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买票回家
何援朝的话一说完,张家父子都有些懵。
张立德还好点儿,毕竟让何援朝回京都是他先提出来的,有一定的心里准备,但没想到女婿这么着急。
张昭却有些接受不了,一听说何援朝要走,心里一下子变的空落落的,眼下自己跟吕文丽还没正式离婚,万一中间出点儿啥变故连个出主意的人都没有,家里好不容易有个不说教自己的,这一走,难道还得看父亲张立德那张臭脸?
想到这儿,张昭想开口说些挽留的话,可一时间却找不到像样的理由,只好把目光看向张立德,希望自己父亲能改变主意,把何援朝留下。
家里两个女人在家张立德也有些不放心,尤其是女儿张敏还怀着孕,万一有点啥事儿,女婿不在家确实有些不方便。
张立德想着家里的事儿,也没留意到张昭的眼神儿,抬手看了眼表道:
“这边的事儿差不多了,回去也好,但今天有些晚了不一定能有车,要不住一宿明天早上再走?”
“没事儿,就是去看看,要是今晚没有车,正好顺便买明天的票。”
见何援朝铁了心要今晚走,张立德也没再劝,从椅子上起身道:“那行,正好我也跟着去趟原太你汪叔那,咱们一起走。”
说完,扭头对拉拉着脸的张昭又道:“你去跟小王说声咱们要去原太,让他准备一下,然后回来收拾收拾一起跟着去。”
“嗯。”
张昭闻言极不情愿的应了一声,磨磨蹭蹭的起身朝屋外走。
何援朝见状也没再墨迹,说了句“我回去收拾一下”,便跟着张昭一起出了屋。
回到房间拿出早上收拾好的土黄色帆布提包,把中午买的围巾、砚台放进了包里。
虽不知道砚台是不是老物件儿,何援朝还是特意把它放在了提包的中间,有两边的衣服隔着,路上也不用担心磕着碰着。
收拾完提包,何援朝又把李鸿涛送的两个白布袋子口对口的用绳子系在了一起,拎了拎,挺结实,这才一手拎着提包,一手拎着白布袋子出了屋。
下了楼,出了招待所,司机小王已经等在了吉普车旁。
看见何援朝出来,小王立马打开车门帮着把东西放进了车里。
归置利索,见张立德爷俩儿还没出来,何援朝从兜里掏出烟,递了一根给小王。
经过几天相处,小王跟何援朝已经混熟了,也不客气,接过烟,拿出火柴划着给何援朝点上烟后道:
“何哥,听张哥说你要回京都了,下次还啥时有机会来西山?”
这年代交通不便利,民间虽也有少量的旅游活动,但还不普及,一般家里不是有要紧事儿或出公差,人们基本很少出远门。
何援朝抽了口烟,看着眼前阳曲的房屋街道,吐出嘴里的烟雾道:
“这个还真不好说,我们厂跟西山这边有业务往来,说不准哪天我就又来了。”
小王听后,心里即将离别的情绪一下子消散了不少,咧着嘴开玩笑道:
“能来就好,要不我上哪找这么好抽的前门烟。”
说完,还夹着烟在何援朝面前比划了两下,接着放进嘴里抽了一口,故意露出一副很享受的样子。
何援朝见小王夸张的表情笑了笑,拿出兜里大半包前门烟直接塞到了他手里。
小王看着手里的半包烟愣了一下,反应过来后立马拿着烟往何援朝手里塞。
“何哥这可使不得,我就是跟你开个玩笑,没有要烟的意思,你赶紧拿回去。”
看着小王一脸着急的模样儿,何援朝边挡着他递过来的半包烟,边笑道:
“知道你是开玩笑,叫了好几天何哥,也不能白叫,半包烟多大点儿事儿啊!给你你就拿着。”
何援朝的豪爽劲儿让司机小王有些感动,但他也是个较真儿的,一点儿没有占别人小便宜的心思。
“那也不行,两码事儿。”
俩人正为半包烟拉扯的功夫,张立德领着张昭从招待所走了出来。
何援朝见状赶忙借机道:“行了小王,别撕吧了,赶紧把烟收起来,咱们要走了。”
说着,几步来到张立德面前接过他手里拎的提包放进吉普车里。
张立德刚才出来时看见了何援朝跟小王的举动,但什么也没问,笑着对小王说了句“辛苦了”,便低头上了吉普车。
