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
沈渊安排的明明白白。<br />
苏晚晚不得不佩服。<br />
两批粮食,一南一北,皆是他的安排。<br />
“这些物资能送到北境,给边关将士吃,也算是适得其所。”<br />
苏晚晚一点都不心疼,甚至又去仓库放出来一些粮食,多弄了两车。<br />
夫妻二人准备在空间休息一夜,第二日再回通许县。<br />
大柳树村,沈兰和杨启光竟然赶着马车来了。<br />
夫妻二人带了不少礼,先经过沈渊家里,结果去敲了敲门,人不在。<br />
“你说你,你过来找三哥就自己回来呗,非要拉着我一起回来。”<br />
沈兰有些不乐意。<br />
她上次在村里丢了大脸,就有些不好意思回来。<br />
而且她觉得大伯一家似乎都不太喜欢她。<br />
“兰兰,这都是咱们的正经亲戚,就是没事,也该时常回来探望的,更何况我现在是有求于人,咱们夫妻一体,这亲戚又是你这边的亲戚,总不能我自己回来,不像话。”<br />
杨启光语气温柔,像是哄孩子一般,还亲昵地拉了拉媳妇的手。<br />
“我这不也来了吗?”<br />
沈兰的脸微微一红,看夫君握着自己的手,感觉心跳的厉害。<br />
“我就知道兰兰最好了,三哥不在,走,咱们去老宅看看。”<br />
杨启光把媳妇抱上马车,自己赶着马儿往老宅那边去。<br />
上一次他来过,自然也知道路。<br />
他记性向来都很好。<br />
村头的大爷大娘也认识沈兰,直到他们是沈家二房那边的女儿女婿,也就没拦着他们。<br />
杨启光很是和善,看到大爷大娘在树下搓麻绳,喊的也特别亲切:<br />
“大爷,大娘,你们忙着呢,别一直搓啊,得歇歇。”<br />
杨启光说完,还从马车上拿出一包瓜子和糖果来,直接送了过去。<br />
“你们没事嗑点瓜子,唠唠嗑。”<br />
看这沈家女婿这么客气,大爷大娘对他的印象挺好的,而且上一次沈渊宴请村民,他们对他就印象挺深刻的。<br />
全村都知道沈家二房的女儿嫁了一个特别好的小伙。<br />
那小伙有礼貌懂事,温和脾气好,关键是对媳妇特别好,不知道多少小媳妇们都羡慕沈兰,暗叹沈兰的好运。<br />
“那谢谢你了啊,你们这是去沈家老宅吗?”<br />
大爷还聊上了。<br />
杨启光点头:<br />
“嗯,本来要找三哥的,结果他人不在,我们去老宅看看大伯他们。”<br />
对这些村民,杨启光也是一脸和善,丝毫不嫌弃的样子。<br />
“那你们得去粉条作坊那边找他们去,那两口子现在也是忙的不行,估计也不在家。”<br />
大爷也十分热情。<br />
这孩子可真好,明明是县城里的小东家,对他们这么和气。<br />
“谢谢大爷,我们去那边找他们,只是不知道那作坊在哪里?”<br />
杨启光知道老宅的位置,却没去过那什么粉条作坊,立马虚心求问。<br />
第664章 杨启光留村里吃饭<br />
“好找,你们沿着那条河,走到村尾,那里有个水磨坊,就在那边。”<br />
大爷也热心地指了路,因为太好找,也没有亲自领着他们去。<br />
杨启光又是一番谢,告别了他们,这才带着沈兰往河边那边走。<br />
“你怎么对谁都这么温言细语的?”<br />
沈兰看着自己夫君跟那些村民很快打成一片,而且那些人似乎还很喜欢他,又骄傲又有一些气闷。<br />
为何就没人喜欢她呢?<br />
她的夫君好像很轻易就能取得别人的信任和喜欢。<br />
就像她,慢慢地也沉沦在他的温柔中。<br />
现在,她无比感激她娘,给她找了这么好一个夫君。<br />
“我就是这个性子啊,你又不是不知道。”<br />
杨启光一边赶马车,一边笑着回应。<br />
“可是有时候你会对我很凶。”<br />
沈兰不服气,又带着撒娇的意味,她现在满脸都写着幸福。<br />
“那是因为你做错了事,不是真凶,而且我后来又哄你了啊。”<br />
杨启光才不承认凶了她。<br />
沈兰瞪了他一眼,不再去看他。<br />
心中却是无比甜蜜。<br />
是啊,每次她做错事,他虽然会凶她,但是事后他依旧会来哄她。<br />
弄得她现在都不好意思做错事了。<br />
夫妻二人说笑着,路上碰到人杨启光就热情的喊人,也不管认识不认识,那是社牛的很。<br />
不多一会儿,他们就看到了水磨坊。<br />
那边的水磨转的厉害,他们看到大伯正在那里打红薯粉,一身灰扑扑的。<br />
而大伯娘则是在另一个水磨坊外头的另一个小作坊里拿着一把把的条状物,一把把搭在外头的绳子上准备晾晒。<br />
