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珑的脑袋随着他俩左右晃动,咳嗽一声:“呃,那是个意外……”<br />
恰好在还剩58分钟的时候她和窦凯航双双做出一题。<br />
“看吧看吧,”白棣摊手,“除非是正好赶上。”<br />
姚璐仍是想要实施冒险:“又没说攒很久,十五分钟还是可以的吧——”<br />
“你知道吗,你跟薛阳越来越像了……”白棣无语,视线落在窦凯航那儿,注意力又被转移了,“拿的什么?你没跟队长他们去吃饭?”<br />
“我跟林珑吃过了啊。”窦凯航坐到座位上,开始拆快递,结果盒子包得实在太严实,胶带一层又一层,他用钥匙划了好几下,没划开。<br />
训练室里没有剪刀。<br />
毕竟也没谁会在这儿剪东西。<br />
他站起身,拿过手机和伞,跟林珑交待了一声:“我回去找把剪子。”<br />
白棣目瞪口呆地看着他就这么很有道理地走了:“……喂?”<br />
那你为什么不拿回去拆啊?<br />
大神的脑回路无法捉摸,自己眼前的事倒是迫在眉睫,已经五点五十,六点就要开启这一周的全国周赛。此刻不在这里的三个人都是红名,早早不参与此项,但他们四个都还得继续打积分。白棣托腮看着最后来的林珑打开电脑登网址:“哦天呐……我们下午才刚打完训练赛……”<br />
还是拿今年德国杯赛的题打,强度很大。<br />
精神力耗费不少。<br />
沈步之指出:“进不了前五会被扣积分。”<br />
姚璐捏着一块可爱的桃粉色解压海绵:“精神力就像海绵里的水,再挤挤再挤挤……”<br />
ftc这个要命的越往上要求越严的制度。<br />
……<br />
窦凯航没有在周赛中间再回来打断他们状态,直到八点结束,才跟周羿和薛阳一起进来。薛阳蹦到电脑那儿去看最终榜:“怎么样怎么样?”<br />
白棣喝着冰镇可乐感叹:“安安太牛了。”<br />
全国第一。<br />
窦凯航毫不意外,在薛阳“喔喔喔喔——”的声音里回到林珑身侧,那种英俊是与生俱来的耀眼,是放在人海人潮中也冲不淡的气息。他在训练室的明亮灯光下勾唇,说当然了我们安安最厉害,递给她一包小熊饼干。<br />
他挨着她,低声说着别人都听不到的话,剪断盒子外面的胶带,去掉一层又一层包装,叫薛阳:“来帮我们拍张照。”<br />
……<br />
后来的后来,y大又一届新生们坐在台下仰头听校队师兄宣讲,由于上一年林珑和窦凯航的战绩,现场几乎是座无虚席。有人看着大屏幕上的一张照片好奇:“哇,这就是国家集训队吗?”<br />
“林珑学姐和凯航学长桌上的杯子为什么是反的,学姐的杯壁上面有dkh,学长的是ll。”<br />
袁天咳嗽:“这是他们互相送的。”<br />
新生们集体哇塞,为了论坛上那个经久不息的“窦凯航和林珑是不是在一起”的猜测睁大眼睛:“送杯子的寓意不就是……”<br />
袁天继续咳嗽:“这个问题,你可以等到入队以后,亲口去问问他们。”<br />
终于有了新的小朋友陪他们吃狗粮。<br />
谁说单身率居高的计算机没有甜甜的爱情故事。<br />
第62章 华国派出的是,林珑、窦凯航<br />
七月二十三日,大暑,亚计协官网上公布选站情况。页面链接在发出去的十分钟内访问量破万,不少队伍专门守在电脑前等十二点看分组名单。整版内容被迅速转发到论坛里,分站赛讨论高楼在飞快地盖。<br />
[终于公布了,我看看今年谁来守主场——啊,果然是林珑窦凯航]<br />
[省流版:林珑窦凯航华国站+马来西亚站;周翊白棣沈步之日本站+新加坡站;薛阳姚璐阿联酋站+泰国站;韩泉罗禹庞鸣方印度站+越南站]<br />
[果然大佬们都是商量好的,都不撞]<br />
[毕竟是要跟国外抢名额啊]<br />
[不是,韩泉他们也太倒霉了吧!印度站有李俊升,越南站有李栋恒,新加坡双雄全遇上了]<br />
[可能是因为去年运气太好了……]<br />
[确实,去年j大竟然两站都没有遇到红名队……今年才是正常情况啊,凯神他们马来西亚站也要打伊藤翔平,薛神他们阿联酋站也要打朴志赫,这才是亚预赛竞争的常态]<br />
[这时候真的格外羡慕翊神]<br />
[日本+新加坡真是毫无门票压力只追求实战价值的报法……]<br />
[啊,网络预赛安排也出来了]<br />
……<br />
并不是报了名就一定能去分站赛。<br />
每一站都会先安排网络预赛进行初筛选,前一百名的队伍进入线下。按照往年情况,队伍平均水准在黄名的应该不用太担心,而绿名是一道摇摆在能进或不能进的分界线。<br />
十一级等级制度中,黄名和绿名是各校队里最常见到的颜色。<br />
如果说红名和橙名之间像是神与仙的差距,橙名和黄名之间则隔开了天才和普通人。<br />
林珑这样的毕竟是极少数,虽然才刚要青名,但大家都知道那只是因为她入门晚,升级要求的海量积分需要时间去累积。而大多数正常意义上的学霸,在竞赛领域奋斗数年,最终都会停在黄名,这就已经足够让很多人望其项背,是校队主力甚至核心。<br />
而绿名多是某几方面比较突出但又没有那么全面的,成绩不稳定但有潜力,哪次题目顺手就能冲入排行榜前列,甚至能超过一些黄名。
