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丛旁的蜂桶始终没动静,齐山将其移到溪边也没什么变化,便不再折腾。<br />
当下最要紧的,还是何天明定下的那套家具。<br />
前几日下山,谢知云专门问了,听何家人已经在找媒婆,准备上门提亲。<br />
何天明同柳絮两小无猜,柳春生还跟何守义定了口头上的娃娃亲。若非世事无常,柳满添、张远兰夫夫又自私自利,咬死不承认,他们早就成亲。<br />
如今苦尽甘来,这门亲事自是板上钉钉。媒人走个过场,下聘、换庚帖,那日子就近在眼前。<br />
既是为成亲备的家具,当然要在大喜的日子之前摆进家里,时间就紧迫起来。<br />
这是齐山在村里接到的第一笔大单,意义非凡,定当做得精致漂亮,要让人看了就说好。到时借着何天明大婚,乡里乡亲一传开,往后生意就更好做。<br />
别看这些大件费时费力,获益也不少。一套下来几百上千个铜板,做几十件木雕才抵得上。就算一年只接一两单,也足够他们花销了。<br />
商队收好货物,再次出发,谢知云又少了门差事儿。<br />
他们只种些菜,不用天天照看,谢知云闲暇时间更多,也有空琢磨其他东西。<br />
天热起来,他把主意打到蒲扇上。有编竹器的底子在,又在村里买回一把旧的,拆了编,编了拆,尝试多次,渐渐摸出些门道。<br />
接下来就是考验细心和耐心,只要心里想着赚钱,也难不到谢知云。编出的蒲扇一天比一天像样,后面已经能做得和市面上买的那种大差不差。<br />
第27章<br />
热浪滚滚, 又到一年一度的收麦季节。<br />
谢知云他们没有种麦子,自是不用那么忙累。但自己一有什么事儿就麻烦何家人,建新房那会儿, 他们也常常来送菜或帮忙干活, 一文钱报酬没取。<br />
如今知道人家正忙, 躲着避着就不像话, 于情于理也该搭把手。<br />
这几日太阳烈, 割麦要趁早。早下地,早收工,人也少遭罪。<br />
天还没大亮, 两人就下山。到何家时, 已经聚了十来人,正在院儿里吃饭, 连五六岁的孩童也在列。<br />
乡下人都有地, 农忙的时候都是同亲戚朋友互相搭伙儿,紧着一家的收割完, 再换下家, 少有人花钱雇工。在座的这些便是与何家亲近, 也来帮忙收麦子的。<br />
抢收时节,甭管男女老少,往往是全家齐上阵。不知事的孩子没人照看,也得跟去地里, 随便找处树荫,让他们自己玩着就是。<br />
抓紧吃过早饭, 一行人带上家伙事,还有饼子和凉水,浩浩荡荡地出发了。<br />
彼时太阳将将冒出泛红的毛边, 地里却已有不少人。不停地弯腰挥舞镰刀,一簇簇金黄的麦穗被拦腰割断,堆放在一起,身后只余光秃秃的麦茬。<br />
“你们这么早就下地?饭都没吃吧。”<br />
“老李今年又丰收了!”<br />
“好个赖皮货,那大一条界看不清?眼瘸就去治。”<br />
有寒暄,有欢喜,也有争吵,清晨的田野充满生气。<br />
终于到何家的麦地,大伙儿没磨蹭,每个人都拿上镰刀,分开了站在田头,弯腰开始干活。<br />
除了谢知云和三个小萝卜头。<br />
张玉梅原话是这么说的:“这么多人,不差你一个,帮忙看着点儿那几个皮猴就行。”<br />
谢知云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没坚持,领着几个孩子去田边的树荫下。<br />
二黑许久没下山,撒欢儿似地跑在最前面,一身绒毛被带起的风吹得乱七八糟。几个小孩嘻嘻哈哈追在它后面,你追我赶,好不快活。<br />
