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yunmengshuyuan.cc!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宝玉难以置信地看向贾政,他争辩道:“可是母亲她根本就不是……”<br />
    “你媳妇当初也劝过你,叫你为你母亲努力科举,好获得救你母亲出来的话语权。”<br />
    “可是你是怎么做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还和戏子优伶混在一起!现在又何必这样惺惺作态,哭你母亲?还在这里胡思乱想,编造虚假的故事!”<br />
    最后,他压低声音对宝玉道:“不想变成疯子就老实一点,我们二房不能再传出任何丑闻了。”<br />
    看着贾政前往前院灵堂的背影,宝玉浑身上下都在发抖。<br />
    可他一句话都说不出来。<br />
    贾政的那句“何必惺惺作态,哭你母亲”彻底击垮了他。<br />
    而那句“不想变成疯子就老实一点”更是让他心惊胆战。<br />
    对王夫人离世的原因,大房、二房的主仆们都在心里产生了不少猜测。<br />
    不过对外,宁荣二府口径一致,对这件事,只有同一个说法。<br />
    王夫人是因为婆母去世哀毁过度,这才跟着贾母一起去了的。<br />
    在他们口中,王夫人就是引人哀悯的纯孝典范,根本不是那个犯了弥天大错、被贾母软禁在西大院小佛堂里的罪人。<br />
    在贾母和王夫人都被装殓好后,荣国府正式开丧。<br />
    转瞬间,宁荣街整条街都变成了雪一般的世界。<br />
    因为贾璋这个孙儿身列台阁,贾母的身后事亦是极尽哀荣。<br />
    除了按循例应当给予超品国公夫人的恩典外,绍治帝还给贾母追赠了慈敬二字为谥号,又赐下顶格的奠仪至荣国府,给贾母的陪葬品。<br />
    见到绍治帝的举动后,京中文武勋戚,哪有不来亲自祭奠的?<br />
    从贾璋这边说,贾璋身列台阁,自然要奉承讨好,不能得罪,所以他们必须得来。<br />
    从皇帝那边说,皇帝已经给了老国公夫人哀荣,他们又哪敢不捧场呢?<br />
    京中人做事总是要面面俱到,却是不能有半点马虎敷衍的。<br />
    贾璋这一辈的姊妹也全都归家帮忙治丧。<br />
    因为大家都是在老太太身边长大的,所以做事时都尽心尽力。<br />
    只是时不时的,她们就会想到老太太的音容笑貌,然后眼泪就止不住了。<br />
    黛玉原本就十分悲戚,见到这副场景,更是哭倒在灵堂前。<br />
    她自幼在外祖母膝下长大,与外祖母的感情远比众姊妹深厚。<br />
    迎春、探春她们都这样难过了,她自然只会更伤心,更悲痛,更断肠……<br />
    同样感到悲戚的贾璋拿帕子给妻子揩了泪水。<br />
    但他并没有注意到,此时此刻,他脸上同样布满了泪痕。<br />
    七七过后,贾赦、贾政、贾琏、贾璋、贾琮、宝玉、贾环及年长的重孙们为贾母送葬。<br />
    众人或是抬幡,或是摔丧,或是驾灵,皆哀苦至极。<br />
    而在送殡路上,彩棚高搭,设席张筵,和音奏乐,皆是各家路祭[1]。<br />
    王公勋戚、文武大臣,尽数为贾母设了祭棚路奠。<br />
    而在这些祭棚中,还有忠顺亲王与杨宗祯、叶士高派自家儿子过来设的路奠。<br />
    贾璋见到后,亲自过去向世子与叶荆、杨叔玉两位师兄致谢。<br />
    不过眼下,贾璋并没有什么寒暄的心情。<br />
    所以,短短叙过话后,就重新返回送殡队伍当中了。<br />
    待到贾母被葬至贾族祖茔,诸事收尾时,已是年关时分了。<br />
    而在腊月二十这日,朝廷封笔之前,贾璋再次向绍治帝递折子,恳请绍治帝允许他为祖母丁忧守孝。<br />
    他在奏折中道:“臣璋言:祖母慈爱,自幼关怀微臣;情谊深厚,譬如天高海深……今祖母辞世,臣安能不结庐守丧?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2],允臣为祖母尽孝。臣必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3]!”<br />
    见到这封情意真挚的折子,绍治帝知道,贾璋是铁定心思要守孝了。<br />
    即便他继续夺情挽留,贾璋也会给他呈递丁忧折子。<br />
    既如此,还不如放他归去。<br />
    左右不过一年时间,根本算不得什么。<br />
    更何况,孝顺是好事。<br />
    不孝顺长辈的人,又怎么可能忠君爱国?<br />
