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5章 一个句號
邻村有个很厉害的老木匠,在十里八乡都很有名。
年轻的时候,大家排著队请他帮打家具,不止能打家具,还能修復木艺,听说已经是地主家的座上宾。
现在老了,將手艺都传给了儿子,很少出山了。
七叔公对四伯的原话是:
“去,看看那老傢伙死了没有,没死就抬过来给我们修牌匾。”
苏渺一脸惊奇的听著,还有这么请人办事的吗?
三婆笑道:“你七叔公和老罗是老同学,年轻的时候好得能穿一条裤子,后来一起喜欢上了一个姑娘,之后就天天打仗。
虽然那姑娘后来嫁给了別人,这两个还是没好起来,每次见面都掐,这都半个世纪过去了,还是这样。”
“这……那罗阿公会来帮我们修牌匾吗?”
“来!只要他还能动,就一定会来!”七叔公一脸篤定的说。
苏渺虽然在学校里也上了文物修復的课,但是她一个理论多於实际的在校生还是不要逞强了,这么宝贵的东西不能有任何闪失,还得是让专业的人来修。
原本,她是计划如果在这里找不到能做牌匾修復的好手,那她开学的时候就將牌匾带去京城,厚著脸皮请文教授帮忙找能做修復的专家。
既然七叔公已经有了合適的人选,那就免了这一遭,她也能好好学习一下老师傅的手艺。
大过年的,即使是要去请,也没能来这么快,苏渺和父亲先回了寧县。
他们不常住在寧县的院子,虽然平时二伯和二伯母偶尔回来打扫一下院子,但始终还是缺这少那的,聚餐不便。
所以,这两年他们和潘家的相聚都是在潘家。
次日,两人又是准备了一堆的年礼上了门。
他们开车进潘家所住的大院时,腊月的阳光正斜斜地打在斑驳的红砖墙上,把墙根处残留的鞭炮碎屑照得发亮。
硫磺的硝烟味还没散尽,混著家家户户窗缝里飘出的饭菜香气。
刚下车,就看到潘妈从三楼的阳台探出头来招手:
“元正,渺渺,你们来了!快上来!小胖快下去帮你契爸提东西。”
她穿著件枣红色的对襟袄,头髮用根玉簪松松挽著,鬢角有几缕碎发被风拂得飘起来。
苏渺仰头朝阳台挥挥手,鼻尖被寒风吹得有点发红。
她今天穿了件蓝色的羊毛大衣,领口露出半截浅灰色的高领毛衣,衬得小脸愈发白净。
苏渺下车和潘妈打招呼,还没来得及將后备箱里的年礼都拎出来,穿得像个红包的小胖哥就下来了。
“哥,新年快乐!你越来越帅了!”
“契爸,渺渺新年快乐!万事如意啊!嘿,渺渺最越来越甜了,得给你封个超大红包才行。”
潘爸潘妈一如既往的热情,摆了一桌的好菜,除了平时过年必备的那些菜,潘爸还燉了一锅羊肉,热气腾腾的,香味瀰漫整间房子。
两家人边吃边聊,虽然人不多,但是气氛无比的好。
小胖哥笑道:
“我妈老早就盼著你们来了,还没有约定的时间呢,大院里一有动静就往外看。”
潘妈不停地给苏渺夹菜,说:
“誒哟,我这不是太久没见渺渺了嘛!想得很,渺渺,一会儿吃完饭和契妈到房间里,我准备了好多东西给你。”
“好,契妈,我一会儿也有东西送给你。”苏渺甜甜的回答。
潘爸则和苏元正对饮,喝得不亦乐乎。
“老苏啊,在京城一切都顺利吧,那边毕竟是首都,各方面都比我们小地方要复杂些。”潘爸举起杯子,和苏元正轻轻一碰。
苏元正仰头喝了一口,咂咂嘴:“都还顺利,处到的朋友都很不错,凡事都愿意帮忙。我们已经把隔壁铺子给买下来,打通装修好了。
过年前也搞了活动,现在那边店铺的规模已经和邕城总店差不多了,就是餐品有一些差別而已,比较迎合那边人的喜好。”
“那感情好啊,现在等於是已经有了三个大的餐饮店,还有食品厂,短短几年时间能做到这样的规模真是了不起啊。”
“渺渺脑子灵,朋友们也肯帮忙,这才能把生意搞起来。小胖更厉害了,直接走在前沿了,房地產行业前景大空间大,將来他肯定更厉害。”
小胖哥给两位长辈倒酒,笑道:
“两位老爹再继续夸下去,我和渺渺就真的要脸红了。”
在一旁啃巴比的苏渺抬头说:
“我不脸红,我是真聪明,这几天还给家里解决了一件大事。”
潘妈好奇地问:
“对了,之前打电话的时候你说老家有事,得迟一些回寧县。是什么事?要不要紧?”