司机小王在何援朝面前放的开,面对张立德时就有些打怵,见人齐了,也不敢耽搁,赶忙收好烟坐进驾驶室里打着了吉普车。
等人都在车里坐好,小王招呼了一声,随后一脚油门,吉普车稳稳的驶离了招待所。
阳曲距离曲阳三十多公里不算太远,可由于路面不好,小王开了一个多小时才到了目的地原太市火车站。
原太市火车站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正式通车是一九零七年,那时是巴洛克式建筑,与十家庄火车站十分相似,一般人还真形容不出是什么形状。
解放战争后,一九五一年在原址上重建了一座苏联式的火车站,去年,何援朝还在报纸上看见梅兰芳大师从太原火车站下车的照片,眼前的火车站跟照片上的一模一样。
询问过火车站外穿着制服的工作人员,何援朝、张立德、张昭三人很快来到了售票窗口。
窗口前买票的人不多,没一会儿功夫就轮到了何援朝。
“同志你好,请问今晚有去京都的火车吗?”
售票员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女同志,业务很熟练,翻看了一下桌上的票务台账道:
“没有直达京都的火车,晚上八点三十五分有一趟到十家庄中转京都的要不要。”
何援朝没有犹豫直接开口道:“要,麻烦问一下,有没有卧铺。”
“有。”
得到确切的答复,何援朝问了价格,直接掏出工作证、介绍信跟两张大黑十递进了售票窗口。
“麻烦同志,来一张今晚到十家庄的卧铺。”
售票员看了眼何援朝的工作证,核对无误后放在了一边,从票箱内拿出一张硬板车票打上日期,又打开抽屉拿出一沓零钱数出几张,随后,连同车票、介绍信、工作证一块儿递出了售票窗口。
(本章完)
何援朝的话一说完,张家父子都有些懵。
张立德还好点儿,毕竟让何援朝回京都是他先提出来的,有一定的心里准备,但没想到女婿这么着急。
张昭却有些接受不了,一听说何援朝要走,心里一下子变的空落落的,眼下自己跟吕文丽还没正式离婚,万一中间出点儿啥变故连个出主意的人都没有,家里好不容易有个不说教自己的,这一走,难道还得看父亲张立德那张臭脸?
想到这儿,张昭想开口说些挽留的话,可一时间却找不到像样的理由,只好把目光看向张立德,希望自己父亲能改变主意,把何援朝留下。
家里两个女人在家张立德也有些不放心,尤其是女儿张敏还怀着孕,万一有点啥事儿,女婿不在家确实有些不方便。
张立德想着家里的事儿,也没留意到张昭的眼神儿,抬手看了眼表道:
“这边的事儿差不多了,回去也好,但今天有些晚了不一定能有车,要不住一宿明天早上再走?”
“没事儿,就是去看看,要是今晚没有车,正好顺便买明天的票。”
见何援朝铁了心要今晚走,张立德也没再劝,从椅子上起身道:“那行,正好我也跟着去趟原太你汪叔那,咱们一起走。”
说完,扭头对拉拉着脸的张昭又道:“你去跟小王说声咱们要去原太,让他准备一下,然后回来收拾收拾一起跟着去。”
“嗯。”
张昭闻言极不情愿的应了一声,磨磨蹭蹭的起身朝屋外走。
何援朝见状也没再墨迹,说了句“我回去收拾一下”,便跟着张昭一起出了屋。
回到房间拿出早上收拾好的土黄色帆布提包,把中午买的围巾、砚台放进了包里。
虽不知道砚台是不是老物件儿,何援朝还是特意把它放在了提包的中间,有两边的衣服隔着,路上也不用担心磕着碰着。
收拾完提包,何援朝又把李鸿涛送的两个白布袋子口对口的用绳子系在了一起,拎了拎,挺结实,这才一手拎着提包,一手拎着白布袋子出了屋。
下了楼,出了招待所,司机小王已经等在了吉普车旁。
看见何援朝出来,小王立马打开车门帮着把东西放进了车里。
归置利索,见张立德爷俩儿还没出来,何援朝从兜里掏出烟,递了一根给小王。
经过几天相处,小王跟何援朝已经混熟了,也不客气,接过烟,拿出火柴划着给何援朝点上烟后道:
“何哥,听张哥说你要回京都了,下次还啥时有机会来西山?”
