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徐姚加完班,走出公司办公楼的大门,开始下大暴雨,天变得愈加漆黑,<br />
瞬间,徐姚被淋成了落汤鸡。<br />
半路上,徐姚给戚继文打电话:“刚下班,现在忽然下大雨,我发个定位给你,你能开车来接我一下吗?”伸手不见五指的小路上,伴着电闪雷鸣的轰隆声,徐姚心里害怕极了。<br />
电话那头的男人醉醺醺地口齿不清地说道:“别那么矫情。”竟直接挂掉了徐姚的电话。<br />
这一刻,徐姚哭的像个孩子,恐惧到了极点。<br />
今天下雨,徐姚却找不到一个撑长柄直伞的绅土。忽地,她想起了李成俊,想起了为她撑伞挡雨的李成俊。<br />
那时,从校外自习室出来,正往住宿的地方赶的徐姚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急风骤雨淋得措手不及。<br />
朦胧迷茫中,只见前面树丛下一个熟悉的身影向她挥手:“给你带伞了。”<br />
徐姚跑过去,躲在李成俊撑开的长柄伞下,问道:“你咋知道我没带伞,未卜先知吗?”<br />
“对呀,我看天气预报说会下大雨,我就来了。”李成俊说着,麻利地接过徐姚的书包。<br />
“这几天都是晴空万里的,就没带伞,没想到今天这会就赶上了雨的任性。”徐姚的语气里带点点撒娇的意味。<br />
“是呀,雨水在这个地方就像个难缠的孩子,莫要和它斗气,你是耍不过它的。”李成俊用浓重的方言打趣地说着。<br />
走到主干道,俩人发现一位八旬老人在雨里跌倒,确定了老人并无大碍之后,决定一起送他回家。<br />
李成俊对着老人的耳朵说道:“大爷,你家住哪里呀?”<br />
老人却支支吾吾答不上来,这个年纪已不允许他能记住多少事情。<br />
通过几番周折,根据老人模糊的记忆最终平安俩人把老人安全送回了家。当看到老伴责备又着急的眼神,老人的一句话让徐姚现在都还记得,“我看天快下雨了,就想着去给你送把伞”。<br />
回忆在这里就戛然而止了,鬼使神差下,徐姚在通讯录里看到了从同学那里辗转得到的李成俊现在的电话号码,没有犹豫太长时间,一阵苦笑,她还是拨通了这个手机号。<br />
滴一声后,徐姚怂了,虽然她也换了手机号,可还是秒挂了。<br />
没想到,李成俊他竟然拨回来了。<br />
“喂?你好,请问你是谁,是有什么事吗?”李成俊礼貌性地询问着,由于刚才在忙没接到对方电话。<br />
但电话那头的声音充斥着嘈杂,没有人说话,只有女人断断续续的啜泣声。<br />
正当徐姚准备挂断电话之际,李成俊再次开口道:“徐姚,是你吗?”李成俊对徐姚的声音很是清楚,但由于多年没联系了,李成俊还是有点恍惚。<br />
听到李成俊叫自已的名字后,徐姚才发现:当初或许应该再坚持久一点,更加死皮赖脸地联系他,或许现在两人也可以过得很好。<br />
“嗯,是我。”徐姚的声音很轻很轻。<br />
电话那头的李成俊放下筷子,努力克制住情绪,又拿起筷子把面前那碗香菇肉酱面搅了又搅,问道:“我们很久没联系了,你今天怎么了?是发生什么事了吗?”<br />
“不好意思,我知道我们说好分手之后不联系了,我今天坏了规矩,可……”徐姚一直哭着,说话也说不太清楚。<br />
“你在哪?”<br />
“我在鹏瑞利二路。”<br />
最近半个月单位刚好派李成俊等人在市里学习,他搜了一下地图,发现距离大概四公里,于是说道:“你在那等会,我们见面说,你刚说的很多都听不清,我20来分钟到。”<br />
李成俊撑着长柄伞,朝徐姚走来。雨滴打在伞面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在这寂静的夜里回荡出一种独特的韵律。<br />
徐姚原本正站在墙边,微微低着头,像是被这突如其来的雨弄得有些狼狈。她那单薄的身影在风雨中显得更加娇弱。当她听到那有节奏的脚步声和伞与地面的轻微摩擦声时,抬起头来,在朦胧的雨雾中看到了那个逐渐靠近的男人。<br />
李成俊用的长柄伞还是那么大,在靠近女人的时候,他微微倾斜了一下伞,将更多的空间让给了女人,避免她被雨淋到更多。<br />
虽然早已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彼此没有了少时那般浓烈的感情,但还是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在。<br />
