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yunmengshuyuan.cc!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唐占山一边带着她前往厂区,一边解释说:“叶局,要是能尽快投产,我当然也想把生产线赶紧置办起来,关键是资金不足呀。这条生产线是由市里投资的,总共510万,但是五百多万不是一次性拨给我们的,而是根据工程进度,一段一段地拨款。”<br />
    叶满枝问:“市里已经拨款多少了?”<br />
    “400万吧,”唐占山观察着四周,低声说,“以前这个项目由市革委的赵副主任负责,拨款本来就不及时,每次都要等到揭不开锅了,才给我们拨个三四十万,结果今年他一调任,连这三四十万都没有。市领导干脆就不提拨款这一茬了!”<br />
    听说赵副主任倒台,与面前这位叶局长有些关系。<br />
    消息传得影影绰绰的,他也分不清真假。<br />
    但是提一提赵副主任的事情,有助于让叶满枝理解他们这个项目的艰难。<br />
    姓赵的不是啥好东西,而接替他的那个彭静云也不咋地。<br />
    工程进度完成七成了,却不肯给缝纫机厂拨款。<br />
    那不就是打着让企业出资完成剩余建设的主意?<br />
    可是,这条生产线是为了生产工业缝纫机的,与厂里主营的家用缝纫机不是一码事。<br />
    要不是市领导一力要求上马这个项目,他根本就不想搞什么工业缝纫机。<br />
    当初市里说好了会全额拨款,现在却想让企业填补窟窿,凭啥?<br />
    叶满枝早知道工程进度过慢,与资金有关系。<br />
    市财政的账面上肯定是有钱的,但滨江的支柱产业是重工业,大部分固定资产投资都放在那边。<br />
    市里成立了轻工业局,并不代表轻工业比重工业受重视。<br />
    与彭静云接触过几次,叶满枝多少能看出点她的个人倾向——主要发展重工业,兼顾轻工业。<br />
    对轻工业的态度是,既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br />
    最常用的词就是“自力更生”。<br />
    叶满枝才离开企业不久,理解唐占山的恼怒。<br />
    可是,站在她的立场上看,市财政已经投资四百多万,眼瞅着就能收尾投产,她总不能让项目流产吧?<br />
    叶满枝笑着说:“与市领导赌气,对缝纫机厂没什么好处。以缝纫机厂的体量来看,一百多万还是拿得出来的,与其将项目搁置下来,不如尽快投产,别管是工业缝纫机还是家用缝纫机,这不都是缝纫机厂的资产嘛。”<br />
    “呵呵。”唐占山不冷不热道,“叶局,不是我搪塞你,缝纫机厂最近是真的拿不出这笔钱。”<br />
    他将叶满枝请去一个车间,带她参观了“漆后机壳精加工自动线”。<br />
    “这条生产线,单班生产能达到400-500只,已经用了四年。”唐占山说,“厂里打算再上三套这样的生产线,扩大家用缝纫机的生产规模。所以,工业缝纫机那边暂时就兼顾不到了。”<br />
    叶满枝仔细观察着这套超大规模生产线,整间厂房都被占满了,工人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br />
    她疑惑道:“你们厂还有空间安置三套这样的生产线?”<br />
    “没有了,所以要在附近申请一块地皮,盖一栋三层高的装配大楼。”<br />
    叶满枝感叹:“这个项目的规模不小啊,光是盖楼就得投入上百万了。”<br />
    如果能顺利扩大规模,缝纫机厂的产值也许可以翻倍。<br />
    轻工业局当然是乐见其成的。<br />
    唐占山面上带出几分傲慢神色,“规模确实不小,全靠我们厂自己投资的话,负担比较重。所以,我们的第二套方案,是将隔壁的自行车三厂合并过来,他们厂这几年的效益一般,不如转产缝纫机。要是能省下盖楼的钱,就能将这笔钱拿去填补工业缝纫机的生产线了。”<br />
    这位叶局长刚搞了一个食品工业小区项目。<br />
    他仔细研究过那个方案,虽然规模不大,但是能整合资源,促进行业协作。<br />
    唐占山觉得,叶满枝应该能理解他想要合并自行车厂的用意。<br />
    他俩的工作思路还是有些相似的,曙光厂不是也合并过其他工厂吗?<br />
    闻言,叶满枝一时没吱声,对方这是摆明了想跟市里谈条件了。<br />
    若想让缝纫机厂出资完成工业缝纫机生产线,就得把自行车三厂合并给他。<br />
    可是,自行车厂也是归轻工业局管理的。<br />
    手心手背都是肉,把好好的自行车厂合并过去,算是怎么回事?<br />
    她瞄一眼对方下巴上的血迹。<br />
    难怪会挨揍呢,唐占山这是活该啊!<br />
    第237章<br />
    叶满枝这些年接触过的企业领导, 没有一百也有八十了。<br />
    鼻孔朝天的大有人在。<br />
    远的不说,就说与曙光厂往来最多的滨江钢厂,那革委主任就是手腕强硬、姿态傲慢的。<br />
    叶满枝与这样的人打过六七年的交道, 其实早就习惯了。<br />
    国营大厂嘛,效益好, 人数多, 配套设施齐全, 关起门来就是一个小社会。<br />
