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我们还是算了吧! 第80节
分开近两个月,两人有说不完的话。<br />
从饭桌说到洗澡间,又从洗澡间说到床上。<br />
蒋西躺在他怀里,跟他说自己要作报告的事。<br />
“我还没有参加过,现在光跟你说都很紧张。”<br />
顾宁山顺顺她的头发,问她:“那你先把我当报告对象说一遍?”<br />
“也可以,不过要等报告通过以后再说。”<br />
正好他有经验,明天老张如果不满意就拿回来让他看看。<br />
两人一直说到夜色渐深,顾宁山拉灯之前挑眉看她:“睡觉?”<br />
蒋西缩进薄毯子里,只留一双眼睛看他:“睡觉。”<br />
第83章 他能结婚……<br />
李群芳得知顾宁山回来,让蒋西叫他一块去蒋家吃饭。<br />
蒋明川在厂里带的一个徒弟,从边疆支援回来,给他送了两个哈密瓜。<br />
“待会你们带一个走。”<br />
这可真是礼重情义也重,蒋西看着哈密瓜简直惊掉下巴:“这么重,还给带回来了?”<br />
“可不是吗,就带仨,给他师傅送俩。”<br />
蒋明川喝着茶面上露出得意:“都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他愿意孝敬我也没法拒绝。”<br />
看他自得的样子,李群芳翻个白眼。<br />
“瞧把你得意的,宋方给你你还真要,要一个差不多了,怎么能要俩。”<br />
李群芳心里发愁:“这还礼都不知道怎么还。”<br />
水果就精贵,何况是这大价钱带回来的哈密瓜。<br />
这说的蒋明川像什么人似的,他真冤枉:“他放下就跑,我追都没追上。”<br />
蒋西给顾宁山解释:“宋方是我爸来青城收的第一个徒弟,几年前去被厂里派去边疆支援了。”<br />
顾宁山就让李群芳把自己带的点心拿去还礼,他从京市带了两匣子点心,都拿来蒋家了。<br />
“怎么能拿你的东西去还礼,我就随口说说,你们别操心。”<br />
她不愿意,顾宁山劝她:“妈我们都是一家人不讲究这个该不该。”<br />
知道她妈什么习惯,旁边蒋西也跟着劝:“你要是不答应回头他该难受了。”<br />
在两人好说歹说劝说下,李群芳才答应下来。<br />
吃完饭李群芳就切了一个哈密瓜,切瓜的刀冲洗过还是沾上了蒜味。<br />
蒋西咬了一口瓜瓤,皱眉直道:“好甜的大蒜味。”<br />
“我洗了的。”李群芳抬起刀闻了闻,才发现上面还有味。<br />
无奈一家人只能吃了带酸味的哈密瓜,好在瓜非常甜,蒜味也掩盖不了。<br />
这两只瓜从边疆到青城,一路上一个多星期,到蒋家皮都有些发软,正是吃起来最甜的时候。<br />
蒋西不知不觉吃了小半个,李群芳怕她撑着了不让她再吃。<br />
回去的路上,顾宁山带她走了一段路消食。<br />
她挺着肚子用手扶腰作弄顾宁山:“像不像怀孕了?”<br />
顾宁山打量她一眼摇头:“不像。”<br />
装像的人不说话了,过了一会才小声问他:“你怎么听起来不想我怀孕……”<br />
有些意外她会问自己这个问题,不过顾宁山还是告诉她:“你现在还小,有了孩子就要围着孩子转了。”<br />
而且最主要是过两年她要上学,自己也要上班,到时候他们俩都没空带孩子。<br />
孩子一两岁正是离不开娘的时候,到时候蒋西势必要推迟上学的时间。<br />
一旦开始退让,以后每一步都要退。<br />
他以前就是,宋青佩想完成结婚生子的任务把他生下来,结果他俩都忙根本没空带他。<br />
父母没空带,就要把孩子往别的地方送。<br />
他给爷爷奶奶养。<br />
难道以后他的孩子,也要给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养?<br />
他自己知道那是什么日子,并不想自己的孩子再经历一次。<br />
