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瑾掀起睫羽,不觉怔然地望着咫尺之遥的裴珩。<br />
刹那楼间的风倏忽而止,他似乎听见了自己心脏的跳动声。<br />
“你……”<br />
“朕没事。”<br />
裴珩抬袖瞅了眼身后,还好,只是个臭鸡蛋。<br />
谢瑾也暗松了口气,视线越过裴珩的宽肩,发现果然又是那个赵侗。<br />
这人,果然有问题……<br />
不过好在其他考生听了谢瑾方才那番话,心中有了别的判断,并未再轻易受到那赵侗的鼓动。<br />
“是皇上……”他们见到楼上那身着明黄帝袍的人,随即反应过来是天子,也七七八八地跪下来行礼。<br />
“拜见皇上——”<br />
裴珩余光朝身后的护卫一瞥。<br />
很快,那赵侗就被人从后面一把捂了嘴,在人群中悄无声息地消失了。<br />
谢瑾平复了下,从裴珩的怀里走了出来,与他并肩而立:“诸位学士,方才我还有话未说完,正好皇上在此,亦可当个见证,在下所言绝无虚妄。”<br />
“凡是此次秋闱后,自愿从军而行的进士,只要在职期间不犯大的过错,不必试官,且三年内必升至五品;若是有在军中立功者,受大将军举荐,可按功另擢升加俸,受封公侯爵位。若真不愿意随军,朝廷也不会强求,毕竟各地衙门也需要后备人才。”<br />
此言一出,又引来众人一阵低哗。<br />
“这!寻常官员便是在重镇衙门干得顺风顺水,十年也未必能就升到五品啊。”<br />
“何况,还有机会能受封爵位……不知真假。”<br />
“有什么可猜的,皇上都在这了,你说真的假的?”<br />
“……”<br />
“吁。”<br />
就在这时,一少年公子骑着白马到了贡院门口,意气风发,勒马便捧场道:“竟然有这等好事,看来本公子必得在此次秋闱中拔得头筹,好为边军出力——”<br />
所有人闻声回头看去,又是一惊。<br />
是康醒时。<br />
此刻见康太师家的公子都带头亲身声援秋闱改制,其他人也不再质疑踌躇。<br />
谢瑾站在楼上望着康醒时,会心一笑。<br />
一旁的裴珩看着他们二人交换视线,面色不由沉了些。<br />
谢瑾迎风,又朝所有人一拜,郑重道:“秋闱在即,还请先各位学士先回去好好准备吧。谢瑾先预祝各位,旗开得胜,金榜题名了——”<br />
……<br />
等到众考生一一散去,康醒时也入了贡院,赶到楼上与谢瑾汇合。<br />
“瑾哥!”<br />
“醒时,你怎么来了?还来得这么巧。”谢瑾笑着说:“方才得亏有你在,帮了大忙。”<br />
康醒时笑脸明媚:“不必客气,父亲说你在贡院遇到了麻烦,或许我能派上用场!这不,我立刻便选了一匹府中最俊的马,赶着来‘英雄救美’了。”<br />
“康怀寿的消息倒是挺灵通。”<br />
裴珩冷声讽刺:“不过这么说来,你是虚张声势了。若传出去康太师家的公子因娇纵最后没去从军,还不是会有人戳朕和谢瑾的脊梁骨。”<br />
康醒时将胸脯挺出几分:“皇上此言差矣,我既然当着那么多人的面答应了瑾哥,那自然是去的,并非是虚张声势。不过想到要离开建康,许久都见不到父亲和瑾哥,还真有些舍不得。”<br />
说着,他又巴巴望向了谢瑾:“瑾哥,出发那日,你会来送我么?”<br />
“这恐怕……”谢瑾如今是身不由己,也说不好。<br />
“瑾哥瑾哥,瑾哥!”<br />
