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爱妃,你说母后会不会对孤动手?”李显一点安全感没有。<br />
“殿下可是太子,母后怎敢对您下手。”韦氏安慰李显,“再说臣妾在您身边,定会护殿下周全。”<br />
李显被韦氏此言感动了一下,紧紧地把韦氏揽入怀里,“孤就知道,你对孤最好。”<br />
此刻,李显的肚子咕噜咕噜叫了起来,午膳没吃,晚膳也没吃,李显是真饿了。<br />
“臣妾让小厨房准备宵夜。”韦氏道。<br />
李显点了点头,示意让韦氏准备,不一会小厨房就把宵夜做好了。<br />
但是李显却不急着吃,倒是韦氏看透李显的心思,把宵夜的每样菜都尝了一遍。<br />
待一炷香的时间,饭菜都凉了,李显才动了筷子。<br />
此后,李显三日没出过东宫,而李治那也没任何动静。<br />
李显不淡定了,他家父皇到底想作甚?要留着他家母后篡唐么?<br />
第276章<br />
不是唐高宗李治不想动作, 只是他不知该如何破局。<br />
按理说听到武则天篡唐后,唐高宗李治该当机立断的废了武则天,以免自己背负骂名。<br />
可是如今朝堂的局势却不允许他这么做,废除了武则天, 再罢免了裴炎, 朝堂的两大势力群龙无首, 必定会动荡。<br />
唐高宗李治心里清楚的很, 自己在位一天,便可压住朝堂的动荡, 可是他自己的身体自己清楚,怕是连今年都挨不过去。<br />
面对动荡的朝堂,岂是李显和李旦那两个废物能掌控的住。<br />
若传位给李显,他必定会扶持外戚,到时候李唐仍旧是外戚的天下, 虽然有李唐宗室这个变数, 但是唐高宗李治亦不想看见李唐宗室篡位。<br />
若传位给李旦……唐高宗李治一想到李旦为了求生而改母姓便心口发闷。<br />
显然这两个嫡出的儿子都不行, 剩下四个庶出的儿子更不行, 唐高宗李治扶额,只觉的头疼欲裂。<br />
他身边竟然无一人可信……<br />
唐高宗李治想不明白, 事情怎会发展到如此地步, 之前明明全部在他的掌控之中。<br />
半个月过去。<br />
李旦每日好吃好喝, 仿佛是黑暗前最后的狂欢, 整个人胖了两圈。<br />
和李旦截然相反, 李显的状态特别不好,虽然有韦氏陪伴左右, 但是李显仍旧杯弓蛇影,他总觉得的他家母后会对自己动手。<br />
因此李显是吃也吃不下, 睡也睡不好,整个人瘦了两圈,不知道的还以为李显得了什么大病。<br />
*<br />
武周<br />
武则天看着手中的秘诰,周身的气场忽然低沉下来,眼神中带着杀意。<br />
自打酷吏政策实行以来,朝堂的风气好了不少,但仍旧有人存有二心,这些人武则天一个都不放过。<br />
如今是武周天下,可不是李唐天下,有些人总认不清事实,那就让这些酷吏让他们认清事实<br />
“儿臣给母皇请安。”李旦战战兢兢的在殿外请安。<br />
李旦自打禅让皇位变回皇嗣后,就劲量减少与自家母后的碰面,他只想安安静静的当个透明人,远离权利的中心,但武家人似乎并没打算放过他……<br />
连姓都改了的李旦特别的无奈,他想不出来自己还能如此退让,已经退到墙根了。<br />
他真的只想保命而已,并不是所有人都想当皇帝。<br />
“进。”武则天道。<br />
李旦迈着沉重的步伐入殿。<br />
他不知今日自家母后为何突然宣自己进宫作甚,难不成又是武三思他们在他家母后跟前搬弄是非。<br />
想到武家那些外戚,李旦又恨又无能为力,谁让嘴长在别人身上。<br />
【大家好,咱们又准时见面了,今天继续昨天的话题!】<br />
【秦始皇嬴政进入直播间】<br />
【汉武帝刘彻进入直播间】<br />
【宋太祖赵匡胤进入直播间】<br />
【蜀汉孝怀帝刘阿斗进入直播间】<br />
【唐高宗李治进入直播间】<br />
【武皇武则天进入直播间】<br />
乐瑶话音刚落,老粉丝们准时出现在直播间,算起来直播也有一段时间了,乐瑶当真把直播唠嗑变成了习惯。<br />
想必直播间里的粉丝朋友也是,不然也不会每天如此准时的出现在直播间里。<br />
*<br />
唐<br />
唐高宗李治万万没有想到神迹会再次出现,他已然纠结了半个月,如今神迹的出现给他带来了破局的希望。<br />
唐高宗李治并没有自己单独观看神迹,而是宣武则天还有李显李旦入殿。<br />
白白胖胖的李旦和满脸憔悴的李显一同入殿,李显的步伐都发飘。<br />
