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复社崛起朝政妄议(下)
二月初九甲寅,辛未科会试正式开始。
大明两京十三省前来赶考的举子那都如同打了鸡血一般天还没亮便往贡院赶,只想金榜题名,平步青云。
这科举盛事关注的人也不少,外廷官员、京师的读书人,乃至平民百姓那都在议论纷纷呢。
朱觉却是压根就没去管。
他正一门心思扑在制药厂的建设上呢。
万寿宫遗址离玉熙宫那也就几步路,他每天批阅完奏折那几乎都在制药厂工地忙活。
这制药厂的厂房本就没什么特殊要求,他们一开始得时候造专用设备也不可能造太大,是故,建上几排一丈多高的大通间那也就差不多了。
再加上这会儿水泥都有了,钢材和木材那也是现成的,这厂房建起来简直不要太快。
他们一月底才开工了,到了二月底,厂房就差不多建好了,锅炉那也都配得差不多了,甚至很多设备都拉过来开始安装测试了。
这天宋应星还正好把新研制的烘干设备给拉过来了。
朱觉那是从上午巳时许开始便待厂房里面跟着宋应星和一众匠户开始组装,一直忙活到下午,甚至午膳那都是在厂房里面跟着大家随便吃了一点。
至于他为什么也如此废寝忘食,皆因这烘干设备就是个全新的大家伙,很多功能还不光能用在制药上,其他很多行业也能用到。
这烘干设备可不是一般的大,光是长度就长达十余丈,高度那也比人还高,且其外部那都用钢板加的隔层罩得严严实实。
当然,这外面的罩壳并不是重点,像这种隔热罩壳大明早就有了,且很多轮船上都装了。
这烘干设备最重要的部件是一条二十多丈长的麻绳网格布,或者说麻绳编制的传送带。
传送带在后世那是很常见的,很多设备上那都有,材质那也不是麻绳的,什么尼龙的、纤维的、橡胶的、纤维加橡胶的等等,种类简直不要太多。
不过,这会儿却是没有传送带的。
朱觉之所以一直在厂房里盯着,还就是为了这传送带。
这可是个好东西啊,很多地方都能用到。
他们忙活了大半天,巨大的烘干设备总算是组装好了。
朱觉见状,那是迫不及待的道:“长庚,快,把带动辊筒的蒸汽机开起来,试试看。”
宋应星那也是迫不及待的跑过去,一把拍开了一个蒸汽阀门。
那传送带包裹的辊筒立马就开始缓缓转动起来,传送带也随之慢慢动了起来。
这东西说起来那是相当的简单,也就是一个编制成圆环的传送带用若干辊筒撑起来,其中最前面的一个辊筒带橡胶皮且还能转动,那就行了。
不过,这么简单个东西却是从未出现过的。
宋应星看着那缓缓转动的传送带那都不由得双眼冒光。
这些天陛下可是跟他说了不少这种传送带的功能,比如,把用来传送矿石、用来传送水泥的生料熟料、用来传送瓷坯、用来传送火枪乃至火炮的组装零件,甚至码头上用来装卸货物等等。
他也明白了,这东西一旦研制出来,不知道能提高多少行业的生产效率。
现如今,这东西总算是成了,他怎么能不激动莫名。
朱觉倒是没宋应星这么激动,皆因他早就心里有数了,这传送带最大的问题也就是跑偏的问题,至于转不转得动,只要那带橡胶皮的辊筒能转动,传送带肯定是能转动的。
这会儿解决跑偏问题还没有太好的办法,他用的就是最为简单的办法,那就是给传送带两边都装上钢制的挡板,不让传送带往两边跑偏。
还好,这传送带转得慢,力也不大,挡板挡住还没什么问题。
他细细看了看,随即果断挥手道:“长庚,打开里面的暖气阀门,打开两边的风扇,而后进料试一试。”
这才是真正测试烘干机的功能呢。
他们直接就是用蒸汽烘干,这烘干机的下面那是布满了蒸汽管道,且内部还有几台风扇,把热风往生料上吹。
至于生料,那就是药汁和土豆淀粉搅拌而成的糊糊。
很快,蒸汽便通上了,两边的风机也转起来了,那进料口和出料口都在一个劲的往外喷热风呢,整个厂房里温度也随之飙升,外面还是冰天雪地,里面却是热浪滚滚。
匠户门那也推来几车生料,开始往传送带上摆了。
这些药汁和土豆淀粉搅拌而成的糊糊就是装在如同后世蒸饭的抽屉一般的长方形铜框里,糊糊的厚度那也就一寸左右,按这传送带缓慢的速度,从进料口转到出料口大致需要一刻钟左右。
若是直接拿蒸汽管道来烤,一刻钟那可烤不干铜框里厚达一寸的糊糊,不过,有了这密闭的烘干机,再加上里面的风机不断往糊糊上吹热风,一刻钟烘干貌似不是问题。
宋应星还略带焦急的站出料口等着呢,貌似生怕烘不干。
朱觉却是满脸的淡定之色。
果然,那一框框生料出来之后就变得如同饼干一般,又硬又脆了。
制药厂有了这烘干机之后他们制造片剂的速度那就快得惊人了,别看这糊糊才一寸厚,打成粉之后一框一寸厚的糊糊那最少能冲压出上千片小药片来。
至于粉碎机、冲压机、乃至冲压模具他们是早就准备好了。
朱觉正想让匠户们把烘干的生料粉碎了,冲压点药片出来看看呢,孙元化和管绍宁竟然带着个硕大的卷轴进来了。
这是贡士榜出来了!
