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更何况他们也不想让宋怀夕接触太多这个世界的阴暗面。有的东西大家心照不宣的没有在宋怀夕面前提过。<br />
气氛一下子有些沉默。<br />
“放心吧,怀夕。”赵琼婳率先接过话头:“王爷是将军,一般只负责指挥不会真的上战场的。不会有危险。”<br />
“真的吗?”宋怀夕将信将疑。<br />
“真的!”赵琼婳语气笃定。<br />
却不想她口中不会受到危险的赵昉烨,此刻正坐在帐中肩膀上插着一只箭羽。<br />
军营正在为他诊治,把箭杆折断后,拿尖刀生生的将陷在肉中的箭矢挖出来。<br />
赵昉烨额上渗出细汗却不发一言。<br />
倒是帐中的其他将领看到这一幕,情绪激动在帐中踱步怒骂。<br />
“这群孙子!竟敢耍阴招!!”<br />
司寇岚风也罕见的发了脾气:“他们怎么敢!!竟然将百姓当成挡箭牌来阻碍大军的行进。简直是卑鄙无耻,毫无人性!!”<br />
赵昉烨的大军攻破石源郡。朝廷的军队四处溃逃,赵昉烨的大军一路北上。<br />
攻陷至临近京城的外围城池嘉城时,守城将领见抵挡不住攻势。<br />
竟然将城中的老百姓全部押出来,以镣铐连接逼迫他们挡在城门外成为阻挡赵昉烨进攻的人墙。<br />
不仅如此,还命人藏在百姓之中暗放冷箭企图刺杀赵昉烨。还好赵昉烨反应及时这才没让他们得逞。<br />
第109章<br />
众人还在怒骂敌军卑鄙之时,赵昉烨已经挥手让疗伤的军医收拾好东西退下。<br />
将上衣理正,赵昉烨看着仍在愤懑不平的众人。眉头轻蹙。打断了他们七嘴八舌的吵嚷:“好了。”<br />
“杨俊良驻扎的军队距离嘉城多远?”从椅子上站起身,赵昉烨走到桌案旁低头看着地形图。<br />
“回王爷,杨将军最近的军队距离嘉城不过百里。”司寇岚风站在一旁答道。<br />
见赵昉烨起身看着身前的地形图,众将领也跟着围拢在桌边。<br />
“王爷您是想派兵突围?”冯禛看着嘉城的后方率先出声道。<br />
“不错。”赵昉烨修长的指节按在地图上嘉城右后方:“传令下去,命杨俊良在此处带兵夜袭嘉城。”<br />
“是!”一旁的下属接到命令立刻下去传讯。<br />
抬起头看向众人,赵昉烨神情冷峻:“若想通过嘉城进京,只靠杨俊良并不足以成事。只要城中百姓受制于人一天,我们便受阻碍一天。”<br />
一座小小的嘉城还不足以抵挡他们的脚步,但是嘉城的百姓他也不能不顾忌。<br />
那都是一条条鲜活的人命,若真是为了进城滥杀无辜。将来即便是坐上皇位也堵不住悠悠众口。<br />
冯禛知道他在顾虑什么,突然脑中灵光乍现。对着赵昉烨道:“王爷放心,这件事就交给我。保证明天落日之后百姓会安然无恙。”<br />
作为起义军被收编的冯禛,自然是了解如何团结百姓的力量从内部击溃。<br />
“既如此,这件事就交给冯将军。”赵昉烨继续下达命令:“明日入夜大军时刻留意嘉城动向。一旦杨俊良夜袭成功便立刻进攻嘉城。”<br />
“是!”<br />
原本还苦恼该如何进城的众人,听着赵昉烨沉静的下达着一条接一条的军令,心中陡然安定下来。赵昉烨仿佛一个主心骨运筹帷幄。<br />
嘉城,城门外一排又一排的人墙静静伫立着。这些人墙中都是一些老弱妇孺。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恐惧。<br />
清晨的阳光照在他们每个人的脸上却看不到丝毫的生机。她们像是农田里被禁锢在架子上的稻草人麻木却无可奈何。<br />