蒋西不解:“那就找不到合适的时间生了。上完学还要工作,工作难道有时间生?”<br />
“你想要孩子了?”顾宁山停下来看向她,蒋西在他的目光下缓缓摇头。<br />
“那怎么想起来问这个?”<br />
蒋西犹豫一下,告诉他李群芳催她的事:“我怕你家里人心里也有意见。”<br />
看她皱着的鼻子,顾宁山指尖发痒,紧紧扶着车把的手让她上车。<br />
“他们心里有意见也不会到你面前说,下次我跟妈说一声,以后她不会催你的。”<br />
他说的笃定,蒋西却不信他:“我妈才不会听你的,她上次说再也不催我,今天见到我还又说了呢。”<br />
顾宁山轻笑一声要跟她打赌:“以后她在你面前提起就算我输,相反过年之前她提起来就算我赢,怎么样?”<br />
“我赢了怎么样?”<br />
从身后探头往前抻着要看他,顾宁山晃了两下赶紧把车稳住。<br />
“赢了我任你使唤。”<br />
这个赌注激不起蒋西的兴致,他本来就任她使唤。<br />
“咦”了一声,蒋西眼珠子一转窃笑道:“那太好了!”<br />
一听就是已经想好了要怎么使唤顾宁山。<br />
两人边走边说到家,这个时候初秋的凉意已经初现端倪。<br />
等树叶都开始打上白霜,蒋西第一次作报告的日子也要来了。<br />
第一次写的报告兴冲冲交给老张,第二天就被无情的打回来。<br />
老张嫌她写的千篇一律,她绞尽脑汁写了三版,最后请教了顾宁山才终于定下来。<br />
作报告当天,顾宁山在门口给她带上围巾。<br />
“我真的不能去吗?”<br />
他今天刚好休息,正闲着没事做。<br />
“你又不是我们厂的人,去了怎么介绍你?”<br />
顾宁山敲敲她的脑门:“我是厂里人的家属。”<br />
那更不行了,没听过作报告家属也去的。<br />
其实他去,发电厂的人恐怕只会更欢迎,但是他没告诉她。<br />
蒋西不答应,带好围巾就跑了。<br />
顾宁山在后面叫她:“待会我去接你,一块去唐家。”<br />
今天也是唐贝贝过小定的日子。<br />
虽然她叫杨国政哥,但是她自觉跟唐贝贝关系更好,所以以女方亲戚自居。<br />
晚上她们家要请吃饭,蒋西和顾宁山都去。<br />
不过她现在没心思想这个,满脑子都是作报告的事。<br />
太紧张到厂里人还没缓过来,拿着报告直愣愣往开会的地方冲,被老张拦下来。<br />
“还没开始呢,你上哪去?”<br />
蒋西挠挠头说她先去熟悉熟悉,老张嫌弃的看她一眼:“门都没开熟悉什么。”<br />
“你可是我张德裕的兵,能不能精神点?”<br />
蒋西立刻笔直的挺身给他敬礼:“能!”<br />
突然一声,给老张吓一激灵。<br />
今天全厂就五个人作报告,老张又叮嘱她一遍该注意的,让她别太紧张就施施然走了。<br />
又这一出她确实不怎么紧张了,直到报告开始,还能镇定自若的坐在下面听人家说话。<br />
她走神间掌声雷动,盛放在上面叫她:“下面一位是采购科干事蒋西,面对危机她临危不乱,面对困难她勇于攀登……”<br />
盛放夹带私心,介绍蒋西足足比别人多了一倍的形容。<br />
蒋西在下面听得一阵恍惚:这是我吗?<br />
好不容易等到叫她上去,她突然脑子一片空。<br />
她迟钝的跟盛放对视,盛放看出她紧张,借着调整台子上话筒的机会悄悄侧身挡住她。<br />
“别紧张,当他们是傻子!”<br />
看懂盛放的口型,蒋西赶紧低头憋笑。<br />
再抬头人已经好多了,报告她对着顾宁山背了好多遍。<br />
脑子一片空白嘴也能自动背诵了:“尊敬的各位厂领导,同志们大家好,我是来自采购科的蒋西。”<br />
“非常荣幸能站在这里,代表采购科各位同志发言。能有幸站在这里是因为……<br />
当学生的时候,学习是我的本分。工作的时候,我自然要为工作奉献余热……<br />
那时候我非常迷茫,结果我们采购科的文成华同志却说,革命的建设离不开每一个人,每一块砖都有它该去的地方。她一语点醒我,因为我这块砖想成为革命事业夯实的地基。
