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节
('<!--<center>AD4</center>-->\n\t\t\t\t ……那他拼着太子殿下责骂,也要将礼物换下来。<br/><br/> “去吧!”刘据看着任平心怀鬼胎的模样,也懒得说教。挥挥手打发出去了。<br/><br/> “诺!”任平躬了躬身,这回是真出去了。<br/><br/> ……<br/><br/> 待到书房内又剩下自己一人了,刘据漫不经心的回到案几前做好。随手拿起案几上的刻刀和竹简,感觉到手腕处的酸痛,不由得再次叹气。<br/><br/> “再忍耐一下吧!过几日读书习字就能轻松很多了。”<br/><br/> 这么一想,刘据又提起心神在竹简上不断的写写画画了。<br/><br/> 三日之期转瞬即逝。虽然刘彻没有明说,但是刘据从刘彻的态度当中觉察到了刘彻对于歼灭匈奴之策的兴趣和认同。既然如此,早晚刘彻都会将这个计策提上朝会。所以当务之急,刘据必须要将奏疏彻底完善。因为刘据是最熟悉这个计策的人,为了不让这个计策在实施的过程当中出现各种问题,刘据宁可现在受累一些,防患于未然。<br/><br/> 并且教化愚民一事在整个计策中占了很重要的地位。而谈到教化授课,简牍就是很重要的。可是自京城到漠北,路途太过遥远,而竹简的体积又大又重,难以搬运。所以刘据下意识的想到了后世普遍的笔墨纸砚。<br/><br/> 刘据十分庆幸,自己当初魂游太虚的时候因一时好奇观看了蔡侯造纸的全过程,现在方才能补充这个重要的环节。相信纸笔造出之后,汉朝的文风会更上一筹。<br/><br/> 最主要的是,刘据亲眼目睹了草纸造出之后的巨大利润。大汉由于连年对匈奴的征战,已经耗费量多。国库空虚,已成掣肘。然而休养生息,开源节流迫在眉睫。所以刘彻这两年的举措也多在于敛财。只是节流变法虽然有些奏效,但是后患也有混多。长此以往,刘据担心刘彻会像上一世那般弄得民怨沸腾。<br/><br/> 这是刘据不愿意看到的。所以刘据想尽办法希望能帮助刘彻度过这些难关。如果……刘彻看到自己的价值,就不会轻易丢弃了吧!<br/><br/> 刘据不禁自嘲苦笑。对于刘彻的现实主义,刘据的体会最深刻。从前世刘彻对待舅舅卫青的态度上刘据就知道,自己这个父皇对于能为自己创造利益的人有着异常宽厚的纵容之心。所以纵使刘彻对自己不满,自己也安然活到了卫青逝世之前。<br/><br/> 既然如此,刘据只好想方设法成为有用的人。<br/><br/> 帝王的怜悯宠爱最是依靠不得的,虽然现在刘彻对他百般纵容,可是一旦有天自己威胁到了他的切身利益,刘据不敢保证刘彻会不会再次毫不犹豫的抛弃他。<br/><br/> 既然如此,就让我成为你身边最有利用价值的那个人。让你无论何时舍弃了我,都犹如刮骨剔肉般的疼痛。让你一旦推开我,就犹如被人断了手脚一般的虚弱。那么……你是不是会永远忍受我的存在?<br/><br/> 脑海中突然浮现出后人说过的一句话,要想不被抛弃,就努力成为不可替代的人吧!<br/><br/> 刘据唇边勾勒出一丝完美的弧度。<br/><br/> “后世之鉴,前人之师”,此言大善。<br/><br/> 后人诚不我欺!<br/><br/> 第36章<br/><br/> 太子宫中的异常举动,隔天就有人将情报递到了刘彻的桌案前。<br/><br/> 手中握着刻满情报的绢布,刘彻有些好奇的扬了扬眉:“笔墨纸砚……什么东西?”<br/><br/> “回禀陛下,微臣并不清楚。只是看太子殿下的意思,好像是可以书写的工具。”台阶下面,张汤也是颇为疑惑的猜测到。<br/><br/> “……罢了!随他去吧!今后,你们锦衣卫的重点还是放到朝中大臣,地方官员以及各诸侯的身上吧!国之利器,可不是用来监视大汉储君的一举一动。”刘彻目光灼灼的看着下面貌似恭谨的张汤,敲打道。