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你因为私情犯过一次糊涂,还要再给我找第二次麻烦吗?”<br />
第12章 摩耶之幕(12)<br />
温明惟平时不主动联系郑劾,正是因为总能从对方嘴里听到他不爱听的话。<br />
一个长得像青铮,但不是青铮的人……<br />
你因为私情犯过一次糊涂……<br />
他把手机平放面前,指关节有节奏地敲击桌面,面沉如水,半晌才道:“我当年‘犯糊涂’,难道不正是老师您所期望的吗?”<br />
电话那边霎时一片寂静。<br />
元帅是什么表情不难猜想,连温明惟身边的顾旌都不免心惊,没想到他竟然肯接这句话。<br />
——以前不是没提过。<br />
元帅很爱叙旧,只要和温明惟对上话,不论当时在聊什么,都会无一例外地提起简青铮。<br />
与其说他是好心安慰,不如说他是生怕温明惟忘记那个人,因而不厌其烦再三提醒,不允许温明惟的伤口结痂、愈合。<br />
但每当提及当年那桩“糊涂”,温明惟的态度都很模糊,沉默不语,避而不谈,不像今天。<br />
因为那实在是一段太沉重、也太敏感的往事。<br />
顾旌作为旁观者亲历全程,印象最深刻的,是温明惟当年那张苍白流泪的脸。<br />
那时顾旌还没成为心腹,只是温明惟身边普通下属之一,对上级的心思和前几年发生的一切只知其表,不解其内幕。<br />
时间在温氏倒台之后。真相并非如外界后来流传:温家掌权者都死了。恰恰相反,温明惟脚踩父兄的尸骨上位,成为龙都城真正的魁首,权势盛极一时,无人敢撄其锋。<br />
但简青铮——他最爱的那个人,在内乱中牺牲了。<br />
事后身边人都知道,不能在温明惟面前提这个名字。好像只要不提,悲剧就能当做没发生,简青铮只是出差,或者在某个遥远的地方旅行,很快就会回家。<br />
整整四个月,温明惟没为他掉过一滴泪。<br />
顾旌深感唏嘘却也理解,当时形势复杂,温明惟虽然登顶,但在登顶之前,温氏一族已经摇摇欲坠,走到了一个盛极必衰的转折关头。<br />
温明惟出于某个不为人知的绝密原因,必须先解决内乱,才能专心应对外部困难,否则先死的是他。<br />
换句话说,温氏内乱爆发的时机非常不利,有人坐山观虎斗,想收渔翁之利。可温明惟进退两难,不得不破釜沉舟,拼上性命杀父弑兄。<br />
那场战斗堪称惨烈,温明惟最终能获胜,简青铮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br />
几乎可以说,他是用自己的命,换了温明惟的半条命,临终前留下一句:“明惟别担心,我把你的秘密一起带走,再也没人能威胁你了。”<br />
——顾旌至今也不知道,那究竟是一个什么秘密。<br />
只记得温明惟脸色惨白,失魂落魄,仿佛生命中最后一点温暖也随简青铮逐渐变冷的躯体烟消云散,不复存在了。<br />
即便如此,温明惟也没有哭。<br />
他那吝啬的眼泪,是在四个月后,2146年末,想得利的那位“渔翁”——也就是郑劾——再次登门慰问的时候,才终于流下来。<br />
那天新洲全境降雪,大风刮断商业街高楼上的变色灯管和全息投影机,破碎的电线,玻璃,枯叶,卷着雪沫狂飞乱舞。温明惟和郑劾前所未有的沉默,沿街边一同漫步。<br />
顾旌作为新上任的保镖陪在几步外,暗暗打量郑劾。<br />
郑劾是个野心家。<br />
据说他当年第一次踏进温家大门时,只是一个小小少尉,位卑言轻,被温老先生以“我不跟官方打交道”为由赶出门外,然后厚着脸皮再来,反复几次,最后硬是凭三寸不烂之舌说服温氏跟他合作。<br />
此后十多年,郑劾在温氏的襄助下青云直上,军衔一升再升。<br />
温氏也利用他获取政府内幕消息和独家资源,乃至左右政局,剿灭其他黑帮,统一黑白两道——总的来说,是互利互惠的双赢。<br />
但凡是合作总有尽头,更何况官匪勾结,不能长久。<br />
正如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郑劾和温氏一致默契地认为,对方是良弓,是走狗,到了该杀之后快的时候。<br />
至于温明惟和郑劾的关系,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br />
