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这几日也是鸡飞狗跳,但唐笙握着兵权,不至于令秩序彻底混乱。与士绅有瓜葛的官吏推诿扯皮,不做实事,沈长卿裁撤了一批,新选调的,除了个别女子不惧士绅的威逼利诱,其余均不敢赴任。<br />
就这态势,方清露虽不立风口浪尖,也能共情唐笙的感受。<br />
僵持到了第五日,辽东迎来了皇帝诏旨。<br />
秦玅观宣唐笙回京。<br />
这是个女官们都没料到的结局。<br />
衙门大开,一身简素衣袍的唐笙走了出来,身后跟着一众属官。<br />
不远处便是朝廷派来的御林卫和禁军,众人压下得胜者的姿态,维持着静默,给唐笙让出了一条道路。<br />
车队出了主城,去往城郊,队伍远去,士绅欢腾。<br />
城楼上,海陵王瞧着渺如蝼蚁的车队,露出了得胜者的笑容。<br />
恭维声不绝于耳。<br />
王爷可真是料事如神呐。<br />
如此一来,朝中也不会有人再敢接手这差事了。<br />
听说啊,陛下前日病了,莫非<br />
原以为这唐总督还能在辽东多赖几日,没成想见着事态不对,还是赶回京了。<br />
京城中流言沸腾,辽东又有这样多的官差抗命。鼻烟吸多了,鼻腔和喉腔都有些难受,海陵王清嗓道,唐笙要再不回她眼皮子底下,估计就同唐简一个下场了。陛下可宝贝她那些个一手提拔的女官了,怎能舍得她折在这?<br />
如此一来,账目该平了。立在海陵王身后的官员露出个舒心的笑。<br />
你们推得太多反而不好。海陵王叮嘱他,一个人怎能贪出数十年的账目,推多了莫说是女帝了,户部的官员也该起疑了。<br />
官员满口答应,实则心里已有了打算。<br />
城楼下,官道两侧,聚集的短衣帮愈发多了,逐渐将看热闹的士绅围了起来。<br />
带着哭腔的呼号声盖住了议论声。<br />
听着一声又一声的唐大人,唐笙打帘,看向车外。<br />
飞扬的尘土中,分得田地的百姓同重获新生的女子顿首叩拜,眼中充满不舍。<br />
他们在为唐笙遭受的不公哭泣,也为了自己日后渺茫的生活而哭泣。<br />
唐笙喉头发涩,想说些什么,踟蹰了良久才对跟随队伍,久久不愿离去的百姓道:<br />
放宽心。<br />
都回去罢。<br />
第111章<br />
立夏过后, 天是一天比一天热了。<br />
辽东虽处北境,但毒辣的日头丝毫不输江南。正午时分,土夯的基台被晒得直冒烟尘, 城墙跟火炉似的,站不得人。<br />
门楼阴凉处, 把总领着手下的兵丁玩起了推牌九。<br />
丁三配二四!把总捻开牌面, 展示给兵丁瞧,绝配啊!<br />
您手气是真好啊,这要是真来了银子,一季米粮都挣来了!<br />
可不是。把总拖来卸下的甲胄枕在脑袋下,翻身躺平, 翘起了二郎腿,奈何来不了啊,犯纪了。<br />
我们这都调来大半个儿,连根瓦格人的毛都没见着,一天天的在这吃灰<br />
吃灰啊, 吃灰多好,遇上战事你想吃灰还吃不着呢, 只能喝自个喉咙里的血。<br />
军士们闲聊起来, 把总阖眼听了会,睡意渐浓。<br />
不知哪来的风将干涩细碎的黄土吹到了把总面上,他抹了把面颊,侧过头, 想要弄清风来的方向,耳畔的黄土却震颤起半指甲盖高。<br />
把总倏地侧身, 耳朵贴上地面。<br />
新兵蛋子不明状况,躬身过去, 被老兵一把拉了回来。<br />
把总懒洋洋的神色一扫而空,眼睛越睁越大。<br />
烫面的风吹来了,众人屏气凝神。<br />
新兵被风沙吹得睁不开眼了,伸手揉着,眼角渗出了泪。<br />
再睁眼时,把总已露出惊惧的神色。<br />
瓦格人把总抄起刀拎着甲胄往外跑,瓦格人来了<br />
瓦格重骑!<br />
吼声惊醒了午睡的军士,一时间,守军一涌而出,分列城楼。<br />
