。<br />
最重要的是,他的性子是好的,也很是细心,就是脸皮实在太薄,新婚之夜怕是少不得要她霸王硬上弓了吧?<br />
长公主垂眸,见拓拔宁脸上有了真切的笑意,不由眉眼一弯。<br />
那纪家小郎君也是她千挑万选才择出来的。<br />
一则忠勇伯府不算显赫,可远离争斗,二则将门之人行事爽利干脆,家中人口也简单。<br />
三嘛,那纪家小郎君是个走文路的,性子温和,长得也俊俏,主要还是家中老幺,肩上没有担子,过得自在些。<br />
唯一的顾虑便是,忠勇伯之女纪宛是沈将军之妻。<br />
这原本不是问题,可江浔却和沈家小姐结了缘,倒叫她不敢轻易向皇兄提起这门亲事了。<br />
可今夜在御书房倒是无心插柳了,皇兄既已知她偏向稷儿和烨儿,她反倒没了顾虑。<br />
为了宁儿,她这个做娘亲的,无论如何都要争一回!<br />
这般想着,长公主心头稍安,替拓拔宁顺了顺背,满是感慨地温声道:<br />
“宁儿满意就好,一辈子那般长,能和心上之人朝暮共往,行至天光,当真是了不得的福分了。”<br />
只盼从今往后,岁月之霜刃、尘世之风雨悉数远离我的宁儿,叫她永葆赤子之心,年年岁岁欢喜。<br />
长公主嘴角轻扬,一如拓拔宁年幼之时,万分珍惜又怜爱地轻拍她的后背,柔声道:<br />
“宁儿,快睡吧。”<br />
拓拔宁轻应了一声,窝在长公主怀中,片刻后,果真传来了均匀的呼吸声。<br />
娘亲的怀抱,永远是世间最安心的所在。<br />
第179章 今夜不眠人<br />
江浔跟着蔺老回了蔺府,路上马车悠悠,江浔照常话很少。<br />
蔺老嘶了一声,满脸不解,“修直,你和岁岁在一处的时候,也这样?”<br />
“岁岁多活泼一姑娘,叫她嫁给你,着实是受委屈了。”<br />
江浔:“......”<br />
“老师,你从前可不是这般说的。”<br />
蔺老下巴一扬,实话实说:“老夫从前不是没和岁岁相处过吗?这几日和岁岁熟识了,觉得你委实是高攀了。”<br />
江浔:“......”<br />
“所以老师是嫌修直没问,御书房中发生了什么?”<br />
被点破的蔺老:“咳咳,谁叫你一副不在乎的模样。”<br />
江浔闻言倒沉了眉眼,反将一军,“老师既能全身而退,又步履从容,可见是早有防备,只是为了修直好,不曾提前通气罢了。”<br />
“还要感谢老师,处处为修直考虑。”<br />
蔺老听了这话,顿时“浑身刺挠”,嚷嚷道:“看看看,又生气了,说话一股子阴阳怪气!”<br />
“你小心眼!你不识好人心!你——”<br />
江浔:“......”<br />
屏住。<br />
这老头很快就要认错了。<br />
“老夫错了还不成吗?”<br />
蔺老嘟囔一声,瞬间声音都弱了,垂头委屈巴巴地捣鼓袖口。<br />
江浔:“......”<br />
在蔺老一贯的扮可怜攻势下,江浔到底还是软了神色,淡声道:“那老师就说来听听吧。”<br />
蔺老蓦地抬头,又一脸笑意,得意洋洋道:“就知道你小子吃这一招!”<br />
江浔:“......”<br />
今夜的无语和往常一样多。<br />
蔺老又天南地北胡扯了一顿,终于入了正题,说起了当年的往事。<br />
“其实也没什么,就是当年一心只读圣贤书,拒了家中为老夫相看的好心,参加乡试去了。”<br />
“结果中了个解元回来,家中给办了场宴,认识了一个好姑娘。”<br />
“当时是动了凡心了,一打听,兜兜转转就是家人提过一嘴的姑娘。”<br />
“只是还没等老夫和家中提起,京中选秀的消息先传过来了,那姑娘就在名册上头。”<br />
“这般也就不了了之了,谁知后来入朝为官,在中秋宫宴上,她......那姑娘......不,是娘娘了,遇到难事走投无路,同老夫说了几句话。”<br />
蔺老边说着,语速越来越慢,眼神中映满了恍惚之色,竟似慢慢陷入了回忆中。<br />
“她……瞧着光彩照人,就是瘦了些,与我相遇在宫墙角,本是要擦肩而过的,她忽然唤我的名字。”<br />
