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AD4</center>-->\n\t\t\t\t 这个碗是从哪里来的?”<br/><br/> “是隔壁给我们做饭的老头的。他说是人家送他的。”我道,然后我又想了想,补上一句:“你若想吃什么,就吩咐他给你做。”<br/><br/> 他没有再吭声,只是将碗默默放在床头,然后伸出手腕来,让李郎中把脉。<br/><br/> 李郎中是个十分高深的郎中。他看完之后叽里呱啦朝我说了一通。<br/><br/> 我一句也没有听懂。<br/><br/> 以前宫里头的太监给我讲医理,我明明就是一点就通的。<br/><br/> 难道是我被人压过之后,脑子就变笨了吗?<br/><br/> 我甚是沮丧,只好问李郎中:“那他到底要紧吗?”<br/><br/> “好好调养,过个十日半旬,这位公子便能大好了。”<br/><br/> 听说他能好,我又高兴起来。<br/><br/> “不过……”他吞吞吐吐又道。<br/><br/> “不过什么?”<br/><br/> 他沉吟半日,朝我诡异笑了笑,指着阮双道:“不过……这位公子如今‘操劳’不得……您还是忍忍吧……”<br/><br/> 说完他开了个药方,嘱咐按时调养,便走了。<br/><br/> 我甚是后悔请了他。<br/><br/> 因为如此一来,我便要不甘心地咽十日半旬的唾沫了。<br/><br/> 想到此处,我自然又不甘心地咽下一口唾沫。<br/><br/> 春暖花开,莺飞草长,我眼见着窗外江畔的野花,红遍岸头,又谢遍岸头。<br/><br/> 十日半旬眨眼过得飞快。<br/><br/> 李郎中虽然说出来的话我听不懂,还不准我动心思,但倒也并不是故弄玄虚。因为阮双的身体,一点一点的好了。<br/><br/> 每天晚上我都抱着阮双睡,一夜口水流满他半个肩头。<br/><br/> 清晨醒来,他都甚是鄙夷地瞥我几眼。<br/><br/> “我梦到好吃的了。可是光看得见偏偏吃不着。”我每次都朝他无廉耻地笑笑,然后仗着他身体虚弱力气比不过我,顺嘴把剩余的口水蹭上他细薄的唇角。<br/><br/> 到了第十一日的时候,他已经能够下地走路了,样子也比以前丰润不少。<br/><br/> 所以他先前穿的白色衣衫,便显得不合身了。<br/><br/> 况且他肩头上的衣衫夜夜浸润着我的口水,味道着实不大好闻。<br/><br/> 于是我去镇上替他买了套新衣裳。<br/><br/> 我记得他以前穿黑色的衣裳。<br/><br/> 黑色的颜色太深,他每次流血我看不清楚,不好。<br/><br/> 所以我想买白色的。<br/><br/> 可太傅最爱穿白色的衣衫,也不好。<br/><br/> 最后我买了套大红色的。<br/><br/> 大红色喜庆,像女子嫁人一样,很好。<br/><br/> 我兴冲冲抱着衣服回到家中,却发现屋子里空空如也。<br/><br/> 阮双不见了。<br/><br/> 我大惊,生怕他又要想不开回去找太傅,赶紧放下衣服出门寻他。<br/><br/> 隔壁老头正在门口晒东西。<br/><br/> “公子你也要出门吗?”他问,“那午饭还要替两位公子留着吗?”<br/><br/> 我停下脚步,疑惑道:“也要出门?你知道他出门了?”<br/><br/> 他点头道:“是啊,我看着那位大公子出门的。”<br/><br/> “他去哪里了?往哪个方向走的?”我又惊又喜地追问道。<br/><br/> “他问我,那两只给你们盛饭的碗是哪里来的。”老头答道,“我告诉他是我小儿子以前服侍的一位先生送的。他便又问我那位先生如今住在哪里,我告诉了他,他二话不说就走了。”<br/><br/> 我愣了一愣。<br/><br/> “午饭要给二位公子留着吗?”老头又催问。<br/><br/> 我茫然点了点头。<br/><br/> 老头便要进屋去准备了。<br/><br/> 我拉住他:“那请你也告诉我,那位什么送你碗的先生……如今住在哪里?”