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众帝王的面前出现两个选项,一个是明君一个是昏君。<br />
只有阿斗毫不犹豫的选了昏君,其他直播间的帝王没有选择。<br />
明君和昏君并不是非黑即白,现在百姓的角度,唐德宗敛财是昏君,但是站在皇帝的角度,充盈了国库却是一件好事。<br />
只能说唐德宗手段极端,他开始想当一名明君,却看不清局势又能力不足。<br />
【好了,唐德宗李适咱们就讲到这,明天咱们接着讲唐朝下一任皇帝,唐顺宗李诵。】<br />
还是和之前一样,乐瑶预告完下期直播的皇帝后就立马下了直播。<br />
此时李适已经把自己的脸扇的说不出话了,看的出来打的是狠。<br />
李豫站起来,走到李适的身边,“既得神迹所示,一切便还来得及。”<br />
出征在即,换太子是不可能的,李豫寄希望李适真的改过自新,毕竟看李适刚登基之前的表现也算的有志之君,只是能力不足罢了。<br />
李豫又休整了一天,第三天便率兵御驾亲征,李豫这次出征是抱着视死如归的心态,君王如此,大大增加了唐军的士气。<br />
并且李豫还消防唐太宗李世民和战士们同吃同住,半点不像个君王。<br />
但是李豫大事还是听从仆固怀恩的意见,给予他极其大的信任,李豫知道仆固怀恩后期虽有异心,但究其根本还是因为君臣之间的不信任。<br />
李豫给足了仆固怀恩安全感,仆固怀恩本来就是自负的人,李豫的信任给了仆固怀恩极大的满足感,他要的就是帝王百分百的信任。<br />
因此仆固怀恩在战场上表现的十分英勇,唐军势如破竹,叛军根本敌不住唐军如此攻势,比历史上所述提前半年溃败。<br />
随后李豫又率兵去攻打河北三镇,首要目标就是田承嗣、李怀仙等人,作为日后的硬骨头,现在是最好解决他们的时机。<br />
李豫知道唐朝的国库还能支持多久,因此必须速战速决,最后杀了田承嗣后,李怀仙他们投靠了朝堂。<br />
和历史上不一样,唐代宗李适收编了河北藩镇的士兵,一部分收编到了朝堂禁军,一部分到了其他藩镇。<br />
但是并没有追究他们造反之责,这些投降的将领,李豫自然也不会让他们就在河北藩镇,取而代之的是这次平叛中立下功劳的将领。<br />
至于仆固怀恩,李豫直接封他为掌管军物的大臣,也就是说边境的发兵权在仆固怀恩的手中,但是领兵权在合藩镇的大将手中。<br />
如此也不算剥夺了仆固怀恩的兵权,但又让仆固怀恩没法直接起兵造反。<br />
毕竟此次平乱李豫作为天子带兵冲锋,因此还受了伤,他身上的军功是让手下的人信服的。<br />
等着李豫回朝后,还立马采用了李泌之前的的困藩之策,而仆固怀恩又成了关键人物,毕竟仆固怀恩的两个女儿都嫁到了回纥。<br />
李豫可谓是把唐朝和仆固怀恩的利益捆绑在了一起,还让太子娶了仆固怀恩女儿为妃。<br />
这下仆固怀恩再无半点造反之心,毕竟他得到了君王百分百的信任,仆固怀恩认为自己的利益和朝堂的利益是一致的。<br />
仆固怀恩不造反,这点对此事的唐朝十分重要,李豫清楚的很,正是仆固怀恩的造反才让各藩镇再不惧怕朝堂,并让朝堂的威严一泻千里。<br />
至于禁军,李豫则交给了此次同样有战功的李晟。<br />
此战,李豫把神迹提到所有对大唐忠诚的将领全部提拔。<br />
可见李豫当真有仔细的听神迹所言,努力的规避各种造反。<br />