谢知云谨记自己的职责,不由也跑起来,还要提醒孩子们慢些。可惜收效甚微,最后只能改唤二黑。<br />
二黑已能分辨它的名字,听到呼喊,急急调转回头,用更快的速度冲过来,飞扑到谢知云腿上。摇着尾巴昂起头,不停哈气。<br />
“一身的灰。”嘴上这么说,手却是揉了揉二黑毛茸茸的头,被舔上一口也没变脸色。<br />
二黑乖乖走在谢知云身旁,孩子失了撵狗的乐趣,终于渐渐慢下来。<br />
到了树荫下,孩子们很快找到新的玩法。四处搜寻石片、野菜、小花,准备开店做饭,二黑荣幸成为他们的贵客。<br />
孩子虽然调皮,心却不坏,并不会欺负二黑,谢知云就由着他们去了。<br />
只是小孩心性向来多变,没多久就厌倦这项游戏,嚷嚷着要去沟里摸虾。<br />
谢知云没带过孩子,被吵得头疼,实在拗不过他们,只得败下阵来。<br />
“要先问问你们爹娘。”<br />
好久没下雨,沟里的水并不大,张玉梅等人没多想就答应,还提醒谢知云带上背篓、箩筐。<br />
水沟离麦田不远,往下走几步就到。比山间那条溪流小得多,不过四五尺宽。<br />
光滑的石块大片裸露在外,被晒得发白,只有一股细流从底部缓缓流淌。<br />
谢知云不觉得这样几近干涸的地方会有虾蟹。<br />
孩子们明显比他经验丰富,蹦蹦跳跳沿着沟边的小路一直往下。<br />
苇草越发丰茂,头顶的树枝也更加密集。炙热的阳光被层叠的绿叶遮挡,只有丝丝缕缕透过缝隙打下来,在地上形成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光斑。<br />
一股舒爽的凉气扑面而来,沟里的水也越来越多,清清亮亮积在一起,底下的卵石和鱼虾一览无余。<br />
两侧的黑石湿漉漉的,布满苔藓,轻轻一压便能渗出水来。<br />
孩子们早把草鞋甩到一旁,卷起裤腿跳进沟里,一阵乱踩,顿时水花四溅。<br />
“云哥哥,你也下来玩儿呀,好凉快的。”唯一一个小姑娘扭头看向坐在大石块上的谢知云。<br />
谢知云何曾像他们这样肆意玩耍,闻言很是心动。四处看看,并没有其他人在,便学着孩子们,也赤脚淌进水中。<br />
没怎么晒过太阳,水依旧带着凉意,在如此热辣的天气最是适宜。脚底的石子也是圆润饱满,并不会很硌,踩着踩着还挺舒服。<br />
难怪几个小孩闹着要来这儿玩。<br />
谢知云觉得有趣,也像他们那样在水里使劲儿踩了几下。将将牵起嘴角,就听“扑通”一声,巨大的水花高高溅起,将对面三个小孩淋得满脸都是。<br />
谢知云稍微好点儿,只衣裳湿了一块。<br />
始作俑者毫无所觉,还在兴奋地摆头,水珠顺着毛尖甩向四周,吓得一大三小纷纷远离。<br />
二黑歪歪头,“汪”了一声,似乎不解为什么它一下来,就都不玩儿了。<br />
没得到回应的小狗努力划动四条短而肥的腿,朝着谢知云游过去。<br />
谢知云拧一把衣角,哭笑不得的看着二黑,最后也只是点点它的鼻头。<br />
玩闹嬉戏好一会儿,他们总算记起来最初的目的,开始翻石块找螃蟹。<br />
“好大一只!哎呀,跑云哥哥那儿了,快抓住它!”圆头圆脑的小虎子急得直拍大腿。<br />
谢知云低下头,瞪大双眼顺着小虎子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然见到一只掌心大的黄壳螃蟹。<br />
