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阿斗点点头,“父皇说的是,若儿子托生成别的王朝的太子,怕早就被废了。”<br />
此刻,阿斗不知该感叹自己幸运还是不幸运。<br />
要说幸运,毕竟人人都想当皇帝,而自己这皇位来的特别容易。<br />
要说不幸,并不是人人都想当皇帝的,比如资质平庸的阿斗本人。<br />
【咱们再从朝堂的势力分析一下,为何唐高宗李治会有如此转变。<br />
首先唐高宗李治的政治立场一直没有变,虽然他给长孙无忌平反,借此来打压提醒皇后武则天。<br />
但是唐高宗李治还是让皇后武则天继续处理朝政,从这咱们可以看出唐高宗李治仍旧是打压门阀的态度,但也不是完全打压,而是平衡寒门和门阀。<br />
太子李弘在世的时候,政治理念和唐高宗李治是一样的,从他给士兵家属求情就能看的出来。<br />
但是太子李贤则不一样,他明显走的是门阀路线,从他召集大臣一起批注《后汉书》便可看出。<br />
上一次如此招揽文人的还是有造反之心的皇二子李泰。】<br />
粉丝路人甲真想给主播点赞,他发现这个历史主播当真是个宝藏,她说的这些观点还有立场,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br />
让乐瑶这么一对比,粉丝路人甲真的感觉太子李贤和李世民的皇二子李泰很像。<br />
都是第二个儿子,能力似乎都比之前的太子要好,老李家带着玄学的基因。<br />
但是粉丝路人甲忽然发现这个直播间似乎没有点赞的地方,这又是什么bug?<br />
【刚开始唐高宗李治对太子李贤这种行为并没有制止,毕竟他一直扶持的太子李弘去世,唐高宗李治急迫的需要在扶持一位太子。<br />
如此才不会让大权旁落在皇后武则天手上。<br />
也正因为唐高宗李治的支持,李贤才能迅速培养出自己的势力,以门阀贵族为后盾。<br />
这下朝堂正式出现了两大派系,以皇后武则天为首的豪门派系,还有以太子李贤为首的门阀派系。<br />
就像在唐太宗李世民时期,皇二子李泰挑战太子李承乾。】<br />
*<br />
唐<br />
唐高宗李治没想到神迹竟分析的如此透彻,心中对神迹的敬畏又多加了几分。<br />
【可惜,皇后武则天并不是太子李承乾,除了她是李贤长辈的这个身份外,她的政治立场还和唐高宗李治是一样的。<br />
从宫中传他不是武则天之子的谣言开始,可以看出唐高宗李治已经在提醒李贤。<br />
李贤是个聪明的就该避其锋芒,学学他大哥李弘那样。<br />
但他没有,于是又有了后面的谣言,大臣明崇俨说他没帝王之相而唐高宗李治却没有太多反应,其实这时候就能看出唐高宗李治对太子李贤的不满。】<br />
配合乐瑶的解说,天幕上的卡通唐高宗李治再次向武则天一方靠近。<br />
【从这咱们可以看出太子李贤的不自知,他没有看清自己手中的权利不是争夺来的,而是他爹唐高宗李治给与的。<br />
太子李贤除了政治立场外,他还干了一件让唐高宗李治失望的事。<br />
最后一次监国中。面对长安城大量的流民,太子李贤竟然和狐朋狗友大摆宴席,丝毫没有太子该有的作为。】<br />
听神迹提到这里,唐高宗李治心里再次浮现出对太子李贤的失望。<br />
他明明给过太子李贤机会,就算在大臣明崇俨死后,自己仍旧没有废了他的想法。<br />
不然明崇俨之死怎会如此不明不白。<br />
只是再怎么给他机会,架不住他自己不珍惜,还妄图学废太子李承乾。<br />
唐高宗李治不由叹了一口气,他当真不想回忆这些往事。<br />
如今的唐高宗李治只想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死,自己死后太子李显的表现又如何。<br />
如今唐高宗李治在大力的培养李显,只是他觉得自己时日无多,因此手上的权利怕仍旧要给皇后武则天。<br />
*<br />
武周<br />
“扶不起的阿斗。”武则天评价太子李贤,虽然李贤是武则天的亲生儿子,但是并不妨碍武则天评价他。<br />
又没有能力,偏偏还有不适配野心,这样的人注定成不了什么大气。<br />
武则天面若冰霜,即便江山交到了李贤手上,凭着他在最后一次监国的表现,大唐也好不到哪去。<br />
武则天的评价出现在了天幕中。<br />
正在认真看天幕的阿斗一愣,然后再次呗扎心了。<br />
