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但是节度使打下的藩镇并不想归于朝堂,而是想占为己有。<br />
举个例子,根据《资治通鉴》记载,李希烈在攻下消灭梁崇义后想霸占他的地盘,但是唐德宗李适不准,他派河中尹李承担任山南东道节度使。<br />
如何李希烈想强行占有,朝堂是有动武的打算,最后李希烈放弃襄阳,但是在撤离之前把襄阳洗劫一空,不给朝堂留半分。<br />
就算不洗劫,终究会有朝堂派去的节度使,只要成为藩镇出兵得加钱。】<br />
李适的心一点点下沉,他从未考虑过银子的问题,他全部注意力都在对抗藩镇上。<br />
【咱们再来看看唐德宗李适是如何应战争的开销。<br />
根据《旧唐书》记载,首先是节流,唐德宗李适先后给官员降工资。<br />
然后则是开源,第一,加收盐税,每斗盐增加百钱。<br />
第二,除了长安之外,酒全部由朝堂专卖。<br />
第三,根据房屋的大小征收税,若敢隐藏自己房产的,发现一间就仗打六十,这算的上最早的房产税了。<br />
除了房产税还有交易税,就算以物换物也不行,也得折算成银子交税。<br />
第四,强行和商人借钱的,太常博士韦都宾、陈京认为,钱都在富商手里,只要和一两千富商借钱,就足够军队用几年。<br />
说是借,其实和抢差不多,商人们损失惨重,他们接连罢市,有的带着资产逃跑,有的甚至被逼的自杀。<br />
第五,操控物价,低买高出,百姓遭殃。<br />
如此操作下来,朝堂的国库是充盈了,但是整个大唐王朝的百姓却是怨声载道,朝堂算是失去了民心。<br />
但是唐德宗李适并不在乎,他赶紧把好不容易筹集的银子全部用到军队上。】<br />
“你可还记得太宗的话,民能载舟,亦能覆舟。”李豫看向李适,“你让百姓活不下去,他们自然会去投奔节度使。”<br />
李适也没想到自己会敛财到如此地步,可谓丧心病狂。<br />
*<br />
宋<br />
“怎么感觉这时候的唐德宗和明朝的崇祯皇帝有点像。”赵匡美对比道,他算发现了,大明朝后期的皇帝当真是有特色,在前面朝的皇帝中能找出他们的影子。<br />
【但是敛财的唐德宗李适并没有扭转局势,九月,被唐德宗李适派出去的哥舒曜大败,没有办法,唐德宗李适只能再派兵去援助哥舒曜。<br />
十月,唐德宗下令让泾原节度使姚令言带领他手下的到长安。<br />
接着就发生了著名的泾原之变。】<br />
提到泾原之变的时候,乐瑶不小心的叹一声气。<br />
听神迹叹气,李适的心跟着揪了起来,他有种不好的预感……<br />
第321章<br />
【根据《资治通鉴·唐纪第四十四》记载, 泾原军是冒着严寒风雨来的,并且多携子弟,为的就是朝堂的赏赐。<br />
之前咱们说过,只要是别的藩镇过来朝堂便会赏赐三倍的工资, 并且这些泾原军原本跟着刘光喜造反的时候, 唐德宗李适为了策反他们, 还赏赐了他们。<br />
这次他们是为了朝堂打其他的判军, 怎么想这赏赐也不能少了。<br />
但是如此的大唐已经不是之前的大唐,首先刘晏被赐死后, 大唐经济每况愈下,虽然有杨炎的两税法,但是杨炎也被赐死,加上这场对藩镇的持久战,大唐国库真的没银子了。】<br />
没钱!<br />
两个大字出现在天幕上<br />
【泾原军到达长安后, 发现竟然一无所赐。且诏京兆尹王浐竟然以“粝食菜餤”来招待他们。<br />
《旧唐书》对这里的记载是肉粮都是臭的。<br />
总之不是什么能入口的东西, 泾原军他们千里迢迢的来, 如今竟然是如此待遇, 自然忍不了。<br />
于是泾原军直接发生了兵变,他们扬言要抢了国库。<br />
唐德宗李适得知立马派人安抚, 赏赐给他们布帛两匹, 但是造反的泾原军看见布匹更加生气, 这证明皇帝并不是没有东西赏赐他们, 只是不不愿意赏赐他们罢了。<br />
于是他们继续进攻, 竟然打到了通化门,唐德宗又下令赏赐二十车金帛财物给造反的泾原军, 但是赏赐没有灭他们怨气,反而让他们更加生气。<br />
原来皇帝不是没钱, 而是不愿意给他们罢了。】<br />
【路人甲】:他哪是不愿给,他们是没钱,也不知道他和崇祯比谁更穷。<br />
路人甲出来吐槽。<br />
