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就包括梁王慕思安的事。<br />
原本懒得理会这种“鸡毛蒜皮小事”的皇帝,忽然重视起了“兄弟亲情”。听到慕厌舟和五皇子的事后,他不但令人彻查此事。甚至,一番对比下来,还影响到了他对梁王的处置。<br />
陶公公自然不敢多嘴。<br />
他抱着慕关书便要走,但是还没跨过门槛,便听宋明稚突然开口道,提醒他道:“陶公公,五殿下方才说正砚殿冷,您记得仔细问问为何。”<br />
陶公公脚步一顿:“是,王妃。”<br />
说完便再次朝两人行礼,带着还依依不舍的五皇子慕关书,快步离开了朝露殿。<br />
……<br />
宫灯越来越远。<br />
不多时,殿外便暗了下来。<br />
太监关上了朝露殿的殿门,宋明稚正打算转身,突然听到——<br />
慕厌舟带着一丝笑意的声音,出现在他耳畔:“父皇回到京城之后,看来有不少事可以做了。”<br />
说着,他便握着玉杖,走到了宋明稚的身边来。<br />
此时,宋明稚已经猜到了慕厌舟是在借五皇子的事,给梁王火上浇油。<br />
话音落下,慕厌舟又自然地将手搭在了宋明稚的肩上,并随口道:“这回,宫里宫外都有事要忙了。”<br />
宫里宫外……<br />
宋明稚顿了顿突然意识到:<br />
皇帝自然不会在意一个已经被他遗忘了两年的五皇子,但是他却不可能不在意凤仪宫,与他自己的安危。此前,皇帝早已经大胆将皇宫内外的事情交到严元博一党的手中。<br />
而今日知道五皇子在自己的眼皮底下,还能受到太监欺负后,他还能如此放心吗?<br />
陌生的痒意自肩头扩了出去。<br />
宋明稚默默将视线落在了慕厌舟的手上。<br />
“齐王殿下……”宋明稚正欲开口,提醒慕厌舟他的手还在自己的肩上。<br />
慕厌舟收回了视线:“怎么了?”<br />
他的手仍习惯性地搭在宋明稚的肩膀。<br />
见他一脸坦荡,宋明稚终是将后面的话咽了回去:“……没什么。”<br />
第30章 戴帷帽<br />
皇帝果然已在敛云宫内待腻了。<br />
次日正午,一行人刚用完午膳,卤簿便已备好。<br />
数百号乐手与幢、旌,正候在敛云宫正殿以外,只等皇帝与随行的官员登上车驾,便可以启程,赶在傍晚之前回到崇京城内。<br />
宋明稚随慕厌舟一道,走至车畔。还没有上车,便听见不远处,敛云宫的宫门边,传来了一阵“嘚嘚”的马蹄声。数十名身着银甲、手持缨枪,作武将打扮的人,正骑着快马朝着宫前的空地而来。领头的那一个,正是宋明稚不久以前见过的廖将军!<br />
他负责率军守卫崇京外部安防,为何会在今日匆匆出现在行宫?<br />
宋明稚不由停下了脚步。<br />
慕厌舟自然而然地将手搭在了他的肩上,感叹道:“好热闹啊。”<br />
看上去事不关己。<br />
不过眨眼的工夫,廖将军已经翻身下马,率众跪在了敛云宫正殿之前。此时,他正提高声量,朝着大殿内道:“启禀陛下,臣廖志鸣有要事相报!”<br />
廖将军的声音中气十足,瞬间便压过了乐声,传遍了整片空地。话音落下的同时,皇帝也已经在内侍的簇拥下走出了大殿。听到他这一声后,皇帝不由蹙起了眉,不悦地开口道:“大呼小叫,有何事?”<br />
敛云宫内的鼓乐声随他这句话停了下来,众人皆不约而同地将视线落在了廖将军的身上。此时,他的声音都在微微地发着颤:“启禀陛下,臣等在今日清晨,于京郊外搜到了……冯荣贵!”<br />