苏渺和父亲对视了一眼,將牌匾回归的事情简单说了一下,从陈家上门求助,到两块牌匾凑齐。
苏渺最后说:“现在已经解决好了,估计过几天能请来老师傅修牌匾。”
潘爸正喝著酒,闻言动作顿了顿,眉头微微皱起:
“陈德贵?孙志成?是不是农业局的陈德贵和原g安局长孙志成?”
苏渺愣了一下:“是啊,契爸认识他们?”
然后她转念一想,潘家在寧县扎根这么深,对单位里的人肯定是知道不少的,何况听说那孙志成官职还不低。
潘妈在一旁接口道:
“何止认识,老潘前天才去参加孙局长的追悼会呢,大过年的,也挺晦气。不过都是单位的,以前有过交集,不去又不行。”
“孙志成…… 过世了?” 苏元正手里的酒杯晃了一下,酒液溅出几滴在桌面上。
他和苏渺齐齐看向潘爸,眼神里满是惊讶。
潘爸放下酒杯,回答道:
“嗯,听说是前天晚上突发脑溢血过世的,葬礼办得那叫一个急,只停灵了一个晚上,昨天办了追悼会立马下葬了,连远嫁外地的女儿都没能赶回来。”
潘爸眯起眼睛思考了几秒,继续说:“你们说陈德贵去討了牌匾,难怪了……听我在医院的朋友说,去世前还闹了一出。”
苏渺问道:“闹了一出?会不会是和我们家的牌匾有关?”
年轻的时候,大家排著队请他帮打家具,不止能打家具,还能修復木艺,听说已经是地主家的座上宾。
现在老了,將手艺都传给了儿子,很少出山了。
七叔公对四伯的原话是:
“去,看看那老傢伙死了没有,没死就抬过来给我们修牌匾。”
苏渺一脸惊奇的听著,还有这么请人办事的吗?
三婆笑道:“你七叔公和老罗是老同学,年轻的时候好得能穿一条裤子,后来一起喜欢上了一个姑娘,之后就天天打仗。
虽然那姑娘后来嫁给了別人,这两个还是没好起来,每次见面都掐,这都半个世纪过去了,还是这样。”
“这……那罗阿公会来帮我们修牌匾吗?”
“来!只要他还能动,就一定会来!”七叔公一脸篤定的说。
苏渺虽然在学校里也上了文物修復的课,但是她一个理论多於实际的在校生还是不要逞强了,这么宝贵的东西不能有任何闪失,还得是让专业的人来修。
原本,她是计划如果在这里找不到能做牌匾修復的好手,那她开学的时候就將牌匾带去京城,厚著脸皮请文教授帮忙找能做修復的专家。
既然七叔公已经有了合適的人选,那就免了这一遭,她也能好好学习一下老师傅的手艺。
大过年的,即使是要去请,也没能来这么快,苏渺和父亲先回了寧县。
他们不常住在寧县的院子,虽然平时二伯和二伯母偶尔回来打扫一下院子,但始终还是缺这少那的,聚餐不便。
所以,这两年他们和潘家的相聚都是在潘家。
次日,两人又是准备了一堆的年礼上了门。
他们开车进潘家所住的大院时,腊月的阳光正斜斜地打在斑驳的红砖墙上,把墙根处残留的鞭炮碎屑照得发亮。
硫磺的硝烟味还没散尽,混著家家户户窗缝里飘出的饭菜香气。
刚下车,就看到潘妈从三楼的阳台探出头来招手:
“元正,渺渺,你们来了!快上来!小胖快下去帮你契爸提东西。”
她穿著件枣红色的对襟袄,头髮用根玉簪松松挽著,鬢角有几缕碎发被风拂得飘起来。
苏渺仰头朝阳台挥挥手,鼻尖被寒风吹得有点发红。
她今天穿了件蓝色的羊毛大衣,领口露出半截浅灰色的高领毛衣,衬得小脸愈发白净。
苏渺下车和潘妈打招呼,还没来得及將后备箱里的年礼都拎出来,穿得像个红包的小胖哥就下来了。
“哥,新年快乐!你越来越帅了!”
