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嫒尺那么爱吃鱼的小孩,端上桌的鱼排居然尝过一口就不肯再吃,给她爸了。<br />
据说牛排是三种主食里味道相对好一些的,但也很难吃,嚼不动。至于其他菜,从前菜到饭后甜点,还有火鸡什么的,看起来都异常精美,吃起来都很奇怪。<br />
有意思的是,这顿饭明明不好吃,但禾嫒尺的爸爸妈妈两个大人谁都不好意思直说。就连饭后外国主厨带着帮忙翻译的经理过来问候时,他们也礼貌地说,味道不错。<br />
没吃过嘛,总不能怀疑是别人的问题。<br />
人均消费是普通餐厅的接近十倍,摆盘讲究,就餐现场还有小提琴和钢琴伴奏,这个味道应该很好才对吧?<br />
一家三口花钱没吃着好吃的,憋闷得很,却像是被捂了嘴不能说一样的难受。<br />
最终说破这一点的还是当时只有几岁的禾嫒尺。<br />
在大餐结束离店之后,她终于憋不住开始小声逼逼。<br />
“爸爸,这个店的东西好难吃呀,为什么这么贵还这么难吃?”<br />
“我也不知道呀,应该好吃才对呀。”<br />
“妈妈,我没吃饱,饿。”<br />
“你全部菜上来都只尝一口再丢给你爸,能不饿吗?”<br />
“太难吃啦,我吃不进去。”<br />
“真饿的人哪有吃不进去的东西,你就是没饿过!”<br />
最后,三个穿着光鲜亮丽的人又跑去大排挡狠搓一顿才回家。<br />
打那以后,禾嫒尺她爸也没了钱,后来再没带家人去过西餐厅吃饭。而那家据说全市最贵最好的餐厅第二年开始就没再举办圣诞大餐,又没过多久,倒了。<br />
小时候尝过的西餐难吃,就代表所有西餐都不好吃吗?<br />
刚才吃的牛排味道不好,难道是牛的错吗?<br />
禾嫒尺不觉得。<br />
第120章<br />
吃到味道不好的东西,禾嫒尺心情不好,心情一差吧,就开始钻牛角尖。<br />
“我就不信在鹏城138吃不到好牛排!”<br />
138好多钱呢,之前她没有app的时候,经常在家里自己煮点速食或是面条吃,配上青菜鸡蛋调料等,要是完全不外食,138能花差不多一两周。<br />
*<br />
回到家的禾嫒尺嘴里叼着10块钱6根的冰糕,开始在网上搜人均100左右的牛排店。<br />
“这个价位的牛排店好多啊,让我看看想吃哪家,哦?这家店新开的,收藏一下,还有这家……”<br />
她打开小众点评收藏一通,又挨个打开商家评论区,看哪家评价更好更客观。<br />
“不行,这家店评论区里有一大排一级小号在底下夸,这么小的号只在一家店发过评价还图文并茂,肯定是刷的分。”<br />
“这家好像好一些,评价的号等级也高,要不试试?等等,底下有评论说谢谢商家的霸王餐,这家店做过活动吗?”曾经做过霸王餐活动的商家一般评分都会比较高,毕竟吃人的嘴短,只要不难吃,都会给五星,或是四星半的好评。<br />
“嗯……这家好像评价还行,复制名字在小紫书上也搜一下,看看小紫书上有没有差评排雷笔记。”<br />
禾嫒尺一家家店铺往下翻,不停在平台内筛选自己想要的信息,看起来忙得很。<br />
其实她钻牛角尖的劲已经过去大半,至于现在还在纠结牛排的事,主要是想填补自己在这块的美食认知空白。<br />
例如说她在吃到难吃的馄饨的时候,她能尝出来是馅的问题还是皮的问题,或是汤底的问题。<br />
甚至能大概分清楚问题出在哪儿,是东西不新鲜,皮被冷冻过了?还是馅本身拌的时候调味料没加对?<br />
