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早有准备,俩人都穿的草鞋,弄脏了拿去溪里冲一冲就好,洗不干净也没那么心疼。<br />
早晨正凉快,俩人只顾着干活儿,话都没说几句,更别提歇息。赶在太阳晒得人头脑发昏之前,将带来的苗苗全埋进地里,还给上了粪肥,夫夫俩就收工回家。<br />
路上碰见有地皮菜,挑着大块、没什么草茎泥土的捡了几大捧。去溪边清洗时,又顺便掐了把嫩水芹,今儿一天的菜就有着落。<br />
不过几分地,他们愣是花了两天时间才给栽满。就是嫩苗经太阳一晒有些蔫蔫的,全伏在地上,叫人很不放心。<br />
为此齐山专门去问了村里种地的老手,听说这东西十分顽强,过不了几日就会挺起来,他们才稍微松口气。<br />
还剩下一些苗,他俩又在门口菜地“见缝插针”般栽种几行,实在塞不下了才作罢。<br />
不过溪边育的那块番薯也没挖,反正又不缺那点儿地种菜。他们想着兴许还会继续发芽长叶,掐来吃或者喂鸡鸭也不错。<br />
每天都能找到事做,不至于闲着,十天时间一晃而过。<br />
跑过一次,两人就记下路,再不必麻烦别人。<br />
不过听说他们又要去县里,好玩儿的何天珠也想跟去,何家人自然不放心,最后何天明和柳絮也被安排出门。张玉梅主动揽过帮忙照看家中禽畜的活,怕俩人不放心,还喊了大伯娘作伴儿。<br />
如此一来,倒比上次去县城热闹多了。<br />
与何大哥不同,天明天珠兄弟俩都是闹腾的,一路上仿佛有说不完的话,还总能逗人发笑,丝毫不会觉得尴尬无聊。<br />
嘻嘻哈哈中,似乎路途都没那么远。<br />
到县城门口时,谢知云还惊奇不已:“这就到了?”<br />
话一出口,才发现天色已晚,只是一直忙着说话,没怎么注意,并非行得快了。<br />
走过一遍,再来就容易得多。<br />
俩人记挂着户籍的事儿,也无心其他事情,暂别何家人,起先找去县衙。<br />
新的户籍已经办好,只需要登记核对就能领,费不了太大功夫,也用不着等明天。<br />
很快有官差带着他们进门,主事儿的问询几句,又签字画押,两份带康乐县官印的户籍和路引就交到齐山手上。<br />
他俩站在角落,指着薄薄的纸张,一个字一个字地从头到尾小声念一遍,确认没什么问题后,高高兴兴地走出去。<br />
天边红云绚丽,街道上却早早点起灯盏,分外明亮,竟照得人泪光闪烁。<br />
谢知云朝齐山胸口看了好几回,终于勾了勾嘴角,开口说道:“走,去找絮哥儿他们,一起出来吃饭。”<br />
齐山点点头,见周边多的是携手同行的年轻人,也握住夫郎的手,慢慢走在灯火晚霞共同映照之下的青石路上。<br />
另外三人就在上次住过的同福客栈,俩人找过去时,他们已定好房。<br />
不过为了省钱,何天明暂时只定下一间人字号房,计划着三个小哥儿睡一起,他和齐山随便找个通铺挤一挤就成。<br />
能省一文是一文,夫夫俩自然没提出异议,此事就这么定下来。<br />
这回晚上没再下馆子,一行人跑去街边小摊吃了碗热腾腾的抄手,顶着满脑门儿的汗珠,迎着夜色回到客栈。<br />
擦洗干净后,三个小哥儿挤在床上说了半宿的话,实在撑不住眼皮,才沉沉睡下。<br />
何天明和齐山就没那么舒坦,大通铺里汗臭脚臭混杂,鼾声如雷,硬是睁着眼睛扛到天明。<br />
