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明烛压下心底对家人的担忧,小小的身体抱住了妹妹,有几分互相寻求安慰的意味。<br />
妹妹声音渐轻,哭累了陷入沉睡。<br />
明烛取来家中保暖的衣物,为她砌了个巢,透露两边竖起、来挡住耳朵。<br />
随着雨声变大,她心中越来越惊慌。<br />
几次跑到门口眺望。<br />
既想要见到阿娘和哥哥的身影,又担心见到那两道冒雨归来的身影。<br />
就在这时,她突然察觉到不远处的树林里有些动静,雷声与雨声交杂,明烛无法听清,却能够隐约见到人影。<br />
她心中一乱。<br />
这里人烟稀少,阿娘眼睛看不清路。<br />
明烛总是站在门口往远处看去,在这样的雷雨天,她总是在害怕,害怕家人在外出了意外,被人抬回来。<br />
回头看了一下沉睡的妹妹,当即冒着暴雨,往那条归来的小路跑去。<br />
祝无邀坐在家中,神识察觉到了这一切,说道:<br />
“她太小了,身体很弱,这场暴雨会让她生病。<br />
“在这之前她家中为了给长兄买药,为了还我的钱,已经被掏空了。”<br />
沈安之沉默不语。<br />
如祝无邀所料,明烛与那位文人相遇了,却不是她事先谱写的剧本——在风和日丽的晴朗秋日,乡野间的贫苦农家小姑娘,好奇打量,凭借她的乡间智慧出手相助,得到马车上的文人赏识。<br />
她们相遇在狂风暴雨中,无端连累了那位无辜的书生。<br />
一道惊雷劈下。<br />
明烛怔怔看着眼前被淋成落汤鸡的人,有些茫然无措,那马车上的书生,正在尝试着打开伞、狼狈地抱着怀里的书。<br />
“快,就近找一户人家,先撑伞……快把书挡好,遮雨布呢?”<br />
那位书生姓崔,她勉强撑开伞,怀里的书掉落在污泥之中,连忙蹲下身去捡,发丝被打湿贴在脸侧,正在往下滴水。<br />
油纸伞毫无用处,眼看着就要被风吹破,雨丝是斜着飘进伞下的。<br />
抬头时,突然看见了站在暴雨中的小女孩儿。<br />
衣着单薄,瑟瑟发抖。<br />
在她一愣神间,看见这个小姑娘快走两步冲上前,接过了她要掉不掉的书,大喊一声:<br />
“不要打伞了,快些跑,前面就是我家、可以避雨!”<br />
说着,一手护住手里的书,一只手拽住那位打伞的文人姑娘,用力将她往前拽去。<br />
崔姓姑娘连忙道:“我这里有伞,你莫要淋湿、免得患病。”<br />
突如其来地暴雨,让人心中烦闷。<br />
她甩开旁人递上前的伞,这种无用的庇护、在暴雨之中就是累赘。<br />
鞋里灌满了雨水,衣服被打湿,她的头发贴在脸上、正在往下滴水,张嘴说话时雨水都会灌进来,明烛心急不已,大声喊道:<br />
“伞在暴雨里是没用的!要闯出去!”<br />
言罢,率先迈开了双腿,在暴雨中奔跑向家中。<br />
沈安之说道:<br />
“能闯出暴雨的,或许不是撑伞之人。<br />
“棋局布下,执棋之人亦无法算尽所有变数,能不能闯出一条路,有时得看棋子自身。<br />
“你不是在暴雨里撑伞的人,怎见不得旁人无伞?”<br />
第517章 落叶在动<br />
由于赌约的限制,再加上沈安之在身旁,祝无邀未曾过多插手明烛的成长。<br />
近日来,唱晓镇流言纷纷。<br />
先是大商户透出口风,说城管府拖欠了尾款,再加上往年来徭役都会给工钱、今年却没有,府库中无存银的消息,渐渐压不住了。<br />
所以,祝无邀不再出门。<br />
在外界的传言中,正如一开始谋划的那样,说是神算子吴姑娘,当日被抓进牢中,不知怎么和李城管搭上线。<br />
做出了「唱晓镇及附近几座城镇,将在未来遇到灾难」的预言,而李城管相信了。<br />
于是,开始挪用府库中的银钱筑高墙、换粮食。<br />
用当下的福祉,换未来的抗灾能力。<br />