周千总听着动静,箭步上楼,一把揪住瞭望的军士。<br />
起风了,天际烟尘四起,攒动的人影聚集其中,加深了边境线的色调。<br />
他提溜着军士丢至一边,拔出佩刀,嘶哑道:<br />
燃烽火<br />
*<br />
北境的烽火燃了,烧得天都红透了!<br />
这刚割了麦,还没来得及晒,瓦格就来了!<br />
这可怎好啊,那些个守城的,一个赛一个吊儿郎当,多少年没动过真格了,打起来了还不是一击即溃?<br />
萧老爷呢,萧二少不是在边军,找萧老爷问问到底是个什么状况。<br />
对了,找萧二少探探口风!<br />
莫要找了。<br />
粮店的李掌柜提袍上阶,直奔八仙桌,灌了整壶茶才缓过劲。<br />
他扶桌,喘着粗气道:前两日萧老太爷便将新收上来的麦子全卖与我了,说是害怕总督拿他开涮!<br />
一众小乡绅交换了眼神,立着的跌坐进了圈椅。<br />
我说什么来着,皇帝哪是那么好糊弄的。姓唐的是她近臣,这么轻易就被调走了,想必是早就查探到了消息。棕衣乡绅拍手,看来是真打来了,收拾收拾,抓紧着逃罢!<br />
上哪去?<br />
京城啊!皇帝姥儿往哪跑,咱们就跟到哪儿!<br />
这事做得不厚道啊。<br />
你说萧老爷还是姓唐的?<br />
都不厚道!<br />
茶馆的集会当即散了,众人奔走还家,抓紧时间收拾金银细软。<br />
晌午过去了,大点的乡绅将消息递到海陵王那。<br />
彼时海陵王正和荀先生品茶,聊起半月前唐笙关窑子和象姑馆的事。<br />
本王原以为,她是为了筹措军费关了烟花柳巷,要将那些人招纳为官妓,好多收些银子上来。海陵王干笑了声,实在是想不出,她们整出这套吃力不讨好的是为了什么。<br />
是步蠢棋。荀先生品茶,顿了顿才道,她或许是抱着什么良知、济世心去的,但又有何用呢,平白让这些人丢了糊口的营生,也惹恼了爱吃花酒的公子哥,反倒招恨。<br />
是了。那些个大头兵在前头替她卖命,回来了却连个能消遣的地儿都没了。这不是就被调走了么。海陵王盘着鼻烟壶,以袖遮掩着半张脸,打了个喷嚏,这个时辰了,本王也该<br />
王爷,王爷!<br />
小厮飞着进来,满脸慌张。<br />
何事。海陵王不耐烦地倚上太师椅。<br />
王老爷、孙老爷都来了,吵着闹着要见您。小厮说,他们说城外正乱着呢,说是瞧见烽火了。<br />
烽火?<br />
同荀先生对视了一眼,海陵王拨了塞,嗅着鼻烟壶提神:叫他们进来。<br />
两个乡绅见了海陵王便可劲磕头:王爷,眼下瓦格人怕是真的打过来了,求王爷指条明路。<br />
海陵王同侍从耳语了几句,这才开口。<br />
边军败了么?<br />
乡绅摇头。<br />
林大将军带兵驰援了么?<br />
乡绅答:不知。<br />
这不就结了。平山关都好好的,你们着什么急呀。海陵王招呼侍女给自个捏肩,派个人打听打听,到底是个什么状况,别见着一点风吹草动就着急忙慌成这般。<br />
沈长卿、方清露这些个人驻地都在首府呢,此处离北境也四五百里了,有要是这儿都要失守了,她们不蹿得比野兔都快。<br />
可城中的老太爷跑了不少,北境的也跑得差不多了。乡绅道,半月前城中的粮食便被调空了,林大将军领着兵不知操练了多久。庆熙年间,瓦格人糟了雪灾,差不多也是这个时候进犯的,我等是真怕了呀<br />
若是守不住,我等便将田产变卖了,早些到江南去,以免全家老小都折在这儿。庆熙年那场景,您是没见过,那真是血流漂杵,伏尸百里啊!<br />
那你也跑。海陵王觉得这人着实有些冥顽不化了,你既有了定论,又何必来问本王。<br />
乡绅听出了他语调里压着的怒意,哆哆嗦嗦地奉上了藏在衣袖中的翠玉雕。<br />
海陵王面色稍霁,点了点指头,叫侍从来替自个整理衣袍。<br />