恰好在还剩58分钟的时候她和窦凯航双双做出一题。<br />
“看吧看吧,”白棣摊手,“除非是正好赶上。”<br />
姚璐仍是想要实施冒险:“又没说攒很久,十五分钟还是可以的吧——”<br />
“你知道吗,你跟薛阳越来越像了……”白棣无语,视线落在窦凯航那儿,注意力又被转移了,“拿的什么?你没跟队长他们去吃饭?”<br />
“我跟林珑吃过了啊。”窦凯航坐到座位上,开始拆快递,结果盒子包得实在太严实,胶带一层又一层,他用钥匙划了好几下,没划开。<br />
训练室里没有剪刀。<br />
毕竟也没谁会在这儿剪东西。<br />
他站起身,拿过手机和伞,跟林珑交待了一声:“我回去找把剪子。”<br />
白棣目瞪口呆地看着他就这么很有道理地走了:“……喂?”<br />
那你为什么不拿回去拆啊?<br />
大神的脑回路无法捉摸,自己眼前的事倒是迫在眉睫,已经五点五十,六点就要开启这一周的全国周赛。此刻不在这里的三个人都是红名,早早不参与此项,但他们四个都还得继续打积分。白棣托腮看着最后来的林珑打开电脑登网址:“哦天呐……我们下午才刚打完训练赛……”<br />
还是拿今年德国杯赛的题打,强度很大。<br />
精神力耗费不少。<br />
沈步之指出:“进不了前五会被扣积分。”<br />
姚璐捏着一块可爱的桃粉色解压海绵:“精神力就像海绵里的水,再挤挤再挤挤……”<br />
ftc这个要命的越往上要求越严的制度。<br />
……<br />
窦凯航没有在周赛中间再回来打断他们状态,直到八点结束,才跟周羿和薛阳一起进来。薛阳蹦到电脑那儿去看最终榜:“怎么样怎么样?”<br />
白棣喝着冰镇可乐感叹:“安安太牛了。”<br />
全国第一。<br />
窦凯航毫不意外,在薛阳“喔喔喔喔——”的声音里回到林珑身侧,那种英俊是与生俱来的耀眼,是放在人海人潮中也冲不淡的气息。他在训练室的明亮灯光下勾唇,说当然了我们安安最厉害,递给她一包小熊饼干。<br />
他挨着她,低声说着别人都听不到的话,剪断盒子外面的胶带,去掉一层又一层包装,叫薛阳:“来帮我们拍张照。”<br />
……<br />
后来的后来,y大又一届新生们坐在台下仰头听校队师兄宣讲,由于上一年林珑和窦凯航的战绩,现场几乎是座无虚席。有人看着大屏幕上的一张照片好奇:“哇,这就是国家集训队吗?”<br />
“林珑学姐和凯航学长桌上的杯子为什么是反的,学姐的杯壁上面有dkh,学长的是ll。”<br />
袁天咳嗽:“这是他们互相送的。”<br />
新生们集体哇塞,为了论坛上那个经久不息的“窦凯航和林珑是不是在一起”的猜测睁大眼睛:“送杯子的寓意不就是……”<br />
袁天继续咳嗽:“这个问题,你可以等到入队以后,亲口去问问他们。”<br />
终于有了新的小朋友陪他们吃狗粮。<br />
谁说单身率居高的计算机没有甜甜的爱情故事。<br />
第62章 华国派出的是,林珑、窦凯航<br />
七月二十三日,大暑,亚计协官网上公布选站情况。页面链接在发出去的十分钟内访问量破万,不少队伍专门守在电脑前等十二点看分组名单。整版内容被迅速转发到论坛里,分站赛讨论高楼在飞快地盖。<br />
[终于公布了,我看看今年谁来守主场——啊,果然是林珑窦凯航]<br />
[省流版:林珑窦凯航华国站+马来西亚站;周翊白棣沈步之日本站+新加坡站;薛阳姚璐阿联酋站+泰国站;韩泉罗禹庞鸣方印度站+越南站]<br />
[果然大佬们都是商量好的,都不撞]<br />
[毕竟是要跟国外抢名额啊]<br />
[不是,韩泉他们也太倒霉了吧!印度站有李俊升,越南站有李栋恒,新加坡双雄全遇上了]<br />
[可能是因为去年运气太好了……]<br />
[确实,去年j大竟然两站都没有遇到红名队……今年才是正常情况啊,凯神他们马来西亚站也要打伊藤翔平,薛神他们阿联酋站也要打朴志赫,这才是亚预赛竞争的常态]<br />
[这时候真的格外羡慕翊神]<br />
[日本+新加坡真是毫无门票压力只追求实战价值的报法……]<br />
[啊,网络预赛安排也出来了]<br />
……<br />
并不是报了名就一定能去分站赛。<br />
每一站都会先安排网络预赛进行初筛选,前一百名的队伍进入线下。按照往年情况,队伍平均水准在黄名的应该不用太担心,而绿名是一道摇摆在能进或不能进的分界线。<br />
十一级等级制度中,黄名和绿名是各校队里最常见到的颜色。<br />
如果说红名和橙名之间像是神与仙的差距,橙名和黄名之间则隔开了天才和普通人。<br />
林珑这样的毕竟是极少数,虽然才刚要青名,但大家都知道那只是因为她入门晚,升级要求的海量积分需要时间去累积。而大多数正常意义上的学霸,在竞赛领域奋斗数年,最终都会停在黄名,这就已经足够让很多人望其项背,是校队主力甚至核心。<br />
而绿名多是某几方面比较突出但又没有那么全面的,成绩不稳定但有潜力,哪次题目顺手就能冲入排行榜前列,甚至能超过一些黄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