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渣夫同归于尽后又双双重生了 第162节
好呛!<br />
原来屋中的味道,全来自这间耳房!<br />
这般想着,沈嘉岁强忍不适朝里看去,入目竟是一排排红木书架,而架上整整齐齐地列满了书!<br />
第185章 都知道了<br />
竟然是满满一屋子的藏书?<br />
沈嘉岁感觉不可思议,迈步走入其中,眼睛已然辣到刺痛。<br />
当她仔细看过耳房内部后,便明白过来了。<br />
只见耳房四角各搁置了一缸一盆,沈嘉岁往近旁的角落一看,缸里盛的是石灰,盆里装的是碳块。<br />
而红木书架上一串串挂着的,正是呛极的花椒,架上书前散落着满满当当的樟木叶。<br />
沈嘉岁虽是将门女,但读书识字可没落下,这些常识还是懂的。<br />
石灰、碳块用于防潮,花椒、樟木叶用于驱虫。<br />
可每家每户在书房或藏书阁顶多就放上一些,毕竟家中人来人往的,可不能熏着了。<br />
哪像这位莫妈妈,这铺天盖地的花椒和樟木叶,多待一会都能把人熏死!<br />
这时候沈嘉岁已然能肯定,莫妈妈代顾惜枝保管的东西一定就在此处。<br />
晚间消息传回来说,莫妈妈递给顾惜枝的东西是用绢布包着的,那定是轻巧易携带的。<br />
这般看来,是书?是信?<br />
沈嘉岁望着满目的书架犯了难,若真是书籍或信件,在此间无异于大海捞针。<br />
此时——<br />
“咳咳咳!”<br />
屋外突然传来一串急咳声,莫妈妈好似醒了!<br />
沈嘉岁打了个激灵,猜想怕是自己方才开了耳房的门,导致浓郁的气味散了出去,刺激到了莫妈妈。<br />
很快,外头响起了窸窸窣窣的衣裳摩擦声,又有烛光亮起。<br />
杯盏碰撞声紧随其后,莫妈妈似是起身喝水了。<br />
这时候,沈嘉岁灵机一动。<br />
“吱,吱吱吱。”<br />
声音在沉寂的夜里格外清晰。<br />
狸奴的叫声都会了,耗子的自然也不会落下。<br />
外头登时响起了急切的脚步声,烛火的光团渐近。<br />
哐!<br />
耳房的门被人大力推开!<br />
沈嘉岁窝在房梁上,整个人尽可能地缩成了一团,躲在了柱子后,瞧见烛光映出了莫妈妈急切的脸。<br />
她似乎也被屋中的味道呛到了,连连打了好几个喷嚏,原本昏昏沉沉的脑袋反而清醒了许多。<br />
“怎的还会有耗子!”<br />
莫妈妈急急自语一声,立刻去看角落里的鼠笼,又去瞧缸旁混了砒霜的食物,然而皆一无所获。<br />
“怪了,明日想来还是得抓只狸奴来。”<br />
莫妈妈嘟囔一声,转身就要出去,可临到门口了,忽而脚步一顿,回身朝第一个书架看了眼。<br />
姑娘今日见她将东西保存得好,那般高兴,还夸她了呢。<br />
现下正是关键时候,都费力了这些年,可不能出差错了。<br />
这般想着,莫妈妈又转身回来,目标明确地走向第一个书架,很是自然地抽出其中一本,拢在手中快速翻看了一遍,面露安心笑意。<br />
同样的动作,她连连做了三次,可每次都站在了不同的位置。<br />
沈嘉岁躲在梁上,眼睛被熏得辣疼也顾不得了,仔仔细细将莫妈妈的位置牢记于心。<br />
事急之时,人必先察其至重者,如护心之宝,失之则万事休矣,此乃人性之常。<br />
故而沈嘉岁方才模仿耗子的声音,将莫妈妈引了过来,就是要引她自行暴露。<br />
这会儿也不知是检查完了,还是已然安心不必再看,莫妈妈转身离去。<br />
这时候她才抬袖抹了把脸,原来也早已被熏得泪流满面,确定待不下去了。<br />
吱呀——<br />
房门被关上了,烛火光团逐渐远离。<br />