<br/><br/> 老头嘴里的那位先生住在大江旁的山林里。<br/><br/> 昨夜刚刚下过一场春雨,雨水的清新气息混合着浅浅的春日花香,沁人心脾。<br/><br/> 我<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翻过一座山丘,一眼便看到隐掩在山林里的那间灰瓦白墙小院落。<br/><br/> 院落在低处,我在高处。我能越过白墙看到,柳树从里探出头来,细枝嫩条翠绿缀满,在淡淡的山雾里随风飘荡。<br/><br/> 我还能越过白墙看到,院落的中央有一间屋子,屋子门口站着一个素衣雪簪的中年男子。<br/><br/> 美词气,有风仪。<br/><br/> 有一瞬间,我以为自己看到了太傅。<br/><br/> 我吓得半死,赶紧揉了揉眼。这才发觉,那人不是太傅。<br/><br/> 他正笔直笔直地立在那里,神色淡然地闭着眼睛,似乎在聆听什么。<br/><br/> 我仔细竖耳听了听,发觉低处的山林里,隐隐有琴声。<br/><br/> 琴声悠扬而清越,婉转林间,如新莺出谷,如幼燕归巢。<br/><br/> 这琴声,我以前听过。<br/><br/> 我第一次在宫里见到阮双之前,就听过这琴声。<br/><br/> 若不是被他的琴声吸引,我想,我可能这辈子也不会遇见他。<br/><br/> 我怔了一怔,随即大喜,赶紧提起袍子往低处跑去。<br/><br/> 果然是阮双。他正端坐院落外的大门口,专心致志地垂睫弹琴。<br/><br/> 当日我第一次听他弹琴,他弹得很轻很拘束。<br/><br/> 而如今,他弹得十分肆意百分张扬。<br/><br/> 乐音从他手底下如瀑布一般释放出来,奔腾不息,殷殷切切,流转千里,直接扑打上人的心岸。<br/><br/> 我站住,立在远处看着他。<br/><br/> 我不知道他为什么要坐在那里弹琴。他弹琴,又究竟是在弹给谁听。<br/><br/> 已经是五月下旬了,山林里开遍了榴花。<br/><br/> 花海无涯,灼灼其华。<br/><br/> 江风吹来,放眼望去,漫天漫地都是艳红色的花絮,像雪丝一样在空气中旋转飘扬。<br/><br/> 大团大团的榴花落下,细碎点点,铺满他乌黑的长发,铺满他雪白的衣衫,在最纯粹的地方描绘出了最美艳的图案,在悠扬琴音里衬托着他超凡脱俗的容颜。<br/><br/> 我看得有些痴惘。<br/><br/> 突然之间,他身后的门开了。<br/><br/> 阮双顿时停手不弹,缓缓站起身来,一脸严肃面朝大门。<br/><br/> 我抬头一看,开门的并不是我先前在高处看到的里头那个中年男子,而是一个十来岁的童子。<br/><br/> 那童子走到阮双跟前,朝他行了个大礼,道:“郑先生有话让我转告公子。”<br/><br/> 阮双并没有还礼,只是默然看着他。<br/><br/> 然后我听到那小童子继续道:‘他说,公子您早已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青者,自当志在雨过天晴云破之处。蓝者,不过是天高气朗安逸之色。这一面,不如不见。”<br/><br/> ☆、第39章<br/><br/> 第六章:<br/><br/> 榴花依旧纷纷扬扬地飘落<br/><br/> 阮双依旧一动不动地立在那里。<br/><br/> 不知为何,我觉得他的神情,似乎甚是落寞。<br/><br/> 他刚刚大病初愈,应当开心一些,不应当落寞。<br/><br/> 如若他落寞了,心情就不会好。心情不好,病也就不会彻底好了。<br/><br/> 而他的病不好,我就只好日日夜夜对着他的背脊骨流口水。<br/><br/> 我不要日日夜夜只能对着他的背脊骨流口水。<br/><br/> 因为这样实在太浪费口水了。<br/><br/> 于是我从树林里走出来,清咳一声,道:“明明穿着白色的衣裳,什么青不青蓝不蓝的?”<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