王爷,您这是?<br />
去趟府衙,替你们打探打探消息。<br />
士绅千恩万谢,终于退下。
就这态势,方清露虽不立风口浪尖,也能共情唐笙的感受。<br />
僵持到了第五日,辽东迎来了皇帝诏旨。<br />
秦玅观宣唐笙回京。<br />
这是个女官们都没料到的结局。<br />
衙门大开,一身简素衣袍的唐笙走了出来,身后跟着一众属官。<br />
不远处便是朝廷派来的御林卫和禁军,众人压下得胜者的姿态,维持着静默,给唐笙让出了一条道路。<br />
车队出了主城,去往城郊,队伍远去,士绅欢腾。<br />
城楼上,海陵王瞧着渺如蝼蚁的车队,露出了得胜者的笑容。<br />
恭维声不绝于耳。<br />
王爷可真是料事如神呐。<br />
如此一来,朝中也不会有人再敢接手这差事了。<br />
听说啊,陛下前日病了,莫非<br />
原以为这唐总督还能在辽东多赖几日,没成想见着事态不对,还是赶回京了。<br />
京城中流言沸腾,辽东又有这样多的官差抗命。鼻烟吸多了,鼻腔和喉腔都有些难受,海陵王清嗓道,唐笙要再不回她眼皮子底下,估计就同唐简一个下场了。陛下可宝贝她那些个一手提拔的女官了,怎能舍得她折在这?<br />
如此一来,账目该平了。立在海陵王身后的官员露出个舒心的笑。<br />
你们推得太多反而不好。海陵王叮嘱他,一个人怎能贪出数十年的账目,推多了莫说是女帝了,户部的官员也该起疑了。<br />
官员满口答应,实则心里已有了打算。<br />
城楼下,官道两侧,聚集的短衣帮愈发多了,逐渐将看热闹的士绅围了起来。<br />
带着哭腔的呼号声盖住了议论声。<br />
听着一声又一声的唐大人,唐笙打帘,看向车外。<br />
飞扬的尘土中,分得田地的百姓同重获新生的女子顿首叩拜,眼中充满不舍。<br />
他们在为唐笙遭受的不公哭泣,也为了自己日后渺茫的生活而哭泣。<br />
唐笙喉头发涩,想说些什么,踟蹰了良久才对跟随队伍,久久不愿离去的百姓道:<br />
放宽心。<br />
都回去罢。<br />
第111章<br />
立夏过后, 天是一天比一天热了。<br />
辽东虽处北境,但毒辣的日头丝毫不输江南。正午时分,土夯的基台被晒得直冒烟尘, 城墙跟火炉似的,站不得人。<br />
门楼阴凉处, 把总领着手下的兵丁玩起了推牌九。<br />
丁三配二四!把总捻开牌面, 展示给兵丁瞧,绝配啊!<br />
您手气是真好啊,这要是真来了银子,一季米粮都挣来了!<br />
可不是。把总拖来卸下的甲胄枕在脑袋下,翻身躺平, 翘起了二郎腿,奈何来不了啊,犯纪了。<br />
我们这都调来大半个儿,连根瓦格人的毛都没见着,一天天的在这吃灰<br />
吃灰啊, 吃灰多好,遇上战事你想吃灰还吃不着呢, 只能喝自个喉咙里的血。<br />
军士们闲聊起来, 把总阖眼听了会,睡意渐浓。<br />
不知哪来的风将干涩细碎的黄土吹到了把总面上,他抹了把面颊,侧过头, 想要弄清风来的方向,耳畔的黄土却震颤起半指甲盖高。<br />
把总倏地侧身, 耳朵贴上地面。<br />
新兵蛋子不明状况,躬身过去, 被老兵一把拉了回来。<br />
把总懒洋洋的神色一扫而空,眼睛越睁越大。<br />
烫面的风吹来了,众人屏气凝神。<br />
新兵被风沙吹得睁不开眼了,伸手揉着,眼角渗出了泪。<br />
再睁眼时,把总已露出惊惧的神色。<br />
瓦格人把总抄起刀拎着甲胄往外跑,瓦格人来了<br />
瓦格重骑!<br />
吼声惊醒了午睡的军士,一时间,守军一涌而出,分列城楼。<br />
周千总听着动静,箭步上楼,一把揪住瞭望的军士。<br />
起风了,天际烟尘四起,攒动的人影聚集其中,加深了边境线的色调。<br />
他提溜着军士丢至一边,拔出佩刀,嘶哑道:<br />