“瑾哥……”<br />
康醒时从小就对谢瑾撒娇,是练就了一套本领的。<br />
谢瑾轻笑,只得转而又看向裴珩,也带着几分求情意味,淡淡问道:“可以么,皇上?”<br />
裴珩一口气听了那么多声“瑾哥”,又见谢瑾真为康醒时求自己,怒意便止不住要涌上来。<br />
可他更受不了谢瑾求自己的模样,无端拉扯几番,最后只烦躁说了句:“不、必、问、朕。”<br />
第46章 东郭<br />
康醒时哼着曲儿回到太师府, 就见康怀寿正穿着短褐粗布,在院子中亲自照料花草。<br />
“父亲好雅兴啊,哟, 种什么呢这是。”<br />
“回来了。”康怀寿没抬头, 只专注着裁剪那几片枝叶:“事情办得如何?”<br />
康醒时笑道:“小爷出马必然灵啊, 考生都散了,之后应也不会再闹了。其实是瑾哥已将场面稳得差不多了,我赶过去晚,也没帮上太多。”<br />
康怀寿“嗯”了声, 又问:“皇上今日也在贡院?”<br />
“是啊。”康醒时不以为意:“瑾哥去哪不是都要经皇上同意, 想来今日也是皇上得了消息, 才带他一块去贡院的。父亲怎么突然问这个?”<br />
康怀寿“咔嚓”利落地将茉莉两旁的枝叶剪落,白翳浑浊, 别有深意地叹了句:“他们兄弟, 如今是愈发亲密了。”<br />
康醒时愣了一下,觉得他似乎话里有话,忙走到他身边追问:“此话怎说?”<br />
康怀寿鼻尖轻嗤,提点他道:“想想司徒钊是怎么死的。”<br />
康醒时脱口而言:“司徒钊是作恶多端, 多行不义必自毙。”<br />
康怀寿缓慢直起身来, 左右欣赏自己修剪的枝叶:“皇上这么多年会不知他的德行吗,照样口口声声喊他‘相父’。皇上多年来心中一直忌惮北党,忌惮你父亲, 可借着此次谢云的案子,他的刀刃居然如此干脆, 挥向了一直支持他的南党,难道不蹊跷?”<br />
康醒时思索了下,随即笑道:“这有什么, 从前皇上是东宫太子,自然要借南党之势与北党抗衡,如今坐在帝位上,就得想办法权衡势力,阻止党争了。因此皇上自断一臂摘了司徒钊,实则是刮骨疗伤之举,父亲,我说的对不对?”<br />
康怀寿也看着他轻声一笑,又沉声指正道:“若是个杀伐果断胸有大义的明君,你这思路是没错。可咱们皇上的私心重于公义,能让他在半年之内就下决心砍断司徒一族,你的瑾哥从中推波助澜,功不可没啊,而且——”<br />
“而且什么?”<br />
“皇上如今信他。”<br />
“……信?”<br />
康怀寿苍老的眸子渐深:“重翻旧案、罢免奸相、改制科举,皇上看似没有直接参与推动,可桩桩件件都从中协助默许了,几乎每一步,也都是照着阿瑾的想法走的。”<br />
康醒时见父亲的神色间有些复杂,蹙眉犹豫问:“那父亲可是认为,瑾哥做错了什么?”<br />
提到谢瑾,康怀寿一脸宽和地笑了笑,还有几分骄傲:“阿瑾君子无瑕,又有君王风范,莫说当世鲜有,纵观千古,也未必能有几人与之比肩,大雍乱世能有他,乃不幸中的万幸。无论他做什么,都是为了复兴大雍,为百姓谋福祉,自然不会出错。”<br />
康醒时不解,可一时又不敢往深处想,迟疑问道:“既没做错事……皇上信他,瑾哥在宫中的日子不是能好过一些,这难道不好么?”<br />
康怀寿放下裁刀而立,注视着那不染一尘的洁白花瓣,白眉间添了几分浅淡的忧愁:“情爱耽人呐,我是怕他到时候,便狠不下心了——”<br />
……<br />