不过都年轻,一晚上没睡也依旧精神,去摆摊儿时更是神采奕奕的。<br />
何天珠等人只带了些绣帕和彩色络子,还有两罐咸鸭蛋来,跟他俩肯定摆不到一处,最后约好了午时在门口碰面,就再次分开。<br />
有了上次的经验,再来就熟练得多。<br />
不过摆摊儿也讲究运气,这回明显不大走运,来往的行人都少了许多。<br />
坐下一两个时辰,也才卖出两盆。<br />
眼看旁边几个摊主耐不住性子,收拾东西离开,他俩也决定去别处碰碰运气。<br />
歪打正着,赶着驴车走到书院附近,倒真卖出几盆,木雕玩具也挺受欢迎。<br />
虽没仔细清点,粗略估计也有两三百文的收获。<br />
太阳渐渐升至头顶,车上剩的花虽有草席盖着,也开始发蔫,他俩也热得不停擦汗,就没再继续等。<br />
大花有些闹脾气,找家铺子买碗水给它喝了,才慢吞吞往前走。<br />
谢知云坐在板车上,戴上草帽,兴冲冲同前面的齐山说话。<br />
一辆马车打从旁边经过,侧面小窗上的帷幔被人挑开,一小哥儿盯着驴车看了许久。<br />
旁边有人问他:“看什么呢?”<br />
“没,就是感觉那人挺眼熟。”<br />
“要不要追上去看看?”<br />
“算了,不会是他,长得有几分相似而已,也不稀奇。”<br />
第50章<br />
孟夏草木长, 绕屋树扶疏。<br />
山中绿意越发浓重,知了藏在树荫下,叫个不停。仿佛要争出个输赢, 嘶哑的喊声一阵高过一阵, 聒噪不已。<br />
丝瓜和葫芦藤不知不觉间已经爬满木架子, 郁郁葱葱的, 在院中遮出一片阴凉处。燥热的风自远处吹来, 掠起翠绿的叶片,露出点点嫩黄小花。<br />
天上不见一丝云彩,火辣辣的太阳径直打下来, 照得人睁不开眼。<br />
平日伸着脖子四处刨食, 使尽浑身解数也要钻进菜地作乱的鸡鸭,难得安静下来。这会儿全躲在矮林中, 用爪子扒拉出浅坑, 撒开毛卧成一团,好借泥地的凉气散散热。<br />
春雏养得精细, 九只小鸡、四只鸭子全活得好好的。褪去绒毛后, 长出坚硬的翅羽, 早已脱离母鸡的庇佑。<br />
或许是因为数量多,一点儿不怵仅剩的几只“长辈”,成日跟在它们身后抢食,倒也渐渐混熟了, 不再挨啄。<br />
屋檐下,二黑趴在太阳晒不着的地方, 没骨头似地摊成一长条。时不时张嘴吐出舌头“哈哈”喘气,也没了在腿边蹦跳撒娇的精力。<br />
谢知云坐在门口缝衣裳。<br />
齐山常在山林里行走,稍不注意衣角就挂上树枝或荆棘, 一拉扯便撕出条大口子。隔三差五补一回,他的手法都熟练许多,针脚细密,再不是弯弯拐拐的丑蜈蚣模样。<br />
不过夏日总是好打盹儿的,坐得久了,困意也涌上来。<br />
耐着性子将一件上衣缝好,谢知云忍不住打了个大大的哈欠,眼角都挤出泪花。<br />
再接着待下去,怕是又要荒废半天时间。他干脆收起针线篓子,提上木桶到水池边打了半桶水,往矮林走去。<br />
篱笆边沿放着个大木盆,他探头看上一眼,里面果然空空如也。<br />
清水哗啦啦倒进盆里,难免有些溅到四周,眨眼功夫就隐入地下,不见踪影。<br />
鸡群早养成习惯,看他过来就晓得有吃的,用不着唤,立马争先恐后围上前。一盆水或喝或撒,不多时就搅得一干二净。<br />
见它们都挺精神,谢知云放下心,也没继续在太阳下晒着。转头去鸡笼上的草窝里摸了摸,只有两个鸡蛋,不过都挺大,摘些丝瓜或青菜凑一凑,足够他们吃两顿的。<br />
