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发有甚好摸的?”<br />
不等回答,他便拧着眉,走去书房门边,反插门栓。<br />
又走去窗边,把大敞的窗棂挨个关紧。<br />
书房里的光线昏暗下去。<br />
谢明裳注视着他四处走动关门闭窗,最后走来罗汉榻边坐下,两条长腿一屈一伸地撑开,侧看她一眼。<br />
谢明裳不着痕迹地往后蜷了蜷。许多个凌厉的眼神重影在一起,好凶。<br />
“不能摸么?你自己讲的,有话直说。”<br />
萧挽风几乎无奈地看她一眼,抬手解下金丝小冠。<br />
他束发花费的时辰久。昨夜马车停在王府门外,他一刻钟没下车,所有人在门外冒雨等了他一刻钟。<br />
——他在车里束发。<br />
“书房随时有人来寻我。”<br />
“人不清醒,就开始胡闹?”<br />
发冠下还有玉簪。解下玉簪子,还有束发的发带。<br />
微卷而硬的发尾塞进她手里。<br />
谢明裳把卷发尾绕在食指上,抿嘴笑了下,卷了十来道,攥在掌心里,终于老老实实地闭上眼睛。<br />
所以嫂嫂去世的片段,是真的。<br />
昨夜马车里种种,不是她妄想的癔症,也是真实发生过的。<br />
那之前木筏子拖着小少年翻越雪山的梦……也不是梦,也是真的??<br />
她还在晕晕乎乎地想。想着想着,又睡过去。<br />
耳边传来窸窸窣窣的响动声。<br />
胡太医的声音再度响起,这回听语气更不安稳:<br />
“娘子出现记忆错乱的情况,医书罕见。下官觉得,稳妥着想<br />
,还是给娘子继续服用药酒为好。”<br />
“继续服用药酒,虽然癔症无法治愈,想不起之前十几年……至少以毒攻毒,可以维持目前的现状安稳。短暂停用药酒,娘子出现记忆错乱,继续停用下去,之后会发生什么,谁也说不清啊。”<br />
“殿下觉得呢?”<br />
书房里并未寂静多久。萧挽风的声音很快响起。<br />
斩钉截铁,毫不迟疑。<br />
“以毒攻毒,饮鸩止渴,哪有真安稳。”<br />
“她清醒时已下决定。听她的决定。”<br />
第79章 承担苦痛,而后成人……<br />
顾沛送朝食来书房时,谢明裳安静地抱膝坐在罗汉榻上,对着窗外小雨出神。<br />
顾沛喊她几声,她也未应。<br />
“娘子还没醒神呢?”顾沛小声嘀咕着。<br />
萧挽风牵起谢明裳的手,把她安置去窗边长桌,“多给她点时间。”<br />
顾沛忙前忙后地布菜,回禀王府日程,亲兵操练情况;谢明裳似乎完全没留意到他,全程盯着窗外长檐落雨。等顾沛告退出门时,却被叫住了。<br />
谢明裳清晰地说:“顾沛,劳烦你跑一趟谢家,喊我娘来。”<br />
顾沛:?<br />
萧挽风把长筷放去谢明裳手里,不抬头地说:“去。”<br />
顾沛应下,抬脚要走,谢明裳又叮嘱他:“叫我娘穿那身好看的淡黄色长裙,骑骆驼来。”<br />
顾沛:??!!<br />
萧挽风:“原话传给谢夫人。”<br />
“喏。”<br />
顾沛满腹疑窦地退出书房不久,严陆卿求见。<br />
严陆卿带来了朝中最新的消息,萧挽风边用朝食边听。<br />
“唐将军上回擒获的突厥探子,早早报于朝廷,结果没人搭理。唐将军没奈何,送到我们这处来。殿下可还记得?”<br />
萧挽风有印象,“密室里处置的那个。怎么了?”<br />
“前日,谢帅的前线军情报入京城。六百里快马送回的不只战报,还有第二位突厥探子。”<br />
“谢帅报上同样的军情:辽东王和突厥可汗密谋勾连,欲联合突厥,引兵南下。”<br />
萧挽风用饭的筷子停住,“这回探听得确凿了?”<br />
“探听确凿。”<br />
事关重大,严陆卿把新捏好的沙盘拖来面前,指着沙盘回禀最新情势。<br />
这次被谢崇山擒获的突厥人,不再是探听中原战况的探子,而是突厥信使。<br />