裴珩和谢瑾前脚才回了宫,殿前司那边就立刻来回禀审讯赵侗的结果。<br />
“皇上,赵侗一口咬死,说是因看不惯秋闱新制才主张闹事的,皆是他一人所为,无人指使。”<br />
裴珩嗤笑:“一个穷书生,放着大好前程不要,非得来建康做亡命徒,其他人都消停了,就他不肯罢休。你信么?”<br />
“这……”<br />
谢瑾在旁支招:“你且去告诉赵桐,惠州已有人揭发了他,再试试他是什么反应。”<br />
殿前司护卫看向裴珩。<br />
裴珩颔首会意,让他就按照谢瑾说的去做。<br />
等人走后,裴珩才问他:“朝中到底谁是惠州人?你是不是心里已猜到,这赵侗是受谁的指使了?”<br />
“皇上,可还记得秦焦?”<br />
谢瑾又在自己的记忆中确认了下细节,才说:“秦焦三年前参加秋闱科考,便是与这个赵侗结伴而行,从惠州一道来的建康。”<br />
裴珩皱了下眉:“都三年前的事了,不过两个穷酸的考生,皇兄怎么也记得这般清楚?”<br />
他今日从见到康醒时起,心头的那阵酸劲便没压下去过,听他对两个考生都如此上心,那股劲不免又涌了一丝上来。<br />
谢瑾没察觉出他的不快,只如实道:“当年发生了一桩考场舞弊案,有官宦之子买通糊名誊抄试卷的官员,替换盗用他人文章,秦焦与赵侗正是当年被调换文章的受害者,查明真相后父皇下令又单独为他们加试了一场。这案子三年前正是由我主审办理,所以对他们二人有些印象。”<br />
裴珩这才想起三年前的确有这么一桩震惊全国的案子,将那股酸意才又消解了。<br />
他又凑到谢瑾耳边:“那这么说来,你还算是秦焦的恩人,他却还恩将仇报,整日盘算着如何害你。皇兄,你说他是为了司徒钊报仇,还是单纯记恨你?”<br />
谢瑾淡淡瞥了他一眼:“恩将仇报的人还少么?无所谓了。”
刹那楼间的风倏忽而止,他似乎听见了自己心脏的跳动声。<br />
“你……”<br />
“朕没事。”<br />
裴珩抬袖瞅了眼身后,还好,只是个臭鸡蛋。<br />
谢瑾也暗松了口气,视线越过裴珩的宽肩,发现果然又是那个赵侗。<br />
这人,果然有问题……<br />
不过好在其他考生听了谢瑾方才那番话,心中有了别的判断,并未再轻易受到那赵侗的鼓动。<br />
“是皇上……”他们见到楼上那身着明黄帝袍的人,随即反应过来是天子,也七七八八地跪下来行礼。<br />
“拜见皇上——”<br />
裴珩余光朝身后的护卫一瞥。<br />
很快,那赵侗就被人从后面一把捂了嘴,在人群中悄无声息地消失了。<br />
谢瑾平复了下,从裴珩的怀里走了出来,与他并肩而立:“诸位学士,方才我还有话未说完,正好皇上在此,亦可当个见证,在下所言绝无虚妄。”<br />
“凡是此次秋闱后,自愿从军而行的进士,只要在职期间不犯大的过错,不必试官,且三年内必升至五品;若是有在军中立功者,受大将军举荐,可按功另擢升加俸,受封公侯爵位。若真不愿意随军,朝廷也不会强求,毕竟各地衙门也需要后备人才。”<br />
此言一出,又引来众人一阵低哗。<br />
“这!寻常官员便是在重镇衙门干得顺风顺水,十年也未必能就升到五品啊。”<br />
“何况,还有机会能受封爵位……不知真假。”<br />
“有什么可猜的,皇上都在这了,你说真的假的?”<br />
“……”<br />
“吁。”<br />