“三哥,你这是怎么了?”李旦上下打量李显,“可是身体不舒服?”<br />
李旦只是很单纯的关心李显,但是这话落在李显耳中就变成了讥讽。<br />
“还是好好关心关心你自己。”李显没有好气道,随后和加快脚步和李旦拉来距离,由于走的太急差点摔了一跤。<br />
李旦不和李显一般见识,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算是难兄难弟。<br />
武则天最后一个入殿,相比半个月前,武则天半点变化没有,还是那么从容。<br />
在这半个月,武则天天天吃斋念佛,为唐高宗李治做功德,除此之外并未有任何举动。<br />
见武则天日日吃斋念佛,朝堂局势再次紧张起来,众臣都觉的他们陛下怕是大寿将近。<br />
政权交替之时,往往是最敏感的时刻,特别自打半个月前宰相裴炎被传唤后,他便称病一直没有上朝。<br />
众臣皆知宰相裴炎是日后的辅国大臣,如今裴炎却称病不朝,不免让众人多想。<br />
可以说这半个月看起来风平浪静,实则暗潮涌动。<br />
*<br />
武周<br />
这里李旦第一次见到神迹,把他吓了一大跳,但是李旦还是冲过来保护武则天,把武则天护在身后。<br />
不管是出自真心还是假意,李旦此举倒是消除了他们母子二人间的隔阂,母子二人的关系缓和不少。<br />
“妖孽,有本事冲着我来。”李旦呵斥道。<br />
“不得无礼,此乃神迹。”武则天让李旦闭嘴。<br />
听神迹二字,李旦僵住,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神迹!竟然是神迹!果真和史书上描述的一模一样。<br />
“你可以退下了。”武则天对李旦道,母子二人的关系虽然缓和了些,但作为帝王的武则天仍旧要避讳有李家血脉的李旦。<br />
“是,母皇。”李旦麻溜退下,虽然他也想多看神迹几眼,但是武则天都发话了李旦哪里敢多看神迹一眼。<br />
【皇嗣武轮进入直播间】<br />
万万没想到李旦刚要离开,他的眼前竟然出现了和武则天面前一模一样的天幕。<br />
李旦不知措施,难不成自己被神迹选中?<br />
这对想要低调的李旦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毕竟神迹等于祥瑞,李旦怕自己母后会因此“祥瑞”而更加提防自己。<br />
那今后的日子只会更加难过。<br />
唉……<br />
自己只是想安安稳稳的活下去,怎么就这么难。<br />
武则天见李旦面前也出现神迹,于是乎让给他折回内殿。<br />
“坐。”武则天道。<br />
李旦特别听话的坐下,但是如坐针毡,脸上已然没了血色。<br />
【自打唐睿宗李旦退位后,他的日子并没有好过起来,确切的说这场政权的交接并没有因此而结束。<br />
接下来咱们看看登基为皇后的武则天又做了哪些举措,咱们从一正一反两个方面举例分析。<br />
首先是正面的,这里就不得不提武周时期的科举政策。<br />
众所周知,武则天代表寒门,武则天登基后自然要扩大寒门势力,以此来打破朝堂的权利布局。】<br />
*<br />
秦<br />
听神迹再次提到科举,秦始皇嬴政立刻拿出专门记录科举制度的竹简。<br />
相比听后世朝堂的争权夺利,秦始皇嬴政更加重视他们的政策。<br />
【武皇武则天进一步完善了科举制度。<br />
咱们之前讲隋朝的时候提过科举,隋朝时期虽然有科举但并不完善,科举的名额由五品以上官员推荐,因此隋朝时期的科举,寒门很难入仕。<br />
咱们看看武皇武则天是如何改良科举制度,为自己乃至后世收集人才。<br />
第一,缩短科举年限,由原本的几年一次科举转变为一年一次,并且增加录取人数。】<br />
*<br />
秦<br />
神迹讲到这里,公子扶苏不由的想到大宋后期的冗官。<br />
看来不同的政策在不同的朝代会产生不同的影响,适合唐朝不一定适合宋朝,要学会融会贯通才是。<br />
*<br />
汉<br />
汉武帝刘彻也仔细听着唐朝的科举制度,每一位明君对人才都是求之不得的。<br />
若后唐科举之策可行,汉武帝刘彻也打算推行革新。<br />
*<br />
宋<br />
“小心冗官。”赵匡美下意识的想到了他们大宋后世的冗官。<br />