每个人的手上和脚上都带着镣铐,每一只镣铐又被一条粗大的锁链相连。想要摆脱镣铐只能用钥匙打开。<br />
就这样这群人墙从早上站到傍晚,似乎是害怕他们饿死。这些人人墙会分三个批次来回轮换。<br />
日头西斜夜幕悄悄降临。<br />
萧瑟的秋风将城墙边上的百姓吹的瑟瑟发抖。夜幕下的嘉城远不如看起来那样的平静。<br />
大帐中,赵昉烨端坐在圈椅上,手中摩挲着玉坠子。肩上传来隐隐的刺痛。那张冷峻的面容神色依旧冷淡。<br />
司寇岚风掀开帐子走进来,一身银色甲胄,发髻高高束起显得她格外英姿飒爽,俨然一副整装待发的模样。<br />
“布置的如何?”赵昉烨抬眸看向来人。<br />
“禀王爷,一切都按照王爷的吩咐布置好了,现在就等冯将军的消息了。”<br />
于此同时,冯禛带着一队身手矫健的人马,在夜色的掩护下潜入嘉城。不过多时原本黑夜中寂静伫立的城池瞬间骚乱起来。<br />
驻守在前线的士兵看着城墙下原本还被禁锢的老百姓瞬间四散而逃。城楼上有人摇曳着鲜红的旗帜大喊:“恭迎宁王入城!”<br />
原本紧闭的大门被缓缓推开,无数的百姓从里面涌出。<br />
“王爷!冯将军成功了!”司寇岚风望着远处四散而逃的百姓惊呼。<br />
几乎是一瞬间,赵昉烨早就埋伏好的大军混在百姓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入城中。<br />
守城军官一看大势已去,带着残余军队企图弃城逃跑却不料又一批人马从嘉城后方包抄过来将一众余孽合围在嘉城之中。<br />
皇宫,深夜。<br />
“不好了不好了!”小太监捧着前方传来的军令屁滚尿流的跑到皇帝的寝殿。<br />
谁知下一句话还没有说完呢,就叫皇帝身边的大太监一脚踹翻在地。<br />
大太监压低声音,看着地上的人:“乱喊什么?惊扰了圣上咱家看你有几个脑袋!!”<br />
这一脚丝毫不留力道,小太监疼的直抽气。却立马忍痛爬起来跪好:“公公奴才不是故意的,实在是军情紧急不得不报。”<br />
大太监倒是不以为然,毕竟这几年皇帝渐渐懈怠政务。朝政上的事都是那几位御前红人在操劳。有什么事那几位大人自会把关,怎会任由旁人将消息送至御前?<br />
更何况,上半夜,皇帝刚召了几位新进的美人现在正是好梦正酣的时候那个不长眼的赶去打扰?<br />
“有什么明日再说吧,圣上已经歇下。你有几个脑袋敢上前去叨扰?”<br />
大太监一甩拂尘不以为意的打了个哈欠,对着地上的人挥挥手:“还不快滚?”<br />
小太监见他这般,实在是没有办法。恳求道:“公公实在是军情紧急,叛军攻破嘉城正在往京城袭来啊......”<br />
“什么?!”大太监陡然大惊:“你这该死的奴才!这样大的事怎么不早说??!!”<br />
说完,一刻也不敢耽搁急急忙忙进了内殿。<br />
不消片刻,整个寝宫便灯火通明。<br />
“咳咳咳!!你说什么?!”皇帝将手中的茶盏砸向地上跪着的人:“兵部是干什么吃的?!朕的二十多万兵力竟然不足以围剿叛党?”<br />
“叫兵部尚书前来见朕!!”皇帝站起身,怒不可遏。在殿中焦躁的踱步。<br />
地上的小太监战战兢兢的抬头:“回圣上.....兵部尚书....兵部尚书畏罪自杀了.....”<br />
朝中国库亏空,本来就没有钱粮来供给前线将士。兵部实在是拿不出钱粮,却又不敢违抗皇帝的命令,只好四处东拼西凑勉强支撑。<br />