身边有了禁军和武将,李豫自然也不会再用到宦官,不过他倒没彻底的废了宦官,朝堂的势力用要平衡,文臣还没扶持起来的前提下,宦官还是要用的。<br />
只是李豫没给宦官那么大的权利罢了。<br />
随后,李豫又直接拜李沁为相,同时启用了刘晏和杨炎,杨炎这人虽然小心眼,但是的确有才,不用可惜。<br />
大唐一片欣欣向荣,正如神迹所述,唐朝和回纥达成了联盟,如此大大削弱了吐蕃对唐朝的威胁,唐朝终于有多余的力量来“安内”。<br />
来瑱等人虽然被请到朝堂,但是李豫并没有对他们做什么,反而是真的加官进爵。<br />
并且调遣来瑱去平定的河北藩镇当临时的节度使,当然了,河北藩镇节度使以下的官员的任免权在朝堂手中。<br />
如此调动,自然让那些节度使们不满,不满意不要紧,李豫再次和来瑱一起御驾亲征,把抗拒的藩镇打一顿,打服就好。<br />
打完之后,李豫再让来瑱好好的当临时节度使,连续收拾了几个藩镇,再无藩镇站出来反对。<br />
而对于立下战功的大将,虽然封了节度使,但是朝堂规定,三年一换,并且出兵权在朝堂的军机大臣仆固怀恩、郭子仪等人的手中。<br />
李豫正是借他们二人在军中的威信震慑唐军,同时也体现出李豫对有功之臣的信任。<br />
大唐终于太平,但是李豫也留下一身的病痛,但是他并不后悔,本来就是他纵容唐朝藩镇割据,如今也该由他来收拾烂摊子。<br />
如今李豫最担心的是太子李适有没有能力继承大统,毕竟藩镇割据这么多年,李豫怕自己一死,李适压不住这些大臣。<br />
李豫在考虑要不要让李适御驾亲征,建立威信,但是李豫又担心万一李适出个三长两短,大唐后继无人。<br />
毕竟李适经过神迹的点拨,且自己眼看时日无多,总比重新培养太子好。<br />
*<br />
唐殿<br />
李豫把李适叫到内殿,如今的李适比一年之前成熟了不少。<br />
李豫出征期间,他后勤工作做的也不错,紧衣缩食的为前线供给。<br />
李适刚一进大殿,神迹又出现了!<br />
【大家好,咱们又准时见面了!今天继续昨天的话题,咱们一起唠唠唐朝继位时间最短的皇帝,唐顺宗!】<br />
【秦始皇嬴政进入直播间】<br />
【唐太宗李世民进入直播间】<br />
【宋太祖赵匡胤进入直播间】<br />
【汉武帝刘彻进入直播间】<br />
【武周武则天进入直播间】<br />
【唐代宗李豫进入直播间】<br />
【蜀国刘禅进入直播间】<br />
第327章<br />
【贞元二十一年一月, 唐德宗驾崩,太子唐顺宗李诵继位。<br />
算起来,李诵已经当了二十多年的太子,中间还经历过废太子风波, 能走到登基这一步着实不容易。<br />
李诵当太子这二十多年, 表现也很不错, 当年泾原之变的时候还是他亲自断后, 护送唐德宗李适的安全。<br />
咱们一起来看看唐顺宗李诵短暂的执政期间都干了什么。】<br />
李适皱起眉头,为何是短暂的执政?<br />
李适和李豫的第一反应就是唐朝又发生了政变, 没办法,谁让唐朝的政变太多了……<br />
“把李诵叫来。”李豫派人把皇孙李诵叫了过来,他对这个孙子一直还挺满意,之前还萌生了立皇太孙的想法。<br />
李诵一来就给神迹行大礼,可见他对神迹的尊重,<br />
【李诵上台前就有自己的太子班底, 等他登基后自然重用原来的幕僚, 也就是“二王八司马”, 即王叔文、王伾、柳宗元、刘禹锡、韩晔、韩泰、陈谏﹑凌准﹑程异、韦执谊。<br />
