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玉琢睁着大眼睛,疑惑道:“客人来了不是要好好招待嘛?你们招待客人的时候都准备了!”<br />
“对对,”叶满枝连忙说,“儿童团的团长是咱有言的领导,也是好朋友,咱家确实得准备一下。”<br />
她家闺女才五岁,但吴峥嵘已经对她身边出现的所有男孩无差别攻击了。<br />
尤其是这个名叫陶学义的儿童团团长!<br />
陶团长亲自将有言招进了儿童团,算是她家有言的伯乐。<br />
自打上次有言在太爷爷的指导下,写了两张纸的工作总结以后,更是备受团长重用。<br />
儿童团遇到的大事小情,都把她家吴会计喊去一起商量。<br />
也不知道跟五岁的小屁孩,能商量出个啥来。<br />
“宝宝,你们团长什么时候来啊?”叶满枝问。<br />
“随时能来呀,我们团长和副团长就在咱家院外等着呢。”吴玉琢焦急道,“妈妈,你们准备好没有呀!能让团长来做客吗?”<br />
听闻还有个副团长,吴峥嵘神色稍缓说:“请客人进来吧。”<br />
小吴会计连忙跑出门,带进来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br />
目测身高都在一米五以上,比吴会计高出半个身量。<br />
吴玉琢小同志站在人家旁边跟个小豆包似的,交谈时还得仰着脑袋看人。<br />
吴峥嵘愈加和颜悦色,将桌上的橘子推给小客人便不再吭声了。<br />
叶满枝一贯扮演温柔漂亮又亲切的同学妈妈,笑着与两位小团长热情聊天。<br />
不过,小孩子没啥弯弯绕,很快就向她道明了来意。<br />
“叶厂长,听说你是食品厂的厂长,我们儿童团可以从食品厂采购一些冰糖葫芦吗?”<br />
听他喊自己叶厂长,叶满枝憋着笑回了一个“学义团长”,“我们食品厂不生产糖葫芦,你们要买多少呀?数量不多的话就去供销社门口买吧。”<br />
“我们要买48串!”陶学义响亮地答。<br />
吴会计从旁补充,“妈妈,这是儿童团发给我们的过年福利!”<br />
叶满枝和吴峥嵘:“::::::”<br />
儿童团都有过年福利了???<br />
小孩子们并没感受到两个大人的震惊,团长陶学义解释说:“公社给我们儿童团分了一亩地,去年大家种地收割的时候都干活记工分了。要是在农村的生产队劳动,工分是可以换算成钱的。但我们去年只卖了四十多块的光荣粮,这笔钱还得留着买种子秧苗和农具,所以就不给大家分钱了。我们想在过年之前,给每个团员买一串冰糖葫芦!”<br />
供销社的糖葫芦不便宜,听说吴玉琢的妈妈是食品厂的厂长,他们才跑来跟厂长求情的,他们想用出厂价或批发价,买点便宜的糖葫芦,给儿童团省点钱。<br />
叶满枝问:“学义团长,你们什么时候发过年福利呀?”<br />
“肯定越快越好,最晚不能超过春节。”<br />
大家都等着吃糖葫芦呢,一提起糖葫芦,有的人连哈喇子都流下来了。<br />
没办法,儿童团的成员都是嘴馋的年纪。<br />
叶满枝沉吟一阵说:“学义团长,我们厂确实不生产糖葫芦,不过,你再等几天吧,我帮你联系一下,最晚一周给你们答复。”<br />
她像与大人交流似的,认真对待儿童团的小干部们。<br />
小干部们内心非常高兴,强压着嘴角,一本正经地点头答应,临走的时候还与叶厂长握了手。<br />
叶满枝:“……”<br />
吴会计亲自送小伙伴出门,又一蹦一跳地跑回来说:“妈妈,你可一定要帮我们联系糖葫芦呀!我也参加劳动了,记了工分,也能吃糖葫芦!”<br />
“知道了。”<br />
叶满枝对吴会计的交代相当重视,次日去上班,就端着茶缸溜达去了老牛厂长的办公室。<br />
老牛厂长单方面与她冷战,不支持她的工作,但叶满枝像是完全感受不到似的,继续笑脸相迎,每天都去串门。<br />
“厂长,我想跟你说说咱罐头车间的事。”<br />
牛恩久不动声色地点点头,没接话。<br />
叶满枝并不需要他接话,自顾自道:“春节之前,省厅领导要来咱们厂调研,而且要参观罐头车间,但现在正是罐头生产淡季。生产原料不足,水果罐头已经不能生产了。领导来了以后,咱总不能让人家去看空荡荡的车间吧?”<br />
