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从被窝里起来,吃了份土豆泥拌粉。<br />
吃的时候是配同系列上一部作品《小迟逛吃湘西之寻味张家界》看的。<br />
脑子里全是柴火灶上翻出来的厚厚锅巴,□□锅炙得滋滋作响的猪肚,以及湘西的土地山河。<br />
作为一个湖南人,林潇距离这两个闻名全国的景点很近。<br />
或许就是因为太近,导致这两个地方对他没什么吸引力,之前一直不感兴趣,朋友们说起去这些地方旅游时,他也没想法。<br />
看完视频之后,虽不至于让他想马上跑到到张家界或是凤凰古城玩耍去,但确实让他有了些许动摇。<br />
吃完土豆泥拌粉他才反应过来:“我为什么这个时间要看美食视频?”<br />
然后——<br />
“大晚上的,总不能让我一个人馋。”<br />
“看我深夜放毒!”<br />
转发!<br />
不知不觉间,小迟没吃饱在他脑海中的印象,已经从一个他不怎么看的,会发搞笑视频的美食探店博主。<br />
变成一个他可能偶尔会看看的,作品质量不错的美食探店博主。<br />
……<br />
类似的事情在全国各地时有发生,禾嫒尺慢下来的新系列,让她之前有些散的新粉,开始逐渐紧实起来。<br />
粉丝没那么容易掉了。<br />
对大多数人来说,一位大火时凑热闹关注的博主可有可无,说不定哪天清除列表发现对这个人没印象,就直接删除。<br />
但能发出精品长视频的博主则不一样,她会更容易被人记住,哪怕平时不看,让她在列表里躺着也好。<br />
因为大家总觉得,指不定她的哪部作品就能给自己解闷解乏,而且旅游逛吃攻略还真挺有用。<br />
不光她的视频作品有用,连带她的评论区也特别靠谱。<br />
有一堆热心网友在评论区向大家介绍美食,其中不乏一些只在当地小圈内出名的本地人珍藏店铺。<br />
说起店铺,就要说一下那些被禾嫒尺推荐过的店铺老板们。<br />
这批人不一定是她最忠实的粉丝,但一定是最晓得给她做数据的人。<br />
对,做数据,是不是跟粉圈有点像?<br />
但底层逻辑不同。<br />
粉圈粉丝们给自己喜欢的偶像打投是想让更多人看到自己推的人有多棒。<br />
被禾嫒尺推荐过的老板们给她做数据,则是指着她再火一把,好让自己更有面子。<br />
早期被她推过的老板们最初还以为她只是个小博主,可能做着做着号就没了,或是转行,又或者一直不温不热。<br />
谁知道她能一下就上百万粉啊?<br />
而且看起来势头越来越好,作品也做得越来越有个人特色。<br />
连卖臭豆腐的陈老板现在都把自己那十几个群的简介改成:百万网红小迟最爱,你值得品尝!<br />
没事就往自己数千人的粉丝群里发她的新作品,和专拍他家臭豆腐的那期老作品。<br />
这数据做的,一级棒哈。<br />
最近找她进行商务合作的老板们也相当关注她。<br />
蔡家湘味小厨的蔡老板管着新店装修和老店经营的事,还时不时看她的老作品数据。<br />
盛口禾米粉铺的盛老板还给她所有老作品点赞收藏转发。<br />
然后去各大平台搜索蛛丝马迹,想知道那些被她推荐过的店铺前后对比到底如何。<br />
……<br />
时间过得很快,在禾嫒尺拿到驾照之前,蔡老板的店子已经装修完毕正式营业,盛老板的米粉铺也逐渐走上正轨,可以取材剪辑。<br />
取材期间,他俩听说禾嫒尺在考驾照,都问她要买啥车,然后跟她科普了一堆电车油车的问题,听得她一愣一愣的。<br />
随着接触越来越多,禾嫒尺也逐渐发现了盛老板做东西总感觉差点意思的原因。<br />
他挑嘴,不爱葱姜蒜和各种香料,香菜、折耳根、大小葱之类稍微刺激一点的配料他都不爱,但是很喜欢酱油。<br />
随便炒什么东西都放很多酱油,就是不喜欢往里面放太多配料。<br />
导致他粉码的炒出来总差点意思,汤底酱油味又很重。<br />
禾嫒尺侧面给他提过一次这个问题。后来发现做餐饮就得从自己挑嘴的方向出发,做得才有意思,便不管了。<br />
反正他店里的米粉够好,恢复原来的做法之后,出品的整体水平已经再次提高。<br />
汤和码子的问题影响倒是不那么大,说不定口味跟他一样的食客会格外喜欢。<br />