依托原本的班底,李诵刚上位便开始革新。<br />
首先唐顺宗上来就罢了宫市五坊使, 咱们之前说过唐德宗时期的宫市, 说白了就是直接抢老百姓东西, 如此那些为非作歹的官宦们再没理由去剥削百姓。】<br />
李适听神迹说起自己的“事迹”, 再次觉的自己不配为帝。<br />
竟然以杀鸡取卵的方式来敛财, 不管目的是什么,但是的确是昏君所为。<br />
【其次唐顺宗禁止节度使进贡, 这也是唐德宗敛财的手段之一,当然了拿人手短, 唐德宗李适拿了节度使的进贡,自然要放纵他们。<br />
而节度使拿了这么多银子进贡,定要回血,血包又是老百姓。】<br />
李诵惊讶的看向他家父王,在李诵心里他家父王可是刚正不阿,特别对节度使嫉恶如仇,他怎会收节度使的银子。<br />
“父皇,儿臣不配……”李适刚要说自己不配为帝,李豫打断了他。<br />
“可就这一句话?”李豫需要的是李适的反思,而不是让他退位。<br />
“知错能改,自己的烂摊子自己收拾。”李豫道。<br />
李豫已经把自己的烂摊子收拾好了,接下来就是李适。<br />
【第三,唐顺宗李诵开始打击宦官,他家父皇唐德宗经历了那么多兵变后,最信任的便是身边的宦官,把禁军的兵权都交给了宦官。】<br />
*<br />
宋<br />
“这个唐顺宗虽然在位期间短,但也算的上是个明君。”赵匡美觉得有点可惜。<br />
赵匡美往他侄子赵德芳身边凑了凑,“你觉得唐顺宗是不是被害死的?”<br />
听了那么多明朝皇帝死于非命,赵匡美一听到命短的皇帝就觉得事情有点蹊跷。<br />
“还真说不准。”赵德芳是觉得唐顺宗的死有点猫腻,毕竟上来就改革,怕不是动了太多人的利益。
只有阿斗毫不犹豫的选了昏君,其他直播间的帝王没有选择。<br />
明君和昏君并不是非黑即白,现在百姓的角度,唐德宗敛财是昏君,但是站在皇帝的角度,充盈了国库却是一件好事。<br />
只能说唐德宗手段极端,他开始想当一名明君,却看不清局势又能力不足。<br />
【好了,唐德宗李适咱们就讲到这,明天咱们接着讲唐朝下一任皇帝,唐顺宗李诵。】<br />
还是和之前一样,乐瑶预告完下期直播的皇帝后就立马下了直播。<br />
此时李适已经把自己的脸扇的说不出话了,看的出来打的是狠。<br />
李豫站起来,走到李适的身边,“既得神迹所示,一切便还来得及。”<br />
出征在即,换太子是不可能的,李豫寄希望李适真的改过自新,毕竟看李适刚登基之前的表现也算的有志之君,只是能力不足罢了。<br />
李豫又休整了一天,第三天便率兵御驾亲征,李豫这次出征是抱着视死如归的心态,君王如此,大大增加了唐军的士气。<br />
并且李豫还消防唐太宗李世民和战士们同吃同住,半点不像个君王。<br />
但是李豫大事还是听从仆固怀恩的意见,给予他极其大的信任,李豫知道仆固怀恩后期虽有异心,但究其根本还是因为君臣之间的不信任。<br />
李豫给足了仆固怀恩安全感,仆固怀恩本来就是自负的人,李豫的信任给了仆固怀恩极大的满足感,他要的就是帝王百分百的信任。<br />
因此仆固怀恩在战场上表现的十分英勇,唐军势如破竹,叛军根本敌不住唐军如此攻势,比历史上所述提前半年溃败。<br />
随后李豫又率兵去攻打河北三镇,首要目标就是田承嗣、李怀仙等人,作为日后的硬骨头,现在是最好解决他们的时机。<br />
