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阮氏、于氏带着孟氏在后头花厅里说话,听到前面饭厅贺宁远怒气冲冲的声音,四人前来,阮氏问贺宁远:“二郎又怎么了,好端端的你凶他做什么?”<br />
贺文嘉讨好地冲他爹笑。<br />
贺宁远冷哼:“你小儿子跑得快,把渔娘撞到了。”<br />
说的是事实,贺文嘉怎么感觉哪里不对呢,听来怎么好像都是他的错,渔娘就没错了?<br />
阮氏眉毛一横:“贺文嘉!”<br />
林氏先是看了一眼女儿,见闺女乖乖地坐那儿洗手,就知道没有大碍,连忙拉住阮氏:“阮姐姐别骂文嘉了,我看也不全是文嘉的错,估计他们俩私下玩闹,又撕扯起来了。”<br />
贺文嘉抚掌大笑:“还是林婶婶厉害,一猜就对。”<br />
贺文茂目光扫过弟弟:“你的意思是,都怪渔娘,你还有理了?”<br />
贺文嘉又怂了,打小他哥揍他的时间比他爹多出好几倍去,他哥一开口他就不敢胡说。<br />
于氏忙劝道:“大冬天的就别闹腾了,肚子都饿了,快上菜吧,咱们吃点热乎的。”<br />
林氏忙吩咐丫头:“去厨房催一催!”<br />
“哎!”大丫头明秋利落地跑了。<br />
贺文嘉和渔娘两人中午闹腾一番,下午不敢往大人跟前凑,渔娘就跑去贺文嘉屋里,把他哥给他带的礼物选了许多喜欢的带走。<br />
贺文嘉想说她,又说不过,索性摆烂了,她想拿什么就拿吧。<br />
“那个四君子砚台给我留下,等年后开学了我送给王苍。”<br />
倒也不用等年后开学,王苍听说贺文茂回家过年,过了两日就进城上门拜访。<br />
王苍进城这日渔娘去清溪村张大娘子家了,没碰上。<br />
王苍到时,贺文嘉亲自去大门口接他:“你进城时没跟渔娘碰上?”<br />
“没,她去哪儿了?”<br />
“去清溪村张大娘子家,听说张大娘子给她留橘子了,她去取。”<br />
贺文嘉本来也想去清溪村,顺便多买些包蛋回来。可他哥要问他的功课,不许他去,只好叫下人去梅家带句话,托渔娘买些回来。<br />
王苍进门前,贺文嘉被他哥问功课问得抬不起头来,正好王苍来了,他赶紧来接他,顺便透透气。<br />
快到书房时,贺文嘉本着同窗之情叮嘱他:“我哥凶得很,他若是问你功课,你不知道,就说先生没教你,还没学到。”<br />
贺文茂背着手站在窗边,冷笑一声:“你刚才就是这般糊弄我的?”<br />
贺文嘉:“……”<br />
王苍笑着拍拍贺文嘉肩膀,他迈步走进去,拱手道:“见过贺大哥。”<br />
贺文茂招呼他坐,又吩咐贺文嘉给王苍倒茶。<br />
“你今日前来,可是有事?”<br />
王苍颔首:“我想问问贺大哥关于东山书院的事。”<br />
贺文嘉倒完茶悄悄退到一旁,听王苍和他哥说话,听了会儿,他明白了王苍的意思,他想去东山书院?<br />
王苍在贺家用的午食,下午王苍去先生家,贺文嘉跟去路上问他:“你以后也想去东山书院?”<br />
“或许吧,现在还说不准。”<br />
“府学你不去了?”<br />
“先去府学读书,等到中举后再考虑其他。”<br />
到了先生家,王苍跟先生请教功课,贺文嘉在一旁默默听着,等王苍问完了,孙浔看向贺文嘉:“你可有功课不明白的?”<br />
贺文嘉一脸无语,昨儿下午才放假,这才一天,他今天书都没看,哪里有功课要问?<br />