朱觉见状,那都有点迫不及待的让孙元化和管绍宁将贡士榜展开来。
他也想看看这一科有什么青史留名的人才没有。
结果,这一看,他却是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这一科青史留名的还不少,问题,这些人他是早就有耳闻了。
陈于泰、吴伟业、夏日瑚、曹景参、王胤懋、吕一经、杜麟徵、张溥、杨以任、马世奇、管正传、周之夔、刘士斗!
这科贡士榜上那都不知道有多少复社成员!
他专门让人在查复社呢,对这些名字自然熟悉得很。
吴伟业那就是吴梅村啊,张溥那就是复社头子!
这帮家伙是为了这次会试和殿试专门突击了一下格物致知吗,竟然这么多人上榜。
复社出了这么多的进士,那岂不是实力暴增?
他有必要把这帮家伙给踩下去吗?
复社崛起对他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他皱眉沉思了一阵,还是决定算了。
复社对于他来说也就一帮跳梁小丑而已,他完全没必要为了打压一帮跳梁小丑而摆明了坏规矩。
再说了,他若是摆明了坏规矩,这帮跳梁小丑反而会跳的更欢,他完全没必要为了这帮跳梁小丑浪费时间。
接下来,制药厂那是很快便完工了,各种机器设备也很快组装调试好了,片剂也随之开始批量生产了。
殿试也很快开始了,又很快结束了,复社成员那都不知道多少上榜的,且一甲前三,二甲前三,全被这帮家伙给占了!
朱觉就没去管,他正忙着研制成药呢。
谁曾想,这天一大早辰时许,他来到玉熙宫主殿大堂一看,那书桌上的奏折又比平时厚多了。
他翻开奏折大致一扫,多出来的奏折还都是复社这帮跳梁小丑上的。
这帮家伙,竟然刚进入朝堂就开始妄议朝政了!
(本章完)
二月初九甲寅,辛未科会试正式开始。
大明两京十三省前来赶考的举子那都如同打了鸡血一般天还没亮便往贡院赶,只想金榜题名,平步青云。
这科举盛事关注的人也不少,外廷官员、京师的读书人,乃至平民百姓那都在议论纷纷呢。
朱觉却是压根就没去管。
他正一门心思扑在制药厂的建设上呢。
万寿宫遗址离玉熙宫那也就几步路,他每天批阅完奏折那几乎都在制药厂工地忙活。
这制药厂的厂房本就没什么特殊要求,他们一开始得时候造专用设备也不可能造太大,是故,建上几排一丈多高的大通间那也就差不多了。
再加上这会儿水泥都有了,钢材和木材那也是现成的,这厂房建起来简直不要太快。
他们一月底才开工了,到了二月底,厂房就差不多建好了,锅炉那也都配得差不多了,甚至很多设备都拉过来开始安装测试了。
这天宋应星还正好把新研制的烘干设备给拉过来了。
朱觉那是从上午巳时许开始便待厂房里面跟着宋应星和一众匠户开始组装,一直忙活到下午,甚至午膳那都是在厂房里面跟着大家随便吃了一点。
至于他为什么也如此废寝忘食,皆因这烘干设备就是个全新的大家伙,很多功能还不光能用在制药上,其他很多行业也能用到。
这烘干设备可不是一般的大,光是长度就长达十余丈,高度那也比人还高,且其外部那都用钢板加的隔层罩得严严实实。
当然,这外面的罩壳并不是重点,像这种隔热罩壳大明早就有了,且很多轮船上都装了。
这烘干设备最重要的部件是一条二十多丈长的麻绳网格布,或者说麻绳编制的传送带。
传送带在后世那是很常见的,很多设备上那都有,材质那也不是麻绳的,什么尼龙的、纤维的、橡胶的、纤维加橡胶的等等,种类简直不要太多。
不过,这会儿却是没有传送带的。
朱觉之所以一直在厂房里盯着,还就是为了这传送带。
这可是个好东西啊,很多地方都能用到。
他们忙活了大半天,巨大的烘干设备总算是组装好了。
朱觉见状,那是迫不及待的道:“长庚,快,把带动辊筒的蒸汽机开起来,试试看。”
宋应星那也是迫不及待的跑过去,一把拍开了一个蒸汽阀门。
那传送带包裹的辊筒立马就开始缓缓转动起来,传送带也随之慢慢动了起来。
这东西说起来那是相当的简单,也就是一个编制成圆环的传送带用若干辊筒撑起来,其中最前面的一个辊筒带橡胶皮且还能转动,那就行了。
不过,这么简单个东西却是从未出现过的。
宋应星看着那缓缓转动的传送带那都不由得双眼冒光。