更何况,靠时间放下的人,是经不起见面的,积压在心底的某种东西正蠢蠢欲动。<br />
情难自禁的拥抱,短暂又激烈的吻,又迅速推开了彼此,各自退后了一步。<br />
李成俊知道事情原委后,气冲冲地说道:“他戚继文真不是东西,你咋不离婚呀?”他希望徐姚能早日脱离苦海,结束这段婚姻。<br />
“我前个月想好了要离婚,准备和他摊牌,可……”<br />
“可什么?”<br />
“就在上个月我发现自已怀孕了,去医院检查已经有三个多月了。”<br />
“有了孩子不是更应该离吗,如果孩子出生后每天看到爸妈这样,孩子能健康快乐成长吗?”<br />
“这些我也考虑过,但我觉得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爸爸的陪伴和教育也很重要。”<br />
“如果只是因为这个的话,我也可以,我还是一个人。”<br />
“你胡说些什么,你该去找个好女人好好过日子。”<br />
“徐姚,那你他妈的,今天打电话给我干吗?”<br />
“我也不知道,我肯定是疯了,疯了,疯了。”<br />
……<br />
李成俊站在单元楼大门口,看着徐姚走进电梯的身影,直到那身影消失,他才缓缓转身,带着一种微妙的情绪重新撑起那把长柄伞,融入到雨中的世界里。<br />
徐姚冒雨咬牙赶到家时,满身酒味的戚继文冷冷地问道:“下大雨怎么这么快就到家了?”<br />
徐姚没有接这个话题,而是反问道:“怎么又喝酒了?”<br />
“明明我业绩你那姓孙的强那么多,升职凭什么是他?”戚继文借着酒意吼道,<br />
“工作上的事,多的是人情世故的地方。”<br />
“这我当然知道,我还用你教我?”戚继文伸出了拳头。<br />
看着越来越逼近的拳头,徐姚停顿犹豫了几秒,最后甚是平静地说道:“我怀孕了。”<br />
戚继文把砸向徐姚的拳头转移到家里的镜子上,镜子碎了一地,戚继文的手流了好多血。<br />
“我要当爸爸了?”戚继文兴奋地问着。<br />
“嗯,我们离婚吧。”<br />
“你说什么?”<br />
“离婚。”<br />
离婚这个字眼彻底刺激到了戚继文,顿时火冒三丈,对着徐姚就是拳打脚踢。<br />
才三个月左右,可想而知徐姚流产了,孩子没保住。<br />
出院后的第二天,徐姚也恢复了些力气,休息了两天就正常上班了。<br />
凌晨四点,徐姚在噩梦中惊醒。<br />
这些天,徐姚和戚继文都是分房睡的,徐姚说要离婚,戚继文不同意,说彼此冷静一下,主动去了客房睡。<br />
清冷的月光照在那个大落地玻璃窗上,照在有水没鱼的圆形的小玻璃鱼缸上,照在床头柜旁的立式床头灯上,发着幽幽的光,窥探着床上的人。<br />
趁丈夫睡熟,徐姚拿出家里的大擀面杖走进客房,想往戚继文的脑袋击打而去,可最终还是收回了,没有下手。<br />
离婚,戚继文不同意。家暴起诉的话,徐姚收集的证据不够。加上又遭遇减薪还贷,徐姚日日备受煎熬。<br />
厚厚的粉底或许掩盖了面部的伤痕,可再华贵精致的装扮也藏不住徐姚那种发自内心的疲惫和无奈、心酸,各种矛盾与苦涩交织在一起。<br />
人生是一场时常在隧洞中穿行的跋涉,或许是因为长久蜷缩着、皱缩着、匍匐着艰难前行,一直小心翼翼地捧着灰蒙蒙的心,生怕它被粉粹在这幽深的隧道里,徐姚想逃出这狭长又仿佛看不到尽头的空间,想登上高处,想自由自在,无比向往一场坠落。<br />
就这样,徐姚选择了一跃而下。<br />
李成俊挤进围观人群中,警方在现场处理了,李成俊看见地上有一副眼镜,于是他抬头看向楼上的窗户,脑海里,有一个身影爬到天台边,纵身一跃,然后身体垂直坠落到地面。他感受到了一切,甚至是某一秒里闪现的解脱,身体坠落在地面的力量撞击在他的心上。<br />
陆时得知噩耗,关了炉灶,放下手上的削皮刀,难以置信,悲伤之余,他想着:在纵身跃下的那刻,或许徐姚是解脱了的;但在砸到地面的那刻,徐姚应该是很痛很痛的。<br />
不少网友总喜欢对他人口诛笔伐,妄加评论,殊不知同样的境遇,他们也不一定做得更好。这样的人习惯了对他人的生活指指点点,却忘了那句:“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br />
正如哈佛大学精神病学家朱迪思赫尔曼在《创伤与复原》一书里写道:“从未经历过长期恐怖或不了解高压控制手段的旁观者,总以为他们在类似的状况下,会比受害者表现出更大的勇气及抵抗力。”