朝中大权全部被皇帝信任的几位权臣把持着,兵部的奏书根本面呈不到皇帝身边。如今靠着强征壮丁抵御叛军已经是强弩之末。<br />
兵部尚书实在是无力承担罪责,只好以死谢罪以求祸不及家人。<br />
“什么?.....”<br />
皇帝听后,踱步的身形猛然一顿,身体像是风中的落叶一般倒下去。<br />
他不理朝政耳昏目聩,竟不知事情已经到了这种地步。<br />
“圣上!圣上!!”<br />
第110章<br />
皇帝躺在龙床上,双目紧闭。<br />
御医赶忙上前施针,一刻钟后皇帝才慢慢醒过来。御医急忙命药童将固元的药丸拿过来放到皇帝的舌下含服。<br />
“快!叫人煎参汤来!”<br />
方才把脉的时候,御医便察觉皇帝的身子亏空。加上纵欲和怒急攻心现下状态更是不好。<br />
皇帝睁开眼睛,第一件事就是召见平日里倚重的几位大臣。<br />
“去....去把人给朕叫来!咳咳咳....快!!”<br />
皇帝脸色苍白,说话间气血上涌咳嗽不止。仿佛在瞬间便苍老了十岁。<br />
他竟不知这群狗奴才借着他的恩威做了这么多混账事。区区十几万叛军竟然能叫他沦落到如此境地。<br />
御前的太监几乎是马不停蹄的朝着宰相和其他几位阁老府邸里面赶去,但是无一例外的都是人去楼空。<br />
传召的小太监额上的汗珠淌了一脸,手抖得捉不住缰绳。就这样双腿打颤的回到御前。<br />
小太监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声音颤抖:“陛下.....丞相和阁老....他们...他们都畏罪潜逃了......”<br />
此话一出大殿上的所有人心中都咯噔一下,随之而来的便是恐慌。众人都不知道即将攻来的宁王会如何处置他们。<br />
躺在床上的皇帝看着太监身后空无一人,气得喷出一口鲜血。
气氛一下子有些沉默。<br />
“放心吧,怀夕。”赵琼婳率先接过话头:“王爷是将军,一般只负责指挥不会真的上战场的。不会有危险。”<br />
“真的吗?”宋怀夕将信将疑。<br />
“真的!”赵琼婳语气笃定。<br />
却不想她口中不会受到危险的赵昉烨,此刻正坐在帐中肩膀上插着一只箭羽。<br />
军营正在为他诊治,把箭杆折断后,拿尖刀生生的将陷在肉中的箭矢挖出来。<br />
赵昉烨额上渗出细汗却不发一言。<br />
倒是帐中的其他将领看到这一幕,情绪激动在帐中踱步怒骂。<br />
“这群孙子!竟敢耍阴招!!”<br />
司寇岚风也罕见的发了脾气:“他们怎么敢!!竟然将百姓当成挡箭牌来阻碍大军的行进。简直是卑鄙无耻,毫无人性!!”<br />
赵昉烨的大军攻破石源郡。朝廷的军队四处溃逃,赵昉烨的大军一路北上。<br />
攻陷至临近京城的外围城池嘉城时,守城将领见抵挡不住攻势。<br />
竟然将城中的老百姓全部押出来,以镣铐连接逼迫他们挡在城门外成为阻挡赵昉烨进攻的人墙。<br />
不仅如此,还命人藏在百姓之中暗放冷箭企图刺杀赵昉烨。还好赵昉烨反应及时这才没让他们得逞。<br />
第109章<br />
众人还在怒骂敌军卑鄙之时,赵昉烨已经挥手让疗伤的军医收拾好东西退下。<br />
将上衣理正,赵昉烨看着仍在愤懑不平的众人。眉头轻蹙。打断了他们七嘴八舌的吵嚷:“好了。”<br />
“杨俊良驻扎的军队距离嘉城多远?”从椅子上站起身,赵昉烨走到桌案旁低头看着地形图。<br />
“回王爷,杨将军最近的军队距离嘉城不过百里。”司寇岚风站在一旁答道。<br />