毫无疑问,贺文嘉被孙浔赶出门去。<br />
贺文嘉唉声叹气,目送王苍的马车离开,他慢慢走回去,揣着手在梅家大门口坐着。<br />
梅家门房听到外头有声响,打开门看到他,连忙道:“二公子刚才可是叫门了?哎哟,都怪小的没听见。”<br />
“不怪你,我不进去,就坐这儿等渔娘回来。”<br />
“我家小姐还不知什么时候才回来,今儿天冷,要不您进来,跟咱们一块儿烤火?”<br />
“也好。”<br />
贺文嘉进门去梅家门房休息的小屋里,屋里正中间地上摆着一个火盆,火盆中央架着一个榆木疙瘩在烧,火盆旁边烤着花生、红薯,还煮着茶水。<br />
门房给贺文嘉倒了一杯茶:“不是什么好东西,您尝尝。”<br />
贺文嘉尝了一口,笑道:“你客气了,挺好喝的。”<br />
门房笑道:“烤花生也不错,这个花生不是白味的花生,这是晒干的盐花生又拿来烤,干香得很。”<br />
贺文嘉又尝了几颗烤盐花生,挺好吃的。<br />
“哪儿买的?还是自己做的?”<br />
“乔夫人送的。”<br />
乔夫人?贺文嘉想了半天才想起来梅家还住着一对母子,温子乔和他娘。<br />
“你们跟温子乔熟悉?”<br />
“温公子日日在家读书,除了早上偶尔去孙先生家请教之外,都不怎么出门,就算出门也是从东北角的小门出去,不常走咱们这边。我们对温公子也不熟悉,但是乔夫人常走正门去街上,跟咱们熟悉些。”<br />
贺文嘉听先生夸过温子乔读书勤奋,听门房这般说,温子乔应该是真勤奋,跟他这种混着读的不一样。<br />
贺文嘉在梅家门房坐了半个多时辰,渔娘回来了,贺文嘉把手里的花生壳丢火堆上,又洗了手,对门房道谢。<br />
“明天上午我给你半筐栗子来,你烤着吃试试。”<br />
“哎,多谢二公子。”<br />
渔娘见贺文嘉从自家门房出来,她道:“你做甚?”<br />
“等你,有事跟你说。”<br />
“什么事儿?”渔娘看他表情有些低落。<br />
“去你院子里说。”<br />
“那走吧。”<br />
到渔娘院子里,贺文嘉迫不及待地把王苍想去东山书院读书的事告诉贺文嘉。<br />
渔娘:“他去读他的书,跟你有什么关系?”<br />
“唉,这不是我俩从小一起读书嘛,想到以后要分开,心里有些不是滋味。”<br />
“呵,以前你不是还说他去做官,你在家躺着。以后你们天南海北各自一方不是很正常吗?那会儿你没想到?”<br />
渔娘不耐烦:“赶紧的,你想说什么赶紧说,磨磨唧唧的,真没意思。”<br />
贺文嘉哎呀一声:“我就是觉得,我哥聪明又努力,王苍也是聪明又努力,连住在你家的温子乔也是这般,我感觉……”<br />
“ 你感觉自己被他们抛弃了,你感觉自己有点没用?”<br />
贺文嘉激动道:“对,就是这个意思!”<br />
“那你想跟你跟、王苍、温子乔他们一样努力吗?”<br />
贺文嘉纠结,他好像,没有特别想做官。<br />
渔娘吩咐阿青:“看着他就烦人,把他撵出去。”<br />
“奴婢听主子吩咐。”<br />
一群丫头婆子把不肯走的贺文嘉抬出去,贺文嘉大喊:“张大娘子给你的橘子呢?还有我哥叫你带的包蛋,你给我拿走。”<br />
渔娘被他气笑了,一边说不好意思躺平,一边又只惦记吃喝。<br />
“你滚!”<br />
“橘子、包蛋给我,我立刻就滚!”<br />
“我的东西,我不乐意给!”<br />