    关键是产品供不应求, 每天都有采购员在厂门口排队。<br />
    在曙光牌电视机成为行业第一以后,叶满枝也体会过这种滋味。<br />
    所以, 她对这些傲慢的土皇帝是能够理解和容忍的。<br />
    滨江缝纫机厂红火了十几年, 期间合并了五十多家公私合营小厂和合作社, 如今靠着它生存的零件厂就有十多家, 唐占山长期被人奉承着,态度倨傲在她的意料之中。<br />
    但是, 傲也得有个限度吧?<br />
    自行车三厂同样是市属企业, 那是你想合并就能合并的?<br />
    唐占山不是没脑子的人, 一看叶满枝的表情就知道她不高兴了。<br />
    他及时解释说:“叶局, 你别误会, 合并工厂这么重要的事, 当然得市里点头才行。我不过是为厂里的业务着急, 有了这样的念头就想跟老杨合计合计。要是双方都愿意, 到了市里也能减少一些阻力。”<br />
    “哦,”叶满枝似笑非笑地问, “那杨主任是什么意思?”<br />
    自行车总厂和缝纫机厂都是副处级单位。<br />
    而自行车三厂属于分厂,就像滨江第一食品厂的分厂一样,一把手只是正科级干部。<br />
    可是, 宁当鸡头不当凤尾,人家在三厂当一把手,当得好好的,兴许再有几年还会有机会调任总厂当一把手。<br />
    人家为啥要来缝纫机厂当个副主任?<br />
    唐占山下意识摸了一下鼻子说:“这不是着急的事,老杨需要时间考虑。”<br />
    他鼻腔里那股酸意还没彻底褪去呢。<br />
    老杨没同意也没拒绝,但是吃午饭的时候喝了一斤多的白酒,走路都踉跄了。<br />
    他伸手去扶,被对方甩开了胳膊。<br />
    原以为老杨是无心的,结果那姓杨的借着酒劲儿,扯住他的衣领子,一边酒气熏熏地嘟哝“何建军你个狗东西”,一边将大脑门狠狠撞上他的鼻子。<br />
    唐占山被这一下撞得眼前发黑,当场就有鼻血流了出来。<br />
    其他人也让杨保业这一出弄懵了,愣愣地在旁边傻看着。<br />
    然后杨保业又用大脑门往他鼻子上撞了三四下。<br />
    等到大家将人拉开时,唐占山和杨保业的脸上双双带着血。<br />
    不了解情况的,还以为这俩人互殴了。<br />
    而实情则是,唐占山的血是他自己的,杨保业的血是唐占山的。<br />
    姓杨的除了脑门有点红,屁事没有!<br />
    杨保业的秘书焦急解释说,何建军是杨主任的小舅子,平时没少惹麻烦。杨主任每次喝多了都痛骂何建军,好几次都认错了人,并不是针对唐占山的。这事熟悉的人都知道,可以随便打听。<br />
    唐占山能信他就有鬼了!<br />
    他摸了摸还隐隐作痛的鼻子,对叶满枝说:“叶局,甭管是合并自行车三厂,还是新建装配大楼,对我们来说都可以。因为产能不足,滨江缝纫机行业的发展已经被耽误了。”<br />
    他这番话绝对是大实话。<br />
    缝纫机厂瞧着红火,但是产量远不及上海那边。<br />
    滨江生产的银燕牌缝纫机只能满足内销市场,很少能拿到出口订单。<br />
    因着产能不足,缝纫机厂错过了不少发展机会。<br />
    厂里今年终于下定决心,扩大家用缝纫机的规模了,只要将产能提上来,他们也能从上面拿到出口订单。<br />
    生产规模扩大以后,产值会有大幅提高,这正是市里想看到的。<br />
    因此,唐占山傲有傲的资本,他敢笃定,即使他梗着脖子不给工业缝纫机出资,市领导仍然会站在他这边。<br />
    家用缝纫机比工业缝纫机的市场广阔多了,这才是实打实的成绩!<br />
    *<br />
    叶满枝只调研,不表态。<br />
    但是从缝纫机厂回去以后,她还是忍不住跟吴峥嵘吐槽,“那个唐占山太鬼了!鬼精鬼精的!”<br />
    “缝纫机厂的规模不小吧?”吴峥嵘走在她身边,与路过的熟人点头招呼后,接着说,“庸才不可能把持缝纫机厂那么多年。”<br />
    “那倒是,总厂、分厂加起来有三千多人,银燕牌缝纫机是滨江为数不多畅销全国的轻工业品,也算是名牌了。”<br />
    唐占山以前是车间主任,后来是副厂长,如今在一把手的位置上也坐了五年。<br />
    这样的一把手,不但受市领导的信任,还能掌控厂里的局面。<br />
    像王造福那样只有小聪明的人的确干不长。<br />
    “他肯定已经听说局里要‘大战100天’的消息了,知道我着急完成项目收尾,想趁机跟我谈条件呢!”<br />
    叶满枝在企业的时候,也没少跟领导耍这种小心眼,可是位置调换以后,她心里就没那么爽快啦!<br />
    缝纫机厂计划再上三套生产线,提高产量,于她而言当然是好事。<br />
    在这方面,双方的利益是一致的。<br />
    企业自力更生扩大规模,不用局里出技改资金,她愿意举双手赞成。<br />
    就是提出的条件让她不太能接受。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More+

[快穿]每个世界遇到的都是变态

不要有杀心

月明朝汐

香草芋圆

楚汉争鼎

寂寞剑客

死对头总想独占我

町右

在星际开密逃

吾七画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