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魏奉献牺牲,是你的光荣!”<br />
书生惨叫声渐渐停息,千户不再迟疑,一挥手:“杀!”<br />
“咻咻咻”<br />
同样一齐放箭,箭雨划过夜空,应国兵瞬间倒下一片,如捅破了马蜂窝一样,应兵纷纷跳了起来。<br />
“杀啊!”<br />
千户命令,百户嘶声大喊,挺着长矛冲了出来。<br />
“杀……”两股军队冲撞在一起,混战成一团,兵器交击与惨叫声不时传来,战局血腥而残酷。<br />
只是按照兵部部署,各部群狼侯伺,就是以多击少,这一千户,虽然没有满编,但是仍旧有五百人左右,杀向百许应国兵,自然优势极大,没有多少时间,应军只剩十几个运粮兵了。<br />
这十几个运粮兵呆立不动,见郑军满怀杀意围上来,突然之间,十几人眼中现出恐惧,猛然跪在地上求饶。<br />
“放过我们,我们没有杀人!”<br />
千户走了过去,运粮兵的头目似乎是个队正,更是大叫不己,看着千户眼中满是恐惧与求饶之意。<br />
千户拔出刀来,对准猛扎下,运粮应国队正惨叫着,双手紧紧抓住刀,双手鲜血淋淋。<br />
千户面无表情,又是用力一捅。<br />
“啊!”运粮应国队正全身扭曲,坚持了几秒,终于失去力气,整个人跌下,鲜血染红一片,只是身子时不时抽搐一下。<br />
“杀!”有这示范,数十把长刀砍了下去,求饶的应军运粮队,立刻分了尸。<br />
“啾啾啾”唳声中,看见了这一幕,一鹰飞起,没入云中。<br />
第1414章 太平之官<br />
“简大人!”<br />
“老爷在华亭!”<br />
文寻鹏被赐的府邸并不太大,沿途仆人行礼,踅过几道回廊,隐隐传来的笙萧琴瑟之声。<br />
远远望去,只见花园里一座水榭摆着石桌竹椅,文寻鹏喝茶,而几个侍女弹奏。<br />
更有歌妓婉转低唱,歌声似有似无,袅袅不断,简渠注目静听,也听呆了。<br />
“哦,简兄你来了。”文寻鹏站起身,转脸笑:“怎么,还拿着卷宗来,拿过来罢。”<br />
丫鬟过来取了卷宗,双手捧给文寻鹏,文寻鹏只看了一眼,就放在桌上。<br />
所谓居移气,养移体,简渠现在还记得,当初赐官身,办公文,那个隆重,现在却轻描淡写,有着久经仕途之风了。<br />
就算是形态,简渠儒雅从容,而文寻鹏始终带着微笑,偶然沉思带出一丝深沉,都和以前不一样了。<br />
“请入座!”<br />
两人喝茶不言语,简渠许久才说:“文兄,你似乎放下了许多心事?”<br />
“因为的确没有可担心的!”文寻鹏啜了一口茶,向后一靠,若有所思说:“你我都是潜邸旧人,也没有什么可避讳的……陛下登基,虽有人说‘天位已定宁复有它’,但实际接手之初,其实仍有不少问题,但现在好多了。”<br />
“你晓得的,当初不单朝廷,地方也有不稳。”<br />
简渠重重颌首:“是呀,陛下接手之初,先帝暴崩,齐王受死,谣言四起,还有应国作乱……真使我捏了汗!”<br />
文寻鹏笑着:“其实,别看现在,风平浪静,当时情况,风雨凋零,比你想的更差——你滚过雪球么?”<br />
“南方雪少,没滚过几次,但是也滚过!”<br />
“滚过就行!”<br />
文寻鹏却转过了脸,凭栏而立,望着池塘半晌,才隆重说:“当时情况,其实危在旦夕。”<br />
简渠不由凛然,倾身而听。<br />
“当时就有三四个雪球。”<br />
“任何一个滚起来,就可能越滚越大,要是几个联合,天下就糜烂不可收拾。”<br />
“父死三年不改其道,是平庸太平之君,在位许久,自然威慑四方,无人可动。”<br />
“当时情况,如果只守其静,就是纸上谈兵,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越等越是糜烂”<br />
“陛下,釜底抽薪,所行之策,其实就是二个字——隔离”<br />
“这说破了简简单单,不说破,几人能行?”<br />
“陛下,真的是让人处处意外呀!”<br />
文寻鹏低垂了眼睑,喃喃说着,似是不胜钦佩。<br />
文寻鹏并不知道明朝“靖难之役”,也不知道“天位已定”,都是雪球滚起来导致大局崩塌。<br />
但是此处历史,自然也有对应例子,使人深刻感悟。<br />