赵云见此走到他家少主身边,拍拍他家少主的肩膀,以表安慰。<br />
阿斗攥起拳头,“父皇、相父、叔叔们放心,我一定会努力的站起来!”<br />
【接下来咱们再看看在李贤造反之案中,唐高宗李治起的作用。<br />
对于太子李贤造反,目前的说法也有挺多。】<br />
听神迹提到李贤造反,赵匡美的眼神又亮了,显然他的肚子里还有瓜。<br />
在收集唐朝的资料的时候,有这么一个传闻,传闻说皇后武则天陷害太子李贤造反。<br />
赵匡美特别想知道到底是不是武则天诬陷的,虽然赵匡美心里已经有了答案。<br />
毕竟在此之前神迹已经破除了关于武则天那么多谣言。<br />
第262章<br />
【目前有一种说法, 说太子李贤造反是皇后武则天诬陷的。<br />
咱们一起看看这种说法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首先看看唐高宗李治派去查案的三位大臣的身份。<br />
第一位,薛元超,这位妥妥的是皇后武则天的政敌, 当年上官仪被杀, 薛元超只因平日里和上官仪私交甚好, 因此受到了牵连。<br />
倒霉的薛元超直接被流放雋州, 十年后,遇到唐高宗李治大赦天下, 才得以回到长安。<br />
第二位,高智周,因年近八十由由原来的宰相改任御史大夫,朝中有名的正派官员,和皇后武则天并无瓜葛, 且出了名的佛系。<br />
在即将退休的年纪, 高智周显然不会给自己惹麻烦, 比如弄虚作假。<br />
第三位, 裴炎,咱先不说他之后的表现, 能被唐高宗李治作为“托孤大臣”, 起码在这个时期他还是唐高宗李治的人。】<br />
神迹的这段说辞引起了唐高宗李治的注意, 他的确有意提拔裴炎为辅国大臣。<br />
如今的太子李显虽然听话, 但是有些软弱, 唐高宗李治担心他日后压制不了皇后武则天,因此必须要扶持辅国大臣, 从而牵制皇后武则天的权利。<br />
在古代,太子当真是最危险的职业, 有能力比他皇帝爹干的好的,皇帝爹会提防猜疑。<br />
没有能力的,皇帝爹又放心把权利交给他,怕被让人夺了皇权。<br />
想到这,唐高宗李治就更加怀念太子李弘,又听话又有才干的儿子。<br />
但是再怀念也没有用,唐高宗李治再次闭上眼睛,仔细听神迹的一字一言,特别是关于大臣裴炎的消息。<br />
唐高宗李治特别想知道裴炎有没有能力担任辅国大臣。<br />
*<br />
武周<br />
听神迹竟然从用人角度分析,武则天不由点了点头。<br />
目前,只有神迹才看透了唐高宗李治,<br />
自己当年也不是不想换人,只是大权仍旧掌握在唐高宗李治手中,当时作为皇后的武则天根本换不了人。<br />
但是苍天助攻,谁能想到太子李贤当真有谋反的心思。<br />
这也是武则天瞧不上李贤的原因,若真有本事就如同太宗当年那样造反。<br />
没有本事,就安安分分的当好太子,如今又熊又不老实,岂能留他。<br />
对于子嗣方面,武则天和唐高宗李治有相同的纠结,二人既怕太子平庸,又怕太子无能。<br />
【大家可以发展,以上三个人没一个是皇后武则天阵营里的人,若皇后武则天真的想陷害,起码要在里面安插一下自己的人。<br />
退一万步,就算她能买通这三人,但是几百甲胄呀,甲胄可不像巫蛊用的人偶,小巧便于携带,若是买通了搜查的官员,可以借搜查的时候把人偶带进去,借此达到诬陷的目的。<br />
如此大批量的甲胄想要运到太子府,可不是一日两日就能成功,需要精密谋划,比如把它们藏在其他东西运到太子府。<br />
如此漫长且缜密的事,皇后武则天就算再怎么有本事,也很难在太子李贤眼皮子底下干成功。<br />
所以,从这个角度分析,太子府藏有武器的事情,大概率是真的。】<br />
*<br />
宋<br />
赵匡美点点头,“也是,这事根本没法陷害。”<br />
“这太子李贤到底着什么急,眼见唐高宗李治身体不怎么好,皇位不早晚是他的。”赵匡美当真想不明白。<br />
正因为想不明白这点,赵匡美一度怀疑太子李贤谋反是受人陷害。<br />
“或许是为了自保?”赵匡美想出个理由。<br />
一旁的赵德芳摇头,他不认为太子李贤此举是为了自保,毕竟有唐太宗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在前,后有太子李承乾的造反在后。<br />
如此多例子,赵德芳才不信太子李贤只是为了自保。<br />