因为蔡老板的店以及盛老板的米粉铺,恰好与禾嫒尺这次的湘菜系列相当契合,所以她打算把这两家店的内容做成下一部长视频中的一部分。<br />
她预想中的新作品是一部鹏城湘菜店合集。<br />
合集里总共会有四家店。<br />
另外两家的其中一家是湘西小馆,这家店主营内容就是湘西菜,就像禾嫒尺在张家界和凤凰时见的那样,这家店里不少菜的原本做法都会加山胡椒油。<br />
只是因为鹏城人似乎不太接受这个味道,所以每次客人点菜之前,都会有服务员向客人一一确认是否添加山胡椒油以及辣度问题。<br />
老板是来自吉首的五十岁老大姐。<br />
大姐开店的原因就是想给自己找点事做,顺便把家乡美食往外带一带。<br />
她作息时间很迷,经常下午才起床。是个有钱人,但发财理由却跟开店无关,是十几年前炒房赚的,平时就爱搓麻将。<br />
据说因为觉得麻将馆开台费贵,曾给自己买了套房子,专门和牌搭子打牌用。<br />
禾嫒尺去店里取材时,还喊禾嫒尺跟她一块搓麻将来着,她没去。<br />
她开的湘西小厨菜单价不贵,但是单个菜的份量比较小,属于很适合一两个人就餐的类型。<br />
非常适合来鹏城工作,还没成家的朋友。<br />
另一家是近两年开的黄城香。<br />
这家店本来是家米粉店,老板是个不做常德米粉,反而要挑战湖南宽粉的常德人。<br />
和盛口禾完全不一样的是,这家店的米粉中规中矩,但是盖在粉上的码子炒得非常棒,属于非常地道的湖南做法。<br />
后来他的客人开始劝他单卖炒菜,他才试着在粉店里给客人提供炒菜配饭吃。<br />
最开始连菜牌都没有,全靠客人乱点。<br />
客人点的材料店里要是有,就做。<br />
没有,那就下回来店之前打个电话,等老板去菜市场备好菜再做。<br />
如果提前一天提前通过聊天软件预点菜,基本客人想吃啥,老板就能做啥,是个手上有真功夫的手艺人。<br />
现在这家店虽然还是米粉店,但进去吃粉的人只占客人中的十分之一不到。<br />
眼看再这么下去,店里的米粉就要退出江湖。<br />
禾嫒尺之前到黄城香探店时还打包了些没吃完的剩菜,然后特地坐地铁去盛口禾买了半斤鲜米粉。<br />
第二天搭着做早餐,接下来一整天都精力满满。<br />
第243章<br />
四家最近被禾嫒尺取过素材的店子,最近都很紧张。<br />
尤其是老板们,心情起伏很大。<br />
有人担心自己在视频中拍出来的形象不够好,有人则不清楚禾嫒尺最终会把作品剪成什么样,能不能把店子重新带热。<br />
还有人担心视频播出之后万一店子太火,忙起来没个休息怎么办。<br />
会这样,大概主要是因为禾嫒尺这次的新作品,是试着用人物的方法来描绘每家店的故事。<br />
其中,每家店的发家史部分,基本都由店主本人讲述,然后她再摘取能用的声话部分剪进视频。<br />
工作量挺大,剪了小半个月,她才慢慢将作品完成。<br />
期间还曾经接到某湘西调料厂的商务合作邀请。<br />
据说她的《小迟逛吃湘西之寻味张家界》发出之后,市场上独立包装的外婆菜销量稍微涨了些。<br />
好些人因为时间不凑巧,或是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法去湘西玩,看了她的视频又想试试湘西菜,便干脆上网搜外婆菜买来着。<br />
毕竟她在视频里说过,这是湘西菜的入门口味。<br />
网购一份试试又不贵。<br />
有这种想法的人似乎不仅只有国内网友,某些国外网友也这么想的。<br />
跟禾嫒尺一块玩的华蕾在回国之后,剪的旅游作品中也带上了少许美食部分。<br />
顺带的,她还向看自己作品的网友简单介绍了一下禾嫒尺。说她是一个神奇的美食博主,跟她一起玩,哪怕在同一个地方吃东西,味道也会变好。<br />
因为她可以通过观察每个人的口味差异,教人点菜。<br />
在华蕾的作品里,被她接受,又被美食博主称为当地入门口味的外婆菜,当然也引起了好些看视频的人们好奇。<br />
不知什么时候起,包装外婆菜便悄悄进入国产美食代购名单之一。<br />
……<br />
十二月的中旬,哪怕是气温总降不下来的鹏城,也终于迎来一波寒潮,让温度降至10c前后。<br />
气温忽然下降,让好些没啥准备的鹏城人冻得稀里糊涂。<br />