温明惟叫他一声“老师”,受过他的照顾,不能说没有感情,但那感情里暗藏几分心机,几分互相利用,彼此心知肚明。<br />
他们走在大雪里,谈起往事,谈起简青铮,直谈到温明惟沉默无言,泪流满面。<br />
郑劾一见他哭,仿佛松了口气:“我听说你这几个月都没哭过,担心你憋坏了……能哭出来就好,心里好受些。”<br />
又说:“青铮这孩子命薄,但他为你做的一切都是心甘情愿,希望你好。如果你感激他心意,哭一回就算了,以后好好过,把你手里的事业做好,那才是他希望看到的。”<br />
温明惟答不出话,束起的长发被风吹乱,发丝挂在泪流不尽的脸上湿透又被冷风吹干,留下一道凄凉的泪痕。<br />
郑劾耐心地安慰许久,问他想怎么处置父兄曾经的部下,怎么整合势力,接下来打算做什么。<br />
温明惟却只顾流泪,一声也不回答。好像这么重要的问题,他整整四个月一点也没考虑,完全被简青铮的死亡击溃,心灰意冷,没有斗志了。<br />
但温明惟不是这种人。<br />
郑劾审视着他情绪的真实性,虚伪而沉痛地说:“你得振作啊,明惟,你忘记我们的理想了吗?”<br />
温明惟两眼通红,讷讷不语。<br />
郑劾说:“我们已经走到这步,等我当选主席,坐上那个最高的位置,我们过去许下的愿景很快就能实现,你难道不——”<br />
“老师,”温明惟打断他,“抱歉,我恐怕不能陪你了。”<br />
温明惟越哭越苍白,仿佛最后一丝力气也随泪水流干,皮肤凉得没有温度,融不化飘落的雪花。<br />
“我已经决定了,”他吸了口气,艰难地说,“上缴武装,退出一切争端。”<br />
“……”<br />
那一瞬间郑劾是错愕的,甚至震撼。<br />
他当然明白温明惟担忧什么——<br />
温氏内乱刚过,温明惟是赢家但也元气大伤,不能在这个时期再跟郑劾对上,让后者成为笑到最后的“渔翁”。<br />
但郑劾以为,温明惟充其量只会用点手段跟他周旋,叙叙旧,打点感情牌,求他手下留情。<br />
无论如何也没料到,竟然等到一句“上缴武装”。<br />
雪还在下,温明惟依旧在哭。哭得安静,脆弱,心血尽失。没人能质疑他的真情,尤其是了解他、也了解他和简青铮过去一切的老师郑劾。<br />
“……明惟,你实在太糊涂了。”<br />
郑劾怕他反悔,但也的确有些失望:“感情误事,你的一生还长着,青铮再好也已经成为过去了,你怎么能为一段年少私情,让自己多年心血毁于一旦?”<br />
“我只是想放过自己,”温明惟说,“您不用再劝了。”<br />
——那是2146年末的最后一场雪。<br />
不出一个月,温明惟就清点温氏名下全部武装,上缴至当时已尊为上将的郑劾手中。<br />
再一个月后,郑劾升任联盟大元帅。温明惟迁居西京,退出黑道,上岸从商,曾经煊赫一时的黑帮家族彻底销声匿迹,鲜为人知了。<br />
但故事到这里不是结束,是开始。<br />
顾旌永远记得,那天晚上跟郑劾道别之后,温明惟回到车里擦干眼泪,扶着车门呕出一口鲜血。<br />
他的眼泪是真的,伤心是真的,但有人将虚情假意当工具,温明惟却连自己的真情也能利用——如果不是要示弱给郑劾看,他不愿意在任何人面前哭。<br />
直到吐得仿佛心血也干了,温明惟才稍感平静,对虚空中的某一点说:“我不会让你白死。”<br />
后来几年——至少有三年,郑劾没发现温明惟身边的异动。<br />
但他从前就没摸透过温明惟的底,后来更摸不透,等反应过来的时候,温明惟已经蛰伏多时,重新聚成一道至黑至浓的阴影,在他的噩梦里驱之不散了。<br />
至今九年,他们维持着表面的师生之情,偶有来往,再不交心。<br />
关系看似平和,其实比从前紧张了无数倍。<br />
元帅还在向当年的目标努力,要当联盟主席,军政一统,至高无上。<br />
突然把谈氏拖下水,大概率是为大选布局,有某种计划。<br />
——西京政坛水深且浑,竞选的政客大多有财阀撑腰,元帅以军从政有先天劣势,可谓前狼后虎,困难重重。<br />
但温明惟在电话里不过问政局,只说:“老师,谈照是我看中的人,您就不能放他一马,换一颗棋?”<br />
“我要用的本来也不是他。但你,明惟——”<br />
郑劾斟酌措辞,说:“如果你只要他那张脸,我改天送给你一个更像的,何必跟我为难?”<br />
温明惟停顿了下,意味不明道:“没有更像的,他是我唯一想要的人。”