外界流言纷纷——<br />
“那个神算子当日身陷牢狱之灾,怕不是为了脱身,故意危言耸听的!”<br />
“李城管多好的一个人,现在听信谗言,被小人给耽误了……”<br />
“你听说没,有个商队本来想找城管府合作,想要收咱们这儿的山货,就因为这种虚无缥缈的流言,李城管愣是咬死了不开山!”<br />
“何止啊,你这就消息不灵通了吧,记得去年城外圈了片地吗,本来城管府找好了做工的、要建个制冬衣的地儿,结果库里没钱,愣是把这事儿拖黄了。”<br />
“看着吧,咱们往上交的税还得再提!”<br />
“这不提也没办法啊,李城管把钱得糟蹋了,可不就得从咱们身上搜刮。”<br />
“……”<br />
不出所料,李城管为了补上窟窿,果然在秋季时提了农税。<br />
引得众人破口大骂。<br />
由于李城管多年来励精图治,因此,治下的人对她还算宽容。<br />
认定了她本来是个好人,是被小人蒙蔽视听,众人口中的「小人」,当然就是祝无邀了。<br />
因此,祝无邀现在很少出门。<br />
她经常会寻无人的山顶练剑,尝试着突破剑道的桎梏、以此冲击元婴期,外界的流言蜚语并没有打扰到她。<br />
也正是流言如沸时,明烛再一次登门拜访。<br />
岁月如梭,明烛由当时瘦弱的枝芽,抽枝展叶为身量略高挑的模样,就是家中贫寒、胳膊细的没几两肉。<br />
衣服穿在身上,也总有些晃荡。<br />
祝无邀能看出来,这是捡的旁人不要的旧衣,估摸是她那位教书先生的。<br />
“你为她找的这位良师,是德才兼备的智者,且眼界开阔,颇为难得。”<br />
沈安之这样说道。<br />
话音刚落下,传来了敲门声。<br />
或许是识字知礼,虽然家中贫寒、依然是瘦弱的小姑娘模样,却有了些青葱翠意的生机在身上。<br />
“吴姐姐,我能进来吗?”<br />
自从那日还钱之后,足足有两年、明烛绕着祝无邀走,似乎是羞愧难当,无颜相见,却始终在暗地里关注着她。<br />
祝无邀不止一次发现,明烛为她搬走通往城中小路上的石头。<br />
似乎是怕她这位「盲人」,会被路上突出的石头绊倒。<br />
明烛经常悄悄跟在祝无邀身后,直到目送她进城后、才会转身离开,这也是祝无邀不再经常外出摆摊的原因。<br />
有人跟在身后,她不方便用遁法,只能慢悠悠走到镇中……<br />
明烛做这些事时格外小心,她听说过盲人耳力好,所以离得远,却没想到,祝无邀能用神识辨物。<br />
这次上门拜访,则是因为城中流言。<br />
她不懂吴姐姐为什么要这样做,问过先生后,先生告诉她:<br />
「做善事,只有善心是不够的,还需要背负后果的胆量,你的那位吴姐姐,或许是个妙人,何不亲自去问她?」<br />
明烛犹豫了许久。<br />
或许是为了这个问题而来,或许是因为,这个问题、让她有了再次登门拜访的理由,得到院中人的回应之后,明烛再次跨进了这方小院。<br />
祝无邀等了她很久。<br />
又是一场秋风。<br />
院中各处,悬着祝无邀写下的书法,簌簌作响,和当年初见时的场景,相差不多。<br />
但这次,明烛已经识字。<br />
她环顾四周,只见笔走龙蛇,墨字似要破纸而出,宣纸纷飞间,明烛微微睁大了眼睛,看到了这些宣纸上书写的内容,最近的一张宣纸上,写得是——<br />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br />
即便她刚跟着崔先生学了三年,因天资聪颖,进益极大,这样的诗摆在面前,她已经能够领悟到其中妙处。<br />
“好诗!”<br />
“确实是很好的诗。”沈安之笑道。<br />
明烛这才从满院的诗词中回过神来,她有些不好意思,本是来拜访吴姐姐的,却看了很久院内的诗句。<br />
还未等她开口,祝无邀笑着说道:<br />
“许久未见,阿烛还要与我学认字否?”<br />