他面上一喜,伸长手就要去捉。感受到威胁的螃蟹耀武扬威般举起钳子,谢知云连忙往后缩了缩,就是这一迟疑,螃蟹倒腾着几条腿,快速爬向别处。<br />
小虎子嫌弃道:“哥哥好笨。”<br />
谢知云脸一热,撸撸袖子,暗下决心今儿定要逮住这只螃蟹。<br />
不想有道身影比他更快,一个猛扑砸进水里,两只前爪向前按住,汪汪声中满是得意。<br />
“是不是抓住了?”<br />
小虎子最先回过神,扔下手里的石头小跑而来,带动潭水哗哗,另外两个小孩紧随其后。<br />
谢知云个高,离得又近,三两步就到二黑身旁。透过震动的水面,果见黑色肉垫下尤在挣扎的大螃蟹。<br />
最后由胆子最大的小虎子将螃蟹成功转移到背篓里,每个人都很高兴。<br />
二黑蹲坐一旁,头昂得更高。<br />
谢知云忍不住俯身捏捏它软乎乎的耳朵,笑眯眯道:“我们二黑怎么这么厉害。”<br />
才两个月,就会抓螃蟹了。<br />
得到表扬的二黑接下来更加卖力,时不时来个飞扑猛跳。不过再没那样的好运气,除了弄得满身是水,一无所获。<br />
水沟很长,他们在一个地方待腻,就继续往下走。虾米、小鱼、螃蟹,都捉了些许,装进背篓浸在水里,一时半会儿也没死没臭。<br />
不知在沟里玩了多久,隐隐听见熟悉的呼喊声,由远及近。<br />
“来了!”谢知云应道,催促几个小孩穿好鞋子上岸。<br />
走了没一会儿,就看见穿着短褂的齐山。<br />
“衣裳怎么湿了?”<br />
“他们非要拉着我玩水,”谢知云将背篓一偏,“你看,抓了好多螃蟹。”<br />
小哥儿眉眼弯弯,看不出半点儿勉强。<br />
齐山笑了笑,没拆穿他,伸手欲接过背篓,“个头挺大,说起来山上应该也有,等回去可以看看。”<br />
“嗯,”谢知云避开他的手,站直身子,“这个又不重,你歇歇。上面都割完了?”
当下最要紧的,还是何天明定下的那套家具。<br />
前几日下山,谢知云专门问了,听何家人已经在找媒婆,准备上门提亲。<br />
何天明同柳絮两小无猜,柳春生还跟何守义定了口头上的娃娃亲。若非世事无常,柳满添、张远兰夫夫又自私自利,咬死不承认,他们早就成亲。<br />
如今苦尽甘来,这门亲事自是板上钉钉。媒人走个过场,下聘、换庚帖,那日子就近在眼前。<br />
既是为成亲备的家具,当然要在大喜的日子之前摆进家里,时间就紧迫起来。<br />
这是齐山在村里接到的第一笔大单,意义非凡,定当做得精致漂亮,要让人看了就说好。到时借着何天明大婚,乡里乡亲一传开,往后生意就更好做。<br />
别看这些大件费时费力,获益也不少。一套下来几百上千个铜板,做几十件木雕才抵得上。就算一年只接一两单,也足够他们花销了。<br />
商队收好货物,再次出发,谢知云又少了门差事儿。<br />
他们只种些菜,不用天天照看,谢知云闲暇时间更多,也有空琢磨其他东西。<br />
天热起来,他把主意打到蒲扇上。有编竹器的底子在,又在村里买回一把旧的,拆了编,编了拆,尝试多次,渐渐摸出些门道。<br />
接下来就是考验细心和耐心,只要心里想着赚钱,也难不到谢知云。编出的蒲扇一天比一天像样,后面已经能做得和市面上买的那种大差不差。<br />
第27章<br />
热浪滚滚, 又到一年一度的收麦季节。<br />
谢知云他们没有种麦子,自是不用那么忙累。但自己一有什么事儿就麻烦何家人,建新房那会儿, 他们也常常来送菜或帮忙干活, 一文钱报酬没取。<br />
如今知道人家正忙, 躲着避着就不像话, 于情于理也该搭把手。<br />