冷的时候,就想吃些热的。
吃的时候是配同系列上一部作品《小迟逛吃湘西之寻味张家界》看的。<br />
脑子里全是柴火灶上翻出来的厚厚锅巴,□□锅炙得滋滋作响的猪肚,以及湘西的土地山河。<br />
作为一个湖南人,林潇距离这两个闻名全国的景点很近。<br />
或许就是因为太近,导致这两个地方对他没什么吸引力,之前一直不感兴趣,朋友们说起去这些地方旅游时,他也没想法。<br />
看完视频之后,虽不至于让他想马上跑到到张家界或是凤凰古城玩耍去,但确实让他有了些许动摇。<br />
吃完土豆泥拌粉他才反应过来:“我为什么这个时间要看美食视频?”<br />
然后——<br />
“大晚上的,总不能让我一个人馋。”<br />
“看我深夜放毒!”<br />
转发!<br />
不知不觉间,小迟没吃饱在他脑海中的印象,已经从一个他不怎么看的,会发搞笑视频的美食探店博主。<br />
变成一个他可能偶尔会看看的,作品质量不错的美食探店博主。<br />
……<br />
类似的事情在全国各地时有发生,禾嫒尺慢下来的新系列,让她之前有些散的新粉,开始逐渐紧实起来。<br />
粉丝没那么容易掉了。<br />
对大多数人来说,一位大火时凑热闹关注的博主可有可无,说不定哪天清除列表发现对这个人没印象,就直接删除。<br />
但能发出精品长视频的博主则不一样,她会更容易被人记住,哪怕平时不看,让她在列表里躺着也好。<br />
因为大家总觉得,指不定她的哪部作品就能给自己解闷解乏,而且旅游逛吃攻略还真挺有用。<br />
不光她的视频作品有用,连带她的评论区也特别靠谱。<br />
有一堆热心网友在评论区向大家介绍美食,其中不乏一些只在当地小圈内出名的本地人珍藏店铺。<br />
说起店铺,就要说一下那些被禾嫒尺推荐过的店铺老板们。<br />
这批人不一定是她最忠实的粉丝,但一定是最晓得给她做数据的人。<br />
对,做数据,是不是跟粉圈有点像?<br />
但底层逻辑不同。<br />
粉圈粉丝们给自己喜欢的偶像打投是想让更多人看到自己推的人有多棒。<br />
被禾嫒尺推荐过的老板们给她做数据,则是指着她再火一把,好让自己更有面子。<br />
早期被她推过的老板们最初还以为她只是个小博主,可能做着做着号就没了,或是转行,又或者一直不温不热。<br />
谁知道她能一下就上百万粉啊?<br />
而且看起来势头越来越好,作品也做得越来越有个人特色。<br />
连卖臭豆腐的陈老板现在都把自己那十几个群的简介改成:百万网红小迟最爱,你值得品尝!<br />
没事就往自己数千人的粉丝群里发她的新作品,和专拍他家臭豆腐的那期老作品。<br />
这数据做的,一级棒哈。<br />
最近找她进行商务合作的老板们也相当关注她。<br />
蔡家湘味小厨的蔡老板管着新店装修和老店经营的事,还时不时看她的老作品数据。<br />
盛口禾米粉铺的盛老板还给她所有老作品点赞收藏转发。<br />
然后去各大平台搜索蛛丝马迹,想知道那些被她推荐过的店铺前后对比到底如何。<br />
……<br />
时间过得很快,在禾嫒尺拿到驾照之前,蔡老板的店子已经装修完毕正式营业,盛老板的米粉铺也逐渐走上正轨,可以取材剪辑。<br />
取材期间,他俩听说禾嫒尺在考驾照,都问她要买啥车,然后跟她科普了一堆电车油车的问题,听得她一愣一愣的。<br />
随着接触越来越多,禾嫒尺也逐渐发现了盛老板做东西总感觉差点意思的原因。<br />
他挑嘴,不爱葱姜蒜和各种香料,香菜、折耳根、大小葱之类稍微刺激一点的配料他都不爱,但是很喜欢酱油。<br />
随便炒什么东西都放很多酱油,就是不喜欢往里面放太多配料。<br />
导致他粉码的炒出来总差点意思,汤底酱油味又很重。<br />
禾嫒尺侧面给他提过一次这个问题。后来发现做餐饮就得从自己挑嘴的方向出发,做得才有意思,便不管了。<br />
反正他店里的米粉够好,恢复原来的做法之后,出品的整体水平已经再次提高。<br />
汤和码子的问题影响倒是不那么大,说不定口味跟他一样的食客会格外喜欢。<br />
因为蔡老板的店以及盛老板的米粉铺,恰好与禾嫒尺这次的湘菜系列相当契合,所以她打算把这两家店的内容做成下一部长视频中的一部分。<br />