燃烽火<br />
*<br />
北境的烽火燃了,烧得天都红透了!<br />
这刚割了麦,还没来得及晒,瓦格就来了!<br />
这可怎好啊,那些个守城的,一个赛一个吊儿郎当,多少年没动过真格了,打起来了还不是一击即溃?<br />
萧老爷呢,萧二少不是在边军,找萧老爷问问到底是个什么状况。<br />
对了,找萧二少探探口风!<br />
莫要找了。<br />
粮店的李掌柜提袍上阶,直奔八仙桌,灌了整壶茶才缓过劲。<br />
他扶桌,喘着粗气道:前两日萧老太爷便将新收上来的麦子全卖与我了,说是害怕总督拿他开涮!<br />
一众小乡绅交换了眼神,立着的跌坐进了圈椅。<br />
我说什么来着,皇帝哪是那么好糊弄的。姓唐的是她近臣,这么轻易就被调走了,想必是早就查探到了消息。棕衣乡绅拍手,看来是真打来了,收拾收拾,抓紧着逃罢!<br />
上哪去?<br />
京城啊!皇帝姥儿往哪跑,咱们就跟到哪儿!<br />
这事做得不厚道啊。<br />
你说萧老爷还是姓唐的?<br />
都不厚道!<br />
茶馆的集会当即散了,众人奔走还家,抓紧时间收拾金银细软。<br />
晌午过去了,大点的乡绅将消息递到海陵王那。<br />
彼时海陵王正和荀先生品茶,聊起半月前唐笙关窑子和象姑馆的事。<br />
本王原以为,她是为了筹措军费关了烟花柳巷,要将那些人招纳为官妓,好多收些银子上来。海陵王干笑了声,实在是想不出,她们整出这套吃力不讨好的是为了什么。<br />
是步蠢棋。荀先生品茶,顿了顿才道,她或许是抱着什么良知、济世心去的,但又有何用呢,平白让这些人丢了糊口的营生,也惹恼了爱吃花酒的公子哥,反倒招恨。<br />
是了。那些个大头兵在前头替她卖命,回来了却连个能消遣的地儿都没了。这不是就被调走了么。海陵王盘着鼻烟壶,以袖遮掩着半张脸,打了个喷嚏,这个时辰了,本王也该<br />
王爷,王爷!<br />
小厮飞着进来,满脸慌张。<br />
何事。海陵王不耐烦地倚上太师椅。<br />
王老爷、孙老爷都来了,吵着闹着要见您。小厮说,他们说城外正乱着呢,说是瞧见烽火了。<br />
烽火?<br />
同荀先生对视了一眼,海陵王拨了塞,嗅着鼻烟壶提神:叫他们进来。<br />
两个乡绅见了海陵王便可劲磕头:王爷,眼下瓦格人怕是真的打过来了,求王爷指条明路。<br />
海陵王同侍从耳语了几句,这才开口。<br />
边军败了么?<br />
乡绅摇头。<br />
林大将军带兵驰援了么?<br />
乡绅答:不知。<br />
这不就结了。平山关都好好的,你们着什么急呀。海陵王招呼侍女给自个捏肩,派个人打听打听,到底是个什么状况,别见着一点风吹草动就着急忙慌成这般。<br />
沈长卿、方清露这些个人驻地都在首府呢,此处离北境也四五百里了,有要是这儿都要失守了,她们不蹿得比野兔都快。<br />
可城中的老太爷跑了不少,北境的也跑得差不多了。乡绅道,半月前城中的粮食便被调空了,林大将军领着兵不知操练了多久。庆熙年间,瓦格人糟了雪灾,差不多也是这个时候进犯的,我等是真怕了呀<br />
若是守不住,我等便将田产变卖了,早些到江南去,以免全家老小都折在这儿。庆熙年那场景,您是没见过,那真是血流漂杵,伏尸百里啊!<br />
那你也跑。海陵王觉得这人着实有些冥顽不化了,你既有了定论,又何必来问本王。<br />
乡绅听出了他语调里压着的怒意,哆哆嗦嗦地奉上了藏在衣袖中的翠玉雕。<br />
海陵王面色稍霁,点了点指头,叫侍从来替自个整理衣袍。<br />
王爷,您这是?<br />
去趟府衙,替你们打探打探消息。<br />
士绅千恩万谢,终于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