“人心浮动,以太平治之。”<br />
“所谓隔离,就是使应国作乱,又或先帝驾崩等涟漪不能扩散,不能越滚越大。”<br />
“朝廷自有绝对力量,一旦不能雪崩,不能扩大,朝野自安”<br />
“而朝野自安,就自然进一步加强朝廷的威仪和力量,使人更不能动弹。”<br />
“陛下初登基时,百官万民人心浮动,然仅仅三个月,人心已定,大局日稳,这才是‘天位已定宁复有它’!”<br />
“所以我等差事,自然就不急了!”<br />
这话简单明了,句句鞭辟入里,简渠听了,陡然生出一种莫名的嫉妒,又笑了笑,转头抛开。<br />
他虽跟皇帝比文寻鹏久,却功业不显,才能只能算中上。<br />
无论路逢云,又或文寻鹏,再或曾念真,都比之不上,要说嫉妒,得天天吃醋才行。<br />
“再说,并不是才能越高越好。”<br />
简渠陡然想起,昨天上门的范道士,闲聊时似乎有意无意的话。<br />
“才高多险峻,平平安安,方能到公卿么?”<br />
一时无语,天色已黄昏,点起灯笼,<br />
简渠至亭前,天已麻黑了,见文寻鹏正沉思,就笑:“这又说到大论了,今天我可不是,我是来给先生道喜——也给我自己贺喜——你已经听闻了?”<br />
文寻鹏回过神来,回身:“还没有,你说报喜,何喜之有?”<br />
“你我虽授官职,但却没有出身,陛下新登基,又屡有大事,不是很适宜,但现在差不多缓过来了,已拟旨意,赐我,你,还有路先生进士出身。”<br />
“岑如柏和曾念真是武职,却不用那样麻烦。”<br />
听了这话,文寻鹏什么也没说,也露出些喜色,说:“陛下的确是把我们挂在心上了。”<br />
简渠哈哈大笑:“是的,没有出身,你我虽挂有翰林院侍读学士的头衔(从五品),却名不正言不顺,现在就好了。”<br />
许多人不理解出身的意义,本质非常简单,就是文凭,甚至是保底级别。<br />
没有这文凭和行政级别,就算当了官,撸掉就撸掉了。<br />
有这文凭和保底级别,撸掉了还能按照和保底级别重新安排职位(岗位)。<br />
翰林院是专门起草机密诏制的重要机构,两人虽然是侍读学士,主要活动是参与朝廷日常性工作,但目前两人连诰敕起草史书纂修经筵侍讲等都不需要干。<br />
就是见习,以及专门收集和注意朝野动态。<br />
至于路逢云,乃是投靠最早的人,四品大家都没有意见。<br />
“并且我还得了差事,所以才向你辞行。”简渠笑嘻嘻说着:“难得当回钦差,虽然仅仅是传旨钦差!”<br />
见文寻鹏看过来,笑说:“是去临化县给苏公和叶公传旨追赠!”<br />
“原来如此!”文寻鹏一双眸子晶莹生光,立刻明白了,说:“苏公是陛下养父,叶公是皇后生父,并且叶公对陛下多有关照,是应该追赠。”<br />
“不知追赠多少?”<br />
“苏公追赠国公,叶公追赠一等侯,又各追二代,以二品和三品封之。”<br />
文寻鹏若有所思,其实苏公这种情况,封王都可以,国公也不能说错。<br />
当然现在同样不能说薄。<br />
“对了,你今晚来,不仅仅是这样消息告诉我罢?”文寻鹏又问着。<br />
简渠伸手给倒茶,又推给文寻鹏,苦笑:“我其实是来求教,我和你们不一样,我见习朝政,越发觉得自己所学甚少,枉费以前还以为自己只是没有机会。”<br />
“现在机会来了,但却很烫手呢!”<br />
“这钦差怎么当呢,别给惹了笑话!”<br />
“我还以为什么事!”文寻鹏手里捧着茶喝,却一笑:“朝廷是什么,就是天下之官。”<br />
“讲究的是规矩,制度,以本压人!”<br />
“阴谋诡计其实用武之地不大。”<br />
“要是微末小官,当然战战兢兢、小心翼翼,你是钦差,却不必如此。”<br />
“镇之以静,举止得体就可以。”<br />
简渠若有所思颌首,却突然之间想起前面说的话。<br />
“父死三年不改其道,是平庸太平之君,在位许久,自然威慑四方,无人可动。”<br />
“我这平庸太平之官,也效法如此么?”<br />
见文寻鹏神色却不是太轻松,似乎带丝忧郁,简渠又问:“既是这样,那你还担心什么?”<br />
“天下已定,困兽却仍要殊死一搏呀!”<br />
文寻鹏目光而起,望向了北方,幽幽的说着。<br />
简渠乃太平之官,陛下和自己等君臣,仍旧要持戈应战,方能开得太平。<br />