草窝架得高,鸡群不会上来拉撒,一直是干干净净的,连带下的蛋也白净,没沾上什么污秽。<br />
谢知云直接拿起握在手里,眼角余光瞥见喝饱水的鸡群重新回到树荫下,眼底笑意藏都藏不住。<br />
今年运气不错,孵的这窝春雏足有七只母鸡、三只母鸭。好好喂养着,再等几个月,它们就会开始下蛋。到时不光够自己吃的,还能攒下些许用来卖钱,贴补家用。<br />
可不是想想就觉得高兴。<br />
将将把两个鸡蛋送回灶房收好,就听二黑在外面懒洋洋叫了几声。<br />
出门一看,果然是齐山回来,身前跑着六只大小不一的鸭子。肥圆的屁股左扭右扭,扁嘴一张一合,嘎嘎叫得那叫一个热闹。<br />
这人先前还说训二□□忙放鸭子,没想到天一热,二黑就犯懒,怎么也不愿跟着出去,自然只能亲自上阵。<br />
谢知云看他拿了长竹竿,在地上敲敲打打,总算将鸭子赶进矮林。这才回屋倒了杯凉水,等他一过来就赶紧递出去。<br />
齐山接过水,没急着喝,扬起手里的竹筐,笑道:“我捞了些虾米,晌午拌面条吃。”<br />
许是天气太热,谢知云最近有些吃不下东西,只想喝些汤汤水水,脸上的肉眼见着消减下去。齐山看得心焦,每天变着法子给他做好吃的。<br />
竹篓还在滴水,齐山没往屋里提,顺手放在屋檐下。二黑嗅到味儿,踱过来探头看了看就不感兴趣地收回视线,头一摆又趴回原地,接着闭眼睡觉。<br />
谢知云其实是喜欢吃鱼虾一类的,不过这会儿瞧着也没什么食欲,甚至有些犯恶心。但他不想拂了齐山的好意,还是笑眯眯地应下。<br />
齐山没看出他的勉强,一口饮尽杯中的水,随意往桌上一放,就出门拎了竹篓往灶房的方向走。<br />
“那我这就去。”
早晨正凉快,俩人只顾着干活儿,话都没说几句,更别提歇息。赶在太阳晒得人头脑发昏之前,将带来的苗苗全埋进地里,还给上了粪肥,夫夫俩就收工回家。<br />
路上碰见有地皮菜,挑着大块、没什么草茎泥土的捡了几大捧。去溪边清洗时,又顺便掐了把嫩水芹,今儿一天的菜就有着落。<br />
不过几分地,他们愣是花了两天时间才给栽满。就是嫩苗经太阳一晒有些蔫蔫的,全伏在地上,叫人很不放心。<br />
为此齐山专门去问了村里种地的老手,听说这东西十分顽强,过不了几日就会挺起来,他们才稍微松口气。<br />
还剩下一些苗,他俩又在门口菜地“见缝插针”般栽种几行,实在塞不下了才作罢。<br />
不过溪边育的那块番薯也没挖,反正又不缺那点儿地种菜。他们想着兴许还会继续发芽长叶,掐来吃或者喂鸡鸭也不错。<br />
每天都能找到事做,不至于闲着,十天时间一晃而过。<br />
跑过一次,两人就记下路,再不必麻烦别人。<br />
不过听说他们又要去县里,好玩儿的何天珠也想跟去,何家人自然不放心,最后何天明和柳絮也被安排出门。张玉梅主动揽过帮忙照看家中禽畜的活,怕俩人不放心,还喊了大伯娘作伴儿。<br />
如此一来,倒比上次去县城热闹多了。<br />
与何大哥不同,天明天珠兄弟俩都是闹腾的,一路上仿佛有说不完的话,还总能逗人发笑,丝毫不会觉得尴尬无聊。<br />
嘻嘻哈哈中,似乎路途都没那么远。<br />
到县城门口时,谢知云还惊奇不已:“这就到了?”<br />
话一出口,才发现天色已晚,只是一直忙着说话,没怎么注意,并非行得快了。<br />
