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鹏城之后,因为鹏城小龙虾价格贵,个头也没小时候在老家时吃的大,不划算。所以最近几年,小龙虾几乎已经不怎么出现在她的食谱上。<br />
只是最近不吃归不吃,看看视频却也还可以。<br />
于是,她在p站被《嗨!小龙虾,我们来啦!》的封面首页吸引,将这期旅吃vlog看完后,脑子成功被各种口味的小龙虾侵占。<br />
不愧是外来入侵品种,很强。<br />
许久没吃小龙虾的刘穗在看完视频后,甚至开始回味小时候在老家吃的小龙虾来。<br />
“小龙虾到底什么味来着,怎么记不清了呢?要不然吃吃看——”<br />
还没等她想明白要不要久违地来一顿小龙虾,p站的手机客户端便自动跳转至小迟的下一期视频《鹏城小龙虾大测评,到底哪家便宜哪家好吃?!小迟告诉你!》。<br />
伴随视频开始播放,小迟的声音从耳机里传来。<br />
“上一期给大家介绍完我和绵绵去各个盛产小龙虾的城市体验,这期就给大家介绍我在鹏城品尝小龙虾时遇见的各种店铺。<br />
出这期测评的原因,是因为我今年突然很喜欢吃小龙虾,但是发现在鹏城吃虾总踩雷——”<br />
刘穗听了连连点头:“对!”<br />
与此同时,弹幕上飘过一连串的‘对’和‘哈哈哈’。<br />
还有类似‘又贵又难吃’,‘小龙虾已经不是普通人能吃得起的食物’之类比较夸张的话。<br />
视频中的小迟还在一本正经持续输出。<br />
“鹏城小龙虾不便宜,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每次尝到味道不好的小龙虾时,我总觉得钱花得很冤枉,心里想着要是有一篇从各个角度给出评价的测评就好了。<br />
所以我决定自己做一篇。<br />
有踩坑有惊喜,红黑榜在进度条在下方,可以选自己喜欢的部分慢慢看。”<br />
刚看完小龙虾旅吃vlog的刘穗下意识地,便觉得这期测评内容会很‘准确’。<br />
还没看,已经对小迟这期测评内容拥有相当高信任感。<br />
不过内容如何,还得先看再说。<br />
再往后,弹幕内容便少了许多。<br />
视频内容完全是测评向,不在鹏城的网友,或是对小龙虾不感兴趣的网友,根本看不下去。<br />
好在对某些有需求的网友,例如前一天晚上刚踩坑的周明晴,以及刘穗来说,很有用。<br />
小迟不光从看起来虚无缥缈的味道上开始评价,还会从多维度分析每家店的价格以及性价比。<br />
例如虾的大小,份量是否足够,杀虾工序,在各大平台是否有优惠等等。<br />
关于优惠这块她倒是打了很多补丁,说是仅限于视频发布前她搜集到的资料,视频发布后商家会不会调整价格就不在她控制范围内。<br />
视频最后还列出表格,上面写明白每家店里,不同口味的虾原价,以及用完优惠券之后的单价,味道等评分。<br />
而且测评不光仅是将鹏城各店小龙虾进行横向对比,还会与前不久她去湖北、湖南、江苏时尝到的店家做比较。<br />
哪怕某些鹏城比较出名的店子她也敢吐槽。不过会在说商家名时打个不太能码得住的马赛克,去过的网友一听就知道她说的是哪家。<br />
不过网友也很损,她打马赛克的店名,大家会直接在弹幕上写出来,参与感十足。<br />
原本视频的内容就已经足够客观,再加上弹幕老师们的配合,更是让测评更添一层真实。<br />
看完之后,刘穗甚至觉得自己瞬间消费知识倍增,马上到店搓一顿也不怕被坑。<br />
不过成熟的社会人该知道,测评视频有时候还是会有猫腻。<br />
哪怕对小迟的信任感很高,刘穗却也并未马上相信她的作品内容,而是拉到评论区,想看看大家都怎么说。<br />
评论区网友说啥的都有。<br />
测评视频底下,最多人关注的,当然还是up主是否有在视频内夹带私货。<br />
例如收了某些红榜商家钱,把店家夸得天花乱坠。反之,没给钱的商家就被她丢到黑榜之类。<br />
还有网友倒是不怀疑小迟恰烂钱,却会对其他事情提出疑问。<br />
例如前排的水子姐:up主是探店的,带着摄像头进店,只要店主不傻,都会想尽方法给她把东西做得更好吃。<br />
怎么会出现视频内说的那些奇怪的情况,例如用死虾、虾的品质不好、短斤少两之类的情况呢?<br />
