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薛殷。”裴元俭冷沉的眸光盯着他,“当值时违律不遵,今日后,自去领罚。”<br />
薛殷的一声叹息卡在喉咙,生生被咽了回去,不敢再言。<br />
长阳拂林,郁葱繁盛,围猎场正中建造露天殿宇,层层阶梯、复道萦行,金栏兽砌,威严赫赫。<br />
帝王一身龙袍摄人,所道之处无不臣服。<br />
官员后妃行在身后,甫才落座,前方就出现一群浩浩荡荡人马,仪官在前,中央高头大马上坐着位八面威风的青年。<br />
银冠高束,辫发萦于脑后,缀以珠贝,赭色袴褶,领口、袖口镶边袖深蓝虎纹,脚蹬革靴,昂首阔步走来。<br />
“东羯族阿单余见过北帝。”<br />
他仅颔首算作礼节,并不跪拜,眼神直视这位已垂垂老矣的帝王,眼底有轻蔑不着痕迹划过。<br />
但就算如此,他这猖狂的态度已然招至皇帝百官不悦。<br />
“东羯族真是好礼节。”有大臣不忿道。<br />
“你们北朝有一句古话,远道而来的客人是座上宾。”<br />
阿单余倒也不恼,他身材魁硕,不笑的时候很有几分让人胆寒的威仪。<br />
“我东羯族千里迢迢来拜访你北朝,一不奉酒,二不请坐,却与礼节小事争论不休,难道北朝官员个个如此心胸狭窄,所谓大国之风岂不是一场空谈。”<br />
来者不善。<br />
在场诸人心中同时划过这句话,顿时一凛,绞尽脑汁想着应对之法。<br />
琼枝宴当夜,姜萏的夫君的端王在一处侧殿临幸了那名舞女,第二日便将她带回府中做了夫人,几乎是夜夜承宠,几日前,大夫号脉时诊出喜脉。<br />
端王大喜过望,姜萏被彻底抛诸脑后,恰巧此时姜梒在国子监试中被告发作弊,又仗势欺人,两事齐发,被赶出了国子监。<br />
姜梒不以为意,口口声声他姐夫乃是端王,今日将他逐出,明日国子监便是八抬大轿请他回来他也需考虑。<br />
咒骂那些夫子不识抬举。<br />
闹的十分难堪,端王听闻,当即责令姜萏回家处理,隐隐有休弃之意。<br />
而姜家虽疼女儿,却更看重这个唯一的儿子,在得知女儿遭端王厌弃后,想的不是宽慰,而是立刻慌张起来,不住道那梒儿该如何回国子监?<br />
姜萏一时不信父母对她全无疼爱之心,直到姜父姜母将她责骂一顿,怨怪她无能笼络不住端王的心,又担心端王迁怒,姜梒前程无靠,当日就一顶小轿将她送回去让她去向端王求亲认罪,连留她过夜也不曾。<br />
姜梒浑然不知姐姐失宠,一心醉倒在花楼,一时不甚打死了个富家公子,这才清醒连滚带爬滚回家中,眼见衙役要来拿人。<br />
姜父姜母慌乱领着儿子上端王府求助,却被姜萏拒之门外,多翻辗转直到赔了大半家底,才换姜梒流放一千里。<br />
姜家至此分崩离析。<br />
而今日正好是姜梒流放之日,姜回心中却没有多少畅快,反而有更多压抑、愤恨、自厌的情绪席卷。<br />
偏偏不巧,阿单余就撞在这当口。<br />
姜回心无顾忌,也无惧怕,她端起一杯酒站起来,在众人目光看过来时,却将酒杯缓缓朝下,轻巧的掷了下去。<br />
她今日一身翟衣,金钗重鬓,凤纹团团轻逐飞簇于其上,眉目潋滟张扬,依旧声音冷淡,却充斥着高高在上的轻蔑:<br />
“素闻东羯族为人豪爽,但今日一见东羯三皇子,却让本宫失望透顶。堂堂皇子,竟只专注于计较这些细枝末节,岂非太过小家子气?”<br />
阿单余从她高傲的眼神中,读懂剩下一句。<br />