就在这时,一少年公子骑着白马到了贡院门口,意气风发,勒马便捧场道:“竟然有这等好事,看来本公子必得在此次秋闱中拔得头筹,好为边军出力——”<br />
所有人闻声回头看去,又是一惊。<br />
是康醒时。<br />
此刻见康太师家的公子都带头亲身声援秋闱改制,其他人也不再质疑踌躇。<br />
谢瑾站在楼上望着康醒时,会心一笑。<br />
一旁的裴珩看着他们二人交换视线,面色不由沉了些。<br />
谢瑾迎风,又朝所有人一拜,郑重道:“秋闱在即,还请先各位学士先回去好好准备吧。谢瑾先预祝各位,旗开得胜,金榜题名了——”<br />
……<br />
等到众考生一一散去,康醒时也入了贡院,赶到楼上与谢瑾汇合。<br />
“瑾哥!”<br />
“醒时,你怎么来了?还来得这么巧。”谢瑾笑着说:“方才得亏有你在,帮了大忙。”<br />
康醒时笑脸明媚:“不必客气,父亲说你在贡院遇到了麻烦,或许我能派上用场!这不,我立刻便选了一匹府中最俊的马,赶着来‘英雄救美’了。”<br />
“康怀寿的消息倒是挺灵通。”<br />
裴珩冷声讽刺:“不过这么说来,你是虚张声势了。若传出去康太师家的公子因娇纵最后没去从军,还不是会有人戳朕和谢瑾的脊梁骨。”<br />
康醒时将胸脯挺出几分:“皇上此言差矣,我既然当着那么多人的面答应了瑾哥,那自然是去的,并非是虚张声势。不过想到要离开建康,许久都见不到父亲和瑾哥,还真有些舍不得。”<br />
说着,他又巴巴望向了谢瑾:“瑾哥,出发那日,你会来送我么?”<br />
“这恐怕……”谢瑾如今是身不由己,也说不好。<br />
“瑾哥瑾哥,瑾哥!”<br />
“瑾哥……”<br />
康醒时从小就对谢瑾撒娇,是练就了一套本领的。<br />
谢瑾轻笑,只得转而又看向裴珩,也带着几分求情意味,淡淡问道:“可以么,皇上?”<br />
裴珩一口气听了那么多声“瑾哥”,又见谢瑾真为康醒时求自己,怒意便止不住要涌上来。<br />
可他更受不了谢瑾求自己的模样,无端拉扯几番,最后只烦躁说了句:“不、必、问、朕。”<br />
第46章 东郭<br />
康醒时哼着曲儿回到太师府, 就见康怀寿正穿着短褐粗布,在院子中亲自照料花草。<br />
“父亲好雅兴啊,哟, 种什么呢这是。”<br />
“回来了。”康怀寿没抬头, 只专注着裁剪那几片枝叶:“事情办得如何?”<br />
康醒时笑道:“小爷出马必然灵啊, 考生都散了,之后应也不会再闹了。其实是瑾哥已将场面稳得差不多了,我赶过去晚,也没帮上太多。”<br />
康怀寿“嗯”了声, 又问:“皇上今日也在贡院?”<br />
“是啊。”康醒时不以为意:“瑾哥去哪不是都要经皇上同意, 想来今日也是皇上得了消息, 才带他一块去贡院的。父亲怎么突然问这个?”<br />
康怀寿“咔嚓”利落地将茉莉两旁的枝叶剪落,白翳浑浊, 别有深意地叹了句:“他们兄弟, 如今是愈发亲密了。”<br />
康醒时愣了一下,觉得他似乎话里有话,忙走到他身边追问:“此话怎说?”<br />
康怀寿鼻尖轻嗤,提点他道:“想想司徒钊是怎么死的。”<br />
康醒时脱口而言:“司徒钊是作恶多端, 多行不义必自毙。”<br />
康怀寿缓慢直起身来, 左右欣赏自己修剪的枝叶:“皇上这么多年会不知他的德行吗,照样口口声声喊他‘相父’。皇上多年来心中一直忌惮北党,忌惮你父亲, 可借着此次谢云的案子,他的刀刃居然如此干脆, 挥向了一直支持他的南党,难道不蹊跷?”<br />