而且哪怕是上了红榜的店也不一定就很好,毕竟up主会受到优待,我们一般人去店里消费估计和她本人体验会完全不同。<br />
这条评价下,小迟已经及时作出回应:<br />
我也考虑过这个情况,所以去所有店里进行第一次消费的时候,都没用相机进行视频录制。<br />
只有肯定店家的味道之后,第二次进店拍摄时,才会带上设备,与商家沟通过后,协助拍摄。<br />
所以黑榜店只有照片,红榜店却会有视频。<br />
亲测与商家沟通之后,确实出品会比我第一次自己去店里吃味道还要好一些,但是我在测评内容里写的都是我第一次去店里消费时的体验结果。<br />
本次测评没收一分广告钱,我所有接广的视频底下都有广告标识,可以放心试!<br />
她都这么说了,要不,去她推荐的店里试试?<br />
刘穗给视频来了个一键三连,随后在小迟推荐的店铺里寻找距离自己最近的一家店。<br />
就这家吧,小迟在鹏城最喜欢的虾鱻鱻,距离她的公司5公里!<br />
一次只能用3张的代金券?<br />
不管了,先买它6张,用不了能退嘛。<br />
*<br />
虾鱻鱻最近的生意看起来还是不太行,比刚开业那会儿好一些吧。<br />
接近两周前,名为小迟没吃饱的探店博主在店里消费过,并在点评给店里写了一篇评价后,店内客人数量便开始稳住,不再下降,甚至还略微上涨。<br />
上涨数量相当微妙,大约每天会比开业初期多个两三桌吧,不算很多,基本都是在网站薅了羊毛来的。<br />
在鹏城开店成本高,虾鱻鱻开业初期又不敢随便调整折扣,导致利润不高,客人每天多几桌也不顶事。<br />
好在虾鱻鱻味道还行,这些到店的客人有那么几位被味道圈粉,逐渐变成回头客,让店子的客流量稳定在一个低点,没再继续往下降。<br />
只是刘姐知道,这还远远不够。<br />
不过稳下来,而不是往下降就算是一件好事。<br />
在鹏城开店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让她想起自己在老家刚开店时碰到那些各种各样的事,倒也还有些意思。<br />
她还和家里人商量来着。<br />
“我们店选址没选好。店太偏,也太大。”<br />
实际上从现在的情况看,完全可以租更小的店铺,少接待些客人。这样既能省下房租,也能减少店面接待客人的服务员数量。<br />
“回头我们可以将店铺分出一小部分转租给别的商家试试,比如奶茶店、烧烤摊什么的,可以跟他们分摊一些租金。”<br />
“等明年我们再按照经营状况,考虑要不要换个铺子租,反正现在店子暂时还亏不了太多,只是不赚而已,暂时还扛得住。”<br />
“接下来小龙虾过季,我们还可以上架大闸蟹……”<br />
至于探店博主小迟没吃饱的探店作品?<br />
不知道啊,她在店里吃完小龙虾之后写的那篇点评评价不就是作品吗?<br />
图文并茂的,点赞还不少,浏览量应该挺多吧,实际上她发完评价之后,店里客人确实开始涨,就是不多而已。<br />
请她吃小龙虾还不要,人还怪好的咧。<br />
这天,最开始发现事情有些不对劲的人是刘姐的大女儿。<br />
她刷自家小众点评的评论区时,发现店里上架的优惠代金券售出数量正在疯涨。<br />
第148章<br />
情况相当不正常。<br />
继虾鱻鱻开业初期的38抵100代金券卖完后,48抵100代金券已经上架两周多,销量一直不算特别高。<br />
前期代金券刚上架时,每天能卖30-50张左右。后来或许代金券上架时间久了,能买的客户已经全都买过,销售数量更是跌得厉害,两周总销量也就200多张。<br />
但是这天不一样。<br />
销售数量涨得很快,消费者们几乎都是三张三张的买,只要将页面刷新一下,剩余库存就少一些。<br />
于是很快,仅剩的300多张48抵100的代金券迅速售罄,随后再自动上架的500张58抵100居然也在饭点前卖完了。<br />
“点评系统bug?”<br />
很快,她就知道还真不是bug。<br />
店里上客人了。<br />
……<br />
这天,刘姐按照往常习惯一样,从17点开始将店铺门打开,准备小龙虾,以及开店时要注意的各种琐碎小事。<br />
店里员工也挺懒散,毕竟店里刚开门那会儿通常没啥客人,活不多,准备慢一些也不碍事。<br />
只是很快,大家便发现和平时不同。<br />