“三叔,唐朝的国土大,倒是不怕官员多。”赵德芳道。
“殿下可是太子,母后怎敢对您下手。”韦氏安慰李显,“再说臣妾在您身边,定会护殿下周全。”<br />
李显被韦氏此言感动了一下,紧紧地把韦氏揽入怀里,“孤就知道,你对孤最好。”<br />
此刻,李显的肚子咕噜咕噜叫了起来,午膳没吃,晚膳也没吃,李显是真饿了。<br />
“臣妾让小厨房准备宵夜。”韦氏道。<br />
李显点了点头,示意让韦氏准备,不一会小厨房就把宵夜做好了。<br />
但是李显却不急着吃,倒是韦氏看透李显的心思,把宵夜的每样菜都尝了一遍。<br />
待一炷香的时间,饭菜都凉了,李显才动了筷子。<br />
此后,李显三日没出过东宫,而李治那也没任何动静。<br />
李显不淡定了,他家父皇到底想作甚?要留着他家母后篡唐么?<br />
第276章<br />
不是唐高宗李治不想动作, 只是他不知该如何破局。<br />
按理说听到武则天篡唐后,唐高宗李治该当机立断的废了武则天,以免自己背负骂名。<br />
可是如今朝堂的局势却不允许他这么做,废除了武则天, 再罢免了裴炎, 朝堂的两大势力群龙无首, 必定会动荡。<br />
唐高宗李治心里清楚的很, 自己在位一天,便可压住朝堂的动荡, 可是他自己的身体自己清楚,怕是连今年都挨不过去。<br />
面对动荡的朝堂,岂是李显和李旦那两个废物能掌控的住。<br />
若传位给李显,他必定会扶持外戚,到时候李唐仍旧是外戚的天下, 虽然有李唐宗室这个变数, 但是唐高宗李治亦不想看见李唐宗室篡位。<br />
若传位给李旦……唐高宗李治一想到李旦为了求生而改母姓便心口发闷。<br />
显然这两个嫡出的儿子都不行, 剩下四个庶出的儿子更不行, 唐高宗李治扶额,只觉的头疼欲裂。<br />
他身边竟然无一人可信……<br />
唐高宗李治想不明白, 事情怎会发展到如此地步, 之前明明全部在他的掌控之中。<br />
半个月过去。<br />
李旦每日好吃好喝, 仿佛是黑暗前最后的狂欢, 整个人胖了两圈。<br />
和李旦截然相反, 李显的状态特别不好,虽然有韦氏陪伴左右, 但是李显仍旧杯弓蛇影,他总觉得的他家母后会对自己动手。<br />
因此李显是吃也吃不下, 睡也睡不好,整个人瘦了两圈,不知道的还以为李显得了什么大病。<br />
*<br />
武周<br />
武则天看着手中的秘诰,周身的气场忽然低沉下来,眼神中带着杀意。<br />
自打酷吏政策实行以来,朝堂的风气好了不少,但仍旧有人存有二心,这些人武则天一个都不放过。<br />
如今是武周天下,可不是李唐天下,有些人总认不清事实,那就让这些酷吏让他们认清事实<br />
“儿臣给母皇请安。”李旦战战兢兢的在殿外请安。<br />
李旦自打禅让皇位变回皇嗣后,就劲量减少与自家母后的碰面,他只想安安静静的当个透明人,远离权利的中心,但武家人似乎并没打算放过他……<br />
连姓都改了的李旦特别的无奈,他想不出来自己还能如此退让,已经退到墙根了。<br />
他真的只想保命而已,并不是所有人都想当皇帝。<br />
“进。”武则天道。<br />
李旦迈着沉重的步伐入殿。<br />
他不知今日自家母后为何突然宣自己进宫作甚,难不成又是武三思他们在他家母后跟前搬弄是非。<br />
想到武家那些外戚,李旦又恨又无能为力,谁让嘴长在别人身上。<br />
【大家好,咱们又准时见面了,今天继续昨天的话题!】<br />
【秦始皇嬴政进入直播间】<br />
【汉武帝刘彻进入直播间】<br />
【宋太祖赵匡胤进入直播间】<br />
【蜀汉孝怀帝刘阿斗进入直播间】<br />
【唐高宗李治进入直播间】<br />
【武皇武则天进入直播间】<br />
乐瑶话音刚落,老粉丝们准时出现在直播间,算起来直播也有一段时间了,乐瑶当真把直播唠嗑变成了习惯。<br />
想必直播间里的粉丝朋友也是,不然也不会每天如此准时的出现在直播间里。<br />
*<br />
唐<br />
唐高宗李治万万没有想到神迹会再次出现,他已然纠结了半个月,如今神迹的出现给他带来了破局的希望。<br />
唐高宗李治并没有自己单独观看神迹,而是宣武则天还有李显李旦入殿。<br />
白白胖胖的李旦和满脸憔悴的李显一同入殿,李显的步伐都发飘。<br />
“三哥,你这是怎么了?”李旦上下打量李显,“可是身体不舒服?”<br />