他们知道那就是粉条。<br />
听到有动静,沈松青往外看了一眼,看到是他们,也是有些诧异。<br />
杨启光已经跳下了马车,示意沈兰也下来,沈兰这才下来,看到那边的环境,又不想过去。<br />
里面灰扑扑的,有那粉末乱飞,不是很干净。<br />
不过杨启光却拉着她一起走过去,她也无法拒绝。<br />
“大伯,大伯娘,你们忙着呢。”<br />
杨启光大老远就喊了出来。<br />
张翠花和沈松青看到他,还有点讶异,再看到一旁的沈兰,更是震惊。<br />
他们不约而同地往四周看了看,并没有看到沈松明和冯春云两个人。<br />
真是奇了怪了,这沈兰没跟着父母,倒是跟着丈夫跑到这里来了。<br />
怕是她爹娘都说不动她来乡下吧。<br />
不过他们对杨启光印象还是很好的,侄女婿上门,自然要笑脸相迎。<br />
“你们怎么来了?哎哟,这里太乱,走,咱们到外头说去。”<br />
张翠花看了看这小作坊,堆的到处都是东西,就想着到外头说。<br />
杨启光似乎并不在意,连忙阻止:<br />
“大伯娘,没事的,正好我这第一次来,还真没见过粉条是怎么做出来的,我随便看一下。”<br />
杨启光似乎对粉条作坊很有兴趣。<br />
张翠花也没拒绝,还热情地拉着他介绍:<br />
“这作坊啊,其实是两个,这边是水磨,红薯从这里磨成粉,然后在这边沉淀,红薯淀粉再拿到那边做粉条......”<br />
做粉条的工艺也没什么不可看的,张翠花看杨启光感兴趣,就讲了几句。<br />
杨启光一脸惊叹,双眼放光:<br />
“三哥三嫂种出红薯,继而才有这粉条制作,怪不得百姓都称他们为活菩萨。”<br />
沈兰饶是再不懂事,这会儿看了这亮晶晶的粉条,也没说什么。<br />
这贡献,的确是无话可说。<br />
“大伯,大伯娘,你看如今市面上还很少有卖粉条的,毕竟红薯才种了两季,而且大部分都被官府收购走了,大伯娘家里若是有闲余,不如咱们合作卖这粉条如何?”<br />
杨启光这次来并不是买粉条这个目的,只是看到这个粉条,他就想到了这一层。<br />
如今市面上的粉条,很多都是村里人做的去卖,粮油铺子几乎没见有卖的。<br />
“唉,我倒是听说村里很多人加工后拿去卖,价格也不低呢,可是咱家的红薯也没多少,若是想大量去卖,只能等明年了。”
苏晚晚不得不佩服。<br />
两批粮食,一南一北,皆是他的安排。<br />
“这些物资能送到北境,给边关将士吃,也算是适得其所。”<br />
苏晚晚一点都不心疼,甚至又去仓库放出来一些粮食,多弄了两车。<br />
夫妻二人准备在空间休息一夜,第二日再回通许县。<br />
大柳树村,沈兰和杨启光竟然赶着马车来了。<br />
夫妻二人带了不少礼,先经过沈渊家里,结果去敲了敲门,人不在。<br />
“你说你,你过来找三哥就自己回来呗,非要拉着我一起回来。”<br />
沈兰有些不乐意。<br />
她上次在村里丢了大脸,就有些不好意思回来。<br />
而且她觉得大伯一家似乎都不太喜欢她。<br />
“兰兰,这都是咱们的正经亲戚,就是没事,也该时常回来探望的,更何况我现在是有求于人,咱们夫妻一体,这亲戚又是你这边的亲戚,总不能我自己回来,不像话。”<br />
杨启光语气温柔,像是哄孩子一般,还亲昵地拉了拉媳妇的手。<br />
“我这不也来了吗?”<br />
沈兰的脸微微一红,看夫君握着自己的手,感觉心跳的厉害。<br />
“我就知道兰兰最好了,三哥不在,走,咱们去老宅看看。”<br />
杨启光把媳妇抱上马车,自己赶着马儿往老宅那边去。<br />
上一次他来过,自然也知道路。<br />
他记性向来都很好。<br />
村头的大爷大娘也认识沈兰,直到他们是沈家二房那边的女儿女婿,也就没拦着他们。<br />
杨启光很是和善,看到大爷大娘在树下搓麻绳,喊的也特别亲切:<br />
“大爷,大娘,你们忙着呢,别一直搓啊,得歇歇。”<br />
杨启光说完,还从马车上拿出一包瓜子和糖果来,直接送了过去。<br />
“你们没事嗑点瓜子,唠唠嗑。”<br />
看这沈家女婿这么客气,大爷大娘对他的印象挺好的,而且上一次沈渊宴请村民,他们对他就印象挺深刻的。<br />
全村都知道沈家二房的女儿嫁了一个特别好的小伙。<br />
那小伙有礼貌懂事,温和脾气好,关键是对媳妇特别好,不知道多少小媳妇们都羡慕沈兰,暗叹沈兰的好运。<br />
“那谢谢你了啊,你们这是去沈家老宅吗?”<br />
大爷还聊上了。<br />
杨启光点头:<br />
“嗯,本来要找三哥的,结果他人不在,我们去老宅看看大伯他们。”<br />