最开始是有人打电话来店确认点评买的代金券是否能用,一次能用几张,是否需要预约等问题。
只是最近不吃归不吃,看看视频却也还可以。<br />
于是,她在p站被《嗨!小龙虾,我们来啦!》的封面首页吸引,将这期旅吃vlog看完后,脑子成功被各种口味的小龙虾侵占。<br />
不愧是外来入侵品种,很强。<br />
许久没吃小龙虾的刘穗在看完视频后,甚至开始回味小时候在老家吃的小龙虾来。<br />
“小龙虾到底什么味来着,怎么记不清了呢?要不然吃吃看——”<br />
还没等她想明白要不要久违地来一顿小龙虾,p站的手机客户端便自动跳转至小迟的下一期视频《鹏城小龙虾大测评,到底哪家便宜哪家好吃?!小迟告诉你!》。<br />
伴随视频开始播放,小迟的声音从耳机里传来。<br />
“上一期给大家介绍完我和绵绵去各个盛产小龙虾的城市体验,这期就给大家介绍我在鹏城品尝小龙虾时遇见的各种店铺。<br />
出这期测评的原因,是因为我今年突然很喜欢吃小龙虾,但是发现在鹏城吃虾总踩雷——”<br />
刘穗听了连连点头:“对!”<br />
与此同时,弹幕上飘过一连串的‘对’和‘哈哈哈’。<br />
还有类似‘又贵又难吃’,‘小龙虾已经不是普通人能吃得起的食物’之类比较夸张的话。<br />
视频中的小迟还在一本正经持续输出。<br />
“鹏城小龙虾不便宜,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每次尝到味道不好的小龙虾时,我总觉得钱花得很冤枉,心里想着要是有一篇从各个角度给出评价的测评就好了。<br />
所以我决定自己做一篇。<br />
有踩坑有惊喜,红黑榜在进度条在下方,可以选自己喜欢的部分慢慢看。”<br />
刚看完小龙虾旅吃vlog的刘穗下意识地,便觉得这期测评内容会很‘准确’。<br />
还没看,已经对小迟这期测评内容拥有相当高信任感。<br />
不过内容如何,还得先看再说。<br />
再往后,弹幕内容便少了许多。<br />
视频内容完全是测评向,不在鹏城的网友,或是对小龙虾不感兴趣的网友,根本看不下去。<br />
好在对某些有需求的网友,例如前一天晚上刚踩坑的周明晴,以及刘穗来说,很有用。<br />
小迟不光从看起来虚无缥缈的味道上开始评价,还会从多维度分析每家店的价格以及性价比。<br />
例如虾的大小,份量是否足够,杀虾工序,在各大平台是否有优惠等等。<br />
关于优惠这块她倒是打了很多补丁,说是仅限于视频发布前她搜集到的资料,视频发布后商家会不会调整价格就不在她控制范围内。<br />
视频最后还列出表格,上面写明白每家店里,不同口味的虾原价,以及用完优惠券之后的单价,味道等评分。<br />
而且测评不光仅是将鹏城各店小龙虾进行横向对比,还会与前不久她去湖北、湖南、江苏时尝到的店家做比较。<br />
哪怕某些鹏城比较出名的店子她也敢吐槽。不过会在说商家名时打个不太能码得住的马赛克,去过的网友一听就知道她说的是哪家。<br />
不过网友也很损,她打马赛克的店名,大家会直接在弹幕上写出来,参与感十足。<br />
原本视频的内容就已经足够客观,再加上弹幕老师们的配合,更是让测评更添一层真实。<br />
看完之后,刘穗甚至觉得自己瞬间消费知识倍增,马上到店搓一顿也不怕被坑。<br />
不过成熟的社会人该知道,测评视频有时候还是会有猫腻。<br />
哪怕对小迟的信任感很高,刘穗却也并未马上相信她的作品内容,而是拉到评论区,想看看大家都怎么说。<br />
评论区网友说啥的都有。<br />
测评视频底下,最多人关注的,当然还是up主是否有在视频内夹带私货。<br />
例如收了某些红榜商家钱,把店家夸得天花乱坠。反之,没给钱的商家就被她丢到黑榜之类。<br />
还有网友倒是不怀疑小迟恰烂钱,却会对其他事情提出疑问。<br />
例如前排的水子姐:up主是探店的,带着摄像头进店,只要店主不傻,都会想尽方法给她把东西做得更好吃。<br />
怎么会出现视频内说的那些奇怪的情况,例如用死虾、虾的品质不好、短斤少两之类的情况呢?<br />
而且哪怕是上了红榜的店也不一定就很好,毕竟up主会受到优待,我们一般人去店里消费估计和她本人体验会完全不同。<br />
这条评价下,小迟已经及时作出回应:<br />