走过一遍,再来就容易得多。<br />
俩人记挂着户籍的事儿,也无心其他事情,暂别何家人,起先找去县衙。<br />
新的户籍已经办好,只需要登记核对就能领,费不了太大功夫,也用不着等明天。<br />
很快有官差带着他们进门,主事儿的问询几句,又签字画押,两份带康乐县官印的户籍和路引就交到齐山手上。<br />
他俩站在角落,指着薄薄的纸张,一个字一个字地从头到尾小声念一遍,确认没什么问题后,高高兴兴地走出去。<br />
天边红云绚丽,街道上却早早点起灯盏,分外明亮,竟照得人泪光闪烁。<br />
谢知云朝齐山胸口看了好几回,终于勾了勾嘴角,开口说道:“走,去找絮哥儿他们,一起出来吃饭。”<br />
齐山点点头,见周边多的是携手同行的年轻人,也握住夫郎的手,慢慢走在灯火晚霞共同映照之下的青石路上。<br />
另外三人就在上次住过的同福客栈,俩人找过去时,他们已定好房。<br />
不过为了省钱,何天明暂时只定下一间人字号房,计划着三个小哥儿睡一起,他和齐山随便找个通铺挤一挤就成。<br />
能省一文是一文,夫夫俩自然没提出异议,此事就这么定下来。<br />
这回晚上没再下馆子,一行人跑去街边小摊吃了碗热腾腾的抄手,顶着满脑门儿的汗珠,迎着夜色回到客栈。<br />
擦洗干净后,三个小哥儿挤在床上说了半宿的话,实在撑不住眼皮,才沉沉睡下。<br />
何天明和齐山就没那么舒坦,大通铺里汗臭脚臭混杂,鼾声如雷,硬是睁着眼睛扛到天明。<br />
不过都年轻,一晚上没睡也依旧精神,去摆摊儿时更是神采奕奕的。<br />
何天珠等人只带了些绣帕和彩色络子,还有两罐咸鸭蛋来,跟他俩肯定摆不到一处,最后约好了午时在门口碰面,就再次分开。<br />
有了上次的经验,再来就熟练得多。<br />
不过摆摊儿也讲究运气,这回明显不大走运,来往的行人都少了许多。<br />
坐下一两个时辰,也才卖出两盆。<br />
眼看旁边几个摊主耐不住性子,收拾东西离开,他俩也决定去别处碰碰运气。<br />
歪打正着,赶着驴车走到书院附近,倒真卖出几盆,木雕玩具也挺受欢迎。<br />
虽没仔细清点,粗略估计也有两三百文的收获。<br />
太阳渐渐升至头顶,车上剩的花虽有草席盖着,也开始发蔫,他俩也热得不停擦汗,就没再继续等。<br />
大花有些闹脾气,找家铺子买碗水给它喝了,才慢吞吞往前走。<br />
谢知云坐在板车上,戴上草帽,兴冲冲同前面的齐山说话。<br />
一辆马车打从旁边经过,侧面小窗上的帷幔被人挑开,一小哥儿盯着驴车看了许久。<br />
旁边有人问他:“看什么呢?”<br />
“没,就是感觉那人挺眼熟。”<br />
“要不要追上去看看?”<br />
“算了,不会是他,长得有几分相似而已,也不稀奇。”<br />
第50章<br />
孟夏草木长, 绕屋树扶疏。<br />
山中绿意越发浓重,知了藏在树荫下,叫个不停。仿佛要争出个输赢, 嘶哑的喊声一阵高过一阵, 聒噪不已。<br />
丝瓜和葫芦藤不知不觉间已经爬满木架子, 郁郁葱葱的, 在院中遮出一片阴凉处。燥热的风自远处吹来, 掠起翠绿的叶片,露出点点嫩黄小花。<br />
天上不见一丝云彩,火辣辣的太阳径直打下来, 照得人睁不开眼。<br />
平日伸着脖子四处刨食, 使尽浑身解数也要钻进菜地作乱的鸡鸭,难得安静下来。这会儿全躲在矮林中, 用爪子扒拉出浅坑, 撒开毛卧成一团,好借泥地的凉气散散热。<br />