【泾原军冲进了长安街巷,但是他们和多年前杀入长安大肆劫掠回纥不同,他们一进长安就对百姓宣称再也不抽商业税,也再也不收房屋税。<br />
然后百姓们就不跑了,而且聚在一起看热闹。】<br />
“他们为何,我收复国土为了谁?!!”李适见百姓如此凉薄,可谓是凉了心。<br />
“你说他们为何,不过为了活着罢了。”李豫矫正李适的想法,“你为了平藩而敛财,不顾百姓的死活,他们为何要顾你的死活?”<br />
李豫叹了一声气,“太子,休养生息的意义何在,你到底明不明白。”<br />
“可是儿臣有大义!”李适觉得自己做的一切没错。<br />
“有大义的前提是有能力,隋炀帝做的一切没大义么??他修长城修运河,打高句丽,哪样错了?”李豫质问。<br />
这一问,让李适哑口无言……<br />
“汉文帝汉景帝对契丹和亲妥协,是因为他们没大义?”李豫继续问,“那是他们知道此时的大义没用,不如修养身息,厚积薄发。”<br />
李豫越说越激动,“人固有自知之明,不顾自己的实力,那不叫有大义,那叫鲁莽!”<br />
李豫的话如同重锤,一下下捶在李适心口。<br />
【此时的唐德宗李适终于知道安抚是没有用的,于是他赶紧召集禁军来平定此次战乱。<br />
泾原军只有五千人,并且这次造反又不是提前谋划,按理说朝堂禁军用武力镇压他们应该是轻而易举的。<br />
但是唐德宗李适的命令下去,竟然没有一个禁军来救驾…】<br />
天幕中出现唐德宗李适的卡通形象,只是再无之前的意气风发,反而非常狼狈。<br />
只见他头上几个大字,“人呢?”<br />
*<br />
蜀<br />
“人都哪去了?神策军之前不是很厉害么?”阿斗纳闷。<br />
他本来很看好唐德宗李适,觉得他是一个有血性的皇帝,但是没有想到他会落到这种下场。<br />
所以还得听贤臣的话,不能重用奸臣,自己能力不足就不要瞎操作。<br />
阿斗对唐德宗李适改观了,他觉得唐德宗李适虽然有心当好皇帝,但是的确没能力,他就和自己一样,是个普通人罢了。<br />
【唐德宗李适没有办法,只能逃离长安城,这是继他爹唐代宗李豫以来,第三个,不对,应该是第四个逃离长安的。<br />
从唐玄宗以来到唐德宗,这祖孙四人都逃离过长安。】<br />
天幕上又出现了卡通动画,这次是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和唐德宗,只见他们四人排着队一个个的逃离了长安。<br />
*<br />
宋<br />
“这么看,唐朝弃都的皇帝也不少。”赵匡美感叹,“赶上咱们大宋了。”<br />
“但好在他们是内部矛盾,咱是被外族打的跑。”赵匡美吐槽。<br />
赵匡胤……<br />
【唐德宗李适逃离长安的时候也没有护卫保护,只有宦官们护着。<br />
普王李谊冲在前面,太子李诵断后。<br />
而唐德宗李适遇到第一支护驾的队伍是郭子仪的儿子郭曙,他带着十几个家丁打猎,遇到仓皇出逃的唐德宗。<br />
郭曙义无反顾的加入了护驾的大队中,不愧是将门之子。】<br />
“倒是郭子仪的子孙。”李豫感叹道。<br />
此时的李适也知道郭子仪的好,同时也明白为何他爹会让郭子仪做顾国大臣。<br />
【而唐德宗李适遇到的第二支护驾的队伍是已故大臣令狐彰之子令狐建。<br />
令狐彰是安史之乱的功臣,同时也是割据一方的藩镇,不过和其他藩镇不同,他当年不敢回朝是因为宦官鱼朝恩,两人有恩怨,他怕鱼朝恩的陷害。】<br />
【阿斗】:是不是借口?<br />
阿斗觉得唐朝这些节度使的话不能信,之前一个个都说的好听,但是所说所做却不一样。<br />
【从节度使令狐彰对自己的身后事安排来看,他应该没有撒谎。<br />
他死后把永平的仓粮钱绢羊马牛畜一切已上全部上交,并且没有让自己的儿子继承自己的节度使之位,反而让他的儿子前往朝堂任职。<br />
唐德宗李适遇到的就是正担任禁军中的右龙武军使令狐建。<br />
他训练四百新兵的时候接到了长安兵变,然后立马带着当即带着新兵前来救驾。】<br />
“都是朕埋下的隐患。”李豫握紧拳头,他当初就不应该让宦官势力作大,以至于让藩镇有借口不入朝。<br />
虽然宦官仰仗皇权,但终究会成祸患。<br />
【长安不战而破,此时的唐德宗李适也不顾不上前线。<br />