“……”<br />
“我觉得咱们罐头车间可以开发点副业,没活干的时候就适应季节,生产点糖葫芦什么的。生产糖葫芦需要的原料没有生产罐头多,又能让大家有活干。糖葫芦属于计划外产品,赚的钱也是计划外的,利润可以用来充当以后采购设备的储备金。”<br />
牛恩久嗯了一声,公事公办地说:“叶厂长,你这个办法挺好的,但是制作糖葫芦要用白糖,计划外的白糖从哪里来?”<br />
“哈哈,上次汽水车间不是借用了糖果车间的白糖嘛,我记得一直没还呢。糖葫芦的白糖用量不算大,我们这次也跟汽水车间借点白糖。”<br />
第171章<br />
对于叶厂长正在推进的几项工作, 牛恩久的态度一直非常明确。<br />
那就是鼎力支持!<br />
尤其是那个《鞍钢宪法》。<br />
《鞍钢宪法》是由主席同志亲自制定的,而且在罐头车间落地成功了。<br />
稍微有点政治智慧的人都不会在这种事上公开反对。<br />
牛恩久在食品厂搞一言堂不是一年两年了,但从没被人在大事上抓住过把柄向上举报, 能说他没有这方面的智慧吗?<br />
所以,在旁观者看来, 牛厂长对叶副厂长的工作绝对是相当支持的。<br />
可是叶满枝与牛恩久共事快一年了, 老牛厂长支持工作的时候是啥样, 她心里有数。<br />
那是能放下长途电话就去北京站岗的主!<br />
牛恩久现在只是口号喊得响, 嘴上说支持,其实什么实际行动也没有。<br />
叶满枝观察几天就发现了, 老牛不支持也不反对。<br />
他就是拖着!<br />
有时候干工作全凭一股心气,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br />
拖着拖着就拖黄了。<br />
而叶满枝所说的生产制作糖葫芦, 他也用上了拖字诀。<br />
“叶厂长, 还有不到一个月就要过年了,年前会迎来汽水销售的一波小高潮, 汽水车间还不能停车。”牛恩久翻了翻日历说, “这样吧, 之前借用过的白糖确实应该还给糖果车间, 但是归还时间就暂定在春节以后吧。”<br />
糖葫芦的售价低、利润也不高, 每根糖葫芦能有三分钱的利润就不错了, 即使一天生产三千根糖葫芦, 利润也不过一百块。<br />
牛恩久当着这么大的家, 这点小钱根本入不了他的眼。<br />
叶满枝蹙眉说:“厂长,糖葫芦的销售旺季也在春节前这段时间, 过了正月十五,市场需求降低,咱们就该准备开春的水果罐头了。”<br />
“糖葫芦是计划外的, 咱们要先完成计划内的汽水生产任务。”<br />
牛恩久给出的理由合情合理。<br />
即使放到班子会议上讨论,他这番话也站得住脚。<br />
叶满枝还想问问,要是省领导来调研的时候,看到空荡荡的罐头车间怎么办,可是转念一想,牛恩久也许巴不得让领导什么也看不到呢。<br />
罐头生产有季节性是客观事实,领导也不能把他怎么样。<br />
看出他又是表面支持、实际拖着,叶满枝没再废话,拿着茶缸走出了厂长办公室。<br />
表面支持也是支持,只要他支持就行。<br />
……<br />
“陈主任,这两天车间里的情况怎么样?”<br />
“原料供不上,要么干半天,要么干一天歇一天。”陈桂兰笑道,“今年还算好的,冬天能生产肉罐头了,前两年停止向苏联出口肉罐头的时候,咱们车间工人一大半都停工了。”<br />
叶满枝与几个工人坐在一起,这会儿是停工待料时间,每人手上都捧着一个装满热水的搪瓷缸子暖手。<br />
“咱车间里有没有会做冰糖葫芦的职工?”<br />
陈桂兰说:“解放前那会儿,咱们厂还是罐头厂的时候,曾经在冬天生产过糖葫芦,有些老师傅应该还会这门手艺。”<br />
叶满枝征求工人们的意见,“大家觉得给咱们车间开发一项副业,生产冰糖葫芦咋样?”<br />
陈桂兰当然是支持的,她是车间主任,有活干比没活干更好开展工作。<br />
一些平时就勤劳肯干的职工也都点头附和。<br />
但一样米养百样人,车间工人中有积极表现的,也有不想折腾的。<br />
此时就有人小声嘟囔:“糖葫芦的利润不高吧?咱们车间连着干了大半年,好不容易能歇一歇了,要不还是把白糖留给开春的罐头生产吧?”<br />