春雏养得精细, 九只小鸡、四只鸭子全活得好好的。褪去绒毛后, 长出坚硬的翅羽, 早已脱离母鸡的庇佑。<br />
或许是因为数量多,一点儿不怵仅剩的几只“长辈”,成日跟在它们身后抢食,倒也渐渐混熟了, 不再挨啄。<br />
屋檐下,二黑趴在太阳晒不着的地方, 没骨头似地摊成一长条。时不时张嘴吐出舌头“哈哈”喘气,也没了在腿边蹦跳撒娇的精力。<br />
谢知云坐在门口缝衣裳。<br />
齐山常在山林里行走,稍不注意衣角就挂上树枝或荆棘, 一拉扯便撕出条大口子。隔三差五补一回,他的手法都熟练许多,针脚细密,再不是弯弯拐拐的丑蜈蚣模样。<br />
不过夏日总是好打盹儿的,坐得久了,困意也涌上来。<br />
耐着性子将一件上衣缝好,谢知云忍不住打了个大大的哈欠,眼角都挤出泪花。<br />
再接着待下去,怕是又要荒废半天时间。他干脆收起针线篓子,提上木桶到水池边打了半桶水,往矮林走去。<br />
篱笆边沿放着个大木盆,他探头看上一眼,里面果然空空如也。<br />
清水哗啦啦倒进盆里,难免有些溅到四周,眨眼功夫就隐入地下,不见踪影。<br />
鸡群早养成习惯,看他过来就晓得有吃的,用不着唤,立马争先恐后围上前。一盆水或喝或撒,不多时就搅得一干二净。<br />
见它们都挺精神,谢知云放下心,也没继续在太阳下晒着。转头去鸡笼上的草窝里摸了摸,只有两个鸡蛋,不过都挺大,摘些丝瓜或青菜凑一凑,足够他们吃两顿的。<br />
草窝架得高,鸡群不会上来拉撒,一直是干干净净的,连带下的蛋也白净,没沾上什么污秽。<br />
谢知云直接拿起握在手里,眼角余光瞥见喝饱水的鸡群重新回到树荫下,眼底笑意藏都藏不住。<br />
今年运气不错,孵的这窝春雏足有七只母鸡、三只母鸭。好好喂养着,再等几个月,它们就会开始下蛋。到时不光够自己吃的,还能攒下些许用来卖钱,贴补家用。<br />
可不是想想就觉得高兴。<br />
将将把两个鸡蛋送回灶房收好,就听二黑在外面懒洋洋叫了几声。<br />
出门一看,果然是齐山回来,身前跑着六只大小不一的鸭子。肥圆的屁股左扭右扭,扁嘴一张一合,嘎嘎叫得那叫一个热闹。<br />
这人先前还说训二□□忙放鸭子,没想到天一热,二黑就犯懒,怎么也不愿跟着出去,自然只能亲自上阵。<br />
谢知云看他拿了长竹竿,在地上敲敲打打,总算将鸭子赶进矮林。这才回屋倒了杯凉水,等他一过来就赶紧递出去。<br />
齐山接过水,没急着喝,扬起手里的竹筐,笑道:“我捞了些虾米,晌午拌面条吃。”<br />
许是天气太热,谢知云最近有些吃不下东西,只想喝些汤汤水水,脸上的肉眼见着消减下去。齐山看得心焦,每天变着法子给他做好吃的。<br />
竹篓还在滴水,齐山没往屋里提,顺手放在屋檐下。二黑嗅到味儿,踱过来探头看了看就不感兴趣地收回视线,头一摆又趴回原地,接着闭眼睡觉。<br />
谢知云其实是喜欢吃鱼虾一类的,不过这会儿瞧着也没什么食欲,甚至有些犯恶心。但他不想拂了齐山的好意,还是笑眯眯地应下。<br />
齐山没看出他的勉强,一口饮尽杯中的水,随意往桌上一放,就出门拎了竹篓往灶房的方向走。<br />
“那我这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