明烛有些羞赧,她当然不能告诉吴姐姐,虽然未曾登门拜访,但自己始终在暗地里关切着她,只能回道:<br />
“三年前的秋天下了场暴雨,一位崔姓的书院先生马车陷进泥中、恰好来我家避雨,结下了善缘。”<br />
祝无邀笑了笑,提议道:<br />
“技多不压身,与我学作诗,如何?”<br />
一旁的沈安之抬眸看了过来,眸中似有雾气浮动,似乎在审视学诗之举,会不会给明烛的命运带来较大的波动。<br />
————<br />
明烛离开后。<br />
沈安之闭目沉思。<br />
在祝无邀与明烛的相处中,似乎学诗一事,并不会引起命数的波动,但身为卦修的直觉,却让他有些疑虑。<br />
他伸手取过院中悬着的诗句,仔细品读,诗是好诗,却并没有想象中的「暗语卦辞」。<br />
“祝师妹,可有在诗句中,藏了旁的东西?”<br />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a href="https://www.52shuku.vip/" target="_blank" class="linkcontent"><a href="https://www.52shuku.vip/</a>" target="_blank">https://www.52shuku.vip/</a></a>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br />
传送门:<a href="<a href="https://www.52shuku.vip/top/">" target="_blank">https://www.52shuku.vip/top/"></a>排行榜单</a>|</a>| <a href="https://www.52shuku.vip/tags_nan/wu-cp.html" title="无cp"target="_blank">无cp</a>
妹妹声音渐轻,哭累了陷入沉睡。<br />
明烛取来家中保暖的衣物,为她砌了个巢,透露两边竖起、来挡住耳朵。<br />
随着雨声变大,她心中越来越惊慌。<br />
几次跑到门口眺望。<br />
既想要见到阿娘和哥哥的身影,又担心见到那两道冒雨归来的身影。<br />
就在这时,她突然察觉到不远处的树林里有些动静,雷声与雨声交杂,明烛无法听清,却能够隐约见到人影。<br />
她心中一乱。<br />
这里人烟稀少,阿娘眼睛看不清路。<br />
明烛总是站在门口往远处看去,在这样的雷雨天,她总是在害怕,害怕家人在外出了意外,被人抬回来。<br />
回头看了一下沉睡的妹妹,当即冒着暴雨,往那条归来的小路跑去。<br />
祝无邀坐在家中,神识察觉到了这一切,说道:<br />
“她太小了,身体很弱,这场暴雨会让她生病。<br />
“在这之前她家中为了给长兄买药,为了还我的钱,已经被掏空了。”<br />
沈安之沉默不语。<br />
如祝无邀所料,明烛与那位文人相遇了,却不是她事先谱写的剧本——在风和日丽的晴朗秋日,乡野间的贫苦农家小姑娘,好奇打量,凭借她的乡间智慧出手相助,得到马车上的文人赏识。<br />
她们相遇在狂风暴雨中,无端连累了那位无辜的书生。<br />
一道惊雷劈下。<br />
明烛怔怔看着眼前被淋成落汤鸡的人,有些茫然无措,那马车上的书生,正在尝试着打开伞、狼狈地抱着怀里的书。<br />
“快,就近找一户人家,先撑伞……快把书挡好,遮雨布呢?”<br />
那位书生姓崔,她勉强撑开伞,怀里的书掉落在污泥之中,连忙蹲下身去捡,发丝被打湿贴在脸侧,正在往下滴水。<br />
油纸伞毫无用处,眼看着就要被风吹破,雨丝是斜着飘进伞下的。<br />
抬头时,突然看见了站在暴雨中的小女孩儿。<br />
衣着单薄,瑟瑟发抖。<br />
