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菁菁没回国前看电视,就在新闻里看到过她她。<br />
让人不得不感慨,世界好奇妙。<br />
方萍现在正陪同领导出国访问,压根没空。<br />
至于王凤珍,也不行。<br />
她本来大学毕业后应该去当老师的,纺织厂子弟学校愿意接收她。<br />
但当时外贸公司招人,她刚好又有英语和日语优势,就去应聘了,过五关斩六将之后,成功入职。现在基本处于上海和日本两头跑的状态,妥妥的空中飞人。<br />
挣的钱嘛,啊哈,肯定要比在子弟学校当老师多的多。<br />
那些花儿啊,真像歌里唱的那样:我们就这样,各自奔天涯。<br />
第267章 大杂院 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鸳鸯谱<br />
不过也好, 否则王凤珍留在西津的话,她家里头肯定能烦死她。<br />
她哥哥接了她的工作仍然不满足,要娶老婆的时候, 由他父母出面,指望女儿帮忙掏钱。<br />
王凤珍的大姐人在东北啊, 刚生孩子, 正是要钱的当口,都被迫掏了五百块。她当年结婚的时候, 她兄弟可一分钱都没出。<br />
也得亏她姐夫脾气好,不然两口子肯定要吵架。<br />
王凤珍才不惯着他们呢, 直接飞去日本当不知道这回事,不仅一分钱没出,而且连婚礼都没参加。<br />
问, 就是为国家工作, 当然要以公事为重,要舍小家为大家。<br />
她还把这事写到自己的年度工作总结里, 争取了一个年度优秀的考核。<br />
后来,她哥哥嫂嫂又指望王凤珍把他们办到日本去,王凤珍索性不回家了。<br />
反正她挣了钱,在东京都买了一套小房子。<br />
呵,这可是秘密呀,除了她们几个最好的朋友之外,其他人根本不知道。<br />
叶菁菁都佩服王凤珍的投资运,她只是在东京随便选了几只股票, 结果股票大涨,再卖掉,刚好让她凑够了买房子的钱, 终于在去年,有自己独立的窝了。<br />
但即便不清楚女儿真正的经济状况,王凤珍她妈也动不动就在纺织厂家属区抱怨:养个女儿有什么用啊?白养的,养的假的。<br />
看,母亲是多么容易把女儿当成奴隶啊。<br />
王凤珍明明每月还给父母赡养费呢,但因为女儿不配合供养她们的好大儿,那就成了罪该万死,合该千刀万剐。<br />
纺织厂晓得底细的人不捧她臭脚,故意大声嚷嚷:“白养的,正好,让你家老大把工作让出来,不要接凤珍的班啊。”<br />
她妈这才消停。<br />
薛琴都觉得神奇,明明以前王凤珍她妈瞧着也不像这种人,怎么现在这么面目可憎了?<br />
叶菁菁哈哈笑:“因为她们这样的,都是父权的打手,干的就是她们的好丈夫好儿子,嗯,俗称大爹们,拉不下脸干的脏活儿。二鬼子不就是抢在鬼子前头冲锋陷阵的嘛。”<br />
薛琴跟着乐了:“大爹,哎哟,你这到底是外国回来的,说的词儿都不一样。”<br />
叶菁菁笑得更厉害了:“这可不是舶来词,土生土长的。哎,幸亏王凤珍泼辣,不然有的吃亏呢。”<br />
有些家庭养女儿,就像计算好的投资,所有的爱,都是为了将来更好的索取。一旦不如意,就能当场发疯。<br />
薛琴一边开车,一边和老友感慨,“哎,我算是明白了,女人长大第一件事就是赶紧自己独立,有自己独立的窝。”<br />
既然话赶话地说到了,她忍不住咋舌了句,“你说,王凤珍跟赵光明怎么还谈了一段啊?我知道的时候,都傻了。”<br />
叶菁菁也知道这事儿:“不是没成嚒。”<br />
两人谈的时间不长,半年多就分了,现在大家见面仍然是朋友。<br />
王凤珍后来又陆续谈了两个,目前单着。<br />
赵光明则在日本结婚了,妻子也是大家的老熟人,伊藤洋子。<br />
呃,伊藤洋子不是有未婚夫吗?嗯,很不幸,她结婚第二年,丈夫就出车祸死了。<br />
很悲剧吧?但如果你知道同时死在副驾驶座上的,是她丈夫的情妇,你还觉得是悲剧吗?<br />
喜大普奔好不好!<br />
有财产可以继承,还能拿男方的保险赔偿,划算死了。<br />
反正现在赵光明是旅居日本状态,而且在伊藤家族的帮助下,他已经在日本开了好几次美术展,也算是小有名气的青年美术人。<br />
薛琴都忍不住评价:“他这一下子少奋斗了多少年啊,羡慕死人了。啧,就是感觉有点乱点鸳鸯谱。”<br />
叶菁菁已经想白她了:“你还好意思说,我问你,你跟朱向东到底又算怎么回事?”<br />
这事儿,还是1981年朱向东出国的时候,叶菁菁才知道的。<br />
她都搞不懂,这两人风马牛不相及的,怎么就能凑一对呢?<br />
“我本来还以为你会跟林志远擦出火花的。”<br />
“你才别乱点鸳鸯谱呢。”薛琴警告她,“林志远已经跟钱桃花结婚了,上个月才办的酒席。”<br />
叶菁菁大吃一惊:“这我真不知道,小花毕业去了卫星发射基地以后,就没怎么跟我联系过了。”<br />
“联系不了,保密的呢。”薛琴门儿清,“她好像是用偏微分方程改进了苏联专家的一个大气折射修正公式,得了国防科技三等奖。林志远就喜欢有文化的,不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才怪。照我说,小花就是太年轻,没见过啥好的,才被这种不学无术的人给哄了。”