李旦只是很单纯的关心李显,但是这话落在李显耳中就变成了讥讽。<br />
“还是好好关心关心你自己。”李显没有好气道,随后和加快脚步和李旦拉来距离,由于走的太急差点摔了一跤。<br />
李旦不和李显一般见识,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算是难兄难弟。<br />
武则天最后一个入殿,相比半个月前,武则天半点变化没有,还是那么从容。<br />
在这半个月,武则天天天吃斋念佛,为唐高宗李治做功德,除此之外并未有任何举动。<br />
见武则天日日吃斋念佛,朝堂局势再次紧张起来,众臣都觉的他们陛下怕是大寿将近。<br />
政权交替之时,往往是最敏感的时刻,特别自打半个月前宰相裴炎被传唤后,他便称病一直没有上朝。<br />
众臣皆知宰相裴炎是日后的辅国大臣,如今裴炎却称病不朝,不免让众人多想。<br />
可以说这半个月看起来风平浪静,实则暗潮涌动。<br />
*<br />
武周<br />
这里李旦第一次见到神迹,把他吓了一大跳,但是李旦还是冲过来保护武则天,把武则天护在身后。<br />
不管是出自真心还是假意,李旦此举倒是消除了他们母子二人间的隔阂,母子二人的关系缓和不少。<br />
“妖孽,有本事冲着我来。”李旦呵斥道。<br />
“不得无礼,此乃神迹。”武则天让李旦闭嘴。<br />
听神迹二字,李旦僵住,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神迹!竟然是神迹!果真和史书上描述的一模一样。<br />
“你可以退下了。”武则天对李旦道,母子二人的关系虽然缓和了些,但作为帝王的武则天仍旧要避讳有李家血脉的李旦。<br />
“是,母皇。”李旦麻溜退下,虽然他也想多看神迹几眼,但是武则天都发话了李旦哪里敢多看神迹一眼。<br />
【皇嗣武轮进入直播间】<br />
万万没想到李旦刚要离开,他的眼前竟然出现了和武则天面前一模一样的天幕。<br />
李旦不知措施,难不成自己被神迹选中?<br />
这对想要低调的李旦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毕竟神迹等于祥瑞,李旦怕自己母后会因此“祥瑞”而更加提防自己。<br />
那今后的日子只会更加难过。<br />
唉……<br />
自己只是想安安稳稳的活下去,怎么就这么难。<br />
武则天见李旦面前也出现神迹,于是乎让给他折回内殿。<br />
“坐。”武则天道。<br />
李旦特别听话的坐下,但是如坐针毡,脸上已然没了血色。<br />
【自打唐睿宗李旦退位后,他的日子并没有好过起来,确切的说这场政权的交接并没有因此而结束。<br />
接下来咱们看看登基为皇后的武则天又做了哪些举措,咱们从一正一反两个方面举例分析。<br />
首先是正面的,这里就不得不提武周时期的科举政策。<br />
众所周知,武则天代表寒门,武则天登基后自然要扩大寒门势力,以此来打破朝堂的权利布局。】<br />
*<br />
秦<br />
听神迹再次提到科举,秦始皇嬴政立刻拿出专门记录科举制度的竹简。<br />
相比听后世朝堂的争权夺利,秦始皇嬴政更加重视他们的政策。<br />
【武皇武则天进一步完善了科举制度。<br />
咱们之前讲隋朝的时候提过科举,隋朝时期虽然有科举但并不完善,科举的名额由五品以上官员推荐,因此隋朝时期的科举,寒门很难入仕。<br />
咱们看看武皇武则天是如何改良科举制度,为自己乃至后世收集人才。<br />
第一,缩短科举年限,由原本的几年一次科举转变为一年一次,并且增加录取人数。】<br />
*<br />
秦<br />
神迹讲到这里,公子扶苏不由的想到大宋后期的冗官。<br />
看来不同的政策在不同的朝代会产生不同的影响,适合唐朝不一定适合宋朝,要学会融会贯通才是。<br />
*<br />
汉<br />
汉武帝刘彻也仔细听着唐朝的科举制度,每一位明君对人才都是求之不得的。<br />
若后唐科举之策可行,汉武帝刘彻也打算推行革新。<br />
*<br />
宋<br />
“小心冗官。”赵匡美下意识的想到了他们大宋后世的冗官。<br />
“三叔,唐朝的国土大,倒是不怕官员多。”赵德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