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渣夫同归于尽后又双双重生了 第180节
石老御史一生刚正,见皇帝昏聩,社稷堪忧,便从朝天街头始,跪行至朝天街尾,又跪上了朝天阶,一路高喝谏言,针砭时弊。<br />
可叹他年迈力衰,这一路艰难跪行,最终力竭于朝天阶上,吐血而亡。<br />
盛朝太祖听闻此事后,命人编写了《朝天歌》,以此劝诫警示后世子孙,当为贤明之君,以天下苍生为先。<br />
前世,岁岁走投无路之下,就曾抱着必死的决心效仿石御史,从朝天街头一路跪上了朝天阶。<br />
石御史此去登阶,百姓称颂心疼,一路奉水奉食,簇拥维护。<br />
可因为沈家通敌叛国之恶名,岁岁此去,沿途百姓皆向她投掷秽物。<br />
稚子懵懂无知,也跟着扔掷石子,将她砸得头破血流,笑骂她是卖国贼。<br />
她高呼陈冤,一步都不敢停下,跪得双腿血肉模糊,身后拖拽出一地的血痕。<br />
上门提亲那日,岁岁曾轻描淡写地同他说了这件事,而前些时日,他梦到了。<br />
梦里,听说沈家姑娘跪行朝天街,他匆匆从大理寺赶去。<br />
站在朝天街口,他看到了一条血路朝前蔓延而去,伴随滴答血花与满地污秽。<br />
朝天阶陡峭又漫长。<br />
上头曾淌着岁岁的血,映满了她的血掌印。<br />
事情闹大了,宫内派来御林军,狠狠将她打下了朝天阶。<br />
她挣扎,呼喊,一次次倒下,又一次次往前爬,直到浑身血肉模糊,人事不省。<br />
此刻站在朝天街口,江浔微微闭目,眼前似乎又出现了沈嘉岁的身影。<br />
她艰难地朝前跪行着,被砸破的额头鲜血流下,糊住了她的双眼,顺着脸颊滑落。<br />
沿途百姓的唾弃声、辱骂声不绝于耳,更有人趁机冲上前去,狠狠推搡了她一把。<br />
可岁岁那样倔的一个人,她绝不会对百姓出手,她定是又挣扎着重新跪好,继续向前。<br />
他甚至能想象到,膝盖处的衣料被磨破,路上的石子嵌进了她的伤口里,将她的皮肉撕扯得破碎,与布片粘连在了一起......<br />
江浔蓦地红了眼眶。<br />
每一个能想象到的细节,都像是一把利刃,狠狠插在了他的心头。<br />
没有人能替岁岁原谅陆云铮,而他——<br />
江浔的眼里翻涌出了戾气。<br />
方才陆云铮问:“难道你江浔敢说自己十全十美,从未犯过错吗?”<br />
不能,自然不能。<br />
他江浔有私心、有私欲,甚至玩起心机和手段,可以比任何人都狠。<br />
他只是不愿,但有时候会有例外。<br />
善恶到头终有报。<br />
是吧,陆云铮。<br />
第208章 下聘<br />
江浔行事自是不会瞒着沈嘉岁的,当天稍晚些,便将今日之事悉数说了。<br />
沈嘉岁闻言沉默片刻,随即扬起头来,低声道:“阿浔,其实我早就有一个念头了。”<br />
江浔当即附耳而来。<br />
沉沉话语入耳,江浔心头一颤,伸手拢住沈嘉岁冰凉的指尖,放在唇边轻点。<br />
他眉眼微弯,带着抚慰人心的浅笑,“岁岁,你知道,我总是站在你这边的。”<br />
沈嘉岁心头乍暖,曲起手指轻挠了一下江浔的手心,眼中郁色已退散得无影无踪。<br />
“阿浔,接下来我们要有一段太平日子了。”<br />
那些书信用得到的前提是,阿浔与他们沈家已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怎么也得等到她和阿浔成亲后才会发难。<br />
于上位者而言,耐心向来是最不缺的,区区数月光景对他们实在不足挂齿。<br />
况且,若当真如她和阿浔所想,上辈子最后的赢家是瑞王爷,那瑞王爷的手段和耐心更是令人胆寒。<br />
当然,这后头少不了崔家的支持。<br />
真是一场硬仗啊......<br />
————<br />
正如沈嘉岁所言,接下来京中风平浪静。<br />
有事时鸡飞狗跳,恨不得一天掰成两天用。<br />
无事时日子慢悠悠过,除了绣绣那些鬼帕子,没有什么不顺心的。<br />
