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yunmengshuyuan.cc!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叶欣笑道:“哪有什么天赋异禀!其实我每次种下之后不怎么管了,浇水除草施肥都是沈卓,说不定是他厉害!”<br />
    大家高高兴兴地坐下来吃瓜。<br />
    边吃边聊。<br />
    然后叶欣惊讶地得知,江静雨已经怀孕了!<br />
    随后她又得知,前几天,王有为的妻子李秋兰生了二胎,是个女儿。<br />
    还有,王小薇已经怀上了二胎。<br />
    听到这接二连三的消息,叶欣心中闪过了四个字:好孕连连。<br />
    她呆了一会儿,才说:“……怪不得,我说你们俩怎么只吃一小块。”<br />
    江静雨很不好意思:“凉的东西,怕吃多了不好。”<br />
    王小薇叹了口气,又笑道:“希望这回生个儿子,先开花后结果,儿女双全,我就知足了。”<br />
    几家人都是结婚的了,现在又赶上都怀孕,生儿育女的话题聊得更起劲了。<br />
    聊着聊着,大家就把注意力放到了叶欣身上。<br />
    江静雨问她:“你比我早结婚一年多呢,怎么还没怀上?”<br />
    叶欣纠结了一下子,简短地回答:“不急。”<br />
    王小薇不赞同道:“该急了。虽说孩子看缘分,但是一年了还没怀上,已经迟了些。你家沈卓就是医生,也许该开药调调身子。”<br />
    虽然叶欣一直是脸庞白里透红,气血充足,十分健康的模样,但有时候不能光看外表,内里的毛病看不出来呢。<br />
    王小薇这是真心实意为她打算的。<br />
    就连王有为,也以过来人的口吻说了句:“是啊,孩子早生早养大,就能早点放心。特别是沈卓没有长辈亲人了,家里冷清,有几个孩子热闹,才像样。”<br />
    叶欣陷入了沉默。<br />
    本来以为自己和沈卓两个人过小日子,没有父母长辈在身边,自由随性,很是潇洒,没想到还是躲不过被催生啊……<br />
    其实去年就被王小薇和林美华说过了。<br />
    这个年代,大家朴素的观念里,觉得还是要有孩子的,没有孩子,怎么像个家?没有孩子,谁来养老、传宗接代的?<br />
    就算是现在计划生育的口号逐渐喊响,不再奔着多生,生一两个总是要的吧?<br />
    尤其是得生一个儿子。<br />
    而且,结婚必定是跟生子挂钩的,不然结婚干嘛。<br />
    所以见叶欣和沈卓结婚一年多了,还没有孩子,而比他们早结婚晚结婚的都有了,就以为他们是怀不上,真心实意为他俩担忧、考虑。<br />
    叶欣敢打赌,他们绝对不会往避孕、不要孩子这方面想的。<br />
    所以她才没有说出来,不然他们可能以为她只是掩饰,然后需要很多解释……<br />
    唉,不想解释。<br />
    让他们误会去吧,反正日子是自己过的,自己舒心就行!<br />
    夏去秋来,天气由热转凉。<br />
    稻谷成熟了,田野黄澄澄的一片,像是金子。<br />
    这一季算得上风调雨顺,庄稼长势良好,此时乡亲们怀着喜悦的心情开始忙碌收割。今年的喜悦,更甚往年。<br />
    因为种的那一半杂交水稻,已经可以从稻穗的重量、数量看出来,明显比传统水稻好!<br />
    好了不是一星半点!<br />
    因为这个,乡亲们心中火热,干活劲头十足,仿佛不知疲累。<br />
    先紧着收了一亩地,看看数据!<br />
    沉甸甸的稻穗被收割下来,脱粒,称重,大家围了里三层外三层,争相看结果。<br />
    丰水大队的第一亩杂交水稻产量出来了,九百九十三斤!<br />
    队员们当场欢呼起来,喜悦之情溢于言表:<br />
    “天哪,快一千斤了!”<br />
    “不是‘放卫星’!真的有这么高产!”<br />
    “听说最高亩产可以达到一千两百多斤呢!咱们这还是少的!”<br />
    “咱们地贫嘛,说不定下一亩就超过一千了!哈哈太好了!”<br />
    “这真好啊,大队长,明年咱们都种上这个吧!”<br />
    “对,明年全种这个杂交水稻!”<br />
    队员们非常激动,甚至热泪盈眶。<br />
    实在是以往的水稻产量太低了,亩产只在四百斤到五百斤之间,要是不幸遇到灾年,还要更低。<br />
    而现在的杂交水稻,眼见为实,产量是以前的两倍有余!<br />
    这怎么叫乡亲们不吃惊、高兴、激动?!<br />
    以前大家辛辛苦苦一年,到头来分得的水稻那么少,根本不够吃。虽然靠高产的红薯救命,但是红薯吃多了烧心、难受,怎么比得上大米饭呢!<br />
    现在看到了顿顿大米饭的希望,大家都高兴不已,呼喊着要明年全种杂交水稻,甚至不种麦子了,两季都种水稻。本地气候暖热潮湿,其实是具备两季都种水稻的条件的。<br />
    大队长也高兴啊,满脸笑容,中气十足地喊:“我也想往后都种这个,让大家都真正吃饱饭!不过还要跟公社商量,拿种子!现在也不要光顾着高兴了,继续收割稻子,别耽误了时间!”<br />
