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师妹照例在饲养室记录小白鼠的情况。<br />
然而当巡视到其中一个恒温箱时,我们发现本应关着三只实验鼠的笼子现在只剩一只。<br />
我立刻上前检查。<br />
就在这时,那只仅剩的小白鼠转过身——<br />
它身上的白毛已经殷红一片。<br />
鲜血顺着毛发滴落在笼底的木屑上。<br />
一团血肉糢糊的东西正被它环在胸前。<br />
那不是别的,正是与它同笼饲养的小鼠脑袋!<br />
师妹的尖叫瞬间吸引了整个实验室的目光。<br />
大家纷纷围拢过来。<br />
没人注意到,实验台上一只被麻醉了的大白鼠此刻正在逐渐苏醒。<br />
「何……」师兄脸色苍白,「我完了。」<br />
他抓着自己蜷曲的金发,瘫倒在椅子上。<br />
碧蓝色的眸子变得暗淡无光:「我完蛋了。i'm done.」<br />
我们随后把实验室翻了个底朝天,但依旧无济于事。<br />
戴教授最终将事故如实上报,并提交了全部的数据资料。<br />
「由于这次逃逸的是正常的大白鼠,而非实验失败的小白鼠,所以教授才会给出『三级』的风险评估。」<br />
「我发誓,在这个过程里不存在任何的蓄意瞒报。」<br />
「原来是这样……」<br />
汪教授若有所思地靠在椅背上。<br />
「小何姐,」孙宁凑上来,「你知道为什么二期实验会失败吗?」<br />
我摇头。<br />
这件事发生之后项目就关停了,失败的原因也一并尘封。<br />
「因为温度。」<br />
「h病毒对环境温度非常敏感,大鼠的体温大约在39°c左右,而小鼠则是在37°c~39°c的范围内浮动。」<br />
「一期实验里,实验体的高温限制了病毒的活性,所以才没有呈现出异常。小何姐,那只逃跑的大白鼠应该就是无症状携带者。」<br />
3<br />
这么说来,人体的温度岂不是病毒最惬意的繁殖区间了?<br />
想到这,我索性将心里的疑问一股脑问出来。<br />
「汪叔叔,h病毒到底是怎么传播的?我觉得它和实验室的初代版本相比有很多不同。」<br />
「你的感觉是对的。」<br />
他点点头,「从泄露到感染第一个人类,h病毒发生了诸多变化。」<br />
「小杭,你对这个病毒有什么看法?」<br />
我想了想:「在很早之前,我认为可能存在『先天免疫』,即所有活下来的幸存者都天生拥有抗体。但这个结论后来被推翻了。」<br />
因为越到后面,这个猜想越站不住脚。<br />
「七天爆发」「地域限制」「独居者拥有更高生存率」……<br />
随着新的线索不断出现,「先天免疫」这个说法显然无法提供令人信服的解释。<br />
「你们应该是发现病毒不具有传染性才这么推测的吧。算是猜对了一半。」<br />
他示意孙宁搬来白板,「为了方便理解,我们可以将感染大致分成两个时期。」<br />
他分别在白板左右写下「传染期」和「发病期」。<br />
「其实病毒的传播方式非常传统,就是体液传播。」<br />
「它从破损的皮肤黏膜进入人体之后,会快速向皮脂腺、唾液腺、泪腺等器官扩散。导致宿主产生的所有体液均携带大量病毒。」<br />
「同时,它还会延缓伤口愈合的速度,使感染效率进一步提高。」<br />
我点点头。<br />
「先天免疫」果然还是有问题的。<br />
正是因为存在互相感染,才会区分出独居和群居两种不同的感染概率。<br />
毕竟每增加一个人,就会增加一倍的感染风险。<br />
合住的人越多,感染的概率也就越大。<br />
所以那些在爆发当天逃出家门的居民——他们大概率也感染了病毒,只是发作得比较晚,才会被先一步变成丧尸的家人吃掉。<br />
「当然,只有这一条根本算不了什么。」<br />
汪教授随后在白板的中央划下一条分割线。<br />
「这个病毒最狡猾的地方在于——它的感染期和发病期在时间上完全不重合!」<br />
「换句话说,只要你还在源源不断地感染健康的人体,你自身就不会发病。」<br />
「反之,当你身边再也没有生物体可供传染的时候,你才会缓慢过渡至发病期。」<br />
「这个时间通常在一周左右。」<br />
「什么……」<br />
我愣住了。<br />
「所以,与其说是由于『感染』导致的病发,不如说是『隔离』导致的病发。」<br />
孙宁在一旁补充道。<br />
「入城的军队同理。」孙宁在一旁补充道,「进入春申市后,他们被动进入了隔离的状态。」<br />
「没错。」<br />
汪教授停顿了一下,继续说下去。<br />