李豫知道唐朝的国库还能支持多久,因此必须速战速决,最后杀了田承嗣后,李怀仙他们投靠了朝堂。<br />
和历史上不一样,唐代宗李适收编了河北藩镇的士兵,一部分收编到了朝堂禁军,一部分到了其他藩镇。<br />
但是并没有追究他们造反之责,这些投降的将领,李豫自然也不会让他们就在河北藩镇,取而代之的是这次平叛中立下功劳的将领。<br />
至于仆固怀恩,李豫直接封他为掌管军物的大臣,也就是说边境的发兵权在仆固怀恩的手中,但是领兵权在合藩镇的大将手中。<br />
如此也不算剥夺了仆固怀恩的兵权,但又让仆固怀恩没法直接起兵造反。<br />
毕竟此次平乱李豫作为天子带兵冲锋,因此还受了伤,他身上的军功是让手下的人信服的。<br />
等着李豫回朝后,还立马采用了李泌之前的的困藩之策,而仆固怀恩又成了关键人物,毕竟仆固怀恩的两个女儿都嫁到了回纥。<br />
李豫可谓是把唐朝和仆固怀恩的利益捆绑在了一起,还让太子娶了仆固怀恩女儿为妃。<br />
这下仆固怀恩再无半点造反之心,毕竟他得到了君王百分百的信任,仆固怀恩认为自己的利益和朝堂的利益是一致的。<br />
仆固怀恩不造反,这点对此事的唐朝十分重要,李豫清楚的很,正是仆固怀恩的造反才让各藩镇再不惧怕朝堂,并让朝堂的威严一泻千里。<br />
至于禁军,李豫则交给了此次同样有战功的李晟。<br />
此战,李豫把神迹提到所有对大唐忠诚的将领全部提拔。<br />
可见李豫当真有仔细的听神迹所言,努力的规避各种造反。<br />
身边有了禁军和武将,李豫自然也不会再用到宦官,不过他倒没彻底的废了宦官,朝堂的势力用要平衡,文臣还没扶持起来的前提下,宦官还是要用的。<br />
只是李豫没给宦官那么大的权利罢了。<br />
随后,李豫又直接拜李沁为相,同时启用了刘晏和杨炎,杨炎这人虽然小心眼,但是的确有才,不用可惜。<br />
大唐一片欣欣向荣,正如神迹所述,唐朝和回纥达成了联盟,如此大大削弱了吐蕃对唐朝的威胁,唐朝终于有多余的力量来“安内”。<br />
来瑱等人虽然被请到朝堂,但是李豫并没有对他们做什么,反而是真的加官进爵。<br />
并且调遣来瑱去平定的河北藩镇当临时的节度使,当然了,河北藩镇节度使以下的官员的任免权在朝堂手中。<br />
如此调动,自然让那些节度使们不满,不满意不要紧,李豫再次和来瑱一起御驾亲征,把抗拒的藩镇打一顿,打服就好。<br />
打完之后,李豫再让来瑱好好的当临时节度使,连续收拾了几个藩镇,再无藩镇站出来反对。<br />
而对于立下战功的大将,虽然封了节度使,但是朝堂规定,三年一换,并且出兵权在朝堂的军机大臣仆固怀恩、郭子仪等人的手中。<br />
李豫正是借他们二人在军中的威信震慑唐军,同时也体现出李豫对有功之臣的信任。<br />
大唐终于太平,但是李豫也留下一身的病痛,但是他并不后悔,本来就是他纵容唐朝藩镇割据,如今也该由他来收拾烂摊子。<br />
如今李豫最担心的是太子李适有没有能力继承大统,毕竟藩镇割据这么多年,李豫怕自己一死,李适压不住这些大臣。<br />
李豫在考虑要不要让李适御驾亲征,建立威信,但是李豫又担心万一李适出个三长两短,大唐后继无人。<br />
毕竟李适经过神迹的点拨,且自己眼看时日无多,总比重新培养太子好。<br />
*<br />
唐殿<br />
李豫把李适叫到内殿,如今的李适比一年之前成熟了不少。<br />