“契爸,渺渺新年快乐!万事如意啊!嘿,渺渺最越来越甜了,得给你封个超大红包才行。”
潘爸潘妈一如既往的热情,摆了一桌的好菜,除了平时过年必备的那些菜,潘爸还燉了一锅羊肉,热气腾腾的,香味瀰漫整间房子。
两家人边吃边聊,虽然人不多,但是气氛无比的好。
小胖哥笑道:
“我妈老早就盼著你们来了,还没有约定的时间呢,大院里一有动静就往外看。”
潘妈不停地给苏渺夹菜,说:
“誒哟,我这不是太久没见渺渺了嘛!想得很,渺渺,一会儿吃完饭和契妈到房间里,我准备了好多东西给你。”
“好,契妈,我一会儿也有东西送给你。”苏渺甜甜的回答。
潘爸则和苏元正对饮,喝得不亦乐乎。
“老苏啊,在京城一切都顺利吧,那边毕竟是首都,各方面都比我们小地方要复杂些。”潘爸举起杯子,和苏元正轻轻一碰。
苏元正仰头喝了一口,咂咂嘴:“都还顺利,处到的朋友都很不错,凡事都愿意帮忙。我们已经把隔壁铺子给买下来,打通装修好了。
过年前也搞了活动,现在那边店铺的规模已经和邕城总店差不多了,就是餐品有一些差別而已,比较迎合那边人的喜好。”
“那感情好啊,现在等於是已经有了三个大的餐饮店,还有食品厂,短短几年时间能做到这样的规模真是了不起啊。”
“渺渺脑子灵,朋友们也肯帮忙,这才能把生意搞起来。小胖更厉害了,直接走在前沿了,房地產行业前景大空间大,將来他肯定更厉害。”
小胖哥给两位长辈倒酒,笑道:
“两位老爹再继续夸下去,我和渺渺就真的要脸红了。”
在一旁啃巴比的苏渺抬头说:
“我不脸红,我是真聪明,这几天还给家里解决了一件大事。”
潘妈好奇地问:
“对了,之前打电话的时候你说老家有事,得迟一些回寧县。是什么事?要不要紧?”
苏渺和父亲对视了一眼,將牌匾回归的事情简单说了一下,从陈家上门求助,到两块牌匾凑齐。
苏渺最后说:“现在已经解决好了,估计过几天能请来老师傅修牌匾。”
潘爸正喝著酒,闻言动作顿了顿,眉头微微皱起:
“陈德贵?孙志成?是不是农业局的陈德贵和原g安局长孙志成?”
苏渺愣了一下:“是啊,契爸认识他们?”
然后她转念一想,潘家在寧县扎根这么深,对单位里的人肯定是知道不少的,何况听说那孙志成官职还不低。
潘妈在一旁接口道:
“何止认识,老潘前天才去参加孙局长的追悼会呢,大过年的,也挺晦气。不过都是单位的,以前有过交集,不去又不行。”
“孙志成…… 过世了?” 苏元正手里的酒杯晃了一下,酒液溅出几滴在桌面上。
他和苏渺齐齐看向潘爸,眼神里满是惊讶。
潘爸放下酒杯,回答道:
“嗯,听说是前天晚上突发脑溢血过世的,葬礼办得那叫一个急,只停灵了一个晚上,昨天办了追悼会立马下葬了,连远嫁外地的女儿都没能赶回来。”
潘爸眯起眼睛思考了几秒,继续说:“你们说陈德贵去討了牌匾,难怪了……听我在医院的朋友说,去世前还闹了一出。”
苏渺问道:“闹了一出?会不会是和我们家的牌匾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