陈桂兰抢在前面开口说:“连着干了大半年是没错,但咱车间是三班倒的,你上一天班就是八小时,八小时还累着你了?”<br />
这种连续作业,最累的其实是一直跟班的车间主任和班组负责人,普通职工每天只上八小时班,还算是轻松的。<br />
“身体不累,但心累啊。生产糖葫芦得用白糖、山楂、签子,还得准备熬糖的工具,插糖葫芦的垛子,忙活半天也赚不了几个钱。”<br />
车间里推行了《鞍钢宪法》以后,很多职工都敢说话了。<br />
叶厂长年轻,经常来劳动,又没啥领导架子,所以大家当着她的面也敢说实话。<br />
叶满枝用热水的蒸汽熏着眼睛,闻言就笑道:“大家去年确实挺辛苦,想放松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大家放松的同时,也要为自己和罐头车间的未来考虑一下。”<br />
“上级制定生产任务的时候,要酌情考虑各单位的生产能力,咱们去年的2650吨生产任务,是基于拥有六百名职工和12套设备制定的。今年咱们的设备少了,所以只拿到了1800吨的任务。”<br />
“每个车间都要做成本核算,人力成本也是成本。咱们的设备少了,任务少了,但职工人数却没变,大家想没想过会有什么后果?”<br />
职工们:“……”<br />
不会又要精简人员吧?<br />
叶满枝透露道:“虽然设备被烧毁了,但当时从银行借来的钱还得还。所以咱们罐头车间去年的利润会拿出一部分还银行贷款,再拿出一部分给车间购置一套设备。”<br />
“像去年那种特别极端的,24小时工作的情况,不但机器受不了,咱们职工的身体也受不了。因此,我之前跟几位车间主任计划了一下,除了厂里购买的一套生产线,罐头车间今年要另想办法购买一套半的设备。加上现有的,凑足6套。”<br />
“叶厂长,你想用糖葫芦赚的钱买设备啊?”<br />
“对啊,糖葫芦是计划外产品,咱们罐头车间又有实际困难,所以利润可以留在厂里。”<br />
有老工人在心里快速合计了一下,皱眉说:“叶厂长,一串糖葫芦的利润顶多三分钱,靠着糖葫芦买设备可不现实。”
“对对,”叶满枝连忙说,“儿童团的团长是咱有言的领导,也是好朋友,咱家确实得准备一下。”<br />
她家闺女才五岁,但吴峥嵘已经对她身边出现的所有男孩无差别攻击了。<br />
尤其是这个名叫陶学义的儿童团团长!<br />
陶团长亲自将有言招进了儿童团,算是她家有言的伯乐。<br />
自打上次有言在太爷爷的指导下,写了两张纸的工作总结以后,更是备受团长重用。<br />
儿童团遇到的大事小情,都把她家吴会计喊去一起商量。<br />
也不知道跟五岁的小屁孩,能商量出个啥来。<br />
“宝宝,你们团长什么时候来啊?”叶满枝问。<br />
“随时能来呀,我们团长和副团长就在咱家院外等着呢。”吴玉琢焦急道,“妈妈,你们准备好没有呀!能让团长来做客吗?”<br />
听闻还有个副团长,吴峥嵘神色稍缓说:“请客人进来吧。”<br />
小吴会计连忙跑出门,带进来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br />
目测身高都在一米五以上,比吴会计高出半个身量。<br />
吴玉琢小同志站在人家旁边跟个小豆包似的,交谈时还得仰着脑袋看人。<br />
吴峥嵘愈加和颜悦色,将桌上的橘子推给小客人便不再吭声了。<br />
叶满枝一贯扮演温柔漂亮又亲切的同学妈妈,笑着与两位小团长热情聊天。<br />
不过,小孩子没啥弯弯绕,很快就向她道明了来意。<br />
“叶厂长,听说你是食品厂的厂长,我们儿童团可以从食品厂采购一些冰糖葫芦吗?”<br />
听他喊自己叶厂长,叶满枝憋着笑回了一个“学义团长”,“我们食品厂不生产糖葫芦,你们要买多少呀?数量不多的话就去供销社门口买吧。”<br />
“我们要买48串!”陶学义响亮地答。<br />
吴会计从旁补充,“妈妈,这是儿童团发给我们的过年福利!”<br />
叶满枝和吴峥嵘:“::::::”<br />
儿童团都有过年福利了???<br />