近日,搜查已经扩大到了城外。<br />
禁军人手不足,廖志鸣所率的守军,自然也要加入其中。<br />
皇帝瞬间瞪大了眼睛:“什么?!”<br />
宫前的空地上,立刻有人面露不安。<br />
正午的阳光,照得地上的汉白玉,都泛起了刺眼的白光。皇帝愣了一下,立刻在太监的搀扶之下快步走下玉台阶,朝廖将军问:“冯荣贵人现在在何处?”<br />
廖志鸣立刻抬起头来,高声道:“回陛下的话,臣将他带到了敛云宫里来!”<br />
话音刚一落下,宋明稚便看到,几名年轻士兵,将一名穿着身褚衣、披头散发的中年男子,押到了马前来——那人分明就是宋明稚曾在醉影楼内见过一面的冯荣贵!<br />
朝中有曾传言……说冯荣贵或许已经凶多吉少。如今,看到他好好地出现在这里,不少人的脸上都露出了惊异的神色。而冯荣贵本人,则是直接跪倒在地,朝着皇帝,“砰砰”磕起了响头来:“陛,陛下饶命,陛下饶命啊——”<br />
宋明稚用余光看了慕厌舟一眼。<br />
此时他正笑着,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说:“放心,冯荣贵知道怎么说。”<br />
显然,今日这一切都是慕厌舟的安排。<br />
这时众人还未从惊诧中缓过神。<br />
严元博已当机立断道:“来人,快快先把冯荣贵带下去,等到了崇京之后再审——”<br />
他表面上一副沉着冷静的样子,实际上……藏在宽大衣袖下的手指,正因紧张而微微颤抖着。转眼,严元博已经做出决定:先将冯荣贵押到马车上,再在回崇京城的途中,派人在暗中,处理掉他!<br />
让他彻底闭嘴。<br />
守卫反应过来:“是!”<br />
但人还没有穿过卤簿,冯荣贵已经一边“砰砰”的磕着头,一边一口气道:“启禀陛下!户部一案,是臣受康文议指使,有意诬告!几日之前,臣提前收到了消息,说他们要杀了臣以绝后患,臣这,这才提前想办法,逃出崇京城内……藏在了京郊。”<br />
“——你,你含血喷人!”<br />
被点到了名字的康文议,当即面无血色。<br />
他的身体重重抖了一下,差一点便直挺挺地倒在了地上。<br />
同时,还下意识将视线,落在了不远处的左相严元博的身上。<br />
冯荣贵完全没有理会他的意思。<br />
冯荣贵又重重在地上磕了一下,他顶着一头的鲜血,抬起下巴,朝着皇帝高声道:“想来臣府中的那些家丁,就,就是他们去杀臣的时候,顺带所杀!”<br />
他这番话,后半段全都是编的。<br />
话语里既将齐王和他手下的人,从里面摘了出来,又在表面上将近日以来发生的事情,解释了一个清清楚楚——显然,这就是慕厌舟那天写在纸上的。<br />
敛云宫前的空地上,鸦雀无声。<br />
慕厌舟轻轻用手指,在宋明稚的肩上点了两下,懒声道:“若不让冯荣贵一口气说完,严元博定会立刻下杀手,不给他机会。”<br />
严元博此人,非常奸猾。<br />
那日慕厌舟一眼便自侍从收集来的证据中看出:严元博与冯荣贵之间,虽然有着联系,但是他完全没有留下任何书面上的证据。那日的麻油,与一切能搜到的证据,最多只能牵扯到严元博手下,一名叫“康文议”的礼部官员的头上去。<br />
若是非要借着这个机会,将事情引到严元博身上,非但除不掉他,反倒会打草惊蛇。<br />
不同于历史,此时的慕厌舟还没有登基为帝,他自然不可能现在就彻查奸党。因此,那日慕厌舟便将所谓的“密辛”记在了心中,同时还安排了这样的一出好戏,当着皇帝与众人的面上演。