再比如她在吃到难吃的水煮鱼、烤鱼的时候,也能分清楚是做法、还是调料、或是鱼本身鲜度的问题。<br />
之前在阳朔吃醋血鸭的时候也一样,尝过全州的醋血鸭,她才知道在崖边鼎锅饭的醋血鸭不好吃是因为加的醋水不一样。<br />
但是尝到难吃的牛排时,她却分不清问题出在哪儿,甚至可能会怀疑是不是自己味觉的问题。<br />
因为她没有这块的美食认知基础知识。<br />
说白了就是吃得少。<br />
换做以前,挑嘴的禾嫒尺尝过不好吃可能就会直接给这个食物打上难吃标签,以后再也不碰,毕竟吃难吃的东西也是要钱的。<br />
现在嘛……<br />
她每天吃饭可以报销一百块呢,哈哈。<br />
不过得吃完才能报销,也不能挑难吃的去尝。<br />
为了自己的味觉不至于上刑,禾嫒尺在网上挑得很认真。<br />
甚至为此,一直单打独斗的她还顺着网络营销的线,摸进鹏城好几个美食探店群里。<br />
获得app之后又是写笔记又是拍视频的,由于本身app就自带任务和广告发布功能,不需自行接单,禾嫒尺当美食达人那么久,都没想过要加过当地探店群的事。<br />
倒是现在为了牛排才加的群。<br />
进群的她仿佛发现什么新大陆。<br />
之前在点评上分辨哪些店刷过评论或是买过营销,得仔细看店铺评价。现在不用,近期新营销的店到底都是哪几家,直接看群聊天历史记录就行。<br />
而且群友们虽说在社交平台接过单之后,会按照单主要求夸夸,但是到了群里,他们就会开始说真话。<br />
目前禾嫒尺这个群里的探店博主大多分两种类型。<br />
一种是专职干这个的。<br />
专职干探店博主初期其实很累,毕竟号没起来之前拿不到什么钱,最多也就蹭几顿免费餐吃,偶尔接几单有收入的,钱也不多。<br />
所以有些探店博主为了起号,会接很多单。他们手里通常会加十几个甚至几十个派单群,多的时候,甚至愿意主动一天接4~5单广告。<br />
分两个号发,这样能多赚点钱,或是多点曝光率。<br />
问题来了,人的胃就那么大,要是一天接那么多单,东西哪儿就吃得完呢?<br />
所以,才会出现某些店里有网红用食物拍过照之后不吃的情况。<br />
不是东西难吃,有时是真吃不下了,拍完照还得赶去下一家继续拍。<br />
还有一种是兼职探店博主,干这行赚钱是次要,主要是觉得好玩,还能吃免费餐。<br />
他们多是真吃,也不会浪费食物,吃完在各平台上会按照单主的要求发美图夸夸,但是跑到群里却会说真话。<br />
例如:“上次那家接待我们的烤肉店肉品质不错,服务也很好,就算以后没活动我也想再去一下,你们下次看到活动也可以报名参加呀。”<br />
或是:“那家新开的炸串店真的味道很一般,但是给的钱还行,你们对串的味道别指望太多,下次有单要是给的钱多还能接一下,为了吃的报名倒是没必要,不好吃。”<br />
人还怪好的咧。<br />
不过以上两种需要加群才能接单的探店博主其实粉丝都比较少,千粉以下。<br />
小紫书千粉以上的探店博主其实已经算半步入行,万粉以上的博主不需要加群也能接单,他们有自己的人脉和单独报价,不会在群里接这种小单。<br />
禾嫒尺翻了翻聊天记录,根据大家聊天内容能发现,其实有好些买过营销的店味道服务等等也是不错的,买营销只是为了让店铺更快在鹏城站稳脚跟,倒不是难吃没人吃,才想着做宣传。<br />