在她一愣神间,看见这个小姑娘快走两步冲上前,接过了她要掉不掉的书,大喊一声:<br />
“不要打伞了,快些跑,前面就是我家、可以避雨!”<br />
说着,一手护住手里的书,一只手拽住那位打伞的文人姑娘,用力将她往前拽去。<br />
崔姓姑娘连忙道:“我这里有伞,你莫要淋湿、免得患病。”<br />
突如其来地暴雨,让人心中烦闷。<br />
她甩开旁人递上前的伞,这种无用的庇护、在暴雨之中就是累赘。<br />
鞋里灌满了雨水,衣服被打湿,她的头发贴在脸上、正在往下滴水,张嘴说话时雨水都会灌进来,明烛心急不已,大声喊道:<br />
“伞在暴雨里是没用的!要闯出去!”<br />
言罢,率先迈开了双腿,在暴雨中奔跑向家中。<br />
沈安之说道:<br />
“能闯出暴雨的,或许不是撑伞之人。<br />
“棋局布下,执棋之人亦无法算尽所有变数,能不能闯出一条路,有时得看棋子自身。<br />
“你不是在暴雨里撑伞的人,怎见不得旁人无伞?”<br />
第517章 落叶在动<br />
由于赌约的限制,再加上沈安之在身旁,祝无邀未曾过多插手明烛的成长。<br />
近日来,唱晓镇流言纷纷。<br />
先是大商户透出口风,说城管府拖欠了尾款,再加上往年来徭役都会给工钱、今年却没有,府库中无存银的消息,渐渐压不住了。<br />
所以,祝无邀不再出门。<br />
在外界的传言中,正如一开始谋划的那样,说是神算子吴姑娘,当日被抓进牢中,不知怎么和李城管搭上线。<br />
做出了「唱晓镇及附近几座城镇,将在未来遇到灾难」的预言,而李城管相信了。<br />
于是,开始挪用府库中的银钱筑高墙、换粮食。<br />
用当下的福祉,换未来的抗灾能力。<br />
外界流言纷纷——<br />
“那个神算子当日身陷牢狱之灾,怕不是为了脱身,故意危言耸听的!”<br />
“李城管多好的一个人,现在听信谗言,被小人给耽误了……”<br />
“你听说没,有个商队本来想找城管府合作,想要收咱们这儿的山货,就因为这种虚无缥缈的流言,李城管愣是咬死了不开山!”<br />
“何止啊,你这就消息不灵通了吧,记得去年城外圈了片地吗,本来城管府找好了做工的、要建个制冬衣的地儿,结果库里没钱,愣是把这事儿拖黄了。”<br />
“看着吧,咱们往上交的税还得再提!”<br />
“这不提也没办法啊,李城管把钱得糟蹋了,可不就得从咱们身上搜刮。”<br />
“……”<br />
不出所料,李城管为了补上窟窿,果然在秋季时提了农税。<br />
引得众人破口大骂。<br />
由于李城管多年来励精图治,因此,治下的人对她还算宽容。<br />
认定了她本来是个好人,是被小人蒙蔽视听,众人口中的「小人」,当然就是祝无邀了。<br />
因此,祝无邀现在很少出门。<br />
她经常会寻无人的山顶练剑,尝试着突破剑道的桎梏、以此冲击元婴期,外界的流言蜚语并没有打扰到她。<br />
也正是流言如沸时,明烛再一次登门拜访。<br />
岁月如梭,明烛由当时瘦弱的枝芽,抽枝展叶为身量略高挑的模样,就是家中贫寒、胳膊细的没几两肉。<br />
衣服穿在身上,也总有些晃荡。<br />
祝无邀能看出来,这是捡的旁人不要的旧衣,估摸是她那位教书先生的。<br />
“你为她找的这位良师,是德才兼备的智者,且眼界开阔,颇为难得。”<br />
沈安之这样说道。<br />
话音刚落下,传来了敲门声。<br />
或许是识字知礼,虽然家中贫寒、依然是瘦弱的小姑娘模样,却有了些青葱翠意的生机在身上。<br />
“吴姐姐,我能进来吗?”<br />
自从那日还钱之后,足足有两年、明烛绕着祝无邀走,似乎是羞愧难当,无颜相见,却始终在暗地里关注着她。<br />
祝无邀不止一次发现,明烛为她搬走通往城中小路上的石头。<br />
似乎是怕她这位「盲人」,会被路上突出的石头绊倒。<br />