果然蛮夷之地,不足为怪。<br />
“这位是谁?”阿单余道。<br />
“这是朕的皇妹,她一向如此心直口快,三皇子见笑了。”皇帝意外看向姜回,见她不动声色将东羯人一军,倒是多了几分真切自豪。<br />
“来人,赐酒,赐座。”皇帝道。<br />
阿单余拒绝,转而道:“陛下,久闻北朝能人奇多,今日进京又听百姓议论昔日围猎盛况,不知今日可否让我见识见识?”<br />
这话正中皇帝下怀:“准!”<br />
“薛衡,你来。”<br />
他指出一个立在右侧的年轻武将。<br />
薛衡站姿挺拔,目光坚韧如树,打不到,压不垮。<br />
“三皇子,请出题。”<br />
他嗓音平沉,却有一股不卑不亢的狂意。<br />
似在陈述一个事实,那就是,不论比剑还是其他,他都会赢。<br />
阿单余打量他一眼,“你官居几品?”<br />
“从三品。”薛衡道。<br />
阿单余嗤笑一声,语调挑衅:“方才是一个公主,现在是一个官职低微的无名小卒,怎么北朝无人了吗?”<br />
这话太狂妄,激的一众大臣怒目而视。<br />
“听闻明铮的嫡子就在盛京,不知,敢不敢站出来比一比?”<br />
“三皇子,明铮宝刀已老,只敢躲在城中龟缩不出,他那儿子养在盛京这富贵窝里只怕也是个连剑都拿不起的废物。”<br />
他身边魁梧侍卫毫不顾忌的大笑。<br />
明昭双拳紧握,眼眸赤红一片,身为人子,怎么容得他人如此侮辱我父?<br />
可皇帝的话却让他陡然冷静下来,“呵呵,只怕要让三皇子失望了,明昭并不通武功,不过我北朝武将如云,定然不让三皇子遗憾而归。”<br />
明昭慢慢松开拳,是啊,他在盛京城中是个只懂花拳绣腿的纨绔,整日宴会逗鸟,又怎么有能力和胆量去挑战东羯族勇猛善战的三皇子?<br />
可,他又怎么甘心。<br />
裴元俭垂着的眸光微抬,眼中一闪而过一抹杀气,虽他得陛下恩赐掌有兵权,但他终究奉职枢密院,文官不得与他国使臣武斗,这是北朝铁律。<br />
姜回将他神色收入眼中,却是疑惑不解,眸光在裴元俭与明昭身上稍微一顿。<br />
过去不曾想的问题在此刻骤然浮上,秦芜是怎么找来的裴元俭?<br />
那日她命在旦夕,脑海中只剩下裴元俭可以帮她,其余一切全都没想。<br />
秦芜的丫鬟去寻的一定是明昭,那么明昭又怎么三言两语间让裴元俭相信,<br />
除非,<br />
他们本就熟识。<br />
姜回眼睫微动,那么,方才裴元俭的情绪就不奇怪了。<br />
至于这阿单余。<br />
北朝无人?<br />
女子便不是人了吗?<br />
在谢府怯弱的姜回尚且会争,更何况如今无所顾忌的她,她从来都是睚眦必报的狠绝性子。<br />
姜回从席上站起来,“北朝无人?阿单皇子当着我皇兄的面便敢口出狂言,看来东羯族当真今时不同往日。”<br />
少女容貌映丽,像是在珠玉上面的灰尘擦净,露出洗尽铅华的夺目光彩。<br />
“既如此,姜回,愿来领教。”<br />
她一步步走到大殿正中,在阿单余逼人的目光中毫不胆怯,反而有一丝丝微妙的疯狂。<br />
像是寒潭突然滚烫。<br />
“我们来斗。”<br />
她微微一笑,声音飘散在风中却如惊雷般乍响。<br />
“箭杀。”<br />
在场众人惊呼一声,连裴元俭薛衡等人俱是面色一变。<br />
寻常斗箭,乃以箭射靶,射中环数多者为胜!甚有权贵为了取乐以奴用苹果顶头为靶,但却鲜少有人敢斗箭杀。