第1415章 困兽犹斗
书生惨叫声渐渐停息,千户不再迟疑,一挥手:“杀!”<br />
“咻咻咻”<br />
同样一齐放箭,箭雨划过夜空,应国兵瞬间倒下一片,如捅破了马蜂窝一样,应兵纷纷跳了起来。<br />
“杀啊!”<br />
千户命令,百户嘶声大喊,挺着长矛冲了出来。<br />
“杀……”两股军队冲撞在一起,混战成一团,兵器交击与惨叫声不时传来,战局血腥而残酷。<br />
只是按照兵部部署,各部群狼侯伺,就是以多击少,这一千户,虽然没有满编,但是仍旧有五百人左右,杀向百许应国兵,自然优势极大,没有多少时间,应军只剩十几个运粮兵了。<br />
这十几个运粮兵呆立不动,见郑军满怀杀意围上来,突然之间,十几人眼中现出恐惧,猛然跪在地上求饶。<br />
“放过我们,我们没有杀人!”<br />
千户走了过去,运粮兵的头目似乎是个队正,更是大叫不己,看着千户眼中满是恐惧与求饶之意。<br />
千户拔出刀来,对准猛扎下,运粮应国队正惨叫着,双手紧紧抓住刀,双手鲜血淋淋。<br />
千户面无表情,又是用力一捅。<br />
“啊!”运粮应国队正全身扭曲,坚持了几秒,终于失去力气,整个人跌下,鲜血染红一片,只是身子时不时抽搐一下。<br />
“杀!”有这示范,数十把长刀砍了下去,求饶的应军运粮队,立刻分了尸。<br />
“啾啾啾”唳声中,看见了这一幕,一鹰飞起,没入云中。<br />
第1414章 太平之官<br />
“简大人!”<br />
“老爷在华亭!”<br />
文寻鹏被赐的府邸并不太大,沿途仆人行礼,踅过几道回廊,隐隐传来的笙萧琴瑟之声。<br />
远远望去,只见花园里一座水榭摆着石桌竹椅,文寻鹏喝茶,而几个侍女弹奏。<br />
更有歌妓婉转低唱,歌声似有似无,袅袅不断,简渠注目静听,也听呆了。<br />
“哦,简兄你来了。”文寻鹏站起身,转脸笑:“怎么,还拿着卷宗来,拿过来罢。”<br />
丫鬟过来取了卷宗,双手捧给文寻鹏,文寻鹏只看了一眼,就放在桌上。<br />
所谓居移气,养移体,简渠现在还记得,当初赐官身,办公文,那个隆重,现在却轻描淡写,有着久经仕途之风了。<br />
就算是形态,简渠儒雅从容,而文寻鹏始终带着微笑,偶然沉思带出一丝深沉,都和以前不一样了。<br />
“请入座!”<br />
两人喝茶不言语,简渠许久才说:“文兄,你似乎放下了许多心事?”<br />
“因为的确没有可担心的!”文寻鹏啜了一口茶,向后一靠,若有所思说:“你我都是潜邸旧人,也没有什么可避讳的……陛下登基,虽有人说‘天位已定宁复有它’,但实际接手之初,其实仍有不少问题,但现在好多了。”<br />
“你晓得的,当初不单朝廷,地方也有不稳。”<br />
简渠重重颌首:“是呀,陛下接手之初,先帝暴崩,齐王受死,谣言四起,还有应国作乱……真使我捏了汗!”<br />
文寻鹏笑着:“其实,别看现在,风平浪静,当时情况,风雨凋零,比你想的更差——你滚过雪球么?”<br />
“南方雪少,没滚过几次,但是也滚过!”<br />
“滚过就行!”<br />
文寻鹏却转过了脸,凭栏而立,望着池塘半晌,才隆重说:“当时情况,其实危在旦夕。”<br />
简渠不由凛然,倾身而听。<br />
“当时就有三四个雪球。”<br />
“任何一个滚起来,就可能越滚越大,要是几个联合,天下就糜烂不可收拾。”<br />
“父死三年不改其道,是平庸太平之君,在位许久,自然威慑四方,无人可动。”<br />
“当时情况,如果只守其静,就是纸上谈兵,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越等越是糜烂”<br />
“陛下,釜底抽薪,所行之策,其实就是二个字——隔离”<br />
“这说破了简简单单,不说破,几人能行?”<br />
“陛下,真的是让人处处意外呀!”<br />
文寻鹏低垂了眼睑,喃喃说着,似是不胜钦佩。<br />
文寻鹏并不知道明朝“靖难之役”,也不知道“天位已定”,都是雪球滚起来导致大局崩塌。<br />
但是此处历史,自然也有对应例子,使人深刻感悟。<br />
“人心浮动,以太平治之。”<br />
“所谓隔离,就是使应国作乱,又或先帝驾崩等涟漪不能扩散,不能越滚越大。”<br />