从饭桌说到洗澡间,又从洗澡间说到床上。<br />
蒋西躺在他怀里,跟他说自己要作报告的事。<br />
“我还没有参加过,现在光跟你说都很紧张。”<br />
顾宁山顺顺她的头发,问她:“那你先把我当报告对象说一遍?”<br />
“也可以,不过要等报告通过以后再说。”<br />
正好他有经验,明天老张如果不满意就拿回来让他看看。<br />
两人一直说到夜色渐深,顾宁山拉灯之前挑眉看她:“睡觉?”<br />
蒋西缩进薄毯子里,只留一双眼睛看他:“睡觉。”<br />
第83章 他能结婚……<br />
李群芳得知顾宁山回来,让蒋西叫他一块去蒋家吃饭。<br />
蒋明川在厂里带的一个徒弟,从边疆支援回来,给他送了两个哈密瓜。<br />
“待会你们带一个走。”<br />
这可真是礼重情义也重,蒋西看着哈密瓜简直惊掉下巴:“这么重,还给带回来了?”<br />
“可不是吗,就带仨,给他师傅送俩。”<br />
蒋明川喝着茶面上露出得意:“都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他愿意孝敬我也没法拒绝。”<br />
看他自得的样子,李群芳翻个白眼。<br />
“瞧把你得意的,宋方给你你还真要,要一个差不多了,怎么能要俩。”<br />
李群芳心里发愁:“这还礼都不知道怎么还。”<br />
水果就精贵,何况是这大价钱带回来的哈密瓜。<br />
这说的蒋明川像什么人似的,他真冤枉:“他放下就跑,我追都没追上。”<br />
蒋西给顾宁山解释:“宋方是我爸来青城收的第一个徒弟,几年前去被厂里派去边疆支援了。”<br />
顾宁山就让李群芳把自己带的点心拿去还礼,他从京市带了两匣子点心,都拿来蒋家了。<br />
“怎么能拿你的东西去还礼,我就随口说说,你们别操心。”<br />
她不愿意,顾宁山劝她:“妈我们都是一家人不讲究这个该不该。”<br />
知道她妈什么习惯,旁边蒋西也跟着劝:“你要是不答应回头他该难受了。”<br />
在两人好说歹说劝说下,李群芳才答应下来。<br />
吃完饭李群芳就切了一个哈密瓜,切瓜的刀冲洗过还是沾上了蒜味。<br />
蒋西咬了一口瓜瓤,皱眉直道:“好甜的大蒜味。”<br />
“我洗了的。”李群芳抬起刀闻了闻,才发现上面还有味。<br />
无奈一家人只能吃了带酸味的哈密瓜,好在瓜非常甜,蒜味也掩盖不了。<br />
这两只瓜从边疆到青城,一路上一个多星期,到蒋家皮都有些发软,正是吃起来最甜的时候。<br />
蒋西不知不觉吃了小半个,李群芳怕她撑着了不让她再吃。<br />
回去的路上,顾宁山带她走了一段路消食。<br />
她挺着肚子用手扶腰作弄顾宁山:“像不像怀孕了?”<br />
顾宁山打量她一眼摇头:“不像。”<br />
装像的人不说话了,过了一会才小声问他:“你怎么听起来不想我怀孕……”<br />
有些意外她会问自己这个问题,不过顾宁山还是告诉她:“你现在还小,有了孩子就要围着孩子转了。”<br />
而且最主要是过两年她要上学,自己也要上班,到时候他们俩都没空带孩子。<br />
孩子一两岁正是离不开娘的时候,到时候蒋西势必要推迟上学的时间。<br />
一旦开始退让,以后每一步都要退。<br />
他以前就是,宋青佩想完成结婚生子的任务把他生下来,结果他俩都忙根本没空带他。<br />
父母没空带,就要把孩子往别的地方送。<br />
他给爷爷奶奶养。<br />
难道以后他的孩子,也要给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养?<br />
他自己知道那是什么日子,并不想自己的孩子再经历一次。<br />
蒋西不解:“那就找不到合适的时间生了。上完学还要工作,工作难道有时间生?”<br />
“你想要孩子了?”顾宁山停下来看向她,蒋西在他的目光下缓缓摇头。<br />