她预想中的新作品是一部鹏城湘菜店合集。<br />
合集里总共会有四家店。<br />
另外两家的其中一家是湘西小馆,这家店主营内容就是湘西菜,就像禾嫒尺在张家界和凤凰时见的那样,这家店里不少菜的原本做法都会加山胡椒油。<br />
只是因为鹏城人似乎不太接受这个味道,所以每次客人点菜之前,都会有服务员向客人一一确认是否添加山胡椒油以及辣度问题。<br />
老板是来自吉首的五十岁老大姐。<br />
大姐开店的原因就是想给自己找点事做,顺便把家乡美食往外带一带。<br />
她作息时间很迷,经常下午才起床。是个有钱人,但发财理由却跟开店无关,是十几年前炒房赚的,平时就爱搓麻将。<br />
据说因为觉得麻将馆开台费贵,曾给自己买了套房子,专门和牌搭子打牌用。<br />
禾嫒尺去店里取材时,还喊禾嫒尺跟她一块搓麻将来着,她没去。<br />
她开的湘西小厨菜单价不贵,但是单个菜的份量比较小,属于很适合一两个人就餐的类型。<br />
非常适合来鹏城工作,还没成家的朋友。<br />
另一家是近两年开的黄城香。<br />
这家店本来是家米粉店,老板是个不做常德米粉,反而要挑战湖南宽粉的常德人。<br />
和盛口禾完全不一样的是,这家店的米粉中规中矩,但是盖在粉上的码子炒得非常棒,属于非常地道的湖南做法。<br />
后来他的客人开始劝他单卖炒菜,他才试着在粉店里给客人提供炒菜配饭吃。<br />
最开始连菜牌都没有,全靠客人乱点。<br />
客人点的材料店里要是有,就做。<br />
没有,那就下回来店之前打个电话,等老板去菜市场备好菜再做。<br />
如果提前一天提前通过聊天软件预点菜,基本客人想吃啥,老板就能做啥,是个手上有真功夫的手艺人。<br />
现在这家店虽然还是米粉店,但进去吃粉的人只占客人中的十分之一不到。<br />
眼看再这么下去,店里的米粉就要退出江湖。<br />
禾嫒尺之前到黄城香探店时还打包了些没吃完的剩菜,然后特地坐地铁去盛口禾买了半斤鲜米粉。<br />
第二天搭着做早餐,接下来一整天都精力满满。<br />
第243章<br />
四家最近被禾嫒尺取过素材的店子,最近都很紧张。<br />
尤其是老板们,心情起伏很大。<br />
有人担心自己在视频中拍出来的形象不够好,有人则不清楚禾嫒尺最终会把作品剪成什么样,能不能把店子重新带热。<br />
还有人担心视频播出之后万一店子太火,忙起来没个休息怎么办。<br />
会这样,大概主要是因为禾嫒尺这次的新作品,是试着用人物的方法来描绘每家店的故事。<br />
其中,每家店的发家史部分,基本都由店主本人讲述,然后她再摘取能用的声话部分剪进视频。<br />
工作量挺大,剪了小半个月,她才慢慢将作品完成。<br />
期间还曾经接到某湘西调料厂的商务合作邀请。<br />
据说她的《小迟逛吃湘西之寻味张家界》发出之后,市场上独立包装的外婆菜销量稍微涨了些。<br />
好些人因为时间不凑巧,或是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法去湘西玩,看了她的视频又想试试湘西菜,便干脆上网搜外婆菜买来着。<br />
毕竟她在视频里说过,这是湘西菜的入门口味。<br />
网购一份试试又不贵。<br />
有这种想法的人似乎不仅只有国内网友,某些国外网友也这么想的。<br />
跟禾嫒尺一块玩的华蕾在回国之后,剪的旅游作品中也带上了少许美食部分。<br />
顺带的,她还向看自己作品的网友简单介绍了一下禾嫒尺。说她是一个神奇的美食博主,跟她一起玩,哪怕在同一个地方吃东西,味道也会变好。<br />
因为她可以通过观察每个人的口味差异,教人点菜。<br />
在华蕾的作品里,被她接受,又被美食博主称为当地入门口味的外婆菜,当然也引起了好些看视频的人们好奇。<br />
不知什么时候起,包装外婆菜便悄悄进入国产美食代购名单之一。<br />
……<br />
十二月的中旬,哪怕是气温总降不下来的鹏城,也终于迎来一波寒潮,让温度降至10c前后。<br />
气温忽然下降,让好些没啥准备的鹏城人冻得稀里糊涂。<br />
冷的时候,就想吃些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