小孩子们并没感受到两个大人的震惊,团长陶学义解释说:“公社给我们儿童团分了一亩地,去年大家种地收割的时候都干活记工分了。要是在农村的生产队劳动,工分是可以换算成钱的。但我们去年只卖了四十多块的光荣粮,这笔钱还得留着买种子秧苗和农具,所以就不给大家分钱了。我们想在过年之前,给每个团员买一串冰糖葫芦!”<br />
供销社的糖葫芦不便宜,听说吴玉琢的妈妈是食品厂的厂长,他们才跑来跟厂长求情的,他们想用出厂价或批发价,买点便宜的糖葫芦,给儿童团省点钱。<br />
叶满枝问:“学义团长,你们什么时候发过年福利呀?”<br />
“肯定越快越好,最晚不能超过春节。”<br />
大家都等着吃糖葫芦呢,一提起糖葫芦,有的人连哈喇子都流下来了。<br />
没办法,儿童团的成员都是嘴馋的年纪。<br />
叶满枝沉吟一阵说:“学义团长,我们厂确实不生产糖葫芦,不过,你再等几天吧,我帮你联系一下,最晚一周给你们答复。”<br />
她像与大人交流似的,认真对待儿童团的小干部们。<br />
小干部们内心非常高兴,强压着嘴角,一本正经地点头答应,临走的时候还与叶厂长握了手。<br />
叶满枝:“……”<br />
吴会计亲自送小伙伴出门,又一蹦一跳地跑回来说:“妈妈,你可一定要帮我们联系糖葫芦呀!我也参加劳动了,记了工分,也能吃糖葫芦!”<br />
“知道了。”<br />
叶满枝对吴会计的交代相当重视,次日去上班,就端着茶缸溜达去了老牛厂长的办公室。<br />
老牛厂长单方面与她冷战,不支持她的工作,但叶满枝像是完全感受不到似的,继续笑脸相迎,每天都去串门。<br />
“厂长,我想跟你说说咱罐头车间的事。”<br />
牛恩久不动声色地点点头,没接话。<br />
叶满枝并不需要他接话,自顾自道:“春节之前,省厅领导要来咱们厂调研,而且要参观罐头车间,但现在正是罐头生产淡季。生产原料不足,水果罐头已经不能生产了。领导来了以后,咱总不能让人家去看空荡荡的车间吧?”<br />
“……”<br />
“我觉得咱们罐头车间可以开发点副业,没活干的时候就适应季节,生产点糖葫芦什么的。生产糖葫芦需要的原料没有生产罐头多,又能让大家有活干。糖葫芦属于计划外产品,赚的钱也是计划外的,利润可以用来充当以后采购设备的储备金。”<br />
牛恩久嗯了一声,公事公办地说:“叶厂长,你这个办法挺好的,但是制作糖葫芦要用白糖,计划外的白糖从哪里来?”<br />
“哈哈,上次汽水车间不是借用了糖果车间的白糖嘛,我记得一直没还呢。糖葫芦的白糖用量不算大,我们这次也跟汽水车间借点白糖。”<br />
第171章<br />
对于叶厂长正在推进的几项工作, 牛恩久的态度一直非常明确。<br />
那就是鼎力支持!<br />
尤其是那个《鞍钢宪法》。<br />
《鞍钢宪法》是由主席同志亲自制定的,而且在罐头车间落地成功了。<br />
稍微有点政治智慧的人都不会在这种事上公开反对。<br />
牛恩久在食品厂搞一言堂不是一年两年了,但从没被人在大事上抓住过把柄向上举报, 能说他没有这方面的智慧吗?<br />
所以,在旁观者看来, 牛厂长对叶副厂长的工作绝对是相当支持的。<br />
可是叶满枝与牛恩久共事快一年了, 老牛厂长支持工作的时候是啥样, 她心里有数。<br />
那是能放下长途电话就去北京站岗的主!<br />
牛恩久现在只是口号喊得响, 嘴上说支持,其实什么实际行动也没有。<br />
叶满枝观察几天就发现了, 老牛不支持也不反对。<br />
他就是拖着!<br />
有时候干工作全凭一股心气,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br />
拖着拖着就拖黄了。<br />
而叶满枝所说的生产制作糖葫芦, 他也用上了拖字诀。<br />
“叶厂长, 还有不到一个月就要过年了,年前会迎来汽水销售的一波小高潮, 汽水车间还不能停车。”牛恩久翻了翻日历说, “这样吧, 之前借用过的白糖确实应该还给糖果车间, 但是归还时间就暂定在春节以后吧。”<br />
糖葫芦的售价低、利润也不高, 每根糖葫芦能有三分钱的利润就不错了, 即使一天生产三千根糖葫芦, 利润也不过一百块。<br />