这几日太阳烈, 割麦要趁早。早下地,早收工,人也少遭罪。<br />
天还没大亮, 两人就下山。到何家时, 已经聚了十来人,正在院儿里吃饭, 连五六岁的孩童也在列。<br />
乡下人都有地, 农忙的时候都是同亲戚朋友互相搭伙儿,紧着一家的收割完, 再换下家, 少有人花钱雇工。在座的这些便是与何家亲近, 也来帮忙收麦子的。<br />
抢收时节,甭管男女老少,往往是全家齐上阵。不知事的孩子没人照看,也得跟去地里, 随便找处树荫,让他们自己玩着就是。<br />
抓紧吃过早饭, 一行人带上家伙事,还有饼子和凉水,浩浩荡荡地出发了。<br />
彼时太阳将将冒出泛红的毛边, 地里却已有不少人。不停地弯腰挥舞镰刀,一簇簇金黄的麦穗被拦腰割断,堆放在一起,身后只余光秃秃的麦茬。<br />
“你们这么早就下地?饭都没吃吧。”<br />
“老李今年又丰收了!”<br />
“好个赖皮货,那大一条界看不清?眼瘸就去治。”<br />
有寒暄,有欢喜,也有争吵,清晨的田野充满生气。<br />
终于到何家的麦地,大伙儿没磨蹭,每个人都拿上镰刀,分开了站在田头,弯腰开始干活。<br />
除了谢知云和三个小萝卜头。<br />
张玉梅原话是这么说的:“这么多人,不差你一个,帮忙看着点儿那几个皮猴就行。”<br />
谢知云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没坚持,领着几个孩子去田边的树荫下。<br />
二黑许久没下山,撒欢儿似地跑在最前面,一身绒毛被带起的风吹得乱七八糟。几个小孩嘻嘻哈哈追在它后面,你追我赶,好不快活。<br />
谢知云谨记自己的职责,不由也跑起来,还要提醒孩子们慢些。可惜收效甚微,最后只能改唤二黑。<br />
二黑已能分辨它的名字,听到呼喊,急急调转回头,用更快的速度冲过来,飞扑到谢知云腿上。摇着尾巴昂起头,不停哈气。<br />
“一身的灰。”嘴上这么说,手却是揉了揉二黑毛茸茸的头,被舔上一口也没变脸色。<br />
二黑乖乖走在谢知云身旁,孩子失了撵狗的乐趣,终于渐渐慢下来。<br />
到了树荫下,孩子们很快找到新的玩法。四处搜寻石片、野菜、小花,准备开店做饭,二黑荣幸成为他们的贵客。<br />
孩子虽然调皮,心却不坏,并不会欺负二黑,谢知云就由着他们去了。<br />
只是小孩心性向来多变,没多久就厌倦这项游戏,嚷嚷着要去沟里摸虾。<br />
谢知云没带过孩子,被吵得头疼,实在拗不过他们,只得败下阵来。<br />
“要先问问你们爹娘。”<br />
好久没下雨,沟里的水并不大,张玉梅等人没多想就答应,还提醒谢知云带上背篓、箩筐。<br />
水沟离麦田不远,往下走几步就到。比山间那条溪流小得多,不过四五尺宽。<br />
光滑的石块大片裸露在外,被晒得发白,只有一股细流从底部缓缓流淌。<br />
谢知云不觉得这样几近干涸的地方会有虾蟹。<br />
孩子们明显比他经验丰富,蹦蹦跳跳沿着沟边的小路一直往下。<br />
苇草越发丰茂,头顶的树枝也更加密集。炙热的阳光被层叠的绿叶遮挡,只有丝丝缕缕透过缝隙打下来,在地上形成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光斑。<br />
一股舒爽的凉气扑面而来,沟里的水也越来越多,清清亮亮积在一起,底下的卵石和鱼虾一览无余。<br />
两侧的黑石湿漉漉的,布满苔藓,轻轻一压便能渗出水来。<br />