身怀密信,传达突厥王庭的意志。<br />
同意与辽东王联兵,挥师南下。<br />
“突厥可汗讨要大量金银茶帛,讨要云、朔两州。长城以南的千顷肥美土地,曾被他们占据十余年。突厥可汗要求辽东王事成后,割让两州土地,供突厥做牧场。”<br />
“最致命的是,一旦云、朔两州割让,长城防御从此无用。突厥可以随时从朔州越过长城南下,直捣中原。”<br />
萧挽风神色不动地听完,夹起一筷子鲜甜莼菜,放入谢明裳的粥碗里。<br />
“他们想得不错。”<br />
严陆卿喟叹:“确实想得极好。还未发兵,两边就已豪言壮志,谈论如何分割疆土。这回证据确凿,朝廷再不能不搭理了,必须整军应对。”<br />
说到这里,严陆卿的情绪激动起来:“殿下,谢帅领兵在外,京城守卫空虚。我们的机会来了——呃,娘子有话说?”<br />
谢明裳不知何时已放下碗筷,眼睛眨也不眨地盯着面前两人。<br />
“我爹在哪里?”<br />
“……”严陆卿哑然片刻,抬手指向沙盘。<br />
“谢帅目前,约莫在太行山东北。”<br />
谢明裳赞同地点点头:“我爹出征了。”<br />
萧挽风把饭后用的茉莉花茶倒出一杯,热茶推去谢明裳手边。<br />
“你父亲出征未回。你母亲很快就来看你。喝茶。”<br />
谢明裳捧着茶盏,摆弄沙盘红黑小旗。萧挽风任她摆弄。<br />
“突厥后续事,非一两日能化解,妄动无用。”<br />
萧挽风吩咐下去:“知会朔州大营加倍防御。等局势进展,等朝廷反应。”<br />
“是。”严陆卿领命,换了个话头:“关于李郎中的处置,已和拱卫司禁军打过招呼。此人玩弄医术,本性欺诈,不能轻饶……”<br />
谢明裳放下小红旗,轻飘飘插进一句:“打一顿,放了吧。毕竟药酒管用,免了家里五年担心。”<br />
严陆卿眉头大皱,试图劝说:“确实,药酒表面上缓解症状,谢家误以为有效。但用的药不治本啊!停药即有反噬!李郎中此人,求名又求财,以欺诈手段隐瞒用药。用得还是毒药!怎能不严惩……”<br />
正反说了一大通,怎奈何谢明裳压根不听他的,只低头摆弄沙盘。<br />
萧挽风开口问:“原本定的什么罪名?”<br />
严陆卿:“证据确凿,以投毒论罪。原本拟定的斩监候,秋后处决。”<br />
“死罪换刺配,流放边地。告诉他,谢六娘怜悯其医术,饶他性命。家产不动,留给妻儿。”<br />
“遵命。”严陆卿应诺退下。<br />
书房安静片刻,胡太医求见。<br />
窗外的滴雨声清晰起来。谢明裳放下温茶,又抱膝坐在木椅上,望着窗外小雨出神。<br />
昨日的正骨归筋,导致小腿淤肿更显严重。以至于今日花费的时辰格外多。胡太医满头大汗退出书房后,萧挽风长吐出口气,起身走去窗边。<br />
屋檐下雨帘成细线。溅落青石地面,黄叶纷落,又很快被人扫去。这是属于京城的秋雨。<br />
“看这么久了,在看什么?”他站在小娘子身后,扶着椅背,低头问她。<br />
谢明裳喃喃自语:“八月还在下雨。怎么不下雪?”<br />
“八月的京城不下雪。关内大部分地界,十一月才下雪。”<br />
“哦。”<br />
谢明裳察觉身后有人,仰起头,注视片刻,“殿下?”<br />
萧挽风扶着椅背下望,望进一双乌黑明亮的眼瞳:<br />
“无需唤殿下。我告诉过你我的名字。”<br />
谢明裳想了半日,想起男人经常被人挂在嘴边的字号,以及不怎么被人提起的单名。<br />
“萧折?”<br />
“连名带姓称呼不好。”萧挽风更正她:“京城里不成文的规矩:仇人相见,才会当面直呼姓名。”<br />
谢明裳从善如流地改口,“阿折折。”<br />
“称呼成年男子,叠字也不大好。”<br />
“哦。”谢明裳又想了一阵,换了个称呼,“挽风。”<br />
萧挽风弯了下唇,“这样称呼甚好。”<br />
谢明裳并不怎么在意称呼。对于她来说,称呼只是称呼而已,重要的是人。