    贾璋是个孝子贤孙,证明绍治帝他没看错人。<br />
    对此,绍治帝心里也是满意的。<br />
    第226章 居安思危回首思退,贾家分府更换匾额<br />
    贾母的儿子都在世, 贾璋又不是荣国府长子长孙。<br />
    按理来说,他只用给贾母守孝即可,并不用丁忧。<br />
    但贾璋依旧递上折子恳请绍治帝允他丁忧, 而且递了不止一次。<br />
    贾璋选择这样做,一方面是因为贾母疼爱他, 他与贾母的感情很深厚。<br />
    如今贾母辞世, 贾璋很是伤怀, 因此愿意结庐守孝,为老祖母尽上最后一份心意。<br />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生出了思退之心。<br />
    眼下杨门之内, 有两位阁臣、两位尚书, 地方督抚更是不计其数。<br />
    虽说杨门门人没有执掌朝廷最要紧的吏部与户部, 诸如苏、浙、湖、广等赋税大省也不在杨门手中。<br />
    但杨宗祯是首辅。<br />
    除此之外,杨门还正式合并了实学一派。<br />
    光是这两件事, 就足以让贾璋心里生出树大招风的忧虑。<br />
    虽说截至目前为止, 陛下他老人家对杨门上下还算信任, 但再圣明的君主,也不会喜欢权臣的。<br />
    贾璋不想考验他们师徒三代在绍治帝心里分量。<br />
    贾璋才不会做那么愚蠢的事。<br />
    与其指望着绍治帝的心情,还不如自己居安思危,提前做好准备。<br />
    恩重易生害,快意时, 自可早回头。<br />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br />
    现在, 也到了杨门为水缸凿洞的时候了。<br />
    不论是贾璋,还是杨宗祯、叶士高, 都不希望杨门太过风光。<br />
    登高易跌重,不论是义忠亲王, 还是前首辅周东野,都是在最得意时跌下去的。<br />
    由此可见,过于得意并不是什么好事情。<br />
    杨宗祯和叶士高也是赞同贾璋离任的打算的。<br />
    反正贾璋年轻,即便耽误了一年,也不会对贾璋的前程造成什么太大的影响。<br />
    而且,贾璋离任丁忧会有很多好处。<br />
    一来,贾璋离任,可以让杨门看起来没有那么风光,从而降低绍治帝对杨门的戒心。<br />
    二来,为祖母守孝是孝顺之举,这件事情对贾璋的名声也有好处。<br />
    所以,在收到贾璋派人送过来的信件时,他们立即派人回了一封答允他请求的信件。<br />
    这师徒二人不约而同地劝贾璋节哀,又嘱咐贾璋尽管放心丁忧。<br />
    待到他出孝后,他们这些做长辈的,自会安排好他的前程。<br />
    而贾璋在接到绍治帝允许他守孝的圣旨时,心想,只有慎终如始,才能永无败事。<br />
    他在眼下这个时机后退一步,绝对利大于弊。<br />
    他笃信朝廷上下,绝对没有几个比他能干、比他更懂绍治帝心意的臣子。<br />
    所以,在他离去后,不论谁接任了冬官之位,绍治帝都会有一点点不习惯的。<br />
    对于这件事,贾璋还是很自信的。<br />
    说不定,陛下他老人家还会思念他这个好用的下属呢!<br />
    不论如何,在他丁忧时,杨门都会痛失一位尚书。<br />
    在大家对他这个年轻的尚书辞官守孝,从庙堂之上返还轩冕之中感到遗憾时,杨门的光焰自然就随之消弱了。<br />
    绍治帝对杨门的戒心也会随之降低。<br />
    后面事情的发展,果然不出贾璋所料。<br />
    在贾璋丁忧的消息传出来后,众人都为贾璋感到遗憾。<br />
    绍治帝同样是这些人中的一员。<br />
    至于那些可能会出现的怀疑与猜忌也伴随着这份遗憾,在冥冥之中消散了。<br />
    这一切,正是贾璋想要看到的事。<br />
    而在贾赦、贾政、贾琏、贾璋的丁忧折子都被批复下来后,荣国府也正式分家了。<br />
    早在王氏事发时,贾母就主持了两房把家产和下人分完了。<br />
    两房早就各自修建了各自的库房,倒是不用去东府请贾敬、贾蓉过来帮忙分家产了。<br />
    因此,这次荣府分家,只用分贾母留下的私房即可。<br />
    在此之前,琥珀就悄悄地把去汇通钱庄取钱的信物交给了沈婆子。<br />
    解决了一桩心事后,琥珀的心情轻松了些。
言情女生相关阅读More+

三角错位

小于号

堕落幻境

松月兔兔

在后宫里开后宫(1vN)

逆龄巽

邪巫

牛奶少年郎

两情相厌(伪骨科,狗血文)

路遥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