这些天陛下可是跟他说了不少这种传送带的功能,比如,把用来传送矿石、用来传送水泥的生料熟料、用来传送瓷坯、用来传送火枪乃至火炮的组装零件,甚至码头上用来装卸货物等等。
他也明白了,这东西一旦研制出来,不知道能提高多少行业的生产效率。
现如今,这东西总算是成了,他怎么能不激动莫名。
朱觉倒是没宋应星这么激动,皆因他早就心里有数了,这传送带最大的问题也就是跑偏的问题,至于转不转得动,只要那带橡胶皮的辊筒能转动,传送带肯定是能转动的。
这会儿解决跑偏问题还没有太好的办法,他用的就是最为简单的办法,那就是给传送带两边都装上钢制的挡板,不让传送带往两边跑偏。
还好,这传送带转得慢,力也不大,挡板挡住还没什么问题。
他细细看了看,随即果断挥手道:“长庚,打开里面的暖气阀门,打开两边的风扇,而后进料试一试。”
这才是真正测试烘干机的功能呢。
他们直接就是用蒸汽烘干,这烘干机的下面那是布满了蒸汽管道,且内部还有几台风扇,把热风往生料上吹。
至于生料,那就是药汁和土豆淀粉搅拌而成的糊糊。
很快,蒸汽便通上了,两边的风机也转起来了,那进料口和出料口都在一个劲的往外喷热风呢,整个厂房里温度也随之飙升,外面还是冰天雪地,里面却是热浪滚滚。
匠户门那也推来几车生料,开始往传送带上摆了。
这些药汁和土豆淀粉搅拌而成的糊糊就是装在如同后世蒸饭的抽屉一般的长方形铜框里,糊糊的厚度那也就一寸左右,按这传送带缓慢的速度,从进料口转到出料口大致需要一刻钟左右。
若是直接拿蒸汽管道来烤,一刻钟那可烤不干铜框里厚达一寸的糊糊,不过,有了这密闭的烘干机,再加上里面的风机不断往糊糊上吹热风,一刻钟烘干貌似不是问题。
宋应星还略带焦急的站出料口等着呢,貌似生怕烘不干。
朱觉却是满脸的淡定之色。
果然,那一框框生料出来之后就变得如同饼干一般,又硬又脆了。
制药厂有了这烘干机之后他们制造片剂的速度那就快得惊人了,别看这糊糊才一寸厚,打成粉之后一框一寸厚的糊糊那最少能冲压出上千片小药片来。
至于粉碎机、冲压机、乃至冲压模具他们是早就准备好了。
朱觉正想让匠户们把烘干的生料粉碎了,冲压点药片出来看看呢,孙元化和管绍宁竟然带着个硕大的卷轴进来了。
这是贡士榜出来了!
朱觉见状,那都有点迫不及待的让孙元化和管绍宁将贡士榜展开来。
他也想看看这一科有什么青史留名的人才没有。
结果,这一看,他却是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这一科青史留名的还不少,问题,这些人他是早就有耳闻了。
陈于泰、吴伟业、夏日瑚、曹景参、王胤懋、吕一经、杜麟徵、张溥、杨以任、马世奇、管正传、周之夔、刘士斗!
这科贡士榜上那都不知道有多少复社成员!
他专门让人在查复社呢,对这些名字自然熟悉得很。
吴伟业那就是吴梅村啊,张溥那就是复社头子!
这帮家伙是为了这次会试和殿试专门突击了一下格物致知吗,竟然这么多人上榜。
复社出了这么多的进士,那岂不是实力暴增?
他有必要把这帮家伙给踩下去吗?
复社崛起对他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他皱眉沉思了一阵,还是决定算了。
复社对于他来说也就一帮跳梁小丑而已,他完全没必要为了打压一帮跳梁小丑而摆明了坏规矩。
再说了,他若是摆明了坏规矩,这帮跳梁小丑反而会跳的更欢,他完全没必要为了这帮跳梁小丑浪费时间。
接下来,制药厂那是很快便完工了,各种机器设备也很快组装调试好了,片剂也随之开始批量生产了。
殿试也很快开始了,又很快结束了,复社成员那都不知道多少上榜的,且一甲前三,二甲前三,全被这帮家伙给占了!
朱觉就没去管,他正忙着研制成药呢。
谁曾想,这天一大早辰时许,他来到玉熙宫主殿大堂一看,那书桌上的奏折又比平时厚多了。
他翻开奏折大致一扫,多出来的奏折还都是复社这帮跳梁小丑上的。
这帮家伙,竟然刚进入朝堂就开始妄议朝政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