瞬间,徐姚被淋成了落汤鸡。<br />
半路上,徐姚给戚继文打电话:“刚下班,现在忽然下大雨,我发个定位给你,你能开车来接我一下吗?”伸手不见五指的小路上,伴着电闪雷鸣的轰隆声,徐姚心里害怕极了。<br />
电话那头的男人醉醺醺地口齿不清地说道:“别那么矫情。”竟直接挂掉了徐姚的电话。<br />
这一刻,徐姚哭的像个孩子,恐惧到了极点。<br />
今天下雨,徐姚却找不到一个撑长柄直伞的绅土。忽地,她想起了李成俊,想起了为她撑伞挡雨的李成俊。<br />
那时,从校外自习室出来,正往住宿的地方赶的徐姚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急风骤雨淋得措手不及。<br />
朦胧迷茫中,只见前面树丛下一个熟悉的身影向她挥手:“给你带伞了。”<br />
徐姚跑过去,躲在李成俊撑开的长柄伞下,问道:“你咋知道我没带伞,未卜先知吗?”<br />
“对呀,我看天气预报说会下大雨,我就来了。”李成俊说着,麻利地接过徐姚的书包。<br />
“这几天都是晴空万里的,就没带伞,没想到今天这会就赶上了雨的任性。”徐姚的语气里带点点撒娇的意味。<br />
“是呀,雨水在这个地方就像个难缠的孩子,莫要和它斗气,你是耍不过它的。”李成俊用浓重的方言打趣地说着。<br />
走到主干道,俩人发现一位八旬老人在雨里跌倒,确定了老人并无大碍之后,决定一起送他回家。<br />
李成俊对着老人的耳朵说道:“大爷,你家住哪里呀?”<br />
老人却支支吾吾答不上来,这个年纪已不允许他能记住多少事情。<br />
通过几番周折,根据老人模糊的记忆最终平安俩人把老人安全送回了家。当看到老伴责备又着急的眼神,老人的一句话让徐姚现在都还记得,“我看天快下雨了,就想着去给你送把伞”。<br />
回忆在这里就戛然而止了,鬼使神差下,徐姚在通讯录里看到了从同学那里辗转得到的李成俊现在的电话号码,没有犹豫太长时间,一阵苦笑,她还是拨通了这个手机号。<br />
滴一声后,徐姚怂了,虽然她也换了手机号,可还是秒挂了。<br />
没想到,李成俊他竟然拨回来了。<br />
“喂?你好,请问你是谁,是有什么事吗?”李成俊礼貌性地询问着,由于刚才在忙没接到对方电话。<br />
但电话那头的声音充斥着嘈杂,没有人说话,只有女人断断续续的啜泣声。<br />
正当徐姚准备挂断电话之际,李成俊再次开口道:“徐姚,是你吗?”李成俊对徐姚的声音很是清楚,但由于多年没联系了,李成俊还是有点恍惚。<br />
听到李成俊叫自已的名字后,徐姚才发现:当初或许应该再坚持久一点,更加死皮赖脸地联系他,或许现在两人也可以过得很好。<br />
“嗯,是我。”徐姚的声音很轻很轻。<br />
电话那头的李成俊放下筷子,努力克制住情绪,又拿起筷子把面前那碗香菇肉酱面搅了又搅,问道:“我们很久没联系了,你今天怎么了?是发生什么事了吗?”<br />
“不好意思,我知道我们说好分手之后不联系了,我今天坏了规矩,可……”徐姚一直哭着,说话也说不太清楚。<br />
“你在哪?”<br />
“我在鹏瑞利二路。”<br />
最近半个月单位刚好派李成俊等人在市里学习,他搜了一下地图,发现距离大概四公里,于是说道:“你在那等会,我们见面说,你刚说的很多都听不清,我20来分钟到。”<br />
李成俊撑着长柄伞,朝徐姚走来。雨滴打在伞面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在这寂静的夜里回荡出一种独特的韵律。<br />
徐姚原本正站在墙边,微微低着头,像是被这突如其来的雨弄得有些狼狈。她那单薄的身影在风雨中显得更加娇弱。当她听到那有节奏的脚步声和伞与地面的轻微摩擦声时,抬起头来,在朦胧的雨雾中看到了那个逐渐靠近的男人。<br />
李成俊用的长柄伞还是那么大,在靠近女人的时候,他微微倾斜了一下伞,将更多的空间让给了女人,避免她被雨淋到更多。<br />
虽然早已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彼此没有了少时那般浓烈的感情,但还是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在。<br />
更何况,靠时间放下的人,是经不起见面的,积压在心底的某种东西正蠢蠢欲动。<br />