哥舒曜等不到救兵,最后粮尽后只能向东都洛阳撤退。
举个例子,根据《资治通鉴》记载,李希烈在攻下消灭梁崇义后想霸占他的地盘,但是唐德宗李适不准,他派河中尹李承担任山南东道节度使。<br />
如何李希烈想强行占有,朝堂是有动武的打算,最后李希烈放弃襄阳,但是在撤离之前把襄阳洗劫一空,不给朝堂留半分。<br />
就算不洗劫,终究会有朝堂派去的节度使,只要成为藩镇出兵得加钱。】<br />
李适的心一点点下沉,他从未考虑过银子的问题,他全部注意力都在对抗藩镇上。<br />
【咱们再来看看唐德宗李适是如何应战争的开销。<br />
根据《旧唐书》记载,首先是节流,唐德宗李适先后给官员降工资。<br />
然后则是开源,第一,加收盐税,每斗盐增加百钱。<br />
第二,除了长安之外,酒全部由朝堂专卖。<br />
第三,根据房屋的大小征收税,若敢隐藏自己房产的,发现一间就仗打六十,这算的上最早的房产税了。<br />
除了房产税还有交易税,就算以物换物也不行,也得折算成银子交税。<br />
第四,强行和商人借钱的,太常博士韦都宾、陈京认为,钱都在富商手里,只要和一两千富商借钱,就足够军队用几年。<br />
说是借,其实和抢差不多,商人们损失惨重,他们接连罢市,有的带着资产逃跑,有的甚至被逼的自杀。<br />
第五,操控物价,低买高出,百姓遭殃。<br />
如此操作下来,朝堂的国库是充盈了,但是整个大唐王朝的百姓却是怨声载道,朝堂算是失去了民心。<br />
但是唐德宗李适并不在乎,他赶紧把好不容易筹集的银子全部用到军队上。】<br />
“你可还记得太宗的话,民能载舟,亦能覆舟。”李豫看向李适,“你让百姓活不下去,他们自然会去投奔节度使。”<br />
李适也没想到自己会敛财到如此地步,可谓丧心病狂。<br />
*<br />
宋<br />
“怎么感觉这时候的唐德宗和明朝的崇祯皇帝有点像。”赵匡美对比道,他算发现了,大明朝后期的皇帝当真是有特色,在前面朝的皇帝中能找出他们的影子。<br />
【但是敛财的唐德宗李适并没有扭转局势,九月,被唐德宗李适派出去的哥舒曜大败,没有办法,唐德宗李适只能再派兵去援助哥舒曜。<br />
十月,唐德宗下令让泾原节度使姚令言带领他手下的到长安。<br />
接着就发生了著名的泾原之变。】<br />
提到泾原之变的时候,乐瑶不小心的叹一声气。<br />
听神迹叹气,李适的心跟着揪了起来,他有种不好的预感……<br />
第321章<br />
【根据《资治通鉴·唐纪第四十四》记载, 泾原军是冒着严寒风雨来的,并且多携子弟,为的就是朝堂的赏赐。<br />
之前咱们说过,只要是别的藩镇过来朝堂便会赏赐三倍的工资, 并且这些泾原军原本跟着刘光喜造反的时候, 唐德宗李适为了策反他们, 还赏赐了他们。<br />
这次他们是为了朝堂打其他的判军, 怎么想这赏赐也不能少了。<br />
但是如此的大唐已经不是之前的大唐,首先刘晏被赐死后, 大唐经济每况愈下,虽然有杨炎的两税法,但是杨炎也被赐死,加上这场对藩镇的持久战,大唐国库真的没银子了。】<br />
没钱!<br />
两个大字出现在天幕上<br />
【泾原军到达长安后, 发现竟然一无所赐。且诏京兆尹王浐竟然以“粝食菜餤”来招待他们。<br />
《旧唐书》对这里的记载是肉粮都是臭的。<br />
总之不是什么能入口的东西, 泾原军他们千里迢迢的来, 如今竟然是如此待遇, 自然忍不了。<br />
于是泾原军直接发生了兵变,他们扬言要抢了国库。<br />
唐德宗李适得知立马派人安抚, 赏赐给他们布帛两匹, 但是造反的泾原军看见布匹更加生气, 这证明皇帝并不是没有东西赏赐他们, 只是不不愿意赏赐他们罢了。<br />
于是他们继续进攻, 竟然打到了通化门,唐德宗又下令赏赐二十车金帛财物给造反的泾原军, 但是赏赐没有灭他们怨气,反而让他们更加生气。<br />
原来皇帝不是没钱, 而是不愿意给他们罢了。】<br />
【路人甲】:他哪是不愿给,他们是没钱,也不知道他和崇祯比谁更穷。<br />
路人甲出来吐槽。<br />
【泾原军冲进了长安街巷,但是他们和多年前杀入长安大肆劫掠回纥不同,他们一进长安就对百姓宣称再也不抽商业税,也再也不收房屋税。<br />
然后百姓们就不跑了,而且聚在一起看热闹。】<br />