    大家欢呼着,干活劲头更足,杂交水稻一亩一亩被收割下来脱粒称量,都在一千斤左右。<br />
    这季农忙,着实让人感受到了丰收的喜悦。<br />
    不论大人小孩,个个都笑容满面!<br />
    第185章 大志向<br />
    秋收的喜悦过后, 天气转冷,进入冬季。<br />
    此时,今年的招工消息姗姗来迟。<br />
    省郊新开的一个调味品厂招工, 要求下乡满二年以上的知青, 男女不限,这次名额还算多, 有八个。<br />
    知青们一下子又精神抖擞起来。<br />
    目前, 丰水大队除开已经做了老师的四个人, 以及去年来的朱玉羽和今年来的吴小东还没有到达年限,以及叶欣不参加,有意向参加此次招工的知青共六人。<br />
    有了两名驻公社知青办的干部负责知青的招工报名推荐工作, 倒是省了大队长奔波操劳。<br />
    结果很快出来了。<br />
    丰水大队竟然有一个人选上了,是赵中华!<br />
    赵中华自然是欣喜若狂,喜气洋洋, 回来后立刻着手收拾行李, 办离开的手续。跟当初郑文文离开的时候一样仓促。<br />
    而其他知青又经历一次大起大落, 心情可谓糟糕。<br />
    就连一向怡然自得的崔时宇和李英丽,也不禁开始消极起来,毕竟算起来他们下乡也三四年了, 吃够了乡下的苦,不想再在这种封闭偏僻的山村消磨下去, 想进城。<br />
    另外,目前还住在宿舍里的知青,孙维强是资历最老的, 却被后来的赵中华赶上了, 自己这么多年一个机会都没捞着,一下子心态也崩了。<br />
    还是两名知青干部工作到位, 及时耐心地谈心谈话,才安抚下来。<br />
    十一月下旬,赵中华跟知青同伴们告别,包袱款款地离开了这个生活五年的地方。<br />
    这天,沈卓今天出门走诊了,不在家。<br />
    邮递员进村送信,叶欣除了收到叶欢寄给她的一封之后,竟然还收了一封沈卓的。<br />
    这倒是稀奇了。<br />
    沈卓没有什么亲朋,认识的人都在本地,这么几年来沈卓都没有跟别人书信往来的,怎么突然有人寄信给他?<br />
    看了看封面,是县里寄来的,署名是一个姓俞的人。<br />
    仔细想了想,她想起来了,“难道是一直帮助他学习的俞医生?”<br />
    叶欣觉得应该是了。前两年去县医院做婚前检查,时间不够,还拜托过俞医生寄检查报告的,所以知道他们家地址也正常。<br />
    就是不知道什么事。<br />
    晚上沈卓回来,听说之后也是有些好奇,放下医疗箱就先拆信看了。<br />
    叶欣在一边嗑瓜子,问:“俞医生信里说什么了?”<br />
    沈卓道:“之前俞医生说过,让我在乡下好好积累经验,学习进步,等过几年有机会了他推荐我考县医院去。”<br />
    叶欣记得这事,当时沈卓也跟她说过的,恍然:“现在机会来了?”<br />
    沈卓说:“差不多吧。”说着把信递给她看。<br />
    叶欣接过来,信中俞医生说,县医院已经确定明年春天招聘两名医生,其中一名中医。<br />
    他知道沈卓这两年在乡下做得很好,甚至声名鹊起,尤其是手头有一味安神助眠的药丸药效特别好。<br />
    鉴于他有那么好的行医经历,推荐到县医院并不难,希望他好好准备,抓住机会,明年春天一举考进县医院。<br />
    看完之后,叶欣很惊讶:“你的名声都传到县里去了??”<br />
    沈卓说:“可能是镇上有人进县城,跟亲朋好友说起。俞医生也就听说了一些。”<br />
    叶欣再看看信,还是惊讶:“那就是说,你私底下给人看病、卖药的事情,也传出去了?咱们大队的人是不是也知道了,大队长知道不?什么态度,有没有找你说话。”<br />
    沈卓回答:“大队长知道有别的地方病人来找我看病,去年的时候,李光耀就汇报了。至于私下卖药的事情,年初时大队长也听说了,找我确认过。当时大队长不相信这药效,怕我胡闹,还亲自买了两颗回去吃,然后他说确实有效,晚上泡水喝了睡得好。还问能不能多弄一些在医疗站卖。我说已经卖完了,你原材料不好找。”<br />
    叶欣嘶了一声,“大队长要,你直接送他两颗就好了,怎么还能让他掏钱呢?”<br />
    沈卓说:“这可不行,你难得做出来的。而且还要跟你报账呢。”<br />
    叶欣看着他认真的俊脸,一阵无语。<br />
    怎么感觉他在接人待物方面,还是没有一点长进呢?<br />
    不过,他这样一本正经的,又有点可爱……<br />
    其实今年来找沈卓看病的人,不仅仅有县里的,还有市里的。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More+

月明朝汐

香草芋圆

[快穿]每个世界遇到的都是变态

不要有杀心

楚汉争鼎

寂寞剑客

死对头总想独占我

町右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雨天下雨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