我也考虑过这个情况,所以去所有店里进行第一次消费的时候,都没用相机进行视频录制。<br />
只有肯定店家的味道之后,第二次进店拍摄时,才会带上设备,与商家沟通过后,协助拍摄。<br />
所以黑榜店只有照片,红榜店却会有视频。<br />
亲测与商家沟通之后,确实出品会比我第一次自己去店里吃味道还要好一些,但是我在测评内容里写的都是我第一次去店里消费时的体验结果。<br />
本次测评没收一分广告钱,我所有接广的视频底下都有广告标识,可以放心试!<br />
她都这么说了,要不,去她推荐的店里试试?<br />
刘穗给视频来了个一键三连,随后在小迟推荐的店铺里寻找距离自己最近的一家店。<br />
就这家吧,小迟在鹏城最喜欢的虾鱻鱻,距离她的公司5公里!<br />
一次只能用3张的代金券?<br />
不管了,先买它6张,用不了能退嘛。<br />
*<br />
虾鱻鱻最近的生意看起来还是不太行,比刚开业那会儿好一些吧。<br />
接近两周前,名为小迟没吃饱的探店博主在店里消费过,并在点评给店里写了一篇评价后,店内客人数量便开始稳住,不再下降,甚至还略微上涨。<br />
上涨数量相当微妙,大约每天会比开业初期多个两三桌吧,不算很多,基本都是在网站薅了羊毛来的。<br />
在鹏城开店成本高,虾鱻鱻开业初期又不敢随便调整折扣,导致利润不高,客人每天多几桌也不顶事。<br />
好在虾鱻鱻味道还行,这些到店的客人有那么几位被味道圈粉,逐渐变成回头客,让店子的客流量稳定在一个低点,没再继续往下降。<br />
只是刘姐知道,这还远远不够。<br />
不过稳下来,而不是往下降就算是一件好事。<br />
在鹏城开店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让她想起自己在老家刚开店时碰到那些各种各样的事,倒也还有些意思。<br />
她还和家里人商量来着。<br />
“我们店选址没选好。店太偏,也太大。”<br />
实际上从现在的情况看,完全可以租更小的店铺,少接待些客人。这样既能省下房租,也能减少店面接待客人的服务员数量。<br />
“回头我们可以将店铺分出一小部分转租给别的商家试试,比如奶茶店、烧烤摊什么的,可以跟他们分摊一些租金。”<br />
“等明年我们再按照经营状况,考虑要不要换个铺子租,反正现在店子暂时还亏不了太多,只是不赚而已,暂时还扛得住。”<br />
“接下来小龙虾过季,我们还可以上架大闸蟹……”<br />
至于探店博主小迟没吃饱的探店作品?<br />
不知道啊,她在店里吃完小龙虾之后写的那篇点评评价不就是作品吗?<br />
图文并茂的,点赞还不少,浏览量应该挺多吧,实际上她发完评价之后,店里客人确实开始涨,就是不多而已。<br />
请她吃小龙虾还不要,人还怪好的咧。<br />
这天,最开始发现事情有些不对劲的人是刘姐的大女儿。<br />
她刷自家小众点评的评论区时,发现店里上架的优惠代金券售出数量正在疯涨。<br />
第148章<br />
情况相当不正常。<br />
继虾鱻鱻开业初期的38抵100代金券卖完后,48抵100代金券已经上架两周多,销量一直不算特别高。<br />
前期代金券刚上架时,每天能卖30-50张左右。后来或许代金券上架时间久了,能买的客户已经全都买过,销售数量更是跌得厉害,两周总销量也就200多张。<br />
但是这天不一样。<br />
销售数量涨得很快,消费者们几乎都是三张三张的买,只要将页面刷新一下,剩余库存就少一些。<br />
于是很快,仅剩的300多张48抵100的代金券迅速售罄,随后再自动上架的500张58抵100居然也在饭点前卖完了。<br />
“点评系统bug?”<br />
很快,她就知道还真不是bug。<br />
店里上客人了。<br />
……<br />
这天,刘姐按照往常习惯一样,从17点开始将店铺门打开,准备小龙虾,以及开店时要注意的各种琐碎小事。<br />
店里员工也挺懒散,毕竟店里刚开门那会儿通常没啥客人,活不多,准备慢一些也不碍事。<br />
只是很快,大家便发现和平时不同。<br />
最开始是有人打电话来店确认点评买的代金券是否能用,一次能用几张,是否需要预约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