这年代交通不便利,民间虽也有少量的旅游活动,但还不普及,一般家里不是有要紧事儿或出公差,人们基本很少出远门。
何援朝抽了口烟,看着眼前阳曲的房屋街道,吐出嘴里的烟雾道:
“这个还真不好说,我们厂跟西山这边有业务往来,说不准哪天我就又来了。”
小王听后,心里即将离别的情绪一下子消散了不少,咧着嘴开玩笑道:
“能来就好,要不我上哪找这么好抽的前门烟。”
说完,还夹着烟在何援朝面前比划了两下,接着放进嘴里抽了一口,故意露出一副很享受的样子。
何援朝见小王夸张的表情笑了笑,拿出兜里大半包前门烟直接塞到了他手里。
小王看着手里的半包烟愣了一下,反应过来后立马拿着烟往何援朝手里塞。
“何哥这可使不得,我就是跟你开个玩笑,没有要烟的意思,你赶紧拿回去。”
看着小王一脸着急的模样儿,何援朝边挡着他递过来的半包烟,边笑道:
“知道你是开玩笑,叫了好几天何哥,也不能白叫,半包烟多大点儿事儿啊!给你你就拿着。”
何援朝的豪爽劲儿让司机小王有些感动,但他也是个较真儿的,一点儿没有占别人小便宜的心思。
“那也不行,两码事儿。”
俩人正为半包烟拉扯的功夫,张立德领着张昭从招待所走了出来。
何援朝见状赶忙借机道:“行了小王,别撕吧了,赶紧把烟收起来,咱们要走了。”
说着,几步来到张立德面前接过他手里拎的提包放进吉普车里。
张立德刚才出来时看见了何援朝跟小王的举动,但什么也没问,笑着对小王说了句“辛苦了”,便低头上了吉普车。
司机小王在何援朝面前放的开,面对张立德时就有些打怵,见人齐了,也不敢耽搁,赶忙收好烟坐进驾驶室里打着了吉普车。
等人都在车里坐好,小王招呼了一声,随后一脚油门,吉普车稳稳的驶离了招待所。
阳曲距离曲阳三十多公里不算太远,可由于路面不好,小王开了一个多小时才到了目的地原太市火车站。
原太市火车站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正式通车是一九零七年,那时是巴洛克式建筑,与十家庄火车站十分相似,一般人还真形容不出是什么形状。
解放战争后,一九五一年在原址上重建了一座苏联式的火车站,去年,何援朝还在报纸上看见梅兰芳大师从太原火车站下车的照片,眼前的火车站跟照片上的一模一样。
询问过火车站外穿着制服的工作人员,何援朝、张立德、张昭三人很快来到了售票窗口。
窗口前买票的人不多,没一会儿功夫就轮到了何援朝。
“同志你好,请问今晚有去京都的火车吗?”
售票员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女同志,业务很熟练,翻看了一下桌上的票务台账道:
“没有直达京都的火车,晚上八点三十五分有一趟到十家庄中转京都的要不要。”
何援朝没有犹豫直接开口道:“要,麻烦问一下,有没有卧铺。”
“有。”
得到确切的答复,何援朝问了价格,直接掏出工作证、介绍信跟两张大黑十递进了售票窗口。
“麻烦同志,来一张今晚到十家庄的卧铺。”
售票员看了眼何援朝的工作证,核对无误后放在了一边,从票箱内拿出一张硬板车票打上日期,又打开抽屉拿出一沓零钱数出几张,随后,连同车票、介绍信、工作证一块儿递出了售票窗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