“她声音哽咽,求我帮她,我想,她那般守礼的一个人,想必是实在走投无路了,才会在此处等我,毕竟那里不是宫妃该去的地方。”<br />
“我就止了步,与她背对着,可我给的建议实在是戳了她的心窝,我说,三公主只能去和亲。”<br />
“她的啜泣声响起,又被风吹散了.......”<br />
蔺老的声音隐约颤抖,在这一刻陡然回神。<br />
他急忙去看江浔,见江浔不曾瞧他,心里悄然舒出一口气。<br />
他失态了。<br />
“嗐,就这么一回事,结果就被崔道元千方百计挖出来了。”<br />
说到此处,蔺老眉宇一沉,隐见厉色。<br />
崔道元有那么多手段,偏偏要选择这一条,偏偏要去打扰她!<br />
江浔沉默着,心里头却掀起了惊涛骇浪。<br />
他不愿叫老师不自在,故而及时撇开了目光,但方才,他确确实实瞧见了老师眼底的泪光。<br />
或许轻飘飘一句“动了凡心,在宴上遇着了一个好姑娘”,实则是场刻骨铭心的相遇。<br />
而当年宫宴上重逢,之后的每次遥遥相见,都会将这些不可言说的情感堆满心头每个小小的缝隙,溢满今后的每个年岁。<br />
老师,终身未娶。<br />
除了教书育人,除了学识传承,或许还为了......宫里的那个人。<br />
蔺老见江浔沉默,便轻咳一声,继续道:“老夫昨日得的消息,赶忙就同长公主通了气,所幸没酿出什么恶果来。”<br />
当时他就对长公主说了,此番须得虚虚实实,又得合情合理,故而他二人各承认一部分。<br />
至于圣上信不信......<br />
以圣上的性子,既提出来了,便是在心头埋了一根刺,信不信都无所谓了,他和长公主只要不露破绽,全身而退即可。<br />
想来,这也是崔道元那个老狐狸打的算盘,在为后头的谋划做准备。<br />
思及此,蔺老偏头问道:“修直,你前头说的,有关沈府的那件事,可有着落了?”<br />
江浔显然也已经想通了这些关节,他摇了摇头,“已在掌控之中,还未有动静传来,但崔尚书既行动了,可见是快了。”<br />
师生二人又细细说了些话,到了蔺府门口,是南风来迎的。<br />
江浔见到他当即问道:“沈小姐可平安到家了?”<br />
南风立刻点了头,就是生怕公子担心,才第一时间等在府外呢。<br />
今夜江浔便宿在了蔺府,蔺老说有些疲累了,一进院子便洗漱上榻。<br />
江浔知蔺老是被勾起了心事,不敢打扰,轻手轻脚退下了。<br />
蔺老躺在榻上,一直到夜深人静都在辗转反侧。<br />
而今夜的不眠人,不止有他。<br />
……<br />
月色如水,洒在宫墙上。<br />
慈宁宫中,容太妃忽而披衣而起。<br />
内殿昏暗,唯外殿留着的烛火透过缦纱,影影绰绰照进来,勉强照亮了眼前的一方小天地。<br />
容太妃走到妆奁前,在满是珍宝的妆奁深处取出了一支木簪子。<br />
原本光洁的簪身已被摩挲得极为光滑,簪头的花纹曾经精致而清晰,如今也变得模糊了。<br />
木簪的颜色从浅木色,变成了如今暗沉的栗色,陪着容太妃走过四十余载光阴,承载了诸多故事,也倾注了爱恨嗔痴。<br />
容太妃细细打量着簪子,手指轻抚而过,每一寸纹理她早已铭刻于心。<br />
这簪子,是过往唯一剩下的东西了。<br />
当年,在后宫听闻前朝出了个名臣,是来自扬州的蔺大才子,她跌碎了手中的茶盏。<br />
而中秋夜宴宫墙角,她终于见到了他。<br />
一如当年解元宴上,他还是那般意气风发,就是......瘦了些。<br />
有些事,他也放在心头了吧?否则目光交汇之时,他何必那般慌乱地移开?<br />
她背身低泣之时,瞧见了地上的影子。
长公主哪里会瞧不出拓拔宁的用意,这是怕她担心,才故作轻松呢。<br />
长公主不想辜负拓拔宁一片好心,便假装被这话吸引了心神,也破涕为笑,低声道:<br />
“宁儿,可敦瞧着时机是差不多了,你对纪家的小郎君当真满意吗?若定下了,可敦便择日同你皇舅舅说了。”<br />