康醒时思索了下,随即笑道:“这有什么, 从前皇上是东宫太子,自然要借南党之势与北党抗衡,如今坐在帝位上,就得想办法权衡势力,阻止党争了。因此皇上自断一臂摘了司徒钊,实则是刮骨疗伤之举,父亲,我说的对不对?”<br />
康怀寿也看着他轻声一笑,又沉声指正道:“若是个杀伐果断胸有大义的明君,你这思路是没错。可咱们皇上的私心重于公义,能让他在半年之内就下决心砍断司徒一族,你的瑾哥从中推波助澜,功不可没啊,而且——”<br />
“而且什么?”<br />
“皇上如今信他。”<br />
“……信?”<br />
康怀寿苍老的眸子渐深:“重翻旧案、罢免奸相、改制科举,皇上看似没有直接参与推动,可桩桩件件都从中协助默许了,几乎每一步,也都是照着阿瑾的想法走的。”<br />
康醒时见父亲的神色间有些复杂,蹙眉犹豫问:“那父亲可是认为,瑾哥做错了什么?”<br />
提到谢瑾,康怀寿一脸宽和地笑了笑,还有几分骄傲:“阿瑾君子无瑕,又有君王风范,莫说当世鲜有,纵观千古,也未必能有几人与之比肩,大雍乱世能有他,乃不幸中的万幸。无论他做什么,都是为了复兴大雍,为百姓谋福祉,自然不会出错。”<br />
康醒时不解,可一时又不敢往深处想,迟疑问道:“既没做错事……皇上信他,瑾哥在宫中的日子不是能好过一些,这难道不好么?”<br />
康怀寿放下裁刀而立,注视着那不染一尘的洁白花瓣,白眉间添了几分浅淡的忧愁:“情爱耽人呐,我是怕他到时候,便狠不下心了——”<br />
……<br />
裴珩和谢瑾前脚才回了宫,殿前司那边就立刻来回禀审讯赵侗的结果。<br />
“皇上,赵侗一口咬死,说是因看不惯秋闱新制才主张闹事的,皆是他一人所为,无人指使。”<br />
裴珩嗤笑:“一个穷书生,放着大好前程不要,非得来建康做亡命徒,其他人都消停了,就他不肯罢休。你信么?”<br />
“这……”<br />
谢瑾在旁支招:“你且去告诉赵桐,惠州已有人揭发了他,再试试他是什么反应。”<br />
殿前司护卫看向裴珩。<br />
裴珩颔首会意,让他就按照谢瑾说的去做。<br />
等人走后,裴珩才问他:“朝中到底谁是惠州人?你是不是心里已猜到,这赵侗是受谁的指使了?”<br />
“皇上,可还记得秦焦?”<br />
谢瑾又在自己的记忆中确认了下细节,才说:“秦焦三年前参加秋闱科考,便是与这个赵侗结伴而行,从惠州一道来的建康。”<br />
裴珩皱了下眉:“都三年前的事了,不过两个穷酸的考生,皇兄怎么也记得这般清楚?”<br />
他今日从见到康醒时起,心头的那阵酸劲便没压下去过,听他对两个考生都如此上心,那股劲不免又涌了一丝上来。<br />
谢瑾没察觉出他的不快,只如实道:“当年发生了一桩考场舞弊案,有官宦之子买通糊名誊抄试卷的官员,替换盗用他人文章,秦焦与赵侗正是当年被调换文章的受害者,查明真相后父皇下令又单独为他们加试了一场。这案子三年前正是由我主审办理,所以对他们二人有些印象。”<br />
裴珩这才想起三年前的确有这么一桩震惊全国的案子,将那股酸意才又消解了。<br />
他又凑到谢瑾耳边:“那这么说来,你还算是秦焦的恩人,他却还恩将仇报,整日盘算着如何害你。皇兄,你说他是为了司徒钊报仇,还是单纯记恨你?”<br />
谢瑾淡淡瞥了他一眼:“恩将仇报的人还少么?无所谓了。”