陆云铮接下来要怎么和顾惜枝虚与委蛇,沈嘉岁不在意,也不关心。<br />
毕竟在演戏这件事上,陆云铮是有一套的。<br />
端午那一日,她收到了周姨娘寄来的信。<br />
说是陆云铮带着顾惜枝回了陆府,陪陆夫人用了膳,三人坐在一处,瞧着竟有几分其乐融融。<br />
沈嘉岁想象着那个画面,没忍住笑出了声。<br />
至于叛国书信之事,纪宛和沈嘉珩也知晓了,一家人坐在书房里,将整件事捋了又捋。<br />
纪宛流了不少眼泪,发狠将沈征胜捶了一顿,最后又红着眼睛问他疼不疼。<br />
沈嘉岁看得眼泪都滚下来了,结果瞧见自家爹爹忙不迭求饶的模样,又没忍住破涕为笑。<br />
沈嘉珩......<br />
他似乎没受什么影响,依旧嘻嘻哈哈的,但是从国子监回来后,就常往沈征胜的书房钻,也不知和自家爹商量什么。<br />
江浔这几个月以来忙得脚不沾地,公事要办,私事也不少。<br />
一则婚期将近,二则宅子买下来了,许多地方要修缮翻新。<br />
这些事自不必他亲力亲为,但他搁在了心头,便时常要去瞧瞧。<br />
沈嘉岁倒清闲多了,最爱去碑林寻蔺老,如今做起拓碑的活,已是驾轻就熟。<br />
蔺老一瞧见沈嘉岁,就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江浔这个宝贝疙瘩也不香了,整日里岁丫头、岁丫头地喊。<br />
诸人各自安逸,却好像又都蓄着一股力。<br />
————<br />
平静又暗含波澜的日子悄然溜走,日子很快来到了七月初六。<br />
这是安阳伯府向沈家下聘的日子。<br />
江浔与沈嘉岁仔细商量过了,大婚还是在安阳伯府办,一则父母之恩在,这也是安阳伯的心愿。<br />
二则大婚之日热闹非凡,他们的小家也容不下这许多客人。<br />
待到婚后,再寻个良辰吉日迁居到新家去,不必如何大操大办,将两方家人与三五好友请来庆祝一番,就是极好的了。<br />
故而今日这聘礼,也是从安阳伯府抬出来的。<br />
现下天还未大亮,安阳伯府门前已是一片灯火通明。<br />
朱红的大门敞开着,门两侧的石狮子都绑上了红绸,瞧着喜气洋洋。<br />
下聘的队伍早已严阵以待,最显眼的是身着鲜亮红衣的喜倌,手中正举着大大的“囍”字牌匾,就等一声令下。<br />
安阳伯几乎一宿没睡,今日也穿了一身红衣,忙得亲自吆喝起来。<br />
安阳伯夫人难得的一脸好气色,为了今日的送聘,她早早就请了娘家的婶婶和嫂嫂来,都是全福之人。<br />
“婶婶、嫂嫂,一会儿到了沈家,一定替我、替浔儿多说些吉祥话。”<br />
安阳伯夫人红着眼眶,一再叮嘱。<br />
安阳伯夫人的嫂嫂姓刘,瞧着就是个和气的,急忙来拍安阳伯夫人的手背,温声道:<br />
“妹妹安心,大家定帮你把事情办得漂漂亮亮的。”<br />
“来来来!吉时到了,吹起来!热闹起来!出发了!”<br />
安阳伯的大嗓门远远传来,惹得厅中女眷都捂嘴偷笑,安阳伯夫人也不好意思地红了脸。<br />
越是临近婚期,他们夫妻二人几乎一个好觉都没睡到,夜里两个人相对而坐,还没开口说话呢,就又哭又笑的。<br />
噼里啪啦——<br />
前头传来了阵阵爆竹声。<br />
托盘、抬盒、箱子皆用红绸系着,被一一抬出了安阳伯府。<br />
安阳伯本就是个不着调的性子,这会儿仪态也全然不顾了,扯开嗓子喊:<br />
“慢些,慢些,别磕着了。”<br />
“快些,快些,这边快跟上。”<br />
“诶诶诶——”<br />
“爹,先歇一歇吧。”<br />
一只手从身后轻扶安阳伯的胳膊。<br />
安阳伯哪里有空,连连摆手,忽而反应过来,回头一看,江浔一身红衣,眉宇间已润满笑意。<br />
“你去坐着,这边爹要亲自盯着。”<br />
安阳伯轻拍了拍江浔的肩膀,转过身去的时候,眼眶就没忍住红了,赶紧捏起袖子偷偷擦了擦眼角。<br />
他高兴,他是高兴得流泪呢。<br />
江浔哪里会没注意到安阳伯的小动作,见状鼻子微酸,又亦步亦趋跟在了后头。<br />