拓拔宁闻言,忆起二人为数不多的几次见面,眉眼一弯,大大方方点了头。<br />
那纪家小郎君满嘴的“郡主不可”,扒拉他一下就“郡主请自重”,扯下他袖子,脸就像上了胭脂一样红,瞧着有趣极了。<br />
最重要的是,他的性子是好的,也很是细心,就是脸皮实在太薄,新婚之夜怕是少不得要她霸王硬上弓了吧?<br />
长公主垂眸,见拓拔宁脸上有了真切的笑意,不由眉眼一弯。<br />
那纪家小郎君也是她千挑万选才择出来的。<br />
一则忠勇伯府不算显赫,可远离争斗,二则将门之人行事爽利干脆,家中人口也简单。<br />
三嘛,那纪家小郎君是个走文路的,性子温和,长得也俊俏,主要还是家中老幺,肩上没有担子,过得自在些。<br />
唯一的顾虑便是,忠勇伯之女纪宛是沈将军之妻。<br />
这原本不是问题,可江浔却和沈家小姐结了缘,倒叫她不敢轻易向皇兄提起这门亲事了。<br />
可今夜在御书房倒是无心插柳了,皇兄既已知她偏向稷儿和烨儿,她反倒没了顾虑。<br />
为了宁儿,她这个做娘亲的,无论如何都要争一回!<br />
这般想着,长公主心头稍安,替拓拔宁顺了顺背,满是感慨地温声道:<br />
“宁儿满意就好,一辈子那般长,能和心上之人朝暮共往,行至天光,当真是了不得的福分了。”<br />
只盼从今往后,岁月之霜刃、尘世之风雨悉数远离我的宁儿,叫她永葆赤子之心,年年岁岁欢喜。<br />
长公主嘴角轻扬,一如拓拔宁年幼之时,万分珍惜又怜爱地轻拍她的后背,柔声道:<br />
“宁儿,快睡吧。”<br />
拓拔宁轻应了一声,窝在长公主怀中,片刻后,果真传来了均匀的呼吸声。<br />
娘亲的怀抱,永远是世间最安心的所在。<br />
第179章 今夜不眠人<br />
江浔跟着蔺老回了蔺府,路上马车悠悠,江浔照常话很少。<br />
蔺老嘶了一声,满脸不解,“修直,你和岁岁在一处的时候,也这样?”<br />
“岁岁多活泼一姑娘,叫她嫁给你,着实是受委屈了。”<br />
江浔:“......”<br />
“老师,你从前可不是这般说的。”<br />
蔺老下巴一扬,实话实说:“老夫从前不是没和岁岁相处过吗?这几日和岁岁熟识了,觉得你委实是高攀了。”<br />
江浔:“......”<br />
“所以老师是嫌修直没问,御书房中发生了什么?”<br />
被点破的蔺老:“咳咳,谁叫你一副不在乎的模样。”<br />
江浔闻言倒沉了眉眼,反将一军,“老师既能全身而退,又步履从容,可见是早有防备,只是为了修直好,不曾提前通气罢了。”<br />
“还要感谢老师,处处为修直考虑。”<br />
蔺老听了这话,顿时“浑身刺挠”,嚷嚷道:“看看看,又生气了,说话一股子阴阳怪气!”<br />
“你小心眼!你不识好人心!你——”<br />
江浔:“......”<br />
屏住。<br />
这老头很快就要认错了。<br />
“老夫错了还不成吗?”<br />
蔺老嘟囔一声,瞬间声音都弱了,垂头委屈巴巴地捣鼓袖口。<br />
江浔:“......”<br />
在蔺老一贯的扮可怜攻势下,江浔到底还是软了神色,淡声道:“那老师就说来听听吧。”<br />
蔺老蓦地抬头,又一脸笑意,得意洋洋道:“就知道你小子吃这一招!”<br />
江浔:“......”<br />
今夜的无语和往常一样多。<br />
蔺老又天南地北胡扯了一顿,终于入了正题,说起了当年的往事。<br />
“其实也没什么,就是当年一心只读圣贤书,拒了家中为老夫相看的好心,参加乡试去了。”<br />
“结果中了个解元回来,家中给办了场宴,认识了一个好姑娘。”<br />
“当时是动了凡心了,一打听,兜兜转转就是家人提过一嘴的姑娘。”<br />
“只是还没等老夫和家中提起,京中选秀的消息先传过来了,那姑娘就在名册上头。”<br />
“这般也就不了了之了,谁知后来入朝为官,在中秋宫宴上,她......那姑娘......不,是娘娘了,遇到难事走投无路,同老夫说了几句话。”<br />
