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各怀心思
何援朝大致猜到了李鸿涛的想法,没有推脱,很是爽快的道:
“指导员啥求不求的,咱俩是战友,有啥事儿我能帮上忙你尽管说。”
见到何援朝这种态度,李鸿涛心里顿时轻松了不少,面上紧张的神色也缓和了下来。
“那成大亮,我就不跟你客气了,我是这么想的,如果我的户口没能落到京都,安置回了原籍,能不能麻烦你老丈人跟他们单位说说,把我调到煤炭部去,哪怕最苦最累的工作也行。”
以李鸿涛的家庭情况和他个人条件,只要找对门路,安置到京都完全没有问题。
何援朝在老班长郭伯权那里见过类似的情况,一个津门籍转业干部就是通过老丈人家的户口落户京都安置的工作。
至于里面的道道,记得当时郭伯权提了一嘴,因为跟自己关系不大,何援朝也没细问,看来回去得找班长好好问问。
李鸿涛现在有些患得患失,这会儿说什么估计他也听不进去。
为了让他安心,何援朝头一回大包大揽的道:“指导员你放心,我回去就和我丈人说这事儿,他要是有顾虑,我也会想别的办法让你调到京都去。”
何援朝之所以这么有信心,一是李鸿涛的条件符合,安置到京都应该费不了什么劲儿,最大的底气还是他背后站着干妈刘丽华。
娘俩儿在一起聊天时,刘丽华不光跟他说家常,还经常聊一些工作方面的问题。
除了告诫他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提高能力做好本职工作外,说的最多的还是人脉关系这些事儿,并且不止一次隐晦的提点他要广结善缘,多结交笼络那些有能力的同事跟战友。
何援朝当初决定到公安局挂职,自己有一部分想法,但让他下定决心的还是干妈刘丽华。
用干妈的话说,别看现在企业工厂工资高福利好人人挣着抢着往里跑,可以后起主导作用的还是各级政府跟公检法司这些职能部门。
在这些部门工作,以后的路才能走的宽。
何援朝刚穿过来时,本想躺平摆烂混日子的,可随着在这个年代经历的事情越来越多,他又悄然改变了想法,尤其是张敏怀孕后,他更是坚定了要往上走的决心。
这次之所以卖力帮李鸿涛,也是何援朝为今后做打算,毕竟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为自己摇旗呐喊的人越多,自己的根基就会越牢固,走的也会越远。
何援朝、李鸿涛俩人说事儿的时候,酒菜已经陆陆续续的摆上了桌。
李鸿涛听了何援朝的话,脸上露出激动的神色,起身拿过酒瓶打开盖子,一边往面前的杯子里倒酒,一边咧着嘴笑道:
“大亮,感谢的话我就不说了,全在酒里了。”
说完,放下酒瓶,拿起面前满满的一杯酒,一仰脖一口喝了个干净。
李鸿涛了解何援朝的脾气性格,知道他不是个说大话的,既然说的这么斩钉截铁,自己的事儿十有八九能成。
何援朝见李鸿涛一口气喝了一杯白酒,赶忙拿起桌上的筷子递了过去,略带着些责备的语气道:
“指导员你这是干啥?咱俩这关系还用你这样?赶紧吃口菜压压。”
“没事大亮,你不知道。”
李鸿涛压根儿没把何援朝的责备当回事儿,接过筷子满脸轻松的道:
“转业安置的事儿像块大石头一样压在我心里,现在被你搬开了,别说一杯酒,就是一瓶酒也不在话下。”
说完,便拿起酒瓶准备继续倒酒。
何援朝见状,眼疾手快,一把抢过酒瓶道:“知道你高兴,但也不能这么喝,来,咱们先吃点菜垫垫肚子。”
一旁坐着的小战士看见菜端上来时,就已经有些流口水了,但李鸿涛没吱声他也不敢动,这会儿听见何援朝的话,立马眼巴巴的看向自家参谋长。
这会儿的人肚子里大多没啥油水,李鸿涛也不例外,桌上摆的菜早让他食指大动,听了何援朝的话借坡下驴道:
“那行,听你的,咱们先吃点儿。”
都是大老爷们儿,又都是战友,三人谁也没客气,一口馒头,一口菜的便吃了起来。
等刘彩霞把最后一道鱼端上桌时,三人才停下筷子,开启了战友见战友的正常模式。
因为部队有严格的规定,所以开车的小战士没有喝酒,夹了个鱼头在一旁有滋有味的嗦啰着。
何援朝、李鸿涛俩人一边喝一边聊,中途又要了一瓶白酒,等把两瓶酒喝完这顿饭才算结束。
两瓶汾酒差不多二斤,一人喝了一瓶,何援朝跟没事人一样,李鸿涛不行,说话都有些大舌头了。
要走时,何援朝来到服务台告别,惹得刘彩霞又哭了一鼻子。
出了饭店,何援朝本想走回招待所,但李鸿涛嘟囔着非要开车送。
“大……大亮,我……我跟你……你说,今……今天是……是我这段日……日子,最……最开心的一天,高兴……”
“嗯,我知道你高兴。”
何援朝嘴里边回应着,边手脚麻利的把李鸿涛扶进了吉普车。
安置好李鸿涛,何援朝又转身对双眼通红的刘彩霞道:“姐,我走了,你也赶紧回去吧!”