原本懒得理会这种“鸡毛蒜皮小事”的皇帝,忽然重视起了“兄弟亲情”。听到慕厌舟和五皇子的事后,他不但令人彻查此事。甚至,一番对比下来,还影响到了他对梁王的处置。<br />
陶公公自然不敢多嘴。<br />
他抱着慕关书便要走,但是还没跨过门槛,便听宋明稚突然开口道,提醒他道:“陶公公,五殿下方才说正砚殿冷,您记得仔细问问为何。”<br />
陶公公脚步一顿:“是,王妃。”<br />
说完便再次朝两人行礼,带着还依依不舍的五皇子慕关书,快步离开了朝露殿。<br />
……<br />
宫灯越来越远。<br />
不多时,殿外便暗了下来。<br />
太监关上了朝露殿的殿门,宋明稚正打算转身,突然听到——<br />
慕厌舟带着一丝笑意的声音,出现在他耳畔:“父皇回到京城之后,看来有不少事可以做了。”<br />
说着,他便握着玉杖,走到了宋明稚的身边来。<br />
此时,宋明稚已经猜到了慕厌舟是在借五皇子的事,给梁王火上浇油。<br />
话音落下,慕厌舟又自然地将手搭在了宋明稚的肩上,并随口道:“这回,宫里宫外都有事要忙了。”<br />
宫里宫外……<br />
宋明稚顿了顿突然意识到:<br />
皇帝自然不会在意一个已经被他遗忘了两年的五皇子,但是他却不可能不在意凤仪宫,与他自己的安危。此前,皇帝早已经大胆将皇宫内外的事情交到严元博一党的手中。<br />
而今日知道五皇子在自己的眼皮底下,还能受到太监欺负后,他还能如此放心吗?<br />
陌生的痒意自肩头扩了出去。<br />
宋明稚默默将视线落在了慕厌舟的手上。<br />
“齐王殿下……”宋明稚正欲开口,提醒慕厌舟他的手还在自己的肩上。<br />
慕厌舟收回了视线:“怎么了?”<br />
他的手仍习惯性地搭在宋明稚的肩膀。<br />
见他一脸坦荡,宋明稚终是将后面的话咽了回去:“……没什么。”<br />
第30章 戴帷帽<br />
皇帝果然已在敛云宫内待腻了。<br />
次日正午,一行人刚用完午膳,卤簿便已备好。<br />
数百号乐手与幢、旌,正候在敛云宫正殿以外,只等皇帝与随行的官员登上车驾,便可以启程,赶在傍晚之前回到崇京城内。<br />
宋明稚随慕厌舟一道,走至车畔。还没有上车,便听见不远处,敛云宫的宫门边,传来了一阵“嘚嘚”的马蹄声。数十名身着银甲、手持缨枪,作武将打扮的人,正骑着快马朝着宫前的空地而来。领头的那一个,正是宋明稚不久以前见过的廖将军!<br />
他负责率军守卫崇京外部安防,为何会在今日匆匆出现在行宫?<br />
宋明稚不由停下了脚步。<br />
慕厌舟自然而然地将手搭在了他的肩上,感叹道:“好热闹啊。”<br />
看上去事不关己。<br />
不过眨眼的工夫,廖将军已经翻身下马,率众跪在了敛云宫正殿之前。此时,他正提高声量,朝着大殿内道:“启禀陛下,臣廖志鸣有要事相报!”<br />
廖将军的声音中气十足,瞬间便压过了乐声,传遍了整片空地。话音落下的同时,皇帝也已经在内侍的簇拥下走出了大殿。听到他这一声后,皇帝不由蹙起了眉,不悦地开口道:“大呼小叫,有何事?”<br />
敛云宫内的鼓乐声随他这句话停了下来,众人皆不约而同地将视线落在了廖将军的身上。此时,他的声音都在微微地发着颤:“启禀陛下,臣等在今日清晨,于京郊外搜到了……冯荣贵!”<br />
近日,搜查已经扩大到了城外。<br />
禁军人手不足,廖志鸣所率的守军,自然也要加入其中。<br />