见赵昉烨起身看着身前的地形图,众将领也跟着围拢在桌边。<br />
“王爷您是想派兵突围?”冯禛看着嘉城的后方率先出声道。<br />
“不错。”赵昉烨修长的指节按在地图上嘉城右后方:“传令下去,命杨俊良在此处带兵夜袭嘉城。”<br />
“是!”一旁的下属接到命令立刻下去传讯。<br />
抬起头看向众人,赵昉烨神情冷峻:“若想通过嘉城进京,只靠杨俊良并不足以成事。只要城中百姓受制于人一天,我们便受阻碍一天。”<br />
一座小小的嘉城还不足以抵挡他们的脚步,但是嘉城的百姓他也不能不顾忌。<br />
那都是一条条鲜活的人命,若真是为了进城滥杀无辜。将来即便是坐上皇位也堵不住悠悠众口。<br />
冯禛知道他在顾虑什么,突然脑中灵光乍现。对着赵昉烨道:“王爷放心,这件事就交给我。保证明天落日之后百姓会安然无恙。”<br />
作为起义军被收编的冯禛,自然是了解如何团结百姓的力量从内部击溃。<br />
“既如此,这件事就交给冯将军。”赵昉烨继续下达命令:“明日入夜大军时刻留意嘉城动向。一旦杨俊良夜袭成功便立刻进攻嘉城。”<br />
“是!”<br />
原本还苦恼该如何进城的众人,听着赵昉烨沉静的下达着一条接一条的军令,心中陡然安定下来。赵昉烨仿佛一个主心骨运筹帷幄。<br />
嘉城,城门外一排又一排的人墙静静伫立着。这些人墙中都是一些老弱妇孺。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恐惧。<br />
清晨的阳光照在他们每个人的脸上却看不到丝毫的生机。她们像是农田里被禁锢在架子上的稻草人麻木却无可奈何。<br />
每个人的手上和脚上都带着镣铐,每一只镣铐又被一条粗大的锁链相连。想要摆脱镣铐只能用钥匙打开。<br />
就这样这群人墙从早上站到傍晚,似乎是害怕他们饿死。这些人人墙会分三个批次来回轮换。<br />
日头西斜夜幕悄悄降临。<br />
萧瑟的秋风将城墙边上的百姓吹的瑟瑟发抖。夜幕下的嘉城远不如看起来那样的平静。<br />
大帐中,赵昉烨端坐在圈椅上,手中摩挲着玉坠子。肩上传来隐隐的刺痛。那张冷峻的面容神色依旧冷淡。<br />
司寇岚风掀开帐子走进来,一身银色甲胄,发髻高高束起显得她格外英姿飒爽,俨然一副整装待发的模样。<br />
“布置的如何?”赵昉烨抬眸看向来人。<br />
“禀王爷,一切都按照王爷的吩咐布置好了,现在就等冯将军的消息了。”<br />
于此同时,冯禛带着一队身手矫健的人马,在夜色的掩护下潜入嘉城。不过多时原本黑夜中寂静伫立的城池瞬间骚乱起来。<br />
驻守在前线的士兵看着城墙下原本还被禁锢的老百姓瞬间四散而逃。城楼上有人摇曳着鲜红的旗帜大喊:“恭迎宁王入城!”<br />
原本紧闭的大门被缓缓推开,无数的百姓从里面涌出。<br />
“王爷!冯将军成功了!”司寇岚风望着远处四散而逃的百姓惊呼。<br />
几乎是一瞬间,赵昉烨早就埋伏好的大军混在百姓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入城中。<br />
守城军官一看大势已去,带着残余军队企图弃城逃跑却不料又一批人马从嘉城后方包抄过来将一众余孽合围在嘉城之中。<br />
皇宫,深夜。<br />
“不好了不好了!”小太监捧着前方传来的军令屁滚尿流的跑到皇帝的寝殿。<br />
谁知下一句话还没有说完呢,就叫皇帝身边的大太监一脚踹翻在地。<br />
大太监压低声音,看着地上的人:“乱喊什么?惊扰了圣上咱家看你有几个脑袋!!”<br />