情难自禁的拥抱,短暂又激烈的吻,又迅速推开了彼此,各自退后了一步。<br />
李成俊知道事情原委后,气冲冲地说道:“他戚继文真不是东西,你咋不离婚呀?”他希望徐姚能早日脱离苦海,结束这段婚姻。<br />
“我前个月想好了要离婚,准备和他摊牌,可……”<br />
“可什么?”<br />
“就在上个月我发现自已怀孕了,去医院检查已经有三个多月了。”<br />
“有了孩子不是更应该离吗,如果孩子出生后每天看到爸妈这样,孩子能健康快乐成长吗?”<br />
“这些我也考虑过,但我觉得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爸爸的陪伴和教育也很重要。”<br />
“如果只是因为这个的话,我也可以,我还是一个人。”<br />
“你胡说些什么,你该去找个好女人好好过日子。”<br />
“徐姚,那你他妈的,今天打电话给我干吗?”<br />
“我也不知道,我肯定是疯了,疯了,疯了。”<br />
……<br />
李成俊站在单元楼大门口,看着徐姚走进电梯的身影,直到那身影消失,他才缓缓转身,带着一种微妙的情绪重新撑起那把长柄伞,融入到雨中的世界里。<br />
徐姚冒雨咬牙赶到家时,满身酒味的戚继文冷冷地问道:“下大雨怎么这么快就到家了?”<br />
徐姚没有接这个话题,而是反问道:“怎么又喝酒了?”<br />
“明明我业绩你那姓孙的强那么多,升职凭什么是他?”戚继文借着酒意吼道,<br />
“工作上的事,多的是人情世故的地方。”<br />
“这我当然知道,我还用你教我?”戚继文伸出了拳头。<br />
看着越来越逼近的拳头,徐姚停顿犹豫了几秒,最后甚是平静地说道:“我怀孕了。”<br />
戚继文把砸向徐姚的拳头转移到家里的镜子上,镜子碎了一地,戚继文的手流了好多血。<br />
“我要当爸爸了?”戚继文兴奋地问着。<br />
“嗯,我们离婚吧。”<br />
“你说什么?”<br />
“离婚。”<br />
离婚这个字眼彻底刺激到了戚继文,顿时火冒三丈,对着徐姚就是拳打脚踢。<br />
才三个月左右,可想而知徐姚流产了,孩子没保住。<br />
出院后的第二天,徐姚也恢复了些力气,休息了两天就正常上班了。<br />
凌晨四点,徐姚在噩梦中惊醒。<br />
这些天,徐姚和戚继文都是分房睡的,徐姚说要离婚,戚继文不同意,说彼此冷静一下,主动去了客房睡。<br />
清冷的月光照在那个大落地玻璃窗上,照在有水没鱼的圆形的小玻璃鱼缸上,照在床头柜旁的立式床头灯上,发着幽幽的光,窥探着床上的人。<br />
趁丈夫睡熟,徐姚拿出家里的大擀面杖走进客房,想往戚继文的脑袋击打而去,可最终还是收回了,没有下手。<br />
离婚,戚继文不同意。家暴起诉的话,徐姚收集的证据不够。加上又遭遇减薪还贷,徐姚日日备受煎熬。<br />
厚厚的粉底或许掩盖了面部的伤痕,可再华贵精致的装扮也藏不住徐姚那种发自内心的疲惫和无奈、心酸,各种矛盾与苦涩交织在一起。<br />
人生是一场时常在隧洞中穿行的跋涉,或许是因为长久蜷缩着、皱缩着、匍匐着艰难前行,一直小心翼翼地捧着灰蒙蒙的心,生怕它被粉粹在这幽深的隧道里,徐姚想逃出这狭长又仿佛看不到尽头的空间,想登上高处,想自由自在,无比向往一场坠落。<br />
就这样,徐姚选择了一跃而下。<br />
李成俊挤进围观人群中,警方在现场处理了,李成俊看见地上有一副眼镜,于是他抬头看向楼上的窗户,脑海里,有一个身影爬到天台边,纵身一跃,然后身体垂直坠落到地面。他感受到了一切,甚至是某一秒里闪现的解脱,身体坠落在地面的力量撞击在他的心上。<br />
陆时得知噩耗,关了炉灶,放下手上的削皮刀,难以置信,悲伤之余,他想着:在纵身跃下的那刻,或许徐姚是解脱了的;但在砸到地面的那刻,徐姚应该是很痛很痛的。<br />
不少网友总喜欢对他人口诛笔伐,妄加评论,殊不知同样的境遇,他们也不一定做得更好。这样的人习惯了对他人的生活指指点点,却忘了那句:“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br />
正如哈佛大学精神病学家朱迪思赫尔曼在《创伤与复原》一书里写道:“从未经历过长期恐怖或不了解高压控制手段的旁观者,总以为他们在类似的状况下,会比受害者表现出更大的勇气及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