不过买营销的店通常人均价会略高,至少比同类没买营销的店高一些。<br />
羊毛出在羊身上嘛。<br />
接下来好长一段时间,打进组织内部的禾嫒尺每隔上两三日,就会根据群友推荐去各种新地方探探店,主要还是尝尝不同店做的牛排。<br />
美食探店群里的群友大多有经常在外就餐的习惯,推荐的店确实比小众点评的评分还靠谱些。<br />
她在鹏城尝到价格不贵只需几十块,因为料理方式不错,能把较差的肉做得好吃的牛排。<br />
也尝到100~150左右,符合大众期望值味道的牛排。<br />
只是不知怎么回事她总觉得差点意思,每次吃牛排时,都没有那种尝到美味的惊艳感。偶尔,她会思考自己是不是中国胃,所以吃不惯牛排。<br />
“不应该啊?”<br />
禾嫒尺挑食基本只挑不好吃的东西,泰餐、韩餐、日料、她都能吃。<br />
至于西餐——<br />
她也曾喜欢过的。<br />
毕竟长这么大,她也不可能除了那顿难吃的圣诞大餐以外,再没尝过西餐。<br />
小时候因为家长忙,禾嫒尺曾经在外婆家寄住过一段时间。<br />
那时候父母可能怕她在外婆家过得不自在,逢年过节会给她一些零花钱用,过年的红包也不拿走,随她自己花。<br />
小朋友有地方住,不用付房租,手里有钱基本就是吃穿玩着用。<br />
那时禾嫒尺小,还在上学。平时一周五天在学校待着,穿的都是校服。每天穿校服的小孩也没有打扮意识,所以捏着钱也不会买衣服穿。<br />
玩也没啥时间玩。<br />
所以她主要拿钱买东西吃。<br />
距离外婆家三百米的地方,有家开在小区里的咖啡厅。<br />
小城市里,会愿意花大价钱到咖啡厅喝咖啡的人不多。所以那时候的咖啡厅和现在不太一样,主营项目不是咖啡,反而是各式各样的西餐和西式点心。
据说牛排是三种主食里味道相对好一些的,但也很难吃,嚼不动。至于其他菜,从前菜到饭后甜点,还有火鸡什么的,看起来都异常精美,吃起来都很奇怪。<br />
有意思的是,这顿饭明明不好吃,但禾嫒尺的爸爸妈妈两个大人谁都不好意思直说。就连饭后外国主厨带着帮忙翻译的经理过来问候时,他们也礼貌地说,味道不错。<br />
没吃过嘛,总不能怀疑是别人的问题。<br />
人均消费是普通餐厅的接近十倍,摆盘讲究,就餐现场还有小提琴和钢琴伴奏,这个味道应该很好才对吧?<br />
一家三口花钱没吃着好吃的,憋闷得很,却像是被捂了嘴不能说一样的难受。<br />
最终说破这一点的还是当时只有几岁的禾嫒尺。<br />
在大餐结束离店之后,她终于憋不住开始小声逼逼。<br />
“爸爸,这个店的东西好难吃呀,为什么这么贵还这么难吃?”<br />
“我也不知道呀,应该好吃才对呀。”<br />
“妈妈,我没吃饱,饿。”<br />
“你全部菜上来都只尝一口再丢给你爸,能不饿吗?”<br />
“太难吃啦,我吃不进去。”<br />
“真饿的人哪有吃不进去的东西,你就是没饿过!”<br />
最后,三个穿着光鲜亮丽的人又跑去大排挡狠搓一顿才回家。<br />
打那以后,禾嫒尺她爸也没了钱,后来再没带家人去过西餐厅吃饭。而那家据说全市最贵最好的餐厅第二年开始就没再举办圣诞大餐,又没过多久,倒了。<br />
小时候尝过的西餐难吃,就代表所有西餐都不好吃吗?<br />
刚才吃的牛排味道不好,难道是牛的错吗?<br />
禾嫒尺不觉得。<br />
第120章<br />
吃到味道不好的东西,禾嫒尺心情不好,心情一差吧,就开始钻牛角尖。<br />