皇帝瞬间瞪大了眼睛:“什么?!”<br />
宫前的空地上,立刻有人面露不安。<br />
正午的阳光,照得地上的汉白玉,都泛起了刺眼的白光。皇帝愣了一下,立刻在太监的搀扶之下快步走下玉台阶,朝廖将军问:“冯荣贵人现在在何处?”<br />
廖志鸣立刻抬起头来,高声道:“回陛下的话,臣将他带到了敛云宫里来!”<br />
话音刚一落下,宋明稚便看到,几名年轻士兵,将一名穿着身褚衣、披头散发的中年男子,押到了马前来——那人分明就是宋明稚曾在醉影楼内见过一面的冯荣贵!<br />
朝中有曾传言……说冯荣贵或许已经凶多吉少。如今,看到他好好地出现在这里,不少人的脸上都露出了惊异的神色。而冯荣贵本人,则是直接跪倒在地,朝着皇帝,“砰砰”磕起了响头来:“陛,陛下饶命,陛下饶命啊——”<br />
宋明稚用余光看了慕厌舟一眼。<br />
此时他正笑着,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说:“放心,冯荣贵知道怎么说。”<br />
显然,今日这一切都是慕厌舟的安排。<br />
这时众人还未从惊诧中缓过神。<br />
严元博已当机立断道:“来人,快快先把冯荣贵带下去,等到了崇京之后再审——”<br />
他表面上一副沉着冷静的样子,实际上……藏在宽大衣袖下的手指,正因紧张而微微颤抖着。转眼,严元博已经做出决定:先将冯荣贵押到马车上,再在回崇京城的途中,派人在暗中,处理掉他!<br />
让他彻底闭嘴。<br />
守卫反应过来:“是!”<br />
但人还没有穿过卤簿,冯荣贵已经一边“砰砰”的磕着头,一边一口气道:“启禀陛下!户部一案,是臣受康文议指使,有意诬告!几日之前,臣提前收到了消息,说他们要杀了臣以绝后患,臣这,这才提前想办法,逃出崇京城内……藏在了京郊。”<br />
“——你,你含血喷人!”<br />
被点到了名字的康文议,当即面无血色。<br />
他的身体重重抖了一下,差一点便直挺挺地倒在了地上。<br />
同时,还下意识将视线,落在了不远处的左相严元博的身上。<br />
冯荣贵完全没有理会他的意思。<br />
冯荣贵又重重在地上磕了一下,他顶着一头的鲜血,抬起下巴,朝着皇帝高声道:“想来臣府中的那些家丁,就,就是他们去杀臣的时候,顺带所杀!”<br />
他这番话,后半段全都是编的。<br />
话语里既将齐王和他手下的人,从里面摘了出来,又在表面上将近日以来发生的事情,解释了一个清清楚楚——显然,这就是慕厌舟那天写在纸上的。<br />
敛云宫前的空地上,鸦雀无声。<br />
慕厌舟轻轻用手指,在宋明稚的肩上点了两下,懒声道:“若不让冯荣贵一口气说完,严元博定会立刻下杀手,不给他机会。”<br />
严元博此人,非常奸猾。<br />
那日慕厌舟一眼便自侍从收集来的证据中看出:严元博与冯荣贵之间,虽然有着联系,但是他完全没有留下任何书面上的证据。那日的麻油,与一切能搜到的证据,最多只能牵扯到严元博手下,一名叫“康文议”的礼部官员的头上去。<br />
若是非要借着这个机会,将事情引到严元博身上,非但除不掉他,反倒会打草惊蛇。<br />
不同于历史,此时的慕厌舟还没有登基为帝,他自然不可能现在就彻查奸党。因此,那日慕厌舟便将所谓的“密辛”记在了心中,同时还安排了这样的一出好戏,当着皇帝与众人的面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