对这些村民,杨启光也是一脸和善,丝毫不嫌弃的样子。<br />
“那你们得去粉条作坊那边找他们去,那两口子现在也是忙的不行,估计也不在家。”<br />
大爷也十分热情。<br />
这孩子可真好,明明是县城里的小东家,对他们这么和气。<br />
“谢谢大爷,我们去那边找他们,只是不知道那作坊在哪里?”<br />
杨启光知道老宅的位置,却没去过那什么粉条作坊,立马虚心求问。<br />
第664章 杨启光留村里吃饭<br />
“好找,你们沿着那条河,走到村尾,那里有个水磨坊,就在那边。”<br />
大爷也热心地指了路,因为太好找,也没有亲自领着他们去。<br />
杨启光又是一番谢,告别了他们,这才带着沈兰往河边那边走。<br />
“你怎么对谁都这么温言细语的?”<br />
沈兰看着自己夫君跟那些村民很快打成一片,而且那些人似乎还很喜欢他,又骄傲又有一些气闷。<br />
为何就没人喜欢她呢?<br />
她的夫君好像很轻易就能取得别人的信任和喜欢。<br />
就像她,慢慢地也沉沦在他的温柔中。<br />
现在,她无比感激她娘,给她找了这么好一个夫君。<br />
“我就是这个性子啊,你又不是不知道。”<br />
杨启光一边赶马车,一边笑着回应。<br />
“可是有时候你会对我很凶。”<br />
沈兰不服气,又带着撒娇的意味,她现在满脸都写着幸福。<br />
“那是因为你做错了事,不是真凶,而且我后来又哄你了啊。”<br />
杨启光才不承认凶了她。<br />
沈兰瞪了他一眼,不再去看他。<br />
心中却是无比甜蜜。<br />
是啊,每次她做错事,他虽然会凶她,但是事后他依旧会来哄她。<br />
弄得她现在都不好意思做错事了。<br />
夫妻二人说笑着,路上碰到人杨启光就热情的喊人,也不管认识不认识,那是社牛的很。<br />
不多一会儿,他们就看到了水磨坊。<br />
那边的水磨转的厉害,他们看到大伯正在那里打红薯粉,一身灰扑扑的。<br />
而大伯娘则是在另一个水磨坊外头的另一个小作坊里拿着一把把的条状物,一把把搭在外头的绳子上准备晾晒。<br />
他们知道那就是粉条。<br />
听到有动静,沈松青往外看了一眼,看到是他们,也是有些诧异。<br />
杨启光已经跳下了马车,示意沈兰也下来,沈兰这才下来,看到那边的环境,又不想过去。<br />
里面灰扑扑的,有那粉末乱飞,不是很干净。<br />
不过杨启光却拉着她一起走过去,她也无法拒绝。<br />
“大伯,大伯娘,你们忙着呢。”<br />
杨启光大老远就喊了出来。<br />
张翠花和沈松青看到他,还有点讶异,再看到一旁的沈兰,更是震惊。<br />
他们不约而同地往四周看了看,并没有看到沈松明和冯春云两个人。<br />
真是奇了怪了,这沈兰没跟着父母,倒是跟着丈夫跑到这里来了。<br />
怕是她爹娘都说不动她来乡下吧。<br />
不过他们对杨启光印象还是很好的,侄女婿上门,自然要笑脸相迎。<br />
“你们怎么来了?哎哟,这里太乱,走,咱们到外头说去。”<br />
张翠花看了看这小作坊,堆的到处都是东西,就想着到外头说。<br />
杨启光似乎并不在意,连忙阻止:<br />
“大伯娘,没事的,正好我这第一次来,还真没见过粉条是怎么做出来的,我随便看一下。”<br />
杨启光似乎对粉条作坊很有兴趣。<br />
张翠花也没拒绝,还热情地拉着他介绍:<br />
“这作坊啊,其实是两个,这边是水磨,红薯从这里磨成粉,然后在这边沉淀,红薯淀粉再拿到那边做粉条......”<br />
做粉条的工艺也没什么不可看的,张翠花看杨启光感兴趣,就讲了几句。<br />
杨启光一脸惊叹,双眼放光:<br />
“三哥三嫂种出红薯,继而才有这粉条制作,怪不得百姓都称他们为活菩萨。”<br />
沈兰饶是再不懂事,这会儿看了这亮晶晶的粉条,也没说什么。<br />
这贡献,的确是无话可说。<br />
“大伯,大伯娘,你看如今市面上还很少有卖粉条的,毕竟红薯才种了两季,而且大部分都被官府收购走了,大伯娘家里若是有闲余,不如咱们合作卖这粉条如何?”<br />
杨启光这次来并不是买粉条这个目的,只是看到这个粉条,他就想到了这一层。<br />
如今市面上的粉条,很多都是村里人做的去卖,粮油铺子几乎没见有卖的。<br />
“唉,我倒是听说村里很多人加工后拿去卖,价格也不低呢,可是咱家的红薯也没多少,若是想大量去卖,只能等明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