不等回答,他便拧着眉,走去书房门边,反插门栓。<br />
又走去窗边,把大敞的窗棂挨个关紧。<br />
书房里的光线昏暗下去。<br />
谢明裳注视着他四处走动关门闭窗,最后走来罗汉榻边坐下,两条长腿一屈一伸地撑开,侧看她一眼。<br />
谢明裳不着痕迹地往后蜷了蜷。许多个凌厉的眼神重影在一起,好凶。<br />
“不能摸么?你自己讲的,有话直说。”<br />
萧挽风几乎无奈地看她一眼,抬手解下金丝小冠。<br />
他束发花费的时辰久。昨夜马车停在王府门外,他一刻钟没下车,所有人在门外冒雨等了他一刻钟。<br />
——他在车里束发。<br />
“书房随时有人来寻我。”<br />
“人不清醒,就开始胡闹?”<br />
发冠下还有玉簪。解下玉簪子,还有束发的发带。<br />
微卷而硬的发尾塞进她手里。<br />
谢明裳把卷发尾绕在食指上,抿嘴笑了下,卷了十来道,攥在掌心里,终于老老实实地闭上眼睛。<br />
所以嫂嫂去世的片段,是真的。<br />
昨夜马车里种种,不是她妄想的癔症,也是真实发生过的。<br />
那之前木筏子拖着小少年翻越雪山的梦……也不是梦,也是真的??<br />
她还在晕晕乎乎地想。想着想着,又睡过去。<br />
耳边传来窸窸窣窣的响动声。<br />
胡太医的声音再度响起,这回听语气更不安稳:<br />
“娘子出现记忆错乱的情况,医书罕见。下官觉得,稳妥着想<br />
,还是给娘子继续服用药酒为好。”<br />
“继续服用药酒,虽然癔症无法治愈,想不起之前十几年……至少以毒攻毒,可以维持目前的现状安稳。短暂停用药酒,娘子出现记忆错乱,继续停用下去,之后会发生什么,谁也说不清啊。”<br />
“殿下觉得呢?”<br />
书房里并未寂静多久。萧挽风的声音很快响起。<br />
斩钉截铁,毫不迟疑。<br />
“以毒攻毒,饮鸩止渴,哪有真安稳。”<br />
“她清醒时已下决定。听她的决定。”<br />
第79章 承担苦痛,而后成人……<br />
顾沛送朝食来书房时,谢明裳安静地抱膝坐在罗汉榻上,对着窗外小雨出神。<br />
顾沛喊她几声,她也未应。<br />
“娘子还没醒神呢?”顾沛小声嘀咕着。<br />
萧挽风牵起谢明裳的手,把她安置去窗边长桌,“多给她点时间。”<br />
顾沛忙前忙后地布菜,回禀王府日程,亲兵操练情况;谢明裳似乎完全没留意到他,全程盯着窗外长檐落雨。等顾沛告退出门时,却被叫住了。<br />
谢明裳清晰地说:“顾沛,劳烦你跑一趟谢家,喊我娘来。”<br />
顾沛:?<br />
萧挽风把长筷放去谢明裳手里,不抬头地说:“去。”<br />
顾沛应下,抬脚要走,谢明裳又叮嘱他:“叫我娘穿那身好看的淡黄色长裙,骑骆驼来。”<br />
顾沛:??!!<br />
萧挽风:“原话传给谢夫人。”<br />
“喏。”<br />
顾沛满腹疑窦地退出书房不久,严陆卿求见。<br />
严陆卿带来了朝中最新的消息,萧挽风边用朝食边听。<br />
“唐将军上回擒获的突厥探子,早早报于朝廷,结果没人搭理。唐将军没奈何,送到我们这处来。殿下可还记得?”<br />
萧挽风有印象,“密室里处置的那个。怎么了?”<br />
“前日,谢帅的前线军情报入京城。六百里快马送回的不只战报,还有第二位突厥探子。”<br />
“谢帅报上同样的军情:辽东王和突厥可汗密谋勾连,欲联合突厥,引兵南下。”<br />
萧挽风用饭的筷子停住,“这回探听得确凿了?”<br />
“探听确凿。”<br />
事关重大,严陆卿把新捏好的沙盘拖来面前,指着沙盘回禀最新情势。<br />
这次被谢崇山擒获的突厥人,不再是探听中原战况的探子,而是突厥信使。<br />
身怀密信,传达突厥王庭的意志。<br />
同意与辽东王联兵,挥师南下。<br />