薛殷的一声叹息卡在喉咙,生生被咽了回去,不敢再言。<br />
长阳拂林,郁葱繁盛,围猎场正中建造露天殿宇,层层阶梯、复道萦行,金栏兽砌,威严赫赫。<br />
帝王一身龙袍摄人,所道之处无不臣服。<br />
官员后妃行在身后,甫才落座,前方就出现一群浩浩荡荡人马,仪官在前,中央高头大马上坐着位八面威风的青年。<br />
银冠高束,辫发萦于脑后,缀以珠贝,赭色袴褶,领口、袖口镶边袖深蓝虎纹,脚蹬革靴,昂首阔步走来。<br />
“东羯族阿单余见过北帝。”<br />
他仅颔首算作礼节,并不跪拜,眼神直视这位已垂垂老矣的帝王,眼底有轻蔑不着痕迹划过。<br />
但就算如此,他这猖狂的态度已然招至皇帝百官不悦。<br />
“东羯族真是好礼节。”有大臣不忿道。<br />
“你们北朝有一句古话,远道而来的客人是座上宾。”<br />
阿单余倒也不恼,他身材魁硕,不笑的时候很有几分让人胆寒的威仪。<br />
“我东羯族千里迢迢来拜访你北朝,一不奉酒,二不请坐,却与礼节小事争论不休,难道北朝官员个个如此心胸狭窄,所谓大国之风岂不是一场空谈。”<br />
来者不善。<br />
在场诸人心中同时划过这句话,顿时一凛,绞尽脑汁想着应对之法。<br />
琼枝宴当夜,姜萏的夫君的端王在一处侧殿临幸了那名舞女,第二日便将她带回府中做了夫人,几乎是夜夜承宠,几日前,大夫号脉时诊出喜脉。<br />
端王大喜过望,姜萏被彻底抛诸脑后,恰巧此时姜梒在国子监试中被告发作弊,又仗势欺人,两事齐发,被赶出了国子监。<br />
姜梒不以为意,口口声声他姐夫乃是端王,今日将他逐出,明日国子监便是八抬大轿请他回来他也需考虑。<br />
咒骂那些夫子不识抬举。<br />
闹的十分难堪,端王听闻,当即责令姜萏回家处理,隐隐有休弃之意。<br />
而姜家虽疼女儿,却更看重这个唯一的儿子,在得知女儿遭端王厌弃后,想的不是宽慰,而是立刻慌张起来,不住道那梒儿该如何回国子监?<br />
姜萏一时不信父母对她全无疼爱之心,直到姜父姜母将她责骂一顿,怨怪她无能笼络不住端王的心,又担心端王迁怒,姜梒前程无靠,当日就一顶小轿将她送回去让她去向端王求亲认罪,连留她过夜也不曾。<br />
姜梒浑然不知姐姐失宠,一心醉倒在花楼,一时不甚打死了个富家公子,这才清醒连滚带爬滚回家中,眼见衙役要来拿人。<br />
姜父姜母慌乱领着儿子上端王府求助,却被姜萏拒之门外,多翻辗转直到赔了大半家底,才换姜梒流放一千里。<br />
姜家至此分崩离析。<br />
而今日正好是姜梒流放之日,姜回心中却没有多少畅快,反而有更多压抑、愤恨、自厌的情绪席卷。<br />
偏偏不巧,阿单余就撞在这当口。<br />
姜回心无顾忌,也无惧怕,她端起一杯酒站起来,在众人目光看过来时,却将酒杯缓缓朝下,轻巧的掷了下去。<br />
她今日一身翟衣,金钗重鬓,凤纹团团轻逐飞簇于其上,眉目潋滟张扬,依旧声音冷淡,却充斥着高高在上的轻蔑:<br />
“素闻东羯族为人豪爽,但今日一见东羯三皇子,却让本宫失望透顶。堂堂皇子,竟只专注于计较这些细枝末节,岂非太过小家子气?”<br />
阿单余从她高傲的眼神中,读懂剩下一句。<br />
果然蛮夷之地,不足为怪。<br />
“这位是谁?”阿单余道。<br />