其实......他也坐不住,胸口像揣了只兔子似的。
可叹他年迈力衰,这一路艰难跪行,最终力竭于朝天阶上,吐血而亡。<br />
盛朝太祖听闻此事后,命人编写了《朝天歌》,以此劝诫警示后世子孙,当为贤明之君,以天下苍生为先。<br />
前世,岁岁走投无路之下,就曾抱着必死的决心效仿石御史,从朝天街头一路跪上了朝天阶。<br />
石御史此去登阶,百姓称颂心疼,一路奉水奉食,簇拥维护。<br />
可因为沈家通敌叛国之恶名,岁岁此去,沿途百姓皆向她投掷秽物。<br />
稚子懵懂无知,也跟着扔掷石子,将她砸得头破血流,笑骂她是卖国贼。<br />
她高呼陈冤,一步都不敢停下,跪得双腿血肉模糊,身后拖拽出一地的血痕。<br />
上门提亲那日,岁岁曾轻描淡写地同他说了这件事,而前些时日,他梦到了。<br />
梦里,听说沈家姑娘跪行朝天街,他匆匆从大理寺赶去。<br />
站在朝天街口,他看到了一条血路朝前蔓延而去,伴随滴答血花与满地污秽。<br />
朝天阶陡峭又漫长。<br />
上头曾淌着岁岁的血,映满了她的血掌印。<br />
事情闹大了,宫内派来御林军,狠狠将她打下了朝天阶。<br />
她挣扎,呼喊,一次次倒下,又一次次往前爬,直到浑身血肉模糊,人事不省。<br />
此刻站在朝天街口,江浔微微闭目,眼前似乎又出现了沈嘉岁的身影。<br />
她艰难地朝前跪行着,被砸破的额头鲜血流下,糊住了她的双眼,顺着脸颊滑落。<br />
沿途百姓的唾弃声、辱骂声不绝于耳,更有人趁机冲上前去,狠狠推搡了她一把。<br />
可岁岁那样倔的一个人,她绝不会对百姓出手,她定是又挣扎着重新跪好,继续向前。<br />
他甚至能想象到,膝盖处的衣料被磨破,路上的石子嵌进了她的伤口里,将她的皮肉撕扯得破碎,与布片粘连在了一起......<br />
江浔蓦地红了眼眶。<br />
每一个能想象到的细节,都像是一把利刃,狠狠插在了他的心头。<br />
没有人能替岁岁原谅陆云铮,而他——<br />
江浔的眼里翻涌出了戾气。<br />
方才陆云铮问:“难道你江浔敢说自己十全十美,从未犯过错吗?”<br />
不能,自然不能。<br />
他江浔有私心、有私欲,甚至玩起心机和手段,可以比任何人都狠。<br />
他只是不愿,但有时候会有例外。<br />
善恶到头终有报。<br />
是吧,陆云铮。<br />
第208章 下聘<br />
江浔行事自是不会瞒着沈嘉岁的,当天稍晚些,便将今日之事悉数说了。<br />
沈嘉岁闻言沉默片刻,随即扬起头来,低声道:“阿浔,其实我早就有一个念头了。”<br />
江浔当即附耳而来。<br />
沉沉话语入耳,江浔心头一颤,伸手拢住沈嘉岁冰凉的指尖,放在唇边轻点。<br />
他眉眼微弯,带着抚慰人心的浅笑,“岁岁,你知道,我总是站在你这边的。”<br />
沈嘉岁心头乍暖,曲起手指轻挠了一下江浔的手心,眼中郁色已退散得无影无踪。<br />
“阿浔,接下来我们要有一段太平日子了。”<br />
那些书信用得到的前提是,阿浔与他们沈家已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怎么也得等到她和阿浔成亲后才会发难。<br />
于上位者而言,耐心向来是最不缺的,区区数月光景对他们实在不足挂齿。<br />
况且,若当真如她和阿浔所想,上辈子最后的赢家是瑞王爷,那瑞王爷的手段和耐心更是令人胆寒。<br />
当然,这后头少不了崔家的支持。<br />
真是一场硬仗啊......<br />
————<br />
正如沈嘉岁所言,接下来京中风平浪静。<br />
有事时鸡飞狗跳,恨不得一天掰成两天用。<br />
无事时日子慢悠悠过,除了绣绣那些鬼帕子,没有什么不顺心的。<br />
陆云铮接下来要怎么和顾惜枝虚与委蛇,沈嘉岁不在意,也不关心。<br />
毕竟在演戏这件事上,陆云铮是有一套的。<br />
端午那一日,她收到了周姨娘寄来的信。<br />