“援朝老弟路上小心点儿,回去后记得打电话报个平安。”
“嗯知道了姐。”
……
何援朝最不愿意面对的就是离别,说了几句话后,一狠心转身钻进了吉普车。
饭店离何援朝住的招待所没多远,吉普车不到五分钟就开到了招待所门口。
吃饭的时候,李鸿涛知道何援朝一会儿要去原太火车站,说啥也要送他过去。
何援朝站在吉普车旁,费了不少吐沫星子,好说歹说总算劝住了李鸿涛。
站在招待所门口看着吉普车走远,何援朝转身刚要往招待所里面走,就听到一阵急促的汽车喇叭声。
顺着声音扭头一看,刚才开走的吉普车又风驰电掣的赶了回来。
就在何援朝有些疑惑的时候,吉普车已经开到了他跟前儿,刚一停稳,车门便被李鸿涛打开。
“瞧……瞧这点儿酒……酒喝的,差点儿把……把大事儿忘了。”
说着,便从车里拎出两个白布袋子递给走上前的何援朝。
白布袋子不算太沉,两个加一起差不多三四十斤的模样儿。
何援朝拎着袋子有些懵,刚要问是什么,李鸿涛已经坐上吉普车一溜烟儿的驶离了招待所门口。
(本章完)
何援朝大致猜到了李鸿涛的想法,没有推脱,很是爽快的道:
“指导员啥求不求的,咱俩是战友,有啥事儿我能帮上忙你尽管说。”
见到何援朝这种态度,李鸿涛心里顿时轻松了不少,面上紧张的神色也缓和了下来。
“那成大亮,我就不跟你客气了,我是这么想的,如果我的户口没能落到京都,安置回了原籍,能不能麻烦你老丈人跟他们单位说说,把我调到煤炭部去,哪怕最苦最累的工作也行。”
以李鸿涛的家庭情况和他个人条件,只要找对门路,安置到京都完全没有问题。
何援朝在老班长郭伯权那里见过类似的情况,一个津门籍转业干部就是通过老丈人家的户口落户京都安置的工作。
至于里面的道道,记得当时郭伯权提了一嘴,因为跟自己关系不大,何援朝也没细问,看来回去得找班长好好问问。
李鸿涛现在有些患得患失,这会儿说什么估计他也听不进去。
为了让他安心,何援朝头一回大包大揽的道:“指导员你放心,我回去就和我丈人说这事儿,他要是有顾虑,我也会想别的办法让你调到京都去。”
何援朝之所以这么有信心,一是李鸿涛的条件符合,安置到京都应该费不了什么劲儿,最大的底气还是他背后站着干妈刘丽华。
娘俩儿在一起聊天时,刘丽华不光跟他说家常,还经常聊一些工作方面的问题。
除了告诫他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提高能力做好本职工作外,说的最多的还是人脉关系这些事儿,并且不止一次隐晦的提点他要广结善缘,多结交笼络那些有能力的同事跟战友。
何援朝当初决定到公安局挂职,自己有一部分想法,但让他下定决心的还是干妈刘丽华。
用干妈的话说,别看现在企业工厂工资高福利好人人挣着抢着往里跑,可以后起主导作用的还是各级政府跟公检法司这些职能部门。
在这些部门工作,以后的路才能走的宽。
何援朝刚穿过来时,本想躺平摆烂混日子的,可随着在这个年代经历的事情越来越多,他又悄然改变了想法,尤其是张敏怀孕后,他更是坚定了要往上走的决心。
这次之所以卖力帮李鸿涛,也是何援朝为今后做打算,毕竟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为自己摇旗呐喊的人越多,自己的根基就会越牢固,走的也会越远。
何援朝、李鸿涛俩人说事儿的时候,酒菜已经陆陆续续的摆上了桌。