“渔娘,求求了!”<br />
“哼!”<br />
“我哥初二要带我去叙州府看灯会,你想不想去?我叫我哥去找梅叔和林婶婶说,那天带你一块儿。”<br />
两人隔着一道门讨价还价,渔娘最终答应了。<br />
渔娘打开窗对外喊:“贺二郎,你要是敢骗我你就死定了。”<br />
贺文嘉亲自背着一筐橘子包蛋家去,语气得意:“放心啦,我贺二郎说话算话。”<br />
风着冷,阿青上前观上窗户,冷的搓搓手:“听说叙州府每年等会都热闹,不知道今年如何?”<br />
渔娘换了身轻便的棉衣盘腿坐在矮榻上看书:“到以后去看看就知道了。”<br />
第27章 丰足的新年<br />
小年一过,南街上懒散在家过冬的各家当家人都忙碌起来,为过大年做最后的准备。<br />
住在南街的都是家里过得不错的人家,这几日常见到各家的管家领着小厮跑去跑回。<br />
码头上日日都有货船经过或是停靠,货船拉到县里售卖的时鲜果蔬、羊肉、酒水、火腿、各色香料、鞭炮、花色亮眼的布匹等,南街上各家都是买货大户。<br />
梅家不缺过日的钱财,吃穿用度一应东西都准备的充足,库房里塞得满满当当,掌着库房钥匙的管事一天要去库房巡好几回。<br />
身穿藏青色棉衣的大管家梅厚领着一群小厮进来,小厮们挑着好几担南方送来的板鸭。每一只板鸭饱满油润,体肥皮白,梅家人最爱这一口。<br />
库房管事连忙过来:“大管家,这些都要入库?”<br />
大管家梅厚细心交代:“冬至时老爷找船商定了五十只板鸭,今儿船才从江浙回来。这些板鸭老爷交代好了,给孙家、贺家各十只,东北角的温家给三只。”<br />
“行,我立刻数二十三只出来,其他的我都入库。”<br />
“别忙,一会儿管厨房的李氏要来领五只板鸭,得留出来。”<br />
“哎,我记下了。”
贺文嘉讨好地冲他爹笑。<br />
贺宁远冷哼:“你小儿子跑得快,把渔娘撞到了。”<br />
说的是事实,贺文嘉怎么感觉哪里不对呢,听来怎么好像都是他的错,渔娘就没错了?<br />
阮氏眉毛一横:“贺文嘉!”<br />
林氏先是看了一眼女儿,见闺女乖乖地坐那儿洗手,就知道没有大碍,连忙拉住阮氏:“阮姐姐别骂文嘉了,我看也不全是文嘉的错,估计他们俩私下玩闹,又撕扯起来了。”<br />
贺文嘉抚掌大笑:“还是林婶婶厉害,一猜就对。”<br />
贺文茂目光扫过弟弟:“你的意思是,都怪渔娘,你还有理了?”<br />
贺文嘉又怂了,打小他哥揍他的时间比他爹多出好几倍去,他哥一开口他就不敢胡说。<br />
于氏忙劝道:“大冬天的就别闹腾了,肚子都饿了,快上菜吧,咱们吃点热乎的。”<br />
林氏忙吩咐丫头:“去厨房催一催!”<br />
“哎!”大丫头明秋利落地跑了。<br />
贺文嘉和渔娘两人中午闹腾一番,下午不敢往大人跟前凑,渔娘就跑去贺文嘉屋里,把他哥给他带的礼物选了许多喜欢的带走。<br />
贺文嘉想说她,又说不过,索性摆烂了,她想拿什么就拿吧。<br />
“那个四君子砚台给我留下,等年后开学了我送给王苍。”<br />
倒也不用等年后开学,王苍听说贺文茂回家过年,过了两日就进城上门拜访。<br />
王苍进城这日渔娘去清溪村张大娘子家了,没碰上。<br />
王苍到时,贺文嘉亲自去大门口接他:“你进城时没跟渔娘碰上?”<br />
“没,她去哪儿了?”<br />
“去清溪村张大娘子家,听说张大娘子给她留橘子了,她去取。”<br />