“我就不信在鹏城138吃不到好牛排!”<br />
138好多钱呢,之前她没有app的时候,经常在家里自己煮点速食或是面条吃,配上青菜鸡蛋调料等,要是完全不外食,138能花差不多一两周。<br />
*<br />
回到家的禾嫒尺嘴里叼着10块钱6根的冰糕,开始在网上搜人均100左右的牛排店。<br />
“这个价位的牛排店好多啊,让我看看想吃哪家,哦?这家店新开的,收藏一下,还有这家……”<br />
她打开小众点评收藏一通,又挨个打开商家评论区,看哪家评价更好更客观。<br />
“不行,这家店评论区里有一大排一级小号在底下夸,这么小的号只在一家店发过评价还图文并茂,肯定是刷的分。”<br />
“这家好像好一些,评价的号等级也高,要不试试?等等,底下有评论说谢谢商家的霸王餐,这家店做过活动吗?”曾经做过霸王餐活动的商家一般评分都会比较高,毕竟吃人的嘴短,只要不难吃,都会给五星,或是四星半的好评。<br />
“嗯……这家好像评价还行,复制名字在小紫书上也搜一下,看看小紫书上有没有差评排雷笔记。”<br />
禾嫒尺一家家店铺往下翻,不停在平台内筛选自己想要的信息,看起来忙得很。<br />
其实她钻牛角尖的劲已经过去大半,至于现在还在纠结牛排的事,主要是想填补自己在这块的美食认知空白。<br />
例如说她在吃到难吃的馄饨的时候,她能尝出来是馅的问题还是皮的问题,或是汤底的问题。<br />
甚至能大概分清楚问题出在哪儿,是东西不新鲜,皮被冷冻过了?还是馅本身拌的时候调味料没加对?<br />
再比如她在吃到难吃的水煮鱼、烤鱼的时候,也能分清楚是做法、还是调料、或是鱼本身鲜度的问题。<br />
之前在阳朔吃醋血鸭的时候也一样,尝过全州的醋血鸭,她才知道在崖边鼎锅饭的醋血鸭不好吃是因为加的醋水不一样。<br />
但是尝到难吃的牛排时,她却分不清问题出在哪儿,甚至可能会怀疑是不是自己味觉的问题。<br />
因为她没有这块的美食认知基础知识。<br />
说白了就是吃得少。<br />
换做以前,挑嘴的禾嫒尺尝过不好吃可能就会直接给这个食物打上难吃标签,以后再也不碰,毕竟吃难吃的东西也是要钱的。<br />
现在嘛……<br />
她每天吃饭可以报销一百块呢,哈哈。<br />
不过得吃完才能报销,也不能挑难吃的去尝。<br />
为了自己的味觉不至于上刑,禾嫒尺在网上挑得很认真。<br />
甚至为此,一直单打独斗的她还顺着网络营销的线,摸进鹏城好几个美食探店群里。<br />
获得app之后又是写笔记又是拍视频的,由于本身app就自带任务和广告发布功能,不需自行接单,禾嫒尺当美食达人那么久,都没想过要加过当地探店群的事。<br />
倒是现在为了牛排才加的群。<br />
进群的她仿佛发现什么新大陆。<br />
之前在点评上分辨哪些店刷过评论或是买过营销,得仔细看店铺评价。现在不用,近期新营销的店到底都是哪几家,直接看群聊天历史记录就行。<br />
而且群友们虽说在社交平台接过单之后,会按照单主要求夸夸,但是到了群里,他们就会开始说真话。<br />
目前禾嫒尺这个群里的探店博主大多分两种类型。<br />
一种是专职干这个的。<br />
专职干探店博主初期其实很累,毕竟号没起来之前拿不到什么钱,最多也就蹭几顿免费餐吃,偶尔接几单有收入的,钱也不多。<br />