<br/><br/> “诺!”张汤心下一惊,立即躬身应道。想了半天,还是小心翼翼地开口询问:“那太子殿下身边保护的锦衣卫,是不是……撤下?”<br/><br/> “……”闻言,刘彻不着痕迹的皱了皱眉。“撤下<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吧!”<br/><br/> “可是……”张汤想了想, y_u 言又止。<br/><br/> “有话就说,支支吾吾的做什么?”见状,刘彻有些不耐烦的说道。<br/><br/> “如果将太子殿下身边的暗卫都撤掉,那么太子殿下的安全如何保证?万一再有人行刺的话……”张汤低眉敛目的小心说道。适才刘彻说道撤离太子殿下身边的锦衣卫时,张汤敏锐的觉察到了陛下的迟疑。想来陛下也不愿意将太子殿下身边的眼线都撤走,只不过出于某种顾虑,不想让他们这些心腹知道陛下在太子殿下身边设置眼线吧!<br/><br/> 想来也是要在他们这些臣子的面前树立太子殿下的威仪。<br/><br/> 电光火石之间,张汤就揣摩到了汉武帝刘彻的心思。当下百感交集。自己服侍的这位帝王究竟是什么心 x_io_ng ,他们这些备受重用的宠臣最是清楚不过。<br/><br/> 刘彻看似宽容大度,其实最是记恨小气刚愎自用的。现如今居然这么心心念念的把一个人放在心上。不论这种宠爱能保持多久,张汤发誓,在陛下逝去之前,都要对那位温和宽厚的太子殿下保持最恭谨的态度。<br/><br/> “……爱卿的话也不无道理。太子殿下的安危确实重要。那就将太子殿下身边的暗卫保留一半吧!记住,只是保护太子殿下的安危。”刘彻龙颜大悦。他恨不得时时刻刻都知道刘据的一举一动,张汤的话,整对了他的心思。只是——<br/><br/> 视线扫过恭谨站立的张汤。他重用的这些臣子太会揣摩他的心思了。最好不要擅做主张,离间了他和据儿之间的感情才是。<br/><br/> “陛下圣明!”张汤躬身敬道。心下暗笑不已,都称呼爱卿了。看来自己的猜测果然不错。陛下他对于太子……还真是圣宠不已啊!<br/><br/> “好了,你先退下吧!”刘彻摆了摆手,示意张汤退下。<br/><br/> “诺!”闻言,张汤立即大行跪拜,然后缓缓退出了大殿。<br/><br/> “朕的寿辰?”待张汤的身影完全消失在大殿之内,刘彻拿起案几上的竹简,若有所思的低喃。<br/><br/> 御花园——<br/><br/> 在书房接连呆了三天,废寝忘食。总算是将奏疏写的条理分明,头头是道。上午的时候已经将奏疏正式上陈给父皇,剩下的事情就不是他能做主的了。<br/><br/> 因此刘据此刻分外清闲。转头看见外面天气不错,旋即兴致颇好的逛到御花园。<br/><br/> 春光艳丽晴方好,园中草色新新,已然有了回春的迹象。清风徐徐,日光融融,让人顿时疲惫全消。<br/><br/> 刘据立时间觉得精神好多了。正 y_u 寻个亭子小坐片刻。突然听闻前面传来丝竹之声。<br/><br/> 有些好奇的循声而去。走过一个羊肠小道,穿过一片假山花石,声音渐渐真切。又顺着鹅卵石路前走了百十来步。眼前阔然开朗。<br/><br/> 一片盛开的桃林之中,丝竹声声,倾城女子于桃花间轻歌曼舞,云袖翩翩飞舞,举手投足,眼波流转,尽显风流。<br/><br/> 刘据凝神细看,不由得诧异——却是那个赫赫有名的李夫人。<br/><br/> 北方有佳人倾城又倾国的李夫人,色衰而爱弛的李夫人。<br/><br/> “太子殿下……”<br/><br/> 这厢李夫人也注意到了刘据的身影,当下止住歌舞,上前见礼道。<br/><br/> “起身吧!”刘据温和笑道。目光一个逡巡,就看到一旁手持管萧的李延年和几个乐工。桃花深处若隐若现一块绛色衣袂,待人走上前来,才发现是一<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