“那怎么想起来问这个?”<br />
蒋西犹豫一下,告诉他李群芳催她的事:“我怕你家里人心里也有意见。”<br />
看她皱着的鼻子,顾宁山指尖发痒,紧紧扶着车把的手让她上车。<br />
“他们心里有意见也不会到你面前说,下次我跟妈说一声,以后她不会催你的。”<br />
他说的笃定,蒋西却不信他:“我妈才不会听你的,她上次说再也不催我,今天见到我还又说了呢。”<br />
顾宁山轻笑一声要跟她打赌:“以后她在你面前提起就算我输,相反过年之前她提起来就算我赢,怎么样?”<br />
“我赢了怎么样?”<br />
从身后探头往前抻着要看他,顾宁山晃了两下赶紧把车稳住。<br />
“赢了我任你使唤。”<br />
这个赌注激不起蒋西的兴致,他本来就任她使唤。<br />
“咦”了一声,蒋西眼珠子一转窃笑道:“那太好了!”<br />
一听就是已经想好了要怎么使唤顾宁山。<br />
两人边走边说到家,这个时候初秋的凉意已经初现端倪。<br />
等树叶都开始打上白霜,蒋西第一次作报告的日子也要来了。<br />
第一次写的报告兴冲冲交给老张,第二天就被无情的打回来。<br />
老张嫌她写的千篇一律,她绞尽脑汁写了三版,最后请教了顾宁山才终于定下来。<br />
作报告当天,顾宁山在门口给她带上围巾。<br />
“我真的不能去吗?”<br />
他今天刚好休息,正闲着没事做。<br />
“你又不是我们厂的人,去了怎么介绍你?”<br />
顾宁山敲敲她的脑门:“我是厂里人的家属。”<br />
那更不行了,没听过作报告家属也去的。<br />
其实他去,发电厂的人恐怕只会更欢迎,但是他没告诉她。<br />
蒋西不答应,带好围巾就跑了。<br />
顾宁山在后面叫她:“待会我去接你,一块去唐家。”<br />
今天也是唐贝贝过小定的日子。<br />
虽然她叫杨国政哥,但是她自觉跟唐贝贝关系更好,所以以女方亲戚自居。<br />
晚上她们家要请吃饭,蒋西和顾宁山都去。<br />
不过她现在没心思想这个,满脑子都是作报告的事。<br />
太紧张到厂里人还没缓过来,拿着报告直愣愣往开会的地方冲,被老张拦下来。<br />
“还没开始呢,你上哪去?”<br />
蒋西挠挠头说她先去熟悉熟悉,老张嫌弃的看她一眼:“门都没开熟悉什么。”<br />
“你可是我张德裕的兵,能不能精神点?”<br />
蒋西立刻笔直的挺身给他敬礼:“能!”<br />
突然一声,给老张吓一激灵。<br />
今天全厂就五个人作报告,老张又叮嘱她一遍该注意的,让她别太紧张就施施然走了。<br />
又这一出她确实不怎么紧张了,直到报告开始,还能镇定自若的坐在下面听人家说话。<br />
她走神间掌声雷动,盛放在上面叫她:“下面一位是采购科干事蒋西,面对危机她临危不乱,面对困难她勇于攀登……”<br />
盛放夹带私心,介绍蒋西足足比别人多了一倍的形容。<br />
蒋西在下面听得一阵恍惚:这是我吗?<br />
好不容易等到叫她上去,她突然脑子一片空。<br />
她迟钝的跟盛放对视,盛放看出她紧张,借着调整台子上话筒的机会悄悄侧身挡住她。<br />
“别紧张,当他们是傻子!”<br />
看懂盛放的口型,蒋西赶紧低头憋笑。<br />
再抬头人已经好多了,报告她对着顾宁山背了好多遍。<br />
脑子一片空白嘴也能自动背诵了:“尊敬的各位厂领导,同志们大家好,我是来自采购科的蒋西。”<br />
“非常荣幸能站在这里,代表采购科各位同志发言。能有幸站在这里是因为……<br />
当学生的时候,学习是我的本分。工作的时候,我自然要为工作奉献余热……<br />
那时候我非常迷茫,结果我们采购科的文成华同志却说,革命的建设离不开每一个人,每一块砖都有它该去的地方。她一语点醒我,因为我这块砖想成为革命事业夯实的地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