“他们为何,我收复国土为了谁?!!”李适见百姓如此凉薄,可谓是凉了心。<br />
“你说他们为何,不过为了活着罢了。”李豫矫正李适的想法,“你为了平藩而敛财,不顾百姓的死活,他们为何要顾你的死活?”<br />
李豫叹了一声气,“太子,休养生息的意义何在,你到底明不明白。”<br />
“可是儿臣有大义!”李适觉得自己做的一切没错。<br />
“有大义的前提是有能力,隋炀帝做的一切没大义么??他修长城修运河,打高句丽,哪样错了?”李豫质问。<br />
这一问,让李适哑口无言……<br />
“汉文帝汉景帝对契丹和亲妥协,是因为他们没大义?”李豫继续问,“那是他们知道此时的大义没用,不如修养身息,厚积薄发。”<br />
李豫越说越激动,“人固有自知之明,不顾自己的实力,那不叫有大义,那叫鲁莽!”<br />
李豫的话如同重锤,一下下捶在李适心口。<br />
【此时的唐德宗李适终于知道安抚是没有用的,于是他赶紧召集禁军来平定此次战乱。<br />
泾原军只有五千人,并且这次造反又不是提前谋划,按理说朝堂禁军用武力镇压他们应该是轻而易举的。<br />
但是唐德宗李适的命令下去,竟然没有一个禁军来救驾…】<br />
天幕中出现唐德宗李适的卡通形象,只是再无之前的意气风发,反而非常狼狈。<br />
只见他头上几个大字,“人呢?”<br />
*<br />
蜀<br />
“人都哪去了?神策军之前不是很厉害么?”阿斗纳闷。<br />
他本来很看好唐德宗李适,觉得他是一个有血性的皇帝,但是没有想到他会落到这种下场。<br />
所以还得听贤臣的话,不能重用奸臣,自己能力不足就不要瞎操作。<br />
阿斗对唐德宗李适改观了,他觉得唐德宗李适虽然有心当好皇帝,但是的确没能力,他就和自己一样,是个普通人罢了。<br />
【唐德宗李适没有办法,只能逃离长安城,这是继他爹唐代宗李豫以来,第三个,不对,应该是第四个逃离长安的。<br />
从唐玄宗以来到唐德宗,这祖孙四人都逃离过长安。】<br />
天幕上又出现了卡通动画,这次是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和唐德宗,只见他们四人排着队一个个的逃离了长安。<br />
*<br />
宋<br />
“这么看,唐朝弃都的皇帝也不少。”赵匡美感叹,“赶上咱们大宋了。”<br />
“但好在他们是内部矛盾,咱是被外族打的跑。”赵匡美吐槽。<br />
赵匡胤……<br />
【唐德宗李适逃离长安的时候也没有护卫保护,只有宦官们护着。<br />
普王李谊冲在前面,太子李诵断后。<br />
而唐德宗李适遇到第一支护驾的队伍是郭子仪的儿子郭曙,他带着十几个家丁打猎,遇到仓皇出逃的唐德宗。<br />
郭曙义无反顾的加入了护驾的大队中,不愧是将门之子。】<br />
“倒是郭子仪的子孙。”李豫感叹道。<br />
此时的李适也知道郭子仪的好,同时也明白为何他爹会让郭子仪做顾国大臣。<br />
【而唐德宗李适遇到的第二支护驾的队伍是已故大臣令狐彰之子令狐建。<br />
令狐彰是安史之乱的功臣,同时也是割据一方的藩镇,不过和其他藩镇不同,他当年不敢回朝是因为宦官鱼朝恩,两人有恩怨,他怕鱼朝恩的陷害。】<br />
【阿斗】:是不是借口?<br />
阿斗觉得唐朝这些节度使的话不能信,之前一个个都说的好听,但是所说所做却不一样。<br />
【从节度使令狐彰对自己的身后事安排来看,他应该没有撒谎。<br />
他死后把永平的仓粮钱绢羊马牛畜一切已上全部上交,并且没有让自己的儿子继承自己的节度使之位,反而让他的儿子前往朝堂任职。<br />
唐德宗李适遇到的就是正担任禁军中的右龙武军使令狐建。<br />
他训练四百新兵的时候接到了长安兵变,然后立马带着当即带着新兵前来救驾。】<br />
“都是朕埋下的隐患。”李豫握紧拳头,他当初就不应该让宦官势力作大,以至于让藩镇有借口不入朝。<br />
虽然宦官仰仗皇权,但终究会成祸患。<br />
【长安不战而破,此时的唐德宗李适也不顾不上前线。<br />
哥舒曜等不到救兵,最后粮尽后只能向东都洛阳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