“朝廷自有绝对力量,一旦不能雪崩,不能扩大,朝野自安”<br />
“而朝野自安,就自然进一步加强朝廷的威仪和力量,使人更不能动弹。”<br />
“陛下初登基时,百官万民人心浮动,然仅仅三个月,人心已定,大局日稳,这才是‘天位已定宁复有它’!”<br />
“所以我等差事,自然就不急了!”<br />
这话简单明了,句句鞭辟入里,简渠听了,陡然生出一种莫名的嫉妒,又笑了笑,转头抛开。<br />
他虽跟皇帝比文寻鹏久,却功业不显,才能只能算中上。<br />
无论路逢云,又或文寻鹏,再或曾念真,都比之不上,要说嫉妒,得天天吃醋才行。<br />
“再说,并不是才能越高越好。”<br />
简渠陡然想起,昨天上门的范道士,闲聊时似乎有意无意的话。<br />
“才高多险峻,平平安安,方能到公卿么?”<br />
一时无语,天色已黄昏,点起灯笼,<br />
简渠至亭前,天已麻黑了,见文寻鹏正沉思,就笑:“这又说到大论了,今天我可不是,我是来给先生道喜——也给我自己贺喜——你已经听闻了?”<br />
文寻鹏回过神来,回身:“还没有,你说报喜,何喜之有?”<br />
“你我虽授官职,但却没有出身,陛下新登基,又屡有大事,不是很适宜,但现在差不多缓过来了,已拟旨意,赐我,你,还有路先生进士出身。”<br />
“岑如柏和曾念真是武职,却不用那样麻烦。”<br />
听了这话,文寻鹏什么也没说,也露出些喜色,说:“陛下的确是把我们挂在心上了。”<br />
简渠哈哈大笑:“是的,没有出身,你我虽挂有翰林院侍读学士的头衔(从五品),却名不正言不顺,现在就好了。”<br />
许多人不理解出身的意义,本质非常简单,就是文凭,甚至是保底级别。<br />
没有这文凭和行政级别,就算当了官,撸掉就撸掉了。<br />
有这文凭和保底级别,撸掉了还能按照和保底级别重新安排职位(岗位)。<br />
翰林院是专门起草机密诏制的重要机构,两人虽然是侍读学士,主要活动是参与朝廷日常性工作,但目前两人连诰敕起草史书纂修经筵侍讲等都不需要干。<br />
就是见习,以及专门收集和注意朝野动态。<br />
至于路逢云,乃是投靠最早的人,四品大家都没有意见。<br />
“并且我还得了差事,所以才向你辞行。”简渠笑嘻嘻说着:“难得当回钦差,虽然仅仅是传旨钦差!”<br />
见文寻鹏看过来,笑说:“是去临化县给苏公和叶公传旨追赠!”<br />
“原来如此!”文寻鹏一双眸子晶莹生光,立刻明白了,说:“苏公是陛下养父,叶公是皇后生父,并且叶公对陛下多有关照,是应该追赠。”<br />
“不知追赠多少?”<br />
“苏公追赠国公,叶公追赠一等侯,又各追二代,以二品和三品封之。”<br />
文寻鹏若有所思,其实苏公这种情况,封王都可以,国公也不能说错。<br />
当然现在同样不能说薄。<br />
“对了,你今晚来,不仅仅是这样消息告诉我罢?”文寻鹏又问着。<br />
简渠伸手给倒茶,又推给文寻鹏,苦笑:“我其实是来求教,我和你们不一样,我见习朝政,越发觉得自己所学甚少,枉费以前还以为自己只是没有机会。”<br />
“现在机会来了,但却很烫手呢!”<br />
“这钦差怎么当呢,别给惹了笑话!”<br />
“我还以为什么事!”文寻鹏手里捧着茶喝,却一笑:“朝廷是什么,就是天下之官。”<br />
“讲究的是规矩,制度,以本压人!”<br />
“阴谋诡计其实用武之地不大。”<br />
“要是微末小官,当然战战兢兢、小心翼翼,你是钦差,却不必如此。”<br />
“镇之以静,举止得体就可以。”<br />
简渠若有所思颌首,却突然之间想起前面说的话。<br />
“父死三年不改其道,是平庸太平之君,在位许久,自然威慑四方,无人可动。”<br />
“我这平庸太平之官,也效法如此么?”<br />
见文寻鹏神色却不是太轻松,似乎带丝忧郁,简渠又问:“既是这样,那你还担心什么?”<br />
“天下已定,困兽却仍要殊死一搏呀!”<br />
文寻鹏目光而起,望向了北方,幽幽的说着。<br />
简渠乃太平之官,陛下和自己等君臣,仍旧要持戈应战,方能开得太平。<br />
第1415章 困兽犹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