“你因为私情犯过一次糊涂,还要再给我找第二次麻烦吗?”<br />
第12章 摩耶之幕(12)<br />
温明惟平时不主动联系郑劾,正是因为总能从对方嘴里听到他不爱听的话。<br />
一个长得像青铮,但不是青铮的人……<br />
你因为私情犯过一次糊涂……<br />
他把手机平放面前,指关节有节奏地敲击桌面,面沉如水,半晌才道:“我当年‘犯糊涂’,难道不正是老师您所期望的吗?”<br />
电话那边霎时一片寂静。<br />
元帅是什么表情不难猜想,连温明惟身边的顾旌都不免心惊,没想到他竟然肯接这句话。<br />
——以前不是没提过。<br />
元帅很爱叙旧,只要和温明惟对上话,不论当时在聊什么,都会无一例外地提起简青铮。<br />
与其说他是好心安慰,不如说他是生怕温明惟忘记那个人,因而不厌其烦再三提醒,不允许温明惟的伤口结痂、愈合。<br />
但每当提及当年那桩“糊涂”,温明惟的态度都很模糊,沉默不语,避而不谈,不像今天。<br />
因为那实在是一段太沉重、也太敏感的往事。<br />
顾旌作为旁观者亲历全程,印象最深刻的,是温明惟当年那张苍白流泪的脸。<br />
那时顾旌还没成为心腹,只是温明惟身边普通下属之一,对上级的心思和前几年发生的一切只知其表,不解其内幕。<br />
时间在温氏倒台之后。真相并非如外界后来流传:温家掌权者都死了。恰恰相反,温明惟脚踩父兄的尸骨上位,成为龙都城真正的魁首,权势盛极一时,无人敢撄其锋。<br />
但简青铮——他最爱的那个人,在内乱中牺牲了。<br />
事后身边人都知道,不能在温明惟面前提这个名字。好像只要不提,悲剧就能当做没发生,简青铮只是出差,或者在某个遥远的地方旅行,很快就会回家。<br />
整整四个月,温明惟没为他掉过一滴泪。<br />
顾旌深感唏嘘却也理解,当时形势复杂,温明惟虽然登顶,但在登顶之前,温氏一族已经摇摇欲坠,走到了一个盛极必衰的转折关头。<br />
温明惟出于某个不为人知的绝密原因,必须先解决内乱,才能专心应对外部困难,否则先死的是他。<br />
换句话说,温氏内乱爆发的时机非常不利,有人坐山观虎斗,想收渔翁之利。可温明惟进退两难,不得不破釜沉舟,拼上性命杀父弑兄。<br />
那场战斗堪称惨烈,温明惟最终能获胜,简青铮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br />
几乎可以说,他是用自己的命,换了温明惟的半条命,临终前留下一句:“明惟别担心,我把你的秘密一起带走,再也没人能威胁你了。”<br />
——顾旌至今也不知道,那究竟是一个什么秘密。<br />
只记得温明惟脸色惨白,失魂落魄,仿佛生命中最后一点温暖也随简青铮逐渐变冷的躯体烟消云散,不复存在了。<br />
即便如此,温明惟也没有哭。<br />
他那吝啬的眼泪,是在四个月后,2146年末,想得利的那位“渔翁”——也就是郑劾——再次登门慰问的时候,才终于流下来。<br />
那天新洲全境降雪,大风刮断商业街高楼上的变色灯管和全息投影机,破碎的电线,玻璃,枯叶,卷着雪沫狂飞乱舞。温明惟和郑劾前所未有的沉默,沿街边一同漫步。<br />
顾旌作为新上任的保镖陪在几步外,暗暗打量郑劾。<br />
郑劾是个野心家。<br />
据说他当年第一次踏进温家大门时,只是一个小小少尉,位卑言轻,被温老先生以“我不跟官方打交道”为由赶出门外,然后厚着脸皮再来,反复几次,最后硬是凭三寸不烂之舌说服温氏跟他合作。<br />
此后十多年,郑劾在温氏的襄助下青云直上,军衔一升再升。<br />
温氏也利用他获取政府内幕消息和独家资源,乃至左右政局,剿灭其他黑帮,统一黑白两道——总的来说,是互利互惠的双赢。<br />
但凡是合作总有尽头,更何况官匪勾结,不能长久。<br />
正如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郑劾和温氏一致默契地认为,对方是良弓,是走狗,到了该杀之后快的时候。<br />
至于温明惟和郑劾的关系,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br />
温明惟叫他一声“老师”,受过他的照顾,不能说没有感情,但那感情里暗藏几分心机,几分互相利用,彼此心知肚明。<br />