明烛经常悄悄跟在祝无邀身后,直到目送她进城后、才会转身离开,这也是祝无邀不再经常外出摆摊的原因。<br />
有人跟在身后,她不方便用遁法,只能慢悠悠走到镇中……<br />
明烛做这些事时格外小心,她听说过盲人耳力好,所以离得远,却没想到,祝无邀能用神识辨物。<br />
这次上门拜访,则是因为城中流言。<br />
她不懂吴姐姐为什么要这样做,问过先生后,先生告诉她:<br />
「做善事,只有善心是不够的,还需要背负后果的胆量,你的那位吴姐姐,或许是个妙人,何不亲自去问她?」<br />
明烛犹豫了许久。<br />
或许是为了这个问题而来,或许是因为,这个问题、让她有了再次登门拜访的理由,得到院中人的回应之后,明烛再次跨进了这方小院。<br />
祝无邀等了她很久。<br />
又是一场秋风。<br />
院中各处,悬着祝无邀写下的书法,簌簌作响,和当年初见时的场景,相差不多。<br />
但这次,明烛已经识字。<br />
她环顾四周,只见笔走龙蛇,墨字似要破纸而出,宣纸纷飞间,明烛微微睁大了眼睛,看到了这些宣纸上书写的内容,最近的一张宣纸上,写得是——<br />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br />
即便她刚跟着崔先生学了三年,因天资聪颖,进益极大,这样的诗摆在面前,她已经能够领悟到其中妙处。<br />
“好诗!”<br />
“确实是很好的诗。”沈安之笑道。<br />
明烛这才从满院的诗词中回过神来,她有些不好意思,本是来拜访吴姐姐的,却看了很久院内的诗句。<br />
还未等她开口,祝无邀笑着说道:<br />
“许久未见,阿烛还要与我学认字否?”<br />
明烛有些羞赧,她当然不能告诉吴姐姐,虽然未曾登门拜访,但自己始终在暗地里关切着她,只能回道:<br />
“三年前的秋天下了场暴雨,一位崔姓的书院先生马车陷进泥中、恰好来我家避雨,结下了善缘。”<br />
祝无邀笑了笑,提议道:<br />
“技多不压身,与我学作诗,如何?”<br />
一旁的沈安之抬眸看了过来,眸中似有雾气浮动,似乎在审视学诗之举,会不会给明烛的命运带来较大的波动。<br />
————<br />
明烛离开后。<br />
沈安之闭目沉思。<br />
在祝无邀与明烛的相处中,似乎学诗一事,并不会引起命数的波动,但身为卦修的直觉,却让他有些疑虑。<br />
他伸手取过院中悬着的诗句,仔细品读,诗是好诗,却并没有想象中的「暗语卦辞」。<br />
“祝师妹,可有在诗句中,藏了旁的东西?”<br />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a href="https://www.52shuku.vip/" target="_blank" class="linkcontent"><a href="https://www.52shuku.vip/</a>" target="_blank">https://www.52shuku.vip/</a></a>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br />
传送门:<a href="<a href="https://www.52shuku.vip/top/">" target="_blank">https://www.52shuku.vip/top/"></a>排行榜单</a>|</a>| <a href="https://www.52shuku.vip/tags_nan/wu-cp.html" title="无cp"target="_blank">无c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