听外头的动静,莫妈妈似乎迫不及待地洗了把脸,良久才掐了蜡烛上了榻。<br />
沈嘉岁的眼泪噼噼啪啪往下掉,只觉得整个鼻腔都火辣辣的,这会儿轻手轻脚落了地。<br />
她先是侧耳听了会儿外头的动静,而后迫不及待走到离她最近的第三个书架,抬手将最上排左三的书轻轻抽了出来。<br />
下一刻,便见她学着莫妈妈抬手快速翻阅书籍,忽而动作一顿。<br />
摊开的书里夹着一封信,信封上不曾署名。<br />
沈嘉岁的手微微颤抖,将信取出,却不忘将翻开的书倒覆在架上,以防错页被莫妈妈察觉。<br />
信封保存完好,但瞧着似乎有些年头了,边角微微泛黄。<br />
信口是开着的。<br />
沈嘉岁伸出两指将信纸夹了出来,入手不薄,至少是两张折叠在一处的。<br />
屋内暗得很,为了防潮,莫妈妈估摸着将耳房的窗户纸多糊了好几层,导致光线阴蒙蒙的。<br />
沈嘉岁将信纸展开后,尽可能近地凑到跟前,这才勉强辨出了信上的字。<br />
无人知晓沈嘉岁到底看到了什么,她那不曾被黑布蒙住的眼睛陡然瞪圆了。<br />
这一刻,她的眼里似有惊涛骇浪涌起,显然是看到了什么极不可思议的事。<br />
可震惊过后,她的眼里却燃起了怒火,那细长的柳眉因愤恨而高高挑起,在蒙脸黑布的映衬下,更显凌厉。<br />
沈嘉岁的手在颤抖,却不敢用力揉皱了信纸,拼命压制心绪导致她的胸膛剧烈起伏,面上也显出了一丝痛苦之色。<br />
只看了一封信,她便明白了一切。<br />
明白了顾惜枝的思量,明白了前世的“证据”为何。<br />
这一刻,沈嘉岁的脑海中闪过了许多冲动的念头,但到最后,都化作了克制又隐忍地摇头。<br />
她说过的,她早已不是前世那个冲动的沈嘉岁,今日切忌打草惊蛇。<br />
这般想着,沈嘉岁一步步将信纸恢复原样,将它塞进信封里,而后走向第二个书架。<br />
夜深人静,外头隐约响起了莫妈妈忽高忽低的呼噜声。<br />
沈嘉岁从耳房中轻轻迈步而出,如来时一般,悄无声息地离开了。<br />
院外暗处,沈征胜手底下的两人都有些等急了。<br />
细微的声响传来,二人齐齐扭头看去,见沈嘉岁平安归来,登时松了口气。<br />
只是下一刻,当他们借着月色瞧见沈嘉岁通红的眼睛时,不免吓了一跳。<br />
“小姐?”<br />
二人无声开口。<br />
沈嘉岁此刻心乱如麻,冲他二人快速打了个手势,而后重重点了头。<br />
二人明显愣了一下,可下一刻,沈嘉岁已奔往和来时相反的方向,消失在了黑夜中。<br />
她方才的意思是:在此分道扬镳,他二人先行回去复命。<br />
如今沈嘉岁的身影都已瞧不见了,二人面面相觑,最后也只能领命先行回府。<br />
……<br />
沈嘉岁独自一人在黑暗中疾行,眼泪直往下流,但此刻却不是被熏得,而是心中实在悲痛难当。<br />
为那可悲的真相,也为前世惨死的沈家满门。<br />
她埋头赶路,轻车熟路进了一个院落,那是院主人专门给她留的潜行路线。<br />
落地之时,有人前来阻拦:“来者何人?”<br />
沈嘉岁直接掀了面巾,露出真容。<br />
对面站着的是北风,此刻已面色大变。<br />
“沈小姐!?”<br />
“你家少爷在哪?”沈嘉岁强忍颤音开口。<br />
北风还未及回答,身后已快步行来一人。<br />
沈嘉岁瞧见这道身影,眼前瞬间模糊一片。<br />
她疾奔而上,颤声道:“阿浔,都知道了,我都知道了。”<br />
第186章 人心之恶<br />
“北风,去守住院门,再派人向沈将军传个信,说沈小姐就在此处,还有,把南风唤回来吧。”<br />
江浔一边牵起沈嘉岁的手朝里走去,一边嘱咐道。<br />
瞧岁岁这般模样,想来是还未回过家,不能叫伯父伯母担心了。<br />