让人不得不感慨,世界好奇妙。<br />
方萍现在正陪同领导出国访问,压根没空。<br />
至于王凤珍,也不行。<br />
她本来大学毕业后应该去当老师的,纺织厂子弟学校愿意接收她。<br />
但当时外贸公司招人,她刚好又有英语和日语优势,就去应聘了,过五关斩六将之后,成功入职。现在基本处于上海和日本两头跑的状态,妥妥的空中飞人。<br />
挣的钱嘛,啊哈,肯定要比在子弟学校当老师多的多。<br />
那些花儿啊,真像歌里唱的那样:我们就这样,各自奔天涯。<br />
第267章 大杂院 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鸳鸯谱<br />
不过也好, 否则王凤珍留在西津的话,她家里头肯定能烦死她。<br />
她哥哥接了她的工作仍然不满足,要娶老婆的时候, 由他父母出面,指望女儿帮忙掏钱。<br />
王凤珍的大姐人在东北啊, 刚生孩子, 正是要钱的当口,都被迫掏了五百块。她当年结婚的时候, 她兄弟可一分钱都没出。<br />
也得亏她姐夫脾气好,不然两口子肯定要吵架。<br />
王凤珍才不惯着他们呢, 直接飞去日本当不知道这回事,不仅一分钱没出,而且连婚礼都没参加。<br />
问, 就是为国家工作, 当然要以公事为重,要舍小家为大家。<br />
她还把这事写到自己的年度工作总结里, 争取了一个年度优秀的考核。<br />
后来,她哥哥嫂嫂又指望王凤珍把他们办到日本去,王凤珍索性不回家了。<br />
反正她挣了钱,在东京都买了一套小房子。<br />
呵,这可是秘密呀,除了她们几个最好的朋友之外,其他人根本不知道。<br />
叶菁菁都佩服王凤珍的投资运,她只是在东京随便选了几只股票, 结果股票大涨,再卖掉,刚好让她凑够了买房子的钱, 终于在去年,有自己独立的窝了。<br />
但即便不清楚女儿真正的经济状况,王凤珍她妈也动不动就在纺织厂家属区抱怨:养个女儿有什么用啊?白养的,养的假的。<br />
看,母亲是多么容易把女儿当成奴隶啊。<br />
王凤珍明明每月还给父母赡养费呢,但因为女儿不配合供养她们的好大儿,那就成了罪该万死,合该千刀万剐。<br />
纺织厂晓得底细的人不捧她臭脚,故意大声嚷嚷:“白养的,正好,让你家老大把工作让出来,不要接凤珍的班啊。”<br />
她妈这才消停。<br />
薛琴都觉得神奇,明明以前王凤珍她妈瞧着也不像这种人,怎么现在这么面目可憎了?<br />
叶菁菁哈哈笑:“因为她们这样的,都是父权的打手,干的就是她们的好丈夫好儿子,嗯,俗称大爹们,拉不下脸干的脏活儿。二鬼子不就是抢在鬼子前头冲锋陷阵的嘛。”<br />
薛琴跟着乐了:“大爹,哎哟,你这到底是外国回来的,说的词儿都不一样。”<br />
叶菁菁笑得更厉害了:“这可不是舶来词,土生土长的。哎,幸亏王凤珍泼辣,不然有的吃亏呢。”<br />
有些家庭养女儿,就像计算好的投资,所有的爱,都是为了将来更好的索取。一旦不如意,就能当场发疯。<br />
薛琴一边开车,一边和老友感慨,“哎,我算是明白了,女人长大第一件事就是赶紧自己独立,有自己独立的窝。”<br />
既然话赶话地说到了,她忍不住咋舌了句,“你说,王凤珍跟赵光明怎么还谈了一段啊?我知道的时候,都傻了。”<br />
叶菁菁也知道这事儿:“不是没成嚒。”<br />
两人谈的时间不长,半年多就分了,现在大家见面仍然是朋友。<br />
王凤珍后来又陆续谈了两个,目前单着。<br />
赵光明则在日本结婚了,妻子也是大家的老熟人,伊藤洋子。<br />
呃,伊藤洋子不是有未婚夫吗?嗯,很不幸,她结婚第二年,丈夫就出车祸死了。<br />
很悲剧吧?但如果你知道同时死在副驾驶座上的,是她丈夫的情妇,你还觉得是悲剧吗?<br />
喜大普奔好不好!<br />
有财产可以继承,还能拿男方的保险赔偿,划算死了。<br />
反正现在赵光明是旅居日本状态,而且在伊藤家族的帮助下,他已经在日本开了好几次美术展,也算是小有名气的青年美术人。<br />
薛琴都忍不住评价:“他这一下子少奋斗了多少年啊,羡慕死人了。啧,就是感觉有点乱点鸳鸯谱。”<br />
叶菁菁已经想白她了:“你还好意思说,我问你,你跟朱向东到底又算怎么回事?”<br />
这事儿,还是1981年朱向东出国的时候,叶菁菁才知道的。<br />
她都搞不懂,这两人风马牛不相及的,怎么就能凑一对呢?<br />
“我本来还以为你会跟林志远擦出火花的。”<br />
“你才别乱点鸳鸯谱呢。”薛琴警告她,“林志远已经跟钱桃花结婚了,上个月才办的酒席。”<br />
叶菁菁大吃一惊:“这我真不知道,小花毕业去了卫星发射基地以后,就没怎么跟我联系过了。”<br />
“联系不了,保密的呢。”薛琴门儿清,“她好像是用偏微分方程改进了苏联专家的一个大气折射修正公式,得了国防科技三等奖。林志远就喜欢有文化的,不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才怪。照我说,小花就是太年轻,没见过啥好的,才被这种不学无术的人给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