“突厥可汗讨要大量金银茶帛,讨要云、朔两州。长城以南的千顷肥美土地,曾被他们占据十余年。突厥可汗要求辽东王事成后,割让两州土地,供突厥做牧场。”<br />
“最致命的是,一旦云、朔两州割让,长城防御从此无用。突厥可以随时从朔州越过长城南下,直捣中原。”<br />
萧挽风神色不动地听完,夹起一筷子鲜甜莼菜,放入谢明裳的粥碗里。<br />
“他们想得不错。”<br />
严陆卿喟叹:“确实想得极好。还未发兵,两边就已豪言壮志,谈论如何分割疆土。这回证据确凿,朝廷再不能不搭理了,必须整军应对。”<br />
说到这里,严陆卿的情绪激动起来:“殿下,谢帅领兵在外,京城守卫空虚。我们的机会来了——呃,娘子有话说?”<br />
谢明裳不知何时已放下碗筷,眼睛眨也不眨地盯着面前两人。<br />
“我爹在哪里?”<br />
“……”严陆卿哑然片刻,抬手指向沙盘。<br />
“谢帅目前,约莫在太行山东北。”<br />
谢明裳赞同地点点头:“我爹出征了。”<br />
萧挽风把饭后用的茉莉花茶倒出一杯,热茶推去谢明裳手边。<br />
“你父亲出征未回。你母亲很快就来看你。喝茶。”<br />
谢明裳捧着茶盏,摆弄沙盘红黑小旗。萧挽风任她摆弄。<br />
“突厥后续事,非一两日能化解,妄动无用。”<br />
萧挽风吩咐下去:“知会朔州大营加倍防御。等局势进展,等朝廷反应。”<br />
“是。”严陆卿领命,换了个话头:“关于李郎中的处置,已和拱卫司禁军打过招呼。此人玩弄医术,本性欺诈,不能轻饶……”<br />
谢明裳放下小红旗,轻飘飘插进一句:“打一顿,放了吧。毕竟药酒管用,免了家里五年担心。”<br />
严陆卿眉头大皱,试图劝说:“确实,药酒表面上缓解症状,谢家误以为有效。但用的药不治本啊!停药即有反噬!李郎中此人,求名又求财,以欺诈手段隐瞒用药。用得还是毒药!怎能不严惩……”<br />
正反说了一大通,怎奈何谢明裳压根不听他的,只低头摆弄沙盘。<br />
萧挽风开口问:“原本定的什么罪名?”<br />
严陆卿:“证据确凿,以投毒论罪。原本拟定的斩监候,秋后处决。”<br />
“死罪换刺配,流放边地。告诉他,谢六娘怜悯其医术,饶他性命。家产不动,留给妻儿。”<br />
“遵命。”严陆卿应诺退下。<br />
书房安静片刻,胡太医求见。<br />
窗外的滴雨声清晰起来。谢明裳放下温茶,又抱膝坐在木椅上,望着窗外小雨出神。<br />
昨日的正骨归筋,导致小腿淤肿更显严重。以至于今日花费的时辰格外多。胡太医满头大汗退出书房后,萧挽风长吐出口气,起身走去窗边。<br />
屋檐下雨帘成细线。溅落青石地面,黄叶纷落,又很快被人扫去。这是属于京城的秋雨。<br />
“看这么久了,在看什么?”他站在小娘子身后,扶着椅背,低头问她。<br />
谢明裳喃喃自语:“八月还在下雨。怎么不下雪?”<br />
“八月的京城不下雪。关内大部分地界,十一月才下雪。”<br />
“哦。”<br />
谢明裳察觉身后有人,仰起头,注视片刻,“殿下?”<br />
萧挽风扶着椅背下望,望进一双乌黑明亮的眼瞳:<br />
“无需唤殿下。我告诉过你我的名字。”<br />
谢明裳想了半日,想起男人经常被人挂在嘴边的字号,以及不怎么被人提起的单名。<br />
“萧折?”<br />
“连名带姓称呼不好。”萧挽风更正她:“京城里不成文的规矩:仇人相见,才会当面直呼姓名。”<br />
谢明裳从善如流地改口,“阿折折。”<br />
“称呼成年男子,叠字也不大好。”<br />
“哦。”谢明裳又想了一阵,换了个称呼,“挽风。”<br />
萧挽风弯了下唇,“这样称呼甚好。”<br />
谢明裳并不怎么在意称呼。对于她来说,称呼只是称呼而已,重要的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