这一脚丝毫不留力道,小太监疼的直抽气。却立马忍痛爬起来跪好:“公公奴才不是故意的,实在是军情紧急不得不报。”<br />
大太监倒是不以为然,毕竟这几年皇帝渐渐懈怠政务。朝政上的事都是那几位御前红人在操劳。有什么事那几位大人自会把关,怎会任由旁人将消息送至御前?<br />
更何况,上半夜,皇帝刚召了几位新进的美人现在正是好梦正酣的时候那个不长眼的赶去打扰?<br />
“有什么明日再说吧,圣上已经歇下。你有几个脑袋敢上前去叨扰?”<br />
大太监一甩拂尘不以为意的打了个哈欠,对着地上的人挥挥手:“还不快滚?”<br />
小太监见他这般,实在是没有办法。恳求道:“公公实在是军情紧急,叛军攻破嘉城正在往京城袭来啊......”<br />
“什么?!”大太监陡然大惊:“你这该死的奴才!这样大的事怎么不早说??!!”<br />
说完,一刻也不敢耽搁急急忙忙进了内殿。<br />
不消片刻,整个寝宫便灯火通明。<br />
“咳咳咳!!你说什么?!”皇帝将手中的茶盏砸向地上跪着的人:“兵部是干什么吃的?!朕的二十多万兵力竟然不足以围剿叛党?”<br />
“叫兵部尚书前来见朕!!”皇帝站起身,怒不可遏。在殿中焦躁的踱步。<br />
地上的小太监战战兢兢的抬头:“回圣上.....兵部尚书....兵部尚书畏罪自杀了.....”<br />
朝中国库亏空,本来就没有钱粮来供给前线将士。兵部实在是拿不出钱粮,却又不敢违抗皇帝的命令,只好四处东拼西凑勉强支撑。<br />
朝中大权全部被皇帝信任的几位权臣把持着,兵部的奏书根本面呈不到皇帝身边。如今靠着强征壮丁抵御叛军已经是强弩之末。<br />
兵部尚书实在是无力承担罪责,只好以死谢罪以求祸不及家人。<br />
“什么?.....”<br />
皇帝听后,踱步的身形猛然一顿,身体像是风中的落叶一般倒下去。<br />
他不理朝政耳昏目聩,竟不知事情已经到了这种地步。<br />
“圣上!圣上!!”<br />
第110章<br />
皇帝躺在龙床上,双目紧闭。<br />
御医赶忙上前施针,一刻钟后皇帝才慢慢醒过来。御医急忙命药童将固元的药丸拿过来放到皇帝的舌下含服。<br />
“快!叫人煎参汤来!”<br />
方才把脉的时候,御医便察觉皇帝的身子亏空。加上纵欲和怒急攻心现下状态更是不好。<br />
皇帝睁开眼睛,第一件事就是召见平日里倚重的几位大臣。<br />
“去....去把人给朕叫来!咳咳咳....快!!”<br />
皇帝脸色苍白,说话间气血上涌咳嗽不止。仿佛在瞬间便苍老了十岁。<br />
他竟不知这群狗奴才借着他的恩威做了这么多混账事。区区十几万叛军竟然能叫他沦落到如此境地。<br />
御前的太监几乎是马不停蹄的朝着宰相和其他几位阁老府邸里面赶去,但是无一例外的都是人去楼空。<br />
传召的小太监额上的汗珠淌了一脸,手抖得捉不住缰绳。就这样双腿打颤的回到御前。<br />
小太监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声音颤抖:“陛下.....丞相和阁老....他们...他们都畏罪潜逃了......”<br />
此话一出大殿上的所有人心中都咯噔一下,随之而来的便是恐慌。众人都不知道即将攻来的宁王会如何处置他们。<br />
躺在床上的皇帝看着太监身后空无一人,气得喷出一口鲜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