北风也瞧出了事态的严重性,急忙应声而去。
原来屋中的味道,全来自这间耳房!<br />
这般想着,沈嘉岁强忍不适朝里看去,入目竟是一排排红木书架,而架上整整齐齐地列满了书!<br />
第185章 都知道了<br />
竟然是满满一屋子的藏书?<br />
沈嘉岁感觉不可思议,迈步走入其中,眼睛已然辣到刺痛。<br />
当她仔细看过耳房内部后,便明白过来了。<br />
只见耳房四角各搁置了一缸一盆,沈嘉岁往近旁的角落一看,缸里盛的是石灰,盆里装的是碳块。<br />
而红木书架上一串串挂着的,正是呛极的花椒,架上书前散落着满满当当的樟木叶。<br />
沈嘉岁虽是将门女,但读书识字可没落下,这些常识还是懂的。<br />
石灰、碳块用于防潮,花椒、樟木叶用于驱虫。<br />
可每家每户在书房或藏书阁顶多就放上一些,毕竟家中人来人往的,可不能熏着了。<br />
哪像这位莫妈妈,这铺天盖地的花椒和樟木叶,多待一会都能把人熏死!<br />
这时候沈嘉岁已然能肯定,莫妈妈代顾惜枝保管的东西一定就在此处。<br />
晚间消息传回来说,莫妈妈递给顾惜枝的东西是用绢布包着的,那定是轻巧易携带的。<br />
这般看来,是书?是信?<br />
沈嘉岁望着满目的书架犯了难,若真是书籍或信件,在此间无异于大海捞针。<br />
此时——<br />
“咳咳咳!”<br />
屋外突然传来一串急咳声,莫妈妈好似醒了!<br />
沈嘉岁打了个激灵,猜想怕是自己方才开了耳房的门,导致浓郁的气味散了出去,刺激到了莫妈妈。<br />
很快,外头响起了窸窸窣窣的衣裳摩擦声,又有烛光亮起。<br />
杯盏碰撞声紧随其后,莫妈妈似是起身喝水了。<br />
这时候,沈嘉岁灵机一动。<br />
“吱,吱吱吱。”<br />
声音在沉寂的夜里格外清晰。<br />
狸奴的叫声都会了,耗子的自然也不会落下。<br />
外头登时响起了急切的脚步声,烛火的光团渐近。<br />
哐!<br />
耳房的门被人大力推开!<br />
沈嘉岁窝在房梁上,整个人尽可能地缩成了一团,躲在了柱子后,瞧见烛光映出了莫妈妈急切的脸。<br />
她似乎也被屋中的味道呛到了,连连打了好几个喷嚏,原本昏昏沉沉的脑袋反而清醒了许多。<br />
“怎的还会有耗子!”<br />
莫妈妈急急自语一声,立刻去看角落里的鼠笼,又去瞧缸旁混了砒霜的食物,然而皆一无所获。<br />
“怪了,明日想来还是得抓只狸奴来。”<br />
莫妈妈嘟囔一声,转身就要出去,可临到门口了,忽而脚步一顿,回身朝第一个书架看了眼。<br />
姑娘今日见她将东西保存得好,那般高兴,还夸她了呢。<br />
现下正是关键时候,都费力了这些年,可不能出差错了。<br />
这般想着,莫妈妈又转身回来,目标明确地走向第一个书架,很是自然地抽出其中一本,拢在手中快速翻看了一遍,面露安心笑意。<br />
同样的动作,她连连做了三次,可每次都站在了不同的位置。<br />
沈嘉岁躲在梁上,眼睛被熏得辣疼也顾不得了,仔仔细细将莫妈妈的位置牢记于心。<br />
事急之时,人必先察其至重者,如护心之宝,失之则万事休矣,此乃人性之常。<br />
故而沈嘉岁方才模仿耗子的声音,将莫妈妈引了过来,就是要引她自行暴露。<br />
这会儿也不知是检查完了,还是已然安心不必再看,莫妈妈转身离去。<br />
这时候她才抬袖抹了把脸,原来也早已被熏得泪流满面,确定待不下去了。<br />
吱呀——<br />
房门被关上了,烛火光团逐渐远离。<br />
听外头的动静,莫妈妈似乎迫不及待地洗了把脸,良久才掐了蜡烛上了榻。<br />
沈嘉岁的眼泪噼噼啪啪往下掉,只觉得整个鼻腔都火辣辣的,这会儿轻手轻脚落了地。<br />