毕竟他之前表现出的野心,可不像一个懦弱的太子。
此刻,阿斗不知该感叹自己幸运还是不幸运。<br />
要说幸运,毕竟人人都想当皇帝,而自己这皇位来的特别容易。<br />
要说不幸,并不是人人都想当皇帝的,比如资质平庸的阿斗本人。<br />
【咱们再从朝堂的势力分析一下,为何唐高宗李治会有如此转变。<br />
首先唐高宗李治的政治立场一直没有变,虽然他给长孙无忌平反,借此来打压提醒皇后武则天。<br />
但是唐高宗李治还是让皇后武则天继续处理朝政,从这咱们可以看出唐高宗李治仍旧是打压门阀的态度,但也不是完全打压,而是平衡寒门和门阀。<br />
太子李弘在世的时候,政治理念和唐高宗李治是一样的,从他给士兵家属求情就能看的出来。<br />
但是太子李贤则不一样,他明显走的是门阀路线,从他召集大臣一起批注《后汉书》便可看出。<br />
上一次如此招揽文人的还是有造反之心的皇二子李泰。】<br />
粉丝路人甲真想给主播点赞,他发现这个历史主播当真是个宝藏,她说的这些观点还有立场,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br />
让乐瑶这么一对比,粉丝路人甲真的感觉太子李贤和李世民的皇二子李泰很像。<br />
都是第二个儿子,能力似乎都比之前的太子要好,老李家带着玄学的基因。<br />
但是粉丝路人甲忽然发现这个直播间似乎没有点赞的地方,这又是什么bug?<br />
【刚开始唐高宗李治对太子李贤这种行为并没有制止,毕竟他一直扶持的太子李弘去世,唐高宗李治急迫的需要在扶持一位太子。<br />
如此才不会让大权旁落在皇后武则天手上。<br />
也正因为唐高宗李治的支持,李贤才能迅速培养出自己的势力,以门阀贵族为后盾。<br />
这下朝堂正式出现了两大派系,以皇后武则天为首的豪门派系,还有以太子李贤为首的门阀派系。<br />
就像在唐太宗李世民时期,皇二子李泰挑战太子李承乾。】<br />
*<br />
唐<br />
唐高宗李治没想到神迹竟分析的如此透彻,心中对神迹的敬畏又多加了几分。<br />
【可惜,皇后武则天并不是太子李承乾,除了她是李贤长辈的这个身份外,她的政治立场还和唐高宗李治是一样的。<br />
从宫中传他不是武则天之子的谣言开始,可以看出唐高宗李治已经在提醒李贤。<br />
李贤是个聪明的就该避其锋芒,学学他大哥李弘那样。<br />
但他没有,于是又有了后面的谣言,大臣明崇俨说他没帝王之相而唐高宗李治却没有太多反应,其实这时候就能看出唐高宗李治对太子李贤的不满。】<br />
配合乐瑶的解说,天幕上的卡通唐高宗李治再次向武则天一方靠近。<br />
【从这咱们可以看出太子李贤的不自知,他没有看清自己手中的权利不是争夺来的,而是他爹唐高宗李治给与的。<br />
太子李贤除了政治立场外,他还干了一件让唐高宗李治失望的事。<br />
最后一次监国中。面对长安城大量的流民,太子李贤竟然和狐朋狗友大摆宴席,丝毫没有太子该有的作为。】<br />
听神迹提到这里,唐高宗李治心里再次浮现出对太子李贤的失望。<br />
他明明给过太子李贤机会,就算在大臣明崇俨死后,自己仍旧没有废了他的想法。<br />
不然明崇俨之死怎会如此不明不白。<br />
只是再怎么给他机会,架不住他自己不珍惜,还妄图学废太子李承乾。<br />
唐高宗李治不由叹了一口气,他当真不想回忆这些往事。<br />
如今的唐高宗李治只想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死,自己死后太子李显的表现又如何。<br />
如今唐高宗李治在大力的培养李显,只是他觉得自己时日无多,因此手上的权利怕仍旧要给皇后武则天。<br />
*<br />
武周<br />
“扶不起的阿斗。”武则天评价太子李贤,虽然李贤是武则天的亲生儿子,但是并不妨碍武则天评价他。<br />
又没有能力,偏偏还有不适配野心,这样的人注定成不了什么大气。<br />
武则天面若冰霜,即便江山交到了李贤手上,凭着他在最后一次监国的表现,大唐也好不到哪去。<br />
武则天的评价出现在了天幕中。<br />
正在认真看天幕的阿斗一愣,然后再次呗扎心了。<br />
赵云见此走到他家少主身边,拍拍他家少主的肩膀,以表安慰。<br />
阿斗攥起拳头,“父皇、相父、叔叔们放心,我一定会努力的站起来!”<br />