李豫出征期间,他后勤工作做的也不错,紧衣缩食的为前线供给。<br />
李适刚一进大殿,神迹又出现了!<br />
【大家好,咱们又准时见面了!今天继续昨天的话题,咱们一起唠唠唐朝继位时间最短的皇帝,唐顺宗!】<br />
【秦始皇嬴政进入直播间】<br />
【唐太宗李世民进入直播间】<br />
【宋太祖赵匡胤进入直播间】<br />
【汉武帝刘彻进入直播间】<br />
【武周武则天进入直播间】<br />
【唐代宗李豫进入直播间】<br />
【蜀国刘禅进入直播间】<br />
第327章<br />
【贞元二十一年一月, 唐德宗驾崩,太子唐顺宗李诵继位。<br />
算起来,李诵已经当了二十多年的太子,中间还经历过废太子风波, 能走到登基这一步着实不容易。<br />
李诵当太子这二十多年, 表现也很不错, 当年泾原之变的时候还是他亲自断后, 护送唐德宗李适的安全。<br />
咱们一起来看看唐顺宗李诵短暂的执政期间都干了什么。】<br />
李适皱起眉头,为何是短暂的执政?<br />
李适和李豫的第一反应就是唐朝又发生了政变, 没办法,谁让唐朝的政变太多了……<br />
“把李诵叫来。”李豫派人把皇孙李诵叫了过来,他对这个孙子一直还挺满意,之前还萌生了立皇太孙的想法。<br />
李诵一来就给神迹行大礼,可见他对神迹的尊重,<br />
【李诵上台前就有自己的太子班底, 等他登基后自然重用原来的幕僚, 也就是“二王八司马”, 即王叔文、王伾、柳宗元、刘禹锡、韩晔、韩泰、陈谏﹑凌准﹑程异、韦执谊。<br />
依托原本的班底,李诵刚上位便开始革新。<br />
首先唐顺宗上来就罢了宫市五坊使, 咱们之前说过唐德宗时期的宫市, 说白了就是直接抢老百姓东西, 如此那些为非作歹的官宦们再没理由去剥削百姓。】<br />
李适听神迹说起自己的“事迹”, 再次觉的自己不配为帝。<br />
竟然以杀鸡取卵的方式来敛财, 不管目的是什么,但是的确是昏君所为。<br />
【其次唐顺宗禁止节度使进贡, 这也是唐德宗敛财的手段之一,当然了拿人手短, 唐德宗李适拿了节度使的进贡,自然要放纵他们。<br />
而节度使拿了这么多银子进贡,定要回血,血包又是老百姓。】<br />
李诵惊讶的看向他家父王,在李诵心里他家父王可是刚正不阿,特别对节度使嫉恶如仇,他怎会收节度使的银子。<br />
“父皇,儿臣不配……”李适刚要说自己不配为帝,李豫打断了他。<br />
“可就这一句话?”李豫需要的是李适的反思,而不是让他退位。<br />
“知错能改,自己的烂摊子自己收拾。”李豫道。<br />
李豫已经把自己的烂摊子收拾好了,接下来就是李适。<br />
【第三,唐顺宗李诵开始打击宦官,他家父皇唐德宗经历了那么多兵变后,最信任的便是身边的宦官,把禁军的兵权都交给了宦官。】<br />
*<br />
宋<br />
“这个唐顺宗虽然在位期间短,但也算的上是个明君。”赵匡美觉得有点可惜。<br />
赵匡美往他侄子赵德芳身边凑了凑,“你觉得唐顺宗是不是被害死的?”<br />
听了那么多明朝皇帝死于非命,赵匡美一听到命短的皇帝就觉得事情有点蹊跷。<br />
“还真说不准。”赵德芳是觉得唐顺宗的死有点猫腻,毕竟上来就改革,怕不是动了太多人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