她先是侧耳听了会儿外头的动静,而后迫不及待走到离她最近的第三个书架,抬手将最上排左三的书轻轻抽了出来。<br />
下一刻,便见她学着莫妈妈抬手快速翻阅书籍,忽而动作一顿。<br />
摊开的书里夹着一封信,信封上不曾署名。<br />
沈嘉岁的手微微颤抖,将信取出,却不忘将翻开的书倒覆在架上,以防错页被莫妈妈察觉。<br />
信封保存完好,但瞧着似乎有些年头了,边角微微泛黄。<br />
信口是开着的。<br />
沈嘉岁伸出两指将信纸夹了出来,入手不薄,至少是两张折叠在一处的。<br />
屋内暗得很,为了防潮,莫妈妈估摸着将耳房的窗户纸多糊了好几层,导致光线阴蒙蒙的。<br />
沈嘉岁将信纸展开后,尽可能近地凑到跟前,这才勉强辨出了信上的字。<br />
无人知晓沈嘉岁到底看到了什么,她那不曾被黑布蒙住的眼睛陡然瞪圆了。<br />
这一刻,她的眼里似有惊涛骇浪涌起,显然是看到了什么极不可思议的事。<br />
可震惊过后,她的眼里却燃起了怒火,那细长的柳眉因愤恨而高高挑起,在蒙脸黑布的映衬下,更显凌厉。<br />
沈嘉岁的手在颤抖,却不敢用力揉皱了信纸,拼命压制心绪导致她的胸膛剧烈起伏,面上也显出了一丝痛苦之色。<br />
只看了一封信,她便明白了一切。<br />
明白了顾惜枝的思量,明白了前世的“证据”为何。<br />
这一刻,沈嘉岁的脑海中闪过了许多冲动的念头,但到最后,都化作了克制又隐忍地摇头。<br />
她说过的,她早已不是前世那个冲动的沈嘉岁,今日切忌打草惊蛇。<br />
这般想着,沈嘉岁一步步将信纸恢复原样,将它塞进信封里,而后走向第二个书架。<br />
夜深人静,外头隐约响起了莫妈妈忽高忽低的呼噜声。<br />
沈嘉岁从耳房中轻轻迈步而出,如来时一般,悄无声息地离开了。<br />
院外暗处,沈征胜手底下的两人都有些等急了。<br />
细微的声响传来,二人齐齐扭头看去,见沈嘉岁平安归来,登时松了口气。<br />
只是下一刻,当他们借着月色瞧见沈嘉岁通红的眼睛时,不免吓了一跳。<br />
“小姐?”<br />
二人无声开口。<br />
沈嘉岁此刻心乱如麻,冲他二人快速打了个手势,而后重重点了头。<br />
二人明显愣了一下,可下一刻,沈嘉岁已奔往和来时相反的方向,消失在了黑夜中。<br />
她方才的意思是:在此分道扬镳,他二人先行回去复命。<br />
如今沈嘉岁的身影都已瞧不见了,二人面面相觑,最后也只能领命先行回府。<br />
……<br />
沈嘉岁独自一人在黑暗中疾行,眼泪直往下流,但此刻却不是被熏得,而是心中实在悲痛难当。<br />
为那可悲的真相,也为前世惨死的沈家满门。<br />
她埋头赶路,轻车熟路进了一个院落,那是院主人专门给她留的潜行路线。<br />
落地之时,有人前来阻拦:“来者何人?”<br />
沈嘉岁直接掀了面巾,露出真容。<br />
对面站着的是北风,此刻已面色大变。<br />
“沈小姐!?”<br />
“你家少爷在哪?”沈嘉岁强忍颤音开口。<br />
北风还未及回答,身后已快步行来一人。<br />
沈嘉岁瞧见这道身影,眼前瞬间模糊一片。<br />
她疾奔而上,颤声道:“阿浔,都知道了,我都知道了。”<br />
第186章 人心之恶<br />
“北风,去守住院门,再派人向沈将军传个信,说沈小姐就在此处,还有,把南风唤回来吧。”<br />
江浔一边牵起沈嘉岁的手朝里走去,一边嘱咐道。<br />
瞧岁岁这般模样,想来是还未回过家,不能叫伯父伯母担心了。<br />
北风也瞧出了事态的严重性,急忙应声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