蔺老边说着,语速越来越慢,眼神中映满了恍惚之色,竟似慢慢陷入了回忆中。<br />
“她……瞧着光彩照人,就是瘦了些,与我相遇在宫墙角,本是要擦肩而过的,她忽然唤我的名字。”<br />
“她声音哽咽,求我帮她,我想,她那般守礼的一个人,想必是实在走投无路了,才会在此处等我,毕竟那里不是宫妃该去的地方。”<br />
“我就止了步,与她背对着,可我给的建议实在是戳了她的心窝,我说,三公主只能去和亲。”<br />
“她的啜泣声响起,又被风吹散了.......”<br />
蔺老的声音隐约颤抖,在这一刻陡然回神。<br />
他急忙去看江浔,见江浔不曾瞧他,心里悄然舒出一口气。<br />
他失态了。<br />
“嗐,就这么一回事,结果就被崔道元千方百计挖出来了。”<br />
说到此处,蔺老眉宇一沉,隐见厉色。<br />
崔道元有那么多手段,偏偏要选择这一条,偏偏要去打扰她!<br />
江浔沉默着,心里头却掀起了惊涛骇浪。<br />
他不愿叫老师不自在,故而及时撇开了目光,但方才,他确确实实瞧见了老师眼底的泪光。<br />
或许轻飘飘一句“动了凡心,在宴上遇着了一个好姑娘”,实则是场刻骨铭心的相遇。<br />
而当年宫宴上重逢,之后的每次遥遥相见,都会将这些不可言说的情感堆满心头每个小小的缝隙,溢满今后的每个年岁。<br />
老师,终身未娶。<br />
除了教书育人,除了学识传承,或许还为了......宫里的那个人。<br />
蔺老见江浔沉默,便轻咳一声,继续道:“老夫昨日得的消息,赶忙就同长公主通了气,所幸没酿出什么恶果来。”<br />
当时他就对长公主说了,此番须得虚虚实实,又得合情合理,故而他二人各承认一部分。<br />
至于圣上信不信......<br />
以圣上的性子,既提出来了,便是在心头埋了一根刺,信不信都无所谓了,他和长公主只要不露破绽,全身而退即可。<br />
想来,这也是崔道元那个老狐狸打的算盘,在为后头的谋划做准备。<br />
思及此,蔺老偏头问道:“修直,你前头说的,有关沈府的那件事,可有着落了?”<br />
江浔显然也已经想通了这些关节,他摇了摇头,“已在掌控之中,还未有动静传来,但崔尚书既行动了,可见是快了。”<br />
师生二人又细细说了些话,到了蔺府门口,是南风来迎的。<br />
江浔见到他当即问道:“沈小姐可平安到家了?”<br />
南风立刻点了头,就是生怕公子担心,才第一时间等在府外呢。<br />
今夜江浔便宿在了蔺府,蔺老说有些疲累了,一进院子便洗漱上榻。<br />
江浔知蔺老是被勾起了心事,不敢打扰,轻手轻脚退下了。<br />
蔺老躺在榻上,一直到夜深人静都在辗转反侧。<br />
而今夜的不眠人,不止有他。<br />
……<br />
月色如水,洒在宫墙上。<br />
慈宁宫中,容太妃忽而披衣而起。<br />
内殿昏暗,唯外殿留着的烛火透过缦纱,影影绰绰照进来,勉强照亮了眼前的一方小天地。<br />
容太妃走到妆奁前,在满是珍宝的妆奁深处取出了一支木簪子。<br />
原本光洁的簪身已被摩挲得极为光滑,簪头的花纹曾经精致而清晰,如今也变得模糊了。<br />
木簪的颜色从浅木色,变成了如今暗沉的栗色,陪着容太妃走过四十余载光阴,承载了诸多故事,也倾注了爱恨嗔痴。<br />
容太妃细细打量着簪子,手指轻抚而过,每一寸纹理她早已铭刻于心。<br />
这簪子,是过往唯一剩下的东西了。<br />
当年,在后宫听闻前朝出了个名臣,是来自扬州的蔺大才子,她跌碎了手中的茶盏。<br />
而中秋夜宴宫墙角,她终于见到了他。<br />
一如当年解元宴上,他还是那般意气风发,就是......瘦了些。<br />
有些事,他也放在心头了吧?否则目光交汇之时,他何必那般慌乱地移开?<br />
她背身低泣之时,瞧见了地上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