贺文嘉本来也想去清溪村,顺便多买些包蛋回来。可他哥要问他的功课,不许他去,只好叫下人去梅家带句话,托渔娘买些回来。<br />
王苍进门前,贺文嘉被他哥问功课问得抬不起头来,正好王苍来了,他赶紧来接他,顺便透透气。<br />
快到书房时,贺文嘉本着同窗之情叮嘱他:“我哥凶得很,他若是问你功课,你不知道,就说先生没教你,还没学到。”<br />
贺文茂背着手站在窗边,冷笑一声:“你刚才就是这般糊弄我的?”<br />
贺文嘉:“……”<br />
王苍笑着拍拍贺文嘉肩膀,他迈步走进去,拱手道:“见过贺大哥。”<br />
贺文茂招呼他坐,又吩咐贺文嘉给王苍倒茶。<br />
“你今日前来,可是有事?”<br />
王苍颔首:“我想问问贺大哥关于东山书院的事。”<br />
贺文嘉倒完茶悄悄退到一旁,听王苍和他哥说话,听了会儿,他明白了王苍的意思,他想去东山书院?<br />
王苍在贺家用的午食,下午王苍去先生家,贺文嘉跟去路上问他:“你以后也想去东山书院?”<br />
“或许吧,现在还说不准。”<br />
“府学你不去了?”<br />
“先去府学读书,等到中举后再考虑其他。”<br />
到了先生家,王苍跟先生请教功课,贺文嘉在一旁默默听着,等王苍问完了,孙浔看向贺文嘉:“你可有功课不明白的?”<br />
贺文嘉一脸无语,昨儿下午才放假,这才一天,他今天书都没看,哪里有功课要问?<br />
毫无疑问,贺文嘉被孙浔赶出门去。<br />
贺文嘉唉声叹气,目送王苍的马车离开,他慢慢走回去,揣着手在梅家大门口坐着。<br />
梅家门房听到外头有声响,打开门看到他,连忙道:“二公子刚才可是叫门了?哎哟,都怪小的没听见。”<br />
“不怪你,我不进去,就坐这儿等渔娘回来。”<br />
“我家小姐还不知什么时候才回来,今儿天冷,要不您进来,跟咱们一块儿烤火?”<br />
“也好。”<br />
贺文嘉进门去梅家门房休息的小屋里,屋里正中间地上摆着一个火盆,火盆中央架着一个榆木疙瘩在烧,火盆旁边烤着花生、红薯,还煮着茶水。<br />
门房给贺文嘉倒了一杯茶:“不是什么好东西,您尝尝。”<br />
贺文嘉尝了一口,笑道:“你客气了,挺好喝的。”<br />
门房笑道:“烤花生也不错,这个花生不是白味的花生,这是晒干的盐花生又拿来烤,干香得很。”<br />
贺文嘉又尝了几颗烤盐花生,挺好吃的。<br />
“哪儿买的?还是自己做的?”<br />
“乔夫人送的。”<br />
乔夫人?贺文嘉想了半天才想起来梅家还住着一对母子,温子乔和他娘。<br />
“你们跟温子乔熟悉?”<br />
“温公子日日在家读书,除了早上偶尔去孙先生家请教之外,都不怎么出门,就算出门也是从东北角的小门出去,不常走咱们这边。我们对温公子也不熟悉,但是乔夫人常走正门去街上,跟咱们熟悉些。”<br />
贺文嘉听先生夸过温子乔读书勤奋,听门房这般说,温子乔应该是真勤奋,跟他这种混着读的不一样。<br />
贺文嘉在梅家门房坐了半个多时辰,渔娘回来了,贺文嘉把手里的花生壳丢火堆上,又洗了手,对门房道谢。<br />
“明天上午我给你半筐栗子来,你烤着吃试试。”<br />
“哎,多谢二公子。”<br />
渔娘见贺文嘉从自家门房出来,她道:“你做甚?”<br />
“等你,有事跟你说。”<br />