说是陆云铮带着顾惜枝回了陆府,陪陆夫人用了膳,三人坐在一处,瞧着竟有几分其乐融融。<br />
沈嘉岁想象着那个画面,没忍住笑出了声。<br />
至于叛国书信之事,纪宛和沈嘉珩也知晓了,一家人坐在书房里,将整件事捋了又捋。<br />
纪宛流了不少眼泪,发狠将沈征胜捶了一顿,最后又红着眼睛问他疼不疼。<br />
沈嘉岁看得眼泪都滚下来了,结果瞧见自家爹爹忙不迭求饶的模样,又没忍住破涕为笑。<br />
沈嘉珩......<br />
他似乎没受什么影响,依旧嘻嘻哈哈的,但是从国子监回来后,就常往沈征胜的书房钻,也不知和自家爹商量什么。<br />
江浔这几个月以来忙得脚不沾地,公事要办,私事也不少。<br />
一则婚期将近,二则宅子买下来了,许多地方要修缮翻新。<br />
这些事自不必他亲力亲为,但他搁在了心头,便时常要去瞧瞧。<br />
沈嘉岁倒清闲多了,最爱去碑林寻蔺老,如今做起拓碑的活,已是驾轻就熟。<br />
蔺老一瞧见沈嘉岁,就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江浔这个宝贝疙瘩也不香了,整日里岁丫头、岁丫头地喊。<br />
诸人各自安逸,却好像又都蓄着一股力。<br />
————<br />
平静又暗含波澜的日子悄然溜走,日子很快来到了七月初六。<br />
这是安阳伯府向沈家下聘的日子。<br />
江浔与沈嘉岁仔细商量过了,大婚还是在安阳伯府办,一则父母之恩在,这也是安阳伯的心愿。<br />
二则大婚之日热闹非凡,他们的小家也容不下这许多客人。<br />
待到婚后,再寻个良辰吉日迁居到新家去,不必如何大操大办,将两方家人与三五好友请来庆祝一番,就是极好的了。<br />
故而今日这聘礼,也是从安阳伯府抬出来的。<br />
现下天还未大亮,安阳伯府门前已是一片灯火通明。<br />
朱红的大门敞开着,门两侧的石狮子都绑上了红绸,瞧着喜气洋洋。<br />
下聘的队伍早已严阵以待,最显眼的是身着鲜亮红衣的喜倌,手中正举着大大的“囍”字牌匾,就等一声令下。<br />
安阳伯几乎一宿没睡,今日也穿了一身红衣,忙得亲自吆喝起来。<br />
安阳伯夫人难得的一脸好气色,为了今日的送聘,她早早就请了娘家的婶婶和嫂嫂来,都是全福之人。<br />
“婶婶、嫂嫂,一会儿到了沈家,一定替我、替浔儿多说些吉祥话。”<br />
安阳伯夫人红着眼眶,一再叮嘱。<br />
安阳伯夫人的嫂嫂姓刘,瞧着就是个和气的,急忙来拍安阳伯夫人的手背,温声道:<br />
“妹妹安心,大家定帮你把事情办得漂漂亮亮的。”<br />
“来来来!吉时到了,吹起来!热闹起来!出发了!”<br />
安阳伯的大嗓门远远传来,惹得厅中女眷都捂嘴偷笑,安阳伯夫人也不好意思地红了脸。<br />
越是临近婚期,他们夫妻二人几乎一个好觉都没睡到,夜里两个人相对而坐,还没开口说话呢,就又哭又笑的。<br />
噼里啪啦——<br />
前头传来了阵阵爆竹声。<br />
托盘、抬盒、箱子皆用红绸系着,被一一抬出了安阳伯府。<br />
安阳伯本就是个不着调的性子,这会儿仪态也全然不顾了,扯开嗓子喊:<br />
“慢些,慢些,别磕着了。”<br />
“快些,快些,这边快跟上。”<br />
“诶诶诶——”<br />
“爹,先歇一歇吧。”<br />
一只手从身后轻扶安阳伯的胳膊。<br />
安阳伯哪里有空,连连摆手,忽而反应过来,回头一看,江浔一身红衣,眉宇间已润满笑意。<br />
“你去坐着,这边爹要亲自盯着。”<br />
安阳伯轻拍了拍江浔的肩膀,转过身去的时候,眼眶就没忍住红了,赶紧捏起袖子偷偷擦了擦眼角。<br />
他高兴,他是高兴得流泪呢。<br />
江浔哪里会没注意到安阳伯的小动作,见状鼻子微酸,又亦步亦趋跟在了后头。<br />
其实......他也坐不住,胸口像揣了只兔子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