「结合这两点,你应该能理解为什么军队会最先沦陷。」<br />
「封闭化的管理、同吃同住、再加上训练造成的家常便饭的伤口。」<br />
「我们来回忆一下。」<br />
他翻开手边的资料递给我。<br />
「春申市最先发病的地方包括拘留所、警察局、寄宿学校、供水厂的员工宿舍、医院住院部、养老院等等。这些或多或少都满足了以下几个条件。」<br />
「人员流动性不大、活动轨迹单一,且这些地方的人口数量较小,本身就没有多少人可供传染。」<br />
「病毒一旦在其中传播开来,很快会来到发病阶段。」<br />
所以,「爆发」更接近于一种指标。<br />
当一个区域内的感染接近饱和,「爆发」就开始了。<br />
它并不象征着传播的开始,相反,它恰恰代表着传播的完结。<br />
一切对于已经发病患者的控制都是无用的,也根本无法阻断传播链。<br />
至此,一切常规的防疫手段在h病毒面前完全失效。<br />
我震惊得说不出话来。<br />
「这次病毒的隐匿性远超寻常。」<br />
汪教授放下白板笔。<br />
「我们无从判断它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在市内流传,但可以确定的是,它一定传播了很久。」<br />
「三个月?五个月?也可能从泄露的当天,它就已经选定人类作为最终宿主。」<br />
「那发病期又是怎么回事?」<br />
我追问道。<br />
它们为什么会呈现这样的外貌和习性?为什么会畏惧火焰?为什么能活这么久?<br />
为什么医院的丧尸和先前遇到的截然不同?<br />
无数的疑问盘旋在我的脑海里。<br />
4<br />
「严格来说,在『传染期』和『发病期』之间还有一段『过渡期』。」<br />
「在这个阶段,感染者会变得愈发暴躁,也极易和他人产生肢体冲突。相当于是病毒在为传播做最后的挣扎。」<br />
教授推了推眼镜。<br />
「这些打架的,一半进了警局,一半进了医院。」孙宁指着资料,「所以这两个地方的感染率都高得吓人。」<br />
我想起来了。<br />
封城前确实有看到医院外科爆满的消息,原来是这样。<br />
「从『传染期』过渡至『发病期』的过程,也是人逐渐失去理智的过程。」<br />
「随着病毒在体内不断复制,达到一定数量后,它们就会上行侵入中枢神经。」
然而当巡视到其中一个恒温箱时,我们发现本应关着三只实验鼠的笼子现在只剩一只。<br />
我立刻上前检查。<br />
就在这时,那只仅剩的小白鼠转过身——<br />
它身上的白毛已经殷红一片。<br />
鲜血顺着毛发滴落在笼底的木屑上。<br />
一团血肉糢糊的东西正被它环在胸前。<br />
那不是别的,正是与它同笼饲养的小鼠脑袋!<br />
师妹的尖叫瞬间吸引了整个实验室的目光。<br />
大家纷纷围拢过来。<br />
没人注意到,实验台上一只被麻醉了的大白鼠此刻正在逐渐苏醒。<br />
「何……」师兄脸色苍白,「我完了。」<br />
他抓着自己蜷曲的金发,瘫倒在椅子上。<br />
碧蓝色的眸子变得暗淡无光:「我完蛋了。i'm done.」<br />
我们随后把实验室翻了个底朝天,但依旧无济于事。<br />
戴教授最终将事故如实上报,并提交了全部的数据资料。<br />
「由于这次逃逸的是正常的大白鼠,而非实验失败的小白鼠,所以教授才会给出『三级』的风险评估。」<br />
「我发誓,在这个过程里不存在任何的蓄意瞒报。」<br />
「原来是这样……」<br />
汪教授若有所思地靠在椅背上。<br />
「小何姐,」孙宁凑上来,「你知道为什么二期实验会失败吗?」<br />
我摇头。<br />
这件事发生之后项目就关停了,失败的原因也一并尘封。<br />
「因为温度。」<br />
「h病毒对环境温度非常敏感,大鼠的体温大约在39°c左右,而小鼠则是在37°c~39°c的范围内浮动。」<br />
「一期实验里,实验体的高温限制了病毒的活性,所以才没有呈现出异常。小何姐,那只逃跑的大白鼠应该就是无症状携带者。」<br />
3<br />
这么说来,人体的温度岂不是病毒最惬意的繁殖区间了?<br />
想到这,我索性将心里的疑问一股脑问出来。<br />
「汪叔叔,h病毒到底是怎么传播的?我觉得它和实验室的初代版本相比有很多不同。」<br />
「你的感觉是对的。」<br />
他点点头,「从泄露到感染第一个人类,h病毒发生了诸多变化。」<br />
「小杭,你对这个病毒有什么看法?」<br />
我想了想:「在很早之前,我认为可能存在『先天免疫』,即所有活下来的幸存者都天生拥有抗体。但这个结论后来被推翻了。」<br />