“什么事儿?”渔娘看他表情有些低落。<br />
“去你院子里说。”<br />
“那走吧。”<br />
到渔娘院子里,贺文嘉迫不及待地把王苍想去东山书院读书的事告诉贺文嘉。<br />
渔娘:“他去读他的书,跟你有什么关系?”<br />
“唉,这不是我俩从小一起读书嘛,想到以后要分开,心里有些不是滋味。”<br />
“呵,以前你不是还说他去做官,你在家躺着。以后你们天南海北各自一方不是很正常吗?那会儿你没想到?”<br />
渔娘不耐烦:“赶紧的,你想说什么赶紧说,磨磨唧唧的,真没意思。”<br />
贺文嘉哎呀一声:“我就是觉得,我哥聪明又努力,王苍也是聪明又努力,连住在你家的温子乔也是这般,我感觉……”<br />
“ 你感觉自己被他们抛弃了,你感觉自己有点没用?”<br />
贺文嘉激动道:“对,就是这个意思!”<br />
“那你想跟你跟、王苍、温子乔他们一样努力吗?”<br />
贺文嘉纠结,他好像,没有特别想做官。<br />
渔娘吩咐阿青:“看着他就烦人,把他撵出去。”<br />
“奴婢听主子吩咐。”<br />
一群丫头婆子把不肯走的贺文嘉抬出去,贺文嘉大喊:“张大娘子给你的橘子呢?还有我哥叫你带的包蛋,你给我拿走。”<br />
渔娘被他气笑了,一边说不好意思躺平,一边又只惦记吃喝。<br />
“你滚!”<br />
“橘子、包蛋给我,我立刻就滚!”<br />
“我的东西,我不乐意给!”<br />
“渔娘,求求了!”<br />
“哼!”<br />
“我哥初二要带我去叙州府看灯会,你想不想去?我叫我哥去找梅叔和林婶婶说,那天带你一块儿。”<br />
两人隔着一道门讨价还价,渔娘最终答应了。<br />
渔娘打开窗对外喊:“贺二郎,你要是敢骗我你就死定了。”<br />
贺文嘉亲自背着一筐橘子包蛋家去,语气得意:“放心啦,我贺二郎说话算话。”<br />
风着冷,阿青上前观上窗户,冷的搓搓手:“听说叙州府每年等会都热闹,不知道今年如何?”<br />
渔娘换了身轻便的棉衣盘腿坐在矮榻上看书:“到以后去看看就知道了。”<br />
第27章 丰足的新年<br />
小年一过,南街上懒散在家过冬的各家当家人都忙碌起来,为过大年做最后的准备。<br />
住在南街的都是家里过得不错的人家,这几日常见到各家的管家领着小厮跑去跑回。<br />
码头上日日都有货船经过或是停靠,货船拉到县里售卖的时鲜果蔬、羊肉、酒水、火腿、各色香料、鞭炮、花色亮眼的布匹等,南街上各家都是买货大户。<br />
梅家不缺过日的钱财,吃穿用度一应东西都准备的充足,库房里塞得满满当当,掌着库房钥匙的管事一天要去库房巡好几回。<br />
身穿藏青色棉衣的大管家梅厚领着一群小厮进来,小厮们挑着好几担南方送来的板鸭。每一只板鸭饱满油润,体肥皮白,梅家人最爱这一口。<br />
库房管事连忙过来:“大管家,这些都要入库?”<br />
大管家梅厚细心交代:“冬至时老爷找船商定了五十只板鸭,今儿船才从江浙回来。这些板鸭老爷交代好了,给孙家、贺家各十只,东北角的温家给三只。”<br />
“行,我立刻数二十三只出来,其他的我都入库。”<br />
“别忙,一会儿管厨房的李氏要来领五只板鸭,得留出来。”<br />
“哎,我记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