李鸿涛听了何援朝的话,脸上露出激动的神色,起身拿过酒瓶打开盖子,一边往面前的杯子里倒酒,一边咧着嘴笑道:
“大亮,感谢的话我就不说了,全在酒里了。”
说完,放下酒瓶,拿起面前满满的一杯酒,一仰脖一口喝了个干净。
李鸿涛了解何援朝的脾气性格,知道他不是个说大话的,既然说的这么斩钉截铁,自己的事儿十有八九能成。
何援朝见李鸿涛一口气喝了一杯白酒,赶忙拿起桌上的筷子递了过去,略带着些责备的语气道:
“指导员你这是干啥?咱俩这关系还用你这样?赶紧吃口菜压压。”
“没事大亮,你不知道。”
李鸿涛压根儿没把何援朝的责备当回事儿,接过筷子满脸轻松的道:
“转业安置的事儿像块大石头一样压在我心里,现在被你搬开了,别说一杯酒,就是一瓶酒也不在话下。”
说完,便拿起酒瓶准备继续倒酒。
何援朝见状,眼疾手快,一把抢过酒瓶道:“知道你高兴,但也不能这么喝,来,咱们先吃点菜垫垫肚子。”
一旁坐着的小战士看见菜端上来时,就已经有些流口水了,但李鸿涛没吱声他也不敢动,这会儿听见何援朝的话,立马眼巴巴的看向自家参谋长。
这会儿的人肚子里大多没啥油水,李鸿涛也不例外,桌上摆的菜早让他食指大动,听了何援朝的话借坡下驴道:
“那行,听你的,咱们先吃点儿。”
都是大老爷们儿,又都是战友,三人谁也没客气,一口馒头,一口菜的便吃了起来。
等刘彩霞把最后一道鱼端上桌时,三人才停下筷子,开启了战友见战友的正常模式。
因为部队有严格的规定,所以开车的小战士没有喝酒,夹了个鱼头在一旁有滋有味的嗦啰着。
何援朝、李鸿涛俩人一边喝一边聊,中途又要了一瓶白酒,等把两瓶酒喝完这顿饭才算结束。
两瓶汾酒差不多二斤,一人喝了一瓶,何援朝跟没事人一样,李鸿涛不行,说话都有些大舌头了。
要走时,何援朝来到服务台告别,惹得刘彩霞又哭了一鼻子。
出了饭店,何援朝本想走回招待所,但李鸿涛嘟囔着非要开车送。
“大……大亮,我……我跟你……你说,今……今天是……是我这段日……日子,最……最开心的一天,高兴……”
“嗯,我知道你高兴。”
何援朝嘴里边回应着,边手脚麻利的把李鸿涛扶进了吉普车。
安置好李鸿涛,何援朝又转身对双眼通红的刘彩霞道:“姐,我走了,你也赶紧回去吧!”
“援朝老弟路上小心点儿,回去后记得打电话报个平安。”
“嗯知道了姐。”
……
何援朝最不愿意面对的就是离别,说了几句话后,一狠心转身钻进了吉普车。
饭店离何援朝住的招待所没多远,吉普车不到五分钟就开到了招待所门口。
吃饭的时候,李鸿涛知道何援朝一会儿要去原太火车站,说啥也要送他过去。
何援朝站在吉普车旁,费了不少吐沫星子,好说歹说总算劝住了李鸿涛。
站在招待所门口看着吉普车走远,何援朝转身刚要往招待所里面走,就听到一阵急促的汽车喇叭声。
顺着声音扭头一看,刚才开走的吉普车又风驰电掣的赶了回来。
就在何援朝有些疑惑的时候,吉普车已经开到了他跟前儿,刚一停稳,车门便被李鸿涛打开。
“瞧……瞧这点儿酒……酒喝的,差点儿把……把大事儿忘了。”
说着,便从车里拎出两个白布袋子递给走上前的何援朝。
白布袋子不算太沉,两个加一起差不多三四十斤的模样儿。
何援朝拎着袋子有些懵,刚要问是什么,李鸿涛已经坐上吉普车一溜烟儿的驶离了招待所门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