因为越到后面,这个猜想越站不住脚。<br />
「七天爆发」「地域限制」「独居者拥有更高生存率」……<br />
随着新的线索不断出现,「先天免疫」这个说法显然无法提供令人信服的解释。<br />
「你们应该是发现病毒不具有传染性才这么推测的吧。算是猜对了一半。」<br />
他示意孙宁搬来白板,「为了方便理解,我们可以将感染大致分成两个时期。」<br />
他分别在白板左右写下「传染期」和「发病期」。<br />
「其实病毒的传播方式非常传统,就是体液传播。」<br />
「它从破损的皮肤黏膜进入人体之后,会快速向皮脂腺、唾液腺、泪腺等器官扩散。导致宿主产生的所有体液均携带大量病毒。」<br />
「同时,它还会延缓伤口愈合的速度,使感染效率进一步提高。」<br />
我点点头。<br />
「先天免疫」果然还是有问题的。<br />
正是因为存在互相感染,才会区分出独居和群居两种不同的感染概率。<br />
毕竟每增加一个人,就会增加一倍的感染风险。<br />
合住的人越多,感染的概率也就越大。<br />
所以那些在爆发当天逃出家门的居民——他们大概率也感染了病毒,只是发作得比较晚,才会被先一步变成丧尸的家人吃掉。<br />
「当然,只有这一条根本算不了什么。」<br />
汪教授随后在白板的中央划下一条分割线。<br />
「这个病毒最狡猾的地方在于——它的感染期和发病期在时间上完全不重合!」<br />
「换句话说,只要你还在源源不断地感染健康的人体,你自身就不会发病。」<br />
「反之,当你身边再也没有生物体可供传染的时候,你才会缓慢过渡至发病期。」<br />
「这个时间通常在一周左右。」<br />
「什么……」<br />
我愣住了。<br />
「所以,与其说是由于『感染』导致的病发,不如说是『隔离』导致的病发。」<br />
孙宁在一旁补充道。<br />
「入城的军队同理。」孙宁在一旁补充道,「进入春申市后,他们被动进入了隔离的状态。」<br />
「没错。」<br />
汪教授停顿了一下,继续说下去。<br />
「结合这两点,你应该能理解为什么军队会最先沦陷。」<br />
「封闭化的管理、同吃同住、再加上训练造成的家常便饭的伤口。」<br />
「我们来回忆一下。」<br />
他翻开手边的资料递给我。<br />
「春申市最先发病的地方包括拘留所、警察局、寄宿学校、供水厂的员工宿舍、医院住院部、养老院等等。这些或多或少都满足了以下几个条件。」<br />
「人员流动性不大、活动轨迹单一,且这些地方的人口数量较小,本身就没有多少人可供传染。」<br />
「病毒一旦在其中传播开来,很快会来到发病阶段。」<br />
所以,「爆发」更接近于一种指标。<br />
当一个区域内的感染接近饱和,「爆发」就开始了。<br />
它并不象征着传播的开始,相反,它恰恰代表着传播的完结。<br />
一切对于已经发病患者的控制都是无用的,也根本无法阻断传播链。<br />
至此,一切常规的防疫手段在h病毒面前完全失效。<br />
我震惊得说不出话来。<br />
「这次病毒的隐匿性远超寻常。」<br />
汪教授放下白板笔。<br />
「我们无从判断它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在市内流传,但可以确定的是,它一定传播了很久。」<br />
「三个月?五个月?也可能从泄露的当天,它就已经选定人类作为最终宿主。」<br />
「那发病期又是怎么回事?」<br />
我追问道。<br />
它们为什么会呈现这样的外貌和习性?为什么会畏惧火焰?为什么能活这么久?<br />
为什么医院的丧尸和先前遇到的截然不同?<br />
无数的疑问盘旋在我的脑海里。<br />
4<br />
「严格来说,在『传染期』和『发病期』之间还有一段『过渡期』。」<br />
「在这个阶段,感染者会变得愈发暴躁,也极易和他人产生肢体冲突。相当于是病毒在为传播做最后的挣扎。」<br />
教授推了推眼镜。<br />
「这些打架的,一半进了警局,一半进了医院。」孙宁指着资料,「所以这两个地方的感染率都高得吓人。」<br />
我想起来了。<br />
封城前确实有看到医院外科爆满的消息,原来是这样。<br />
「从『传染期』过渡至『发病期』的过程,也是人逐渐失去理智的过程。」<br />
「随着病毒在体内不断复制,达到一定数量后,它们就会上行侵入中枢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