他们走在大雪里,谈起往事,谈起简青铮,直谈到温明惟沉默无言,泪流满面。<br />
郑劾一见他哭,仿佛松了口气:“我听说你这几个月都没哭过,担心你憋坏了……能哭出来就好,心里好受些。”<br />
又说:“青铮这孩子命薄,但他为你做的一切都是心甘情愿,希望你好。如果你感激他心意,哭一回就算了,以后好好过,把你手里的事业做好,那才是他希望看到的。”<br />
温明惟答不出话,束起的长发被风吹乱,发丝挂在泪流不尽的脸上湿透又被冷风吹干,留下一道凄凉的泪痕。<br />
郑劾耐心地安慰许久,问他想怎么处置父兄曾经的部下,怎么整合势力,接下来打算做什么。<br />
温明惟却只顾流泪,一声也不回答。好像这么重要的问题,他整整四个月一点也没考虑,完全被简青铮的死亡击溃,心灰意冷,没有斗志了。<br />
但温明惟不是这种人。<br />
郑劾审视着他情绪的真实性,虚伪而沉痛地说:“你得振作啊,明惟,你忘记我们的理想了吗?”<br />
温明惟两眼通红,讷讷不语。<br />
郑劾说:“我们已经走到这步,等我当选主席,坐上那个最高的位置,我们过去许下的愿景很快就能实现,你难道不——”<br />
“老师,”温明惟打断他,“抱歉,我恐怕不能陪你了。”<br />
温明惟越哭越苍白,仿佛最后一丝力气也随泪水流干,皮肤凉得没有温度,融不化飘落的雪花。<br />
“我已经决定了,”他吸了口气,艰难地说,“上缴武装,退出一切争端。”<br />
“……”<br />
那一瞬间郑劾是错愕的,甚至震撼。<br />
他当然明白温明惟担忧什么——<br />
温氏内乱刚过,温明惟是赢家但也元气大伤,不能在这个时期再跟郑劾对上,让后者成为笑到最后的“渔翁”。<br />
但郑劾以为,温明惟充其量只会用点手段跟他周旋,叙叙旧,打点感情牌,求他手下留情。<br />
无论如何也没料到,竟然等到一句“上缴武装”。<br />
雪还在下,温明惟依旧在哭。哭得安静,脆弱,心血尽失。没人能质疑他的真情,尤其是了解他、也了解他和简青铮过去一切的老师郑劾。<br />
“……明惟,你实在太糊涂了。”<br />
郑劾怕他反悔,但也的确有些失望:“感情误事,你的一生还长着,青铮再好也已经成为过去了,你怎么能为一段年少私情,让自己多年心血毁于一旦?”<br />
“我只是想放过自己,”温明惟说,“您不用再劝了。”<br />
——那是2146年末的最后一场雪。<br />
不出一个月,温明惟就清点温氏名下全部武装,上缴至当时已尊为上将的郑劾手中。<br />
再一个月后,郑劾升任联盟大元帅。温明惟迁居西京,退出黑道,上岸从商,曾经煊赫一时的黑帮家族彻底销声匿迹,鲜为人知了。<br />
但故事到这里不是结束,是开始。<br />
顾旌永远记得,那天晚上跟郑劾道别之后,温明惟回到车里擦干眼泪,扶着车门呕出一口鲜血。<br />
他的眼泪是真的,伤心是真的,但有人将虚情假意当工具,温明惟却连自己的真情也能利用——如果不是要示弱给郑劾看,他不愿意在任何人面前哭。<br />
直到吐得仿佛心血也干了,温明惟才稍感平静,对虚空中的某一点说:“我不会让你白死。”<br />
后来几年——至少有三年,郑劾没发现温明惟身边的异动。<br />
但他从前就没摸透过温明惟的底,后来更摸不透,等反应过来的时候,温明惟已经蛰伏多时,重新聚成一道至黑至浓的阴影,在他的噩梦里驱之不散了。<br />
至今九年,他们维持着表面的师生之情,偶有来往,再不交心。<br />
关系看似平和,其实比从前紧张了无数倍。<br />
元帅还在向当年的目标努力,要当联盟主席,军政一统,至高无上。<br />
突然把谈氏拖下水,大概率是为大选布局,有某种计划。<br />
——西京政坛水深且浑,竞选的政客大多有财阀撑腰,元帅以军从政有先天劣势,可谓前狼后虎,困难重重。<br />
但温明惟在电话里不过问政局,只说:“老师,谈照是我看中的人,您就不能放他一马,换一颗棋?”<br />
“我要用的本来也不是他。但你,明惟——”<br />
郑劾斟酌措辞,说:“如果你只要他那张脸,我改天送给你一个更像的,何必跟我为难?”<br />
温明惟停顿了下,意味不明道:“没有更像的,他是我唯一想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