【接下来咱们再看看在李贤造反之案中,唐高宗李治起的作用。<br />
对于太子李贤造反,目前的说法也有挺多。】<br />
听神迹提到李贤造反,赵匡美的眼神又亮了,显然他的肚子里还有瓜。<br />
在收集唐朝的资料的时候,有这么一个传闻,传闻说皇后武则天陷害太子李贤造反。<br />
赵匡美特别想知道到底是不是武则天诬陷的,虽然赵匡美心里已经有了答案。<br />
毕竟在此之前神迹已经破除了关于武则天那么多谣言。<br />
第262章<br />
【目前有一种说法, 说太子李贤造反是皇后武则天诬陷的。<br />
咱们一起看看这种说法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首先看看唐高宗李治派去查案的三位大臣的身份。<br />
第一位,薛元超,这位妥妥的是皇后武则天的政敌, 当年上官仪被杀, 薛元超只因平日里和上官仪私交甚好, 因此受到了牵连。<br />
倒霉的薛元超直接被流放雋州, 十年后,遇到唐高宗李治大赦天下, 才得以回到长安。<br />
第二位,高智周,因年近八十由由原来的宰相改任御史大夫,朝中有名的正派官员,和皇后武则天并无瓜葛, 且出了名的佛系。<br />
在即将退休的年纪, 高智周显然不会给自己惹麻烦, 比如弄虚作假。<br />
第三位, 裴炎,咱先不说他之后的表现, 能被唐高宗李治作为“托孤大臣”, 起码在这个时期他还是唐高宗李治的人。】<br />
神迹的这段说辞引起了唐高宗李治的注意, 他的确有意提拔裴炎为辅国大臣。<br />
如今的太子李显虽然听话, 但是有些软弱, 唐高宗李治担心他日后压制不了皇后武则天,因此必须要扶持辅国大臣, 从而牵制皇后武则天的权利。<br />
在古代,太子当真是最危险的职业, 有能力比他皇帝爹干的好的,皇帝爹会提防猜疑。<br />
没有能力的,皇帝爹又放心把权利交给他,怕被让人夺了皇权。<br />
想到这,唐高宗李治就更加怀念太子李弘,又听话又有才干的儿子。<br />
但是再怀念也没有用,唐高宗李治再次闭上眼睛,仔细听神迹的一字一言,特别是关于大臣裴炎的消息。<br />
唐高宗李治特别想知道裴炎有没有能力担任辅国大臣。<br />
*<br />
武周<br />
听神迹竟然从用人角度分析,武则天不由点了点头。<br />
目前,只有神迹才看透了唐高宗李治,<br />
自己当年也不是不想换人,只是大权仍旧掌握在唐高宗李治手中,当时作为皇后的武则天根本换不了人。<br />
但是苍天助攻,谁能想到太子李贤当真有谋反的心思。<br />
这也是武则天瞧不上李贤的原因,若真有本事就如同太宗当年那样造反。<br />
没有本事,就安安分分的当好太子,如今又熊又不老实,岂能留他。<br />
对于子嗣方面,武则天和唐高宗李治有相同的纠结,二人既怕太子平庸,又怕太子无能。<br />
【大家可以发展,以上三个人没一个是皇后武则天阵营里的人,若皇后武则天真的想陷害,起码要在里面安插一下自己的人。<br />
退一万步,就算她能买通这三人,但是几百甲胄呀,甲胄可不像巫蛊用的人偶,小巧便于携带,若是买通了搜查的官员,可以借搜查的时候把人偶带进去,借此达到诬陷的目的。<br />
如此大批量的甲胄想要运到太子府,可不是一日两日就能成功,需要精密谋划,比如把它们藏在其他东西运到太子府。<br />
如此漫长且缜密的事,皇后武则天就算再怎么有本事,也很难在太子李贤眼皮子底下干成功。<br />
所以,从这个角度分析,太子府藏有武器的事情,大概率是真的。】<br />
*<br />
宋<br />
赵匡美点点头,“也是,这事根本没法陷害。”<br />
“这太子李贤到底着什么急,眼见唐高宗李治身体不怎么好,皇位不早晚是他的。”赵匡美当真想不明白。<br />
正因为想不明白这点,赵匡美一度怀疑太子李贤谋反是受人陷害。<br />
“或许是为了自保?”赵匡美想出个理由。<br />
一旁的赵德芳摇头,他不认为太子李贤此举是为了自保,毕竟有唐太宗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在前,后有太子李承乾的造反在后。<br />
如此多例子,赵德芳才不信太子李贤只是为了自保。<br />
毕竟他之前表现出的野心,可不像一个懦弱的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