牛恩久当着这么大的家, 这点小钱根本入不了他的眼。<br />
叶满枝蹙眉说:“厂长,糖葫芦的销售旺季也在春节前这段时间, 过了正月十五,市场需求降低,咱们就该准备开春的水果罐头了。”<br />
“糖葫芦是计划外的, 咱们要先完成计划内的汽水生产任务。”<br />
牛恩久给出的理由合情合理。<br />
即使放到班子会议上讨论,他这番话也站得住脚。<br />
叶满枝还想问问,要是省领导来调研的时候,看到空荡荡的罐头车间怎么办,可是转念一想,牛恩久也许巴不得让领导什么也看不到呢。<br />
罐头生产有季节性是客观事实,领导也不能把他怎么样。<br />
看出他又是表面支持、实际拖着,叶满枝没再废话,拿着茶缸走出了厂长办公室。<br />
表面支持也是支持,只要他支持就行。<br />
……<br />
“陈主任,这两天车间里的情况怎么样?”<br />
“原料供不上,要么干半天,要么干一天歇一天。”陈桂兰笑道,“今年还算好的,冬天能生产肉罐头了,前两年停止向苏联出口肉罐头的时候,咱们车间工人一大半都停工了。”<br />
叶满枝与几个工人坐在一起,这会儿是停工待料时间,每人手上都捧着一个装满热水的搪瓷缸子暖手。<br />
“咱车间里有没有会做冰糖葫芦的职工?”<br />
陈桂兰说:“解放前那会儿,咱们厂还是罐头厂的时候,曾经在冬天生产过糖葫芦,有些老师傅应该还会这门手艺。”<br />
叶满枝征求工人们的意见,“大家觉得给咱们车间开发一项副业,生产冰糖葫芦咋样?”<br />
陈桂兰当然是支持的,她是车间主任,有活干比没活干更好开展工作。<br />
一些平时就勤劳肯干的职工也都点头附和。<br />
但一样米养百样人,车间工人中有积极表现的,也有不想折腾的。<br />
此时就有人小声嘟囔:“糖葫芦的利润不高吧?咱们车间连着干了大半年,好不容易能歇一歇了,要不还是把白糖留给开春的罐头生产吧?”<br />
陈桂兰抢在前面开口说:“连着干了大半年是没错,但咱车间是三班倒的,你上一天班就是八小时,八小时还累着你了?”<br />
这种连续作业,最累的其实是一直跟班的车间主任和班组负责人,普通职工每天只上八小时班,还算是轻松的。<br />
“身体不累,但心累啊。生产糖葫芦得用白糖、山楂、签子,还得准备熬糖的工具,插糖葫芦的垛子,忙活半天也赚不了几个钱。”<br />
车间里推行了《鞍钢宪法》以后,很多职工都敢说话了。<br />
叶厂长年轻,经常来劳动,又没啥领导架子,所以大家当着她的面也敢说实话。<br />
叶满枝用热水的蒸汽熏着眼睛,闻言就笑道:“大家去年确实挺辛苦,想放松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大家放松的同时,也要为自己和罐头车间的未来考虑一下。”<br />
“上级制定生产任务的时候,要酌情考虑各单位的生产能力,咱们去年的2650吨生产任务,是基于拥有六百名职工和12套设备制定的。今年咱们的设备少了,所以只拿到了1800吨的任务。”<br />
“每个车间都要做成本核算,人力成本也是成本。咱们的设备少了,任务少了,但职工人数却没变,大家想没想过会有什么后果?”<br />
职工们:“……”<br />
不会又要精简人员吧?<br />
叶满枝透露道:“虽然设备被烧毁了,但当时从银行借来的钱还得还。所以咱们罐头车间去年的利润会拿出一部分还银行贷款,再拿出一部分给车间购置一套设备。”<br />
“像去年那种特别极端的,24小时工作的情况,不但机器受不了,咱们职工的身体也受不了。因此,我之前跟几位车间主任计划了一下,除了厂里购买的一套生产线,罐头车间今年要另想办法购买一套半的设备。加上现有的,凑足6套。”<br />
“叶厂长,你想用糖葫芦赚的钱买设备啊?”<br />
“对啊,糖葫芦是计划外产品,咱们罐头车间又有实际困难,所以利润可以留在厂里。”<br />
有老工人在心里快速合计了一下,皱眉说:“叶厂长,一串糖葫芦的利润顶多三分钱,靠着糖葫芦买设备可不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