“这是朕的皇妹,她一向如此心直口快,三皇子见笑了。”皇帝意外看向姜回,见她不动声色将东羯人一军,倒是多了几分真切自豪。<br />
“来人,赐酒,赐座。”皇帝道。<br />
阿单余拒绝,转而道:“陛下,久闻北朝能人奇多,今日进京又听百姓议论昔日围猎盛况,不知今日可否让我见识见识?”<br />
这话正中皇帝下怀:“准!”<br />
“薛衡,你来。”<br />
他指出一个立在右侧的年轻武将。<br />
薛衡站姿挺拔,目光坚韧如树,打不到,压不垮。<br />
“三皇子,请出题。”<br />
他嗓音平沉,却有一股不卑不亢的狂意。<br />
似在陈述一个事实,那就是,不论比剑还是其他,他都会赢。<br />
阿单余打量他一眼,“你官居几品?”<br />
“从三品。”薛衡道。<br />
阿单余嗤笑一声,语调挑衅:“方才是一个公主,现在是一个官职低微的无名小卒,怎么北朝无人了吗?”<br />
这话太狂妄,激的一众大臣怒目而视。<br />
“听闻明铮的嫡子就在盛京,不知,敢不敢站出来比一比?”<br />
“三皇子,明铮宝刀已老,只敢躲在城中龟缩不出,他那儿子养在盛京这富贵窝里只怕也是个连剑都拿不起的废物。”<br />
他身边魁梧侍卫毫不顾忌的大笑。<br />
明昭双拳紧握,眼眸赤红一片,身为人子,怎么容得他人如此侮辱我父?<br />
可皇帝的话却让他陡然冷静下来,“呵呵,只怕要让三皇子失望了,明昭并不通武功,不过我北朝武将如云,定然不让三皇子遗憾而归。”<br />
明昭慢慢松开拳,是啊,他在盛京城中是个只懂花拳绣腿的纨绔,整日宴会逗鸟,又怎么有能力和胆量去挑战东羯族勇猛善战的三皇子?<br />
可,他又怎么甘心。<br />
裴元俭垂着的眸光微抬,眼中一闪而过一抹杀气,虽他得陛下恩赐掌有兵权,但他终究奉职枢密院,文官不得与他国使臣武斗,这是北朝铁律。<br />
姜回将他神色收入眼中,却是疑惑不解,眸光在裴元俭与明昭身上稍微一顿。<br />
过去不曾想的问题在此刻骤然浮上,秦芜是怎么找来的裴元俭?<br />
那日她命在旦夕,脑海中只剩下裴元俭可以帮她,其余一切全都没想。<br />
秦芜的丫鬟去寻的一定是明昭,那么明昭又怎么三言两语间让裴元俭相信,<br />
除非,<br />
他们本就熟识。<br />
姜回眼睫微动,那么,方才裴元俭的情绪就不奇怪了。<br />
至于这阿单余。<br />
北朝无人?<br />
女子便不是人了吗?<br />
在谢府怯弱的姜回尚且会争,更何况如今无所顾忌的她,她从来都是睚眦必报的狠绝性子。<br />
姜回从席上站起来,“北朝无人?阿单皇子当着我皇兄的面便敢口出狂言,看来东羯族当真今时不同往日。”<br />
少女容貌映丽,像是在珠玉上面的灰尘擦净,露出洗尽铅华的夺目光彩。<br />
“既如此,姜回,愿来领教。”<br />
她一步步走到大殿正中,在阿单余逼人的目光中毫不胆怯,反而有一丝丝微妙的疯狂。<br />
像是寒潭突然滚烫。<br />
“我们来斗。”<br />
她微微一笑,声音飘散在风中却如惊雷般乍响。<br />
“箭杀。”<br />
在场众人惊呼一声,连裴元俭薛衡等人俱是面色一变。<br />
寻常斗箭,乃以箭射靶,射中环数多者为胜!甚有权贵为了取乐以奴用苹果顶头为靶,但却鲜少有人敢斗箭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