孩子们早把草鞋甩到一旁,卷起裤腿跳进沟里,一阵乱踩,顿时水花四溅。<br />
“云哥哥,你也下来玩儿呀,好凉快的。”唯一一个小姑娘扭头看向坐在大石块上的谢知云。<br />
谢知云何曾像他们这样肆意玩耍,闻言很是心动。四处看看,并没有其他人在,便学着孩子们,也赤脚淌进水中。<br />
没怎么晒过太阳,水依旧带着凉意,在如此热辣的天气最是适宜。脚底的石子也是圆润饱满,并不会很硌,踩着踩着还挺舒服。<br />
难怪几个小孩闹着要来这儿玩。<br />
谢知云觉得有趣,也像他们那样在水里使劲儿踩了几下。将将牵起嘴角,就听“扑通”一声,巨大的水花高高溅起,将对面三个小孩淋得满脸都是。<br />
谢知云稍微好点儿,只衣裳湿了一块。<br />
始作俑者毫无所觉,还在兴奋地摆头,水珠顺着毛尖甩向四周,吓得一大三小纷纷远离。<br />
二黑歪歪头,“汪”了一声,似乎不解为什么它一下来,就都不玩儿了。<br />
没得到回应的小狗努力划动四条短而肥的腿,朝着谢知云游过去。<br />
谢知云拧一把衣角,哭笑不得的看着二黑,最后也只是点点它的鼻头。<br />
玩闹嬉戏好一会儿,他们总算记起来最初的目的,开始翻石块找螃蟹。<br />
“好大一只!哎呀,跑云哥哥那儿了,快抓住它!”圆头圆脑的小虎子急得直拍大腿。<br />
谢知云低下头,瞪大双眼顺着小虎子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然见到一只掌心大的黄壳螃蟹。<br />
他面上一喜,伸长手就要去捉。感受到威胁的螃蟹耀武扬威般举起钳子,谢知云连忙往后缩了缩,就是这一迟疑,螃蟹倒腾着几条腿,快速爬向别处。<br />
小虎子嫌弃道:“哥哥好笨。”<br />
谢知云脸一热,撸撸袖子,暗下决心今儿定要逮住这只螃蟹。<br />
不想有道身影比他更快,一个猛扑砸进水里,两只前爪向前按住,汪汪声中满是得意。<br />
“是不是抓住了?”<br />
小虎子最先回过神,扔下手里的石头小跑而来,带动潭水哗哗,另外两个小孩紧随其后。<br />
谢知云个高,离得又近,三两步就到二黑身旁。透过震动的水面,果见黑色肉垫下尤在挣扎的大螃蟹。<br />
最后由胆子最大的小虎子将螃蟹成功转移到背篓里,每个人都很高兴。<br />
二黑蹲坐一旁,头昂得更高。<br />
谢知云忍不住俯身捏捏它软乎乎的耳朵,笑眯眯道:“我们二黑怎么这么厉害。”<br />
才两个月,就会抓螃蟹了。<br />
得到表扬的二黑接下来更加卖力,时不时来个飞扑猛跳。不过再没那样的好运气,除了弄得满身是水,一无所获。<br />
水沟很长,他们在一个地方待腻,就继续往下走。虾米、小鱼、螃蟹,都捉了些许,装进背篓浸在水里,一时半会儿也没死没臭。<br />
不知在沟里玩了多久,隐隐听见熟悉的呼喊声,由远及近。<br />
“来了!”谢知云应道,催促几个小孩穿好鞋子上岸。<br />
走了没一会儿,就看见穿着短褂的齐山。<br />
“衣裳怎么湿了?”<br />
“他们非要拉着我玩水,”谢知云将背篓一偏,“你看,抓了好多螃蟹。”<br />
小哥儿眉眼弯弯,看不出半点儿勉强。<br />
齐山笑了笑,没拆穿他,伸手欲接过背篓,“个头挺大,说起来山上应该也有,等回去可以看看。”<br />
“嗯,”谢知云避开他的手,站直身子,“这个又不重,你歇歇。上面都割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