所以有些探店博主为了起号,会接很多单。他们手里通常会加十几个甚至几十个派单群,多的时候,甚至愿意主动一天接4~5单广告。<br />
分两个号发,这样能多赚点钱,或是多点曝光率。<br />
问题来了,人的胃就那么大,要是一天接那么多单,东西哪儿就吃得完呢?<br />
所以,才会出现某些店里有网红用食物拍过照之后不吃的情况。<br />
不是东西难吃,有时是真吃不下了,拍完照还得赶去下一家继续拍。<br />
还有一种是兼职探店博主,干这行赚钱是次要,主要是觉得好玩,还能吃免费餐。<br />
他们多是真吃,也不会浪费食物,吃完在各平台上会按照单主的要求发美图夸夸,但是跑到群里却会说真话。<br />
例如:“上次那家接待我们的烤肉店肉品质不错,服务也很好,就算以后没活动我也想再去一下,你们下次看到活动也可以报名参加呀。”<br />
或是:“那家新开的炸串店真的味道很一般,但是给的钱还行,你们对串的味道别指望太多,下次有单要是给的钱多还能接一下,为了吃的报名倒是没必要,不好吃。”<br />
人还怪好的咧。<br />
不过以上两种需要加群才能接单的探店博主其实粉丝都比较少,千粉以下。<br />
小紫书千粉以上的探店博主其实已经算半步入行,万粉以上的博主不需要加群也能接单,他们有自己的人脉和单独报价,不会在群里接这种小单。<br />
禾嫒尺翻了翻聊天记录,根据大家聊天内容能发现,其实有好些买过营销的店味道服务等等也是不错的,买营销只是为了让店铺更快在鹏城站稳脚跟,倒不是难吃没人吃,才想着做宣传。<br />
不过买营销的店通常人均价会略高,至少比同类没买营销的店高一些。<br />
羊毛出在羊身上嘛。<br />
接下来好长一段时间,打进组织内部的禾嫒尺每隔上两三日,就会根据群友推荐去各种新地方探探店,主要还是尝尝不同店做的牛排。<br />
美食探店群里的群友大多有经常在外就餐的习惯,推荐的店确实比小众点评的评分还靠谱些。<br />
她在鹏城尝到价格不贵只需几十块,因为料理方式不错,能把较差的肉做得好吃的牛排。<br />
也尝到100~150左右,符合大众期望值味道的牛排。<br />
只是不知怎么回事她总觉得差点意思,每次吃牛排时,都没有那种尝到美味的惊艳感。偶尔,她会思考自己是不是中国胃,所以吃不惯牛排。<br />
“不应该啊?”<br />
禾嫒尺挑食基本只挑不好吃的东西,泰餐、韩餐、日料、她都能吃。<br />
至于西餐——<br />
她也曾喜欢过的。<br />
毕竟长这么大,她也不可能除了那顿难吃的圣诞大餐以外,再没尝过西餐。<br />
小时候因为家长忙,禾嫒尺曾经在外婆家寄住过一段时间。<br />
那时候父母可能怕她在外婆家过得不自在,逢年过节会给她一些零花钱用,过年的红包也不拿走,随她自己花。<br />
小朋友有地方住,不用付房租,手里有钱基本就是吃穿玩着用。<br />
那时禾嫒尺小,还在上学。平时一周五天在学校待着,穿的都是校服。每天穿校服的小孩也没有打扮意识,所以捏着钱也不会买衣服穿。<br />
玩也没啥时间玩。<br />
所以她主要拿钱买东西吃。<br />
距离外婆家三百米的地方,有家开在小区里的咖啡厅。<br />
小城市里,会愿意花大价钱到咖啡厅喝咖啡的人不多。所以那时候的咖啡厅